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晚上幾點吃年夜飯比較合適?

用戶6295721890690


過年,一個團圓的節日,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年夜飯又是過年的重頭戲,可是我家除夕這一天中午比較隆重一點!



座標四川樂山的小山村,一大清早起床隨意吃過一些早飯就開始忙碌起來。我媽開始準備今天的食物,煙燻豬頭肉、煙燻豬屁股帶尾巴的、雞肉、魚肉這幾樣是必不可少的!我爸負責打掃衛生,把清理出來的垃圾什麼的,堆在離家遠點的地方用火燒掉,這在我們老家有個說法叫“燻老鷹窩”!快到中午的時候就開始“敬神敬祖先”,端著豬頭和豬屁股在家裡的客廳、廚房、豬圈、柱子等地方點蠟燭、燒香、作揖、燒紙錢!放鞭炮,只要聽到放鞭炮就知道可以開飯咯,大概時間13點左右!晚上的時候“敬神敬祖先”也要來一套,不過這一次要把燒的紙錢都要送出去!一般大概吃飯時間都在19點左右!吃完飯一家人在一起看春節聯歡晚會!


大年初一,去外婆家拜年咯!我外婆跟我家一個村的!


行走記


地標:山東青島 鄉村

時間:大年三十 傍晚

主題:兩頓年夜飯

膠東的鄉村,年味還是很足的。傍晚5點,夕陽只剩最後一點兒餘暉,天光漸漸的暗了下來。家裡的男丁會放下手中的夥計,以家族為單位聚集在一起,帶上祭品,往家族的墓園出發,這個儀式,我們稱為“請神”,意思大致是恭請祖先回家享用子孫們的供饗。這個時候,家裡的女眷則負責在家包餃子,準備年夜飯。

請神的儀式大致需要一個小時,結束以後大家會聚在長子的家中,磕頭祭拜祖先牌位,敬香上供之後才可以各自回家。

回家之後,男人們依然不能停歇,第一鍋餃子在這個時候出鍋,第一份自然是作為祭品敬獻祖先和天地八方神靈,這所有的祭祀儀式全部結束,我們的第一場年夜飯才正式開始,時間大致是晚上的六點半到七點。

第一頓結束後,孩子們自然是有各種娛樂活動,家裡的成年男子則非常有默契的逐家拜訪同族的長輩老者,女眷們也可以難得清閒的聚集在一起閒話家常,這個過程可以一直持續到晚上十一點。

晚上十一點,必須回到自己家,這是不用多說的規矩。一家人再次開始忙碌起來包餃子,這一次的餃子是“午夜飯”的主角,媽媽會提前準備好栗子、白糖、硬幣隨機的包進餃子裡,午夜十二點,熱騰騰的餃子再次上桌,能吃到啥全憑運氣。吃到栗子的大吉大利,吃到白糖的生活甜蜜,吃到硬幣的財源廣進。

這是膠東獨特的兩頓年夜飯習俗,很多家庭現在把兩頓飯合併成了一頓飯,年紀小的甚至根本不知道有兩頓年夜飯,更不要說知道這兩頓飯的意義。

小小的兩頓飯,有對祖先的追思,有對家族親厚團結的寄望,有對長者的敬重,有對新年的祝福和願景,很多時候,所謂年味兒,其實都在逐漸被遺忘的儀式中。





兮兮爸爸的廚房故事


大年三十除夕夜,是一家人團圓的日子,這一天在中國也是特別重要的日子。再遠的遊子在這天也會趕回家和家人團聚。

南方的年三十晚上都是自己在家吃的,和正常的吃飯時間一樣,晚上六七點,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弄上好菜好酒,電視播著年歡晚會,喝酒吃飯聊天,溫馨熱鬧!

吃完飯收拾的收拾,聊天的聊天,南方習俗三十晚上的垃圾十二點前弄出去倒的,初一是不能往外倒垃圾的,說是會把財倒掉。當然這也是各個地方的說法。當然還有個說法就是守歲,一家人會一起聊天打牌看電視守到十二點才去睡覺。

可能每個地方的習俗都不一樣,最重要的是一家人團團圓圓,健健康康。


私家小廚yd


過年,一個喜慶的節日,永遠寄託著一個名詞“鄉愁”,“回家過年”永遠是外出務工、在外打拼的人們幸福並多苦多累都願意的事,關於大年三十晚上吃什麼,幾點吃,其實根據各家情況,一家人到齊開餐就可以,“團聚”是多麼和諧的場面

我們這裡是雲南文山的一個小山村,我們吃什麼呢?給大家分享一下,在以前生活條件很差,農村的年夜飯就是豬頭豬尾,並且“進神”的儀式需要,三十晚上就吃豬頭肉了。

在村裡,哪家放鞭炮就知道哪家開飯了,一般都是放兩次鞭炮,第一次是“進神”,迎接老祖公需要放鞭炮,第二次是馬上開飯,請老祖公先吃,我們農村叫“獻飯”

祝各位新春快樂,恭喜發財!




達免衝一號


海南這邊年夜飯好像沒有那麼講究,但都會比平時的早點,有些可能吃早點然後可以在晚上看春晚


阿儂在海南


青島土著,八零後,延續著老一輩人的優良傳統,家裡親戚都來我家過年,六七點開始喝酒,就點左右去樓下放煙花,回來繼續喝酒,十二點下餃子,下餃子時候下午放鞭炮煙花,一點左右喝的差不多了,歡送親戚,收拾睡覺



星巴克不克


在湖南,常德市、衡山、隆回、冷水江等地的某些地方,都有凌晨吃年夜飯的習俗,追溯這種習俗的根源。

我們這邊年夜飯就是團圓飯,是大年三十晚上吃的,不過晚上十二點也要吃素包子。


小虎牙爆笑


怎麼辦,我們這裡的風俗是中午吃年飯。我說中午十二點吃算不算吃年夜飯呢。


枝子的餐桌


比平時晚餐時間早一到兩個小時,一般在16點半到18點,這個時間段越早越好,座標四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