分享一道你會做的,有故事的一道美食。它的故事和做的方法是什麼?謝謝?

日照酒鬼孫上上


有一種美食,是我從小到大或一直到老去,也不會忘卻的。

我出生在臨沂地區的一小縣城(九零年己成為地級市了,日照市),這種美食在抗日戰爭,也做出過巨大的貢獻。


也許你已經猜出來了,對,就是山東大煎餅。雖說叫山東大煎餅,其實真正把它做為主食的,也就是臨沂,日照,幾個地方。說著,說著,又把我帶到了兒時的記憶。


四五歲時,我己想事了,那時家裡很窮(全村二百戸人家,不窮的不多),吃的,穿的,住的都很簡單。

我父親借了二百元錢蓋了三間新房,窗戶是√有玻璃的那種,己經是當時農村非常前沿的樣式了(那時是一九七九年)。

穿的也是補丁落補丁,只有新年的時候我們小孩才會做身新衣服,大人新年穿的衣服是每年重複的那件(只有新年那幾天穿,穿後洗乾淨,壓在箱子底,來年新年再穿那幾天。)。


吃的是記憶中最深刻的了。幾乎是天天喝糊塗(二兩玉米麵,加一斤涼水攪勻,倒入盛五斤開水的鍋中做成的),吃煎餅。

那時吃的是地瓜面(紅薯麵粉)煎餅,非常硬,用力小了咬不下來,用力大了上牙與下牙硬碰,痛…。

哪時最盼望的事,就是母親烙煎餅。每到烙煎餅的那天,母親會早早起床(三四點鐘)把地瓜面加清水和勻,用手團起麵糰不變形狀即可,醒面幾個小時。

快天亮時,提前跟鄰居或大嬸大娘約好的己到我家。我們也會早起床,準備享用我們心目中的美食(不是單一的煎餅)。

母親開始烙煎餅了。烙煎餅的工具是鏊子。鏊子下面燒的是麥草,如果燒不勻,有的地方糊了,有的地方火還輕了。所以燒火的也是技術活。

烙煎餅時要先用雙手挖出一大團麵糰,左右手來回拍圓,放鏊子上用手沿鏊子邊推著安一個方向由外往裡轉,一直到鏊子中心。

再用煎餅尺子刮一遍。如果麵糰推的慢了,我們其待的第一種美食出現了,煎餅尺子會刮出一小團熟面,我們叫面狗,母親會分給我們吃。


等母親己烙了一兩個小時,我們期待的第二道美食也出現了。

母親會把韭菜切成末,加一兩個雞蛋,放點花生油,蔥花,鹽,拌勻做餡。

把二三張烙好的煎餅放鏊子上做底,再把調好的餡鋪在上面一層,再把上面蓋上二三張煎餅,用手按壓均勻。

待快熟時,再把煎餅摺疊兩下成長寬條,再按幾下,取出用刀切塊即可,這是我們(包括大人們)最美味的早餐了。


時光推移,我們到十一二歲時,我們己經吃上了麥子煎餅了(小麥粉),不管是大人,還是我們小孩,平時吃煎餅卷大蔥,那是一個香呀,麥子煎餅就是好吃。

有時放學餓了,我們會把豬大油(白油)抹煎餅上,再塗點醬油,味道上天了,無法表達了。有時也會卷白糖吃,那叫一個香甜呀!有時也會吃到黃煎魚卷煎餅,那個味道…不告訴你…

歲月如飛,時光如梭,如今己步入中年。

母親年紀已高,已不再烙煎餅,但家裡從未斷過煎餅。

有時在外與老夥計們暢飲,飯未食,回家依然會煎餅卷大蔥食之一二卷,足矣。

逝去的是歲月,不是記憶。流走的是時光,不是親情友誼!我的美食,我的故事!


