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贤士:古代有修养的知识分子也是一样,只问人家有没有道德!

“古之贤士,何独不然”。古代有修养的知识分子也是一样,只问人家有没有道德,不问人家有没有地位、权势,忘记了对方的权势。所以古代称赞高士们「天子不能臣,诸侯不能友」的美德,因为他心境平淡,忘记了这些权势地位。例如宋朝的杨朴,始终不肯出来做官,宋真宗仰慕他的名,几次要他出来,他都不肯。最后宋真宗派人到他家里坐候,他没有办法,只好到京城里去见皇帝。宋真宗对他说:现在终于把你请来了,你是喜欢作诗的,而且诗作得很好,一路上一定有不少好诗了。杨朴说:我在路上没有作诗。宋真宗说:那么你离家的时候,你的朋友们一定作了许多好诗,为你送行吧!他说,朋友们也没有诗,只有我内人(太太)作了一首诗送我。宋真宗说,那你太太的诗怎么说呢?杨朴就念出来他太太的诗:

古之贤士:古代有修养的知识分子也是一样,只问人家有没有道德!

更休落魄耽杯酒 且莫猖狂爱咏诗

今日捉将官里去 这回断送老头皮

宋真宗听了这首诗,哈哈大笑,因此送了他很多礼物,放他回去,表示再不叫他做官了。实际上,谁知道他是不是假太太之名,表明自己的态度呢?宋代历史上,这类的高士也不少。

古之贤士:古代有修养的知识分子也是一样,只问人家有没有道德!

再说孟子说的这类高士,并不是傲慢,也不是看不起政府,他只是不需要攀附权贵而已。例如宋代的邵康节,上通天文,下知地理,像他这样有大学问的人,欧阳修、司马光这帮好友,曾多次请他出来做官;他说,在政治上有你们出来,就已经很好了,我的身体又弱,不要为我添麻烦,让我在家瑞安享余年,能活几岁,就活几年吧。老朋友无论怎样邀请,他都不肯出来。

古之贤士:古代有修养的知识分子也是一样,只问人家有没有道德!

又如现在年轻人看别人的文章,认为也没有什么了不起,事实上也真没有什么了不起;可是由自己来写,苦写三天也写不出来。有些人看似满肚子学问,办个刊物,写上一年,学问也就写完了。要知道,学问的补充很难,成本很大,说不定读了一年书,两篇文章就写光了。不要以为自己本事大,所以人要能知耻。「知耻」不一定要含羞,而是要知道自己的分量,不要做出超越自己分量的事来;假如自己做了超越分量的事,就必定招来耻辱。例如举重的选手,自己只能举起九十公斤,偏要去参加举一百公斤的比赛,结果不但得不到冠军的荣誉,反而招来失败的耻辱。这种太过超越自己能力的行为,就是不知耻的结果。有时候,人狂起来就忘了自己在哪里,像一些学佛的青年,「未得谓得,未悟言悟」,自认为开悟了,就了不起了,那是「开误」了。一个真正开悟的人,多么平淡!多么谦虚!开悟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可是有人恨不得在头上写个「悟」字,那是迷之又迷了。

古之贤士:古代有修养的知识分子也是一样,只问人家有没有道德!

因此孟子在这里说到,古代的贤君、贤士,始终觉得自己很平凡,所以面对势利,不感到势利;面对贫贱,不感到贫贱,因此能够独立而不倚。

古之贤士:古代有修养的知识分子也是一样,只问人家有没有道德!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我们一起来学习中华文明传统文化,一起把我们中华文化传承下去,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欢迎读者留言评论和关注,动动您的手指转发正能量,让更多人学习到正能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