日照酒鬼孫上上


您好,不邀自來,我想跟您分享一道我會做,且有故事的美食,它的名字是白菜豬肉燉粉條,這道菜是我的北方大學同窗教給我的,學生時代,伙食寡淡,一個個小妞天天就是個饞,晚上熄燈時刻就愛神侃美食,天南海北的同學都介紹自己的家鄉菜,我帶了一個電飯煲去學校,東北的同學利用電飯煲給我們做飯吃,最喜歡的就是這道白菜豬肉燉粉條,那時候其實沒有放八角這些調味品的,但是吃得那個香啊,至今記憶猶新,後來這道菜就成了我們家常吃的一道菜,菜好吃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想念同學,它記錄了我的一段生活,印證了一份友誼。

白菜豬肉燉粉條

食材準備:

五花肉350克,大白菜350克,粉條1把,冰糖4大粒,紅米辣2根,姜1塊,蒜3瓣,大蔥1小段,香菜2根,桂皮1小塊,八角2顆,花椒1小把,鹽1湯匙,生抽2湯匙,料酒1湯匙,耗油1湯匙,老抽半湯匙,香油2克,油適量

製作步驟:

1、五花肉切片,白菜切塊,菜幫和菜葉分開,大蔥切片,米辣切圈,姜和蒜切米。

2、提前準備碗汁:生抽2湯匙,料酒1湯匙,老抽半湯匙,耗油1湯匙,攪拌均勻,後面操作不慌亂。鈔鍋入油,入冰糖小火慢慢融化冒出褐色小氣泡,入五花肉煸炒,入蔥薑蒜、小米辣,八角、花椒、桂皮炒出香味。

3、倒入之前調好的碗汁翻炒均勻。先入菜幫翻炒至軟,再放菜葉進去。倒入開水,粉條如果提前泡好的話,水就少點,如果沒有泡的話,水就多點,入粉條。蓋上鍋蓋燜煮15分鐘。中間10分鐘加鹽1湯匙調味。

4、15分鐘入點香油關火出鍋,裝盆撒點香菜末,可以開動了。

更多美食請關注:咖啡私房菜,每日更新不間斷,一定有您喜歡的,期待您的光臨。


咖啡私房菜


清炒韭菜

這道菜,

也許有人會覺得驚訝,也許會有人覺得不真實?

一個6歲的孩子,站在板凳上,拿著鏟子在炒菜。

一、那年夏天,下午快1點了(記得當時,我們那吃

中午飯都是11:00過點),媽媽一個人還在田裡收稻穀。

那時都是手工操作,沒有收割機。我和弟弟餓了,媽媽還沒有回來。

二、其實那時候的我已經會煮稀飯和乾飯呢。當時就是不會炒菜。家裡也沒什麼吃的,就菜地有點韭菜和西紅柿,還有青椒。

我就拿著鐮刀,去菜地裡割了一點韭菜。把韭菜撿乾淨,當時不知道有沒有洗乾淨。😂

拿了一個小板凳,我當時還小,個子不高,夠不著灶臺上面,當時只知道放油,炒著炒著,不知道怎麼辦呢,不知道再放什麼。

我的堂哥當時正好過來,他給我把韭菜裡放了好多水。我就感覺怪怪的,我又把水舀了出去。

也忘了當時炒的韭菜是什麼味道了,肯定不會好吃,不過當時好像覺得挺好吃的。

三、當我把飯菜帶給我媽媽的時候,媽媽當時很開心,感覺很欣慰。

其實小時候的我,一直都很懂事。媽媽不識字,我上了一年級的時候,我就教我媽媽認字。學生時代的我,也從未讓媽媽操心過。

現在媽媽走了……

子欲孝而親不在……

我的媽媽是一位非常非常能吃苦,樂觀開朗的人

末了,至於做法就不說了,大家都知道。

分享到此,謝謝閱讀!



麵條的美食


看到這個題目讓我想起了吃苦奮鬥的經歷……

這是十幾年前的事了,那時在廣州海珠區康樂村打工,這個村屬於城中村,每年流動著十幾萬外來務工者,製衣廠有上萬家分佈在大小衚衕。開始不會做衣服只能做尾部,工資很低,沒多久就改行做起了小吃。

那裡打工、開廠的人太多,做什麼都好賣,我賣起了一種叫漢堡的小吃。

漢堡的主要成分是麵粉、雞蛋、瘦肉末、蔥花、調味料、食用油等。用的工具是一種有七個孔專做漢堡的鍋,每鍋一次做出來七個,一鍋需要十幾分鍾時間。

首先鍋燒熱倒油,油熱後把雞蛋打開不用攪碎放進去煎一會兒,然後在另一個孔裡放麵糊,過一小會兒把剛才煎好的雞蛋餅放進去,撒上蔥花、肉末、調味料再澆上一層面糊,過一會來會翻面,直到烤熟變成老黃色。

第一次因為操作技術不熟練緊張的不行,周圍的人像看把戲一樣圍著,做出來很快賣了。



這種小吃在冷天特別好賣,往往生意太好不夠賣,圍一圈子人,期中就有美國人、韓國人和黑人。有一次一名韓國人為了吃上這種小吃,站在我對面等了好長時間,他還會說中文問我這個叫什麼名字,怎麼賣的?中文流利一點不結巴。還有一對美國夫婦看我做的小吃用的工具,又是小刀又是小產子覺得有趣,直接拿出相機給我咔嚓咔嚓拍起來,我趕緊大聲說道:“喂!不要拍照呀”,這句漢語不知道他們聽沒聽懂,拍完照很得意地大遙大擺地走了。



賣了幾年漢堡,起早貪黑地幹經歷了太多的風雨和說不完的心酸,靠著賣漢堡掙錢供孩子讀書和贍養老人,又把老公賭博欠的外債還完,還累了一身病,想想得不償失。


冰天雪地去踏雪


蒜蓉炒菜心,😜😜特別簡單的一道家常菜。炒這道菜的方法也特別簡單,相信大家都會。菜心摘好洗乾淨,切好蒜和姜。熱鍋放油。油快沸騰的時候。放姜蒜。爆出香味。放入菜心大火爆炒。適當放鹽,放一點點醬油調味。起鍋裝盤吃飯。😄😄20年前我媽就是這麼教我的,到現在我還歷歷在目。記得那時候我上初一。星期天的一個早上,我和我弟把飯煮好了(農村柴火飯)菜也洗好了。去叫我媽起床炒菜(老爸常年在外打工,只有過年才回來)結果她說感冒發燒渾身沒力,炒不了菜。😁😁叫我自己搞。我哪會呀?煮飯蒸水蛋還行😜😜,從來沒炒過菜。我媽就把方法告訴我,說實話,第1次炒菜心裡還是有一點小興奮和忐忑的。最後由於沒有經驗菜放多鹽…不過那頓飯我和我弟吃的特別香。現在我們家也是我做飯。口感味道還不差,江西贛州客家風味。拿手菜梅菜扣肉,贛南小炒魚。哈哈,不說了,我就分享到這…😊😊






江西老表小張


我有故事你有酒嗎?

食物罐貫穿著人的一生,人生每一個精彩的時間和糟糕的光陰都有食物的身影,除了滿足了我們身體的需求,也讓我們有了精神的追求。我們思念一個人時,總會或多或少的提到那個時候的食物,吃的一些東西。會懷念和那個人生活在一起的時光,和那些熟悉的味道。

老家屋後流淌著一條大河,小時後的葷菜大多都來自這條河。那時候家庭條件不是太好,不能像現在一樣天天都能吃到肉。父親就會時常帶著我們兄弟倆去河裡抓點魚蝦解饞。不是每次都那麼運氣好,大多數的時候抓到的都是一些小魚小蝦。母親會把這些小魚蝦清理乾淨,然後燒上一大鍋的魚湯,還在鍋邊貼上玉米餅子。一人一碗魚湯,桌子中間擺著玉米餅,一家人就這樣圍坐在一起吃吃喝喝,說說笑笑。



如果是在冬天吃不完的魚湯我們就會盛起來。較低的氣溫會讓它自然凝固起來,這就成了最讓我記憶深刻的魚凍。無論吃的哪頓飯我都會把它擺在桌子上,一直到現在我都非常愛吃這道菜。

後來我的父親在那條河上因為去救落水的陌生人而離開了我,永遠地離開了這個家。每次吃魚凍時都會想到那一段的時光,就會想到我的父親。難忘的時光,難忘的味道。


其實做這個菜很簡單的,就是一般家裡燒的魚,多放一點湯就好了,那我就說說小時候家裡做的小魚凍的方法吧,沒有什麼時髦的調味品。

1.先把這些新鮮的小魚小蝦清理乾淨。小時候那些過小的小魚我記得我父親就不去除內臟了。不適應的話就買便宜大一點的小魚。

2.和玉米麵,抓在手裡能從指縫裡出點水就好了。

3.小魚上撒點麵粉,攪拌一下。鍋裡熱油煎一下,倒點白酒去腥味,我老家是產酒的,所以都有做菜加白酒的習慣。再加入蔥薑蒜幹辣椒再來點醬油,再燒入味。

4.加水,稍微加的多一點,再加鹽調味。燒開多燉一會。

5.這時候我們把和好的玉米麵,拍再鍋邊上,要拍扁拍成玉米餅,這時要記得把玉米餅浸泡在湯裡一點,這樣吃起來有味!6.最後在湯裡放香菜,美味既成!

如果是冬天的話魚湯直接冷卻後就會凝固,夏天就蓋上保鮮膜放冰箱裡,要吃的時候拿出來就好了。

大家吃到什麼美食的時候會想到某個時光嗎,某段歲月嗎?一起交流一下吧,我是小林廚房的小林,謝謝!!


小林的廚房


分享一個我小時候記憶比較深刻的故事。記得那時候我們住在村子裡,我們村子很小。只有。三四十戶人家。那個時候比較窮,因為我們在村農村裡面也吃不到什麼好吃的東西,只是逢年過節的話,吃上吃一些肉啊,餃子啊這些東西。因為一到過年時候我們吃這些肉肉都是比較高興,比較激動。



因為平常吃不上啊,而我們家的話就是吃高壓鍋。因為什麼呢?因為那個時候我爸爸是開那個拖拉機的,他那個時候有那個機器給人耕田,然後開了年頭長了,機器有著老舊了,因為年頭比較長了,然後。這個拖拉機的發動機就不能用了,就壞掉了,剛好那個時候我們村裡面有個流商去換盆啊,換這些生活用品。然後我爸就用拖拉機的發動機換了一個高壓鍋,那時候還沒見過這個東西特別好奇。然後我記得我爸第一次給我做的時候。那個高壓鍋蒸完之後,那鍋蓋兒上揭開那個蓋子。然後就可以噴氣噴的那個氣特別好玩兒,我們記得我們拿那個溜溜球放到那個氣嘴兒上面兒,然後那個噴出的氣,然後直接就把溜溜球噴的就是這樣來回的轉。可那時候感覺特別好玩,特別新鮮。



然後做出來的味道也是特別的好,而且高壓鍋她因為是不放氣的嘛,是內部增壓那種做出來的。嗯,把雞肉弄上上。土豆兒混在一起,特別的好吃,從那個時候我就喜歡上了這道菜,因為這是我們應印象裡比較深刻的一道菜,而這也是我們小時候記憶裡最好吃的一道菜。到現在我都喜歡。



嗯,至於做法嘛,就是。先起鍋燒油,放上肥豬肉,然後把肥豬肉的油,然後給他燒出來,然後就放蔥薑蒜,豆瓣醬,火鍋底料。把這些炒香之後。然後在放雞肉。排骨什麼都可以,這取決於你自己喜歡吃什麼東西,然後就把排骨和蔥薑蒜一起翻炒,過程中的話再加點料酒。加一點兒醬油,醋,然後放少許的鹽,然後把它大火炒五分鐘左右。炒完之後,然後就是放一些涼水。涼水稍微沒過雞肉和排骨即可。



然後就把炒好的雞肉和排骨倒在高壓鍋裡。然後放上生的土豆,豆腐,雞蛋。還有蘑菇,木耳。或者這些菜品都可以,因為高壓鍋他是內部增壓,是過程不需要出氣的,所以的話高壓鍋那不是不需要太多的水的。然後把這些材料全部放上去之後。然後就大火燉高壓鍋20分鐘左右,然後轉小火再燉十分鐘。然後放氣。等高壓鍋內的氣體全部放完之後,直接倒在盆裡。放上香菜,蒜沫。蔥花稍微點綴即可。


以上都是我講的我小時候記憶裡最深刻的故事,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如果你們有什麼一樣跟我兒時。記憶裡有什麼比較深刻的故事,就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討論。如果你也是有故事的人就請支持給我點個關注點個贊吧,謝謝你們。


溫眸丶withcate


餃子。

家鄉食物清單是早上的清粥小菜配饅頭,晌午時分的麵條,一天兩餐養活祖祖輩輩的人。種小麥,基本不吃米飯。偶爾壓餄絡,打攪團,或是一些小食。普天之下,那個時候以為所有人都是這樣生活的。

少時最開心的,逢節日過年,總會包餃子,總是樂的參與幫倒忙,被大人言說,跑出去恨不得全天下的人都知道我今天要吃什麼,就是那個時候學會了包餃子,從醜醜的,到包出來個個精神。

那個時候好久才會吃到一次,不論何種餡都吃的滿嘴流油。

物質相對匱乏,家人也會竭盡全力做鮮美的餡,自家地裡邊的南瓜,蘿蔔,下雨天在草地撿的地軟,還有家後院我不知道放了多少年的一根樹幹,手碰就會掉下木頭渣渣,湊近會聞到腐朽的味道,神奇的是它逢雨天就會長出黑黑的木耳,我總會看小木耳長大,扒下來讓奶奶和在餃子餡裡邊。

韭菜,總是能在奶奶的手裡變出花樣來,韭菜豬肉,韭菜雞蛋,三鮮餡,杏樹地裡邊種下的韭菜總是能一茬一茬的長出小芽,餃子也是一口一個的吃,我也一點點的在長大。

守候,團圓。讀書,離家,回家。總是在往復循環。

三五成群的街頭,張燈結綵,假日的氣氛變得濃厚,想念總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吃飯時看著餐廳一家人談天說地,總忍不住的黯然傷神。聚會時的觥籌交錯,恍惚間看到了回家團聚的笑臉。

長大之後唯一拿手會做的比較好的就是餃子了,韭菜肉餡是奶奶最愛吃的,恰巧,現在的我可以做的很好。

準備:肉餡 韭菜 蔥 生薑

1:肉餡(放適量鹽,薑末,蔥末,花椒麵,五香粉,油,老抽適量,白砂糖適量)攪拌均勻。

2:韭菜切小段,(注意要直接切好,不能往碎剁噢。)

3:餃子皮現在一般是直接外邊買好,自己和麵不方便。

餃子,是對奶奶最深的記憶。

幼童長大,家人也不在年輕,回家成為最大的企盼。深藏於記憶,流連於心裡。



柚子橘子不加冰


從小沒怎麼做過家務,不要說炒菜煮菜了,有一天就我跟媽媽在家裡,我心血來潮跟媽媽說我來煮菜,就是一道很簡單的家常豆腐,油倒多了,鹽也多,媽媽就吃了一口就說肚子不餓不吃飯了,然後就出去過家吃飯了,就剩我吃自已煮的。

現在豆腐可以做得好吃,卻沒給家人做頓飯了,或許在媽媽眼裡,我的廚藝還是很差勁吧,也或許媽媽就樂意給我煮家常飯吃。


yoyo1503


記不得是哪年的清明節前,正是滿田滿地一遍美麗黃油菜花開時節,我們家去江都市真武鎮南徐村掃墓。姐夫是本地人,他主廚接待我們一行五人。姐夫燒的一道“河蚌鹹肉湯”真是鮮香味美至今都忘不了,好吃!一邊吃,一邊讚不絕口。姐夫高興了,一鍋全端上來,哇!吃的我,真的,吃相難看,毫不客氣,心滿意足。江都的蚌肉吃口一點也不老,我們問為什麼不老呢?姐夫說,他那塊的蚌肉都是你買了攤主用木棍一一將蚌肉敲打鬆了的。我說,回家去我自個也要學著燒蚌肉鹹肉湯。


我回到家,真的學著做那道“河蚌鹹肉湯”。河蚌殼不貴,稱上十元錢就足夠了,攤主幫我們去掉外殼,清理掉黑線和腮,不肯用棍敲,他們也沒準備棍。我們只好自已用刀背敲蚌肉硬實的地方,敲好後用鹽揉捏洗淨,瀝乾水份。
炒鍋放油,蔥姜爆香,下入洗好的切好的蚌肉入鍋炒會,倒入黃酒,再將切片的鹹肉倒入同炒,加半鍋水,蓋子蓋上煮十五分鐘,此時湯白濃,撒入胡椒粉。嘗一嘗湯鹹味怎樣?有鹹肉應該不用放鹽,煮湯時間不能長,否則煮老了。

一道味道鮮美的“河蚌鹹肉湯”做成。河蚌初春吃最為合適,肉質肥美,鄉下有句“春天喝碗河蚌湯,夏天不生痱子不長瘡”,河蚌是屬寒性的,有清熱解毒之效,脾胃虛寒之人不宜食用。

現在正是吃蚌肉季節,不妨友友們在家試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