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行業會是2020年的風口?

週週愉快


我現在做的是VR全景拍攝,隨著5g時代到來,肯定越來越有前景。現在主要是針對線下實體商家,單位,企業,景區,娛樂場所等,進行一個VR全景的拍攝,市場空間非常大。把商家實體店內部環境真實的還原到互聯網上進行宣傳展示。目前拍攝是500-1200一個景,每天單子不斷,一個人就能操作,投資6w左右就可以了。只要肯努力,上天不會虧待任何人!


VR全景創業分享


做古玩古董生意,我做了二十多年,已經在廣州一線城市買了4套房子,而且買的房子基本上都是一次性付款的。主要收藏田黃,因為田黃是升值最快的收藏品,也是熱門古玩收藏品,從來沒有跌過價。田黃從1995年的5千元一克,升值到現在2019年的20萬元一克,再過10年可能升值到100萬元一克。而黃金價格基本上是在原地踏步,沒什麼變化,同田黃的距離越來越遠,根本追不上。


乾隆田黃


當然還是互聯網行業 我是去年開始做跨境電商的 從幾萬塊錢的小工作室發展到1000平的團隊,這得益於國家政策的扶持 現在公司運營30家店鋪 平均每月每店收益20000左右 利潤也在50%以上。公司規模業務也在擴大 會越來越好 加油吧


跨境女仔


風口,無非就是緊貼老百姓生活的剛需,終歸逃不脫以下幾點:

男人好色、
女人愛美、
小孩教育、
老人健康、
企業發展、
個人成長

抓準人性的需求,就好比抓住大的趨勢,再打磨好的商業模式,順勢而為,就算沒有風口,你也可以創造屬於你創業的小風口。

當然,上面說的是大的方向,具體到落地實施,很多人卻想破腦袋也找不到突破口。


實際上,創業的突破口,是有規律可以去發現的。


任何商品或者服務都存在著供需關係,想要借力風口、或者創造風口,一定要在供小於求、甚至是空白行業中去游泳。


這裡提供三個思路一起探討:

1、創新需求,錯位競爭。這裡的創新包含了產品創新、商業模式創新、服務創新等等。火鍋行業是不是風口?先不論整個餐飲行業競爭有多激烈,就僅僅高中低端的各種火鍋品牌,就令吃貨們眼花繚亂。但是這幾年,海底撈不靠味道,靠服務卻成就了自己的風口。還有蘋果手機不是賣手機,是在賣設計、賣時尚不也是創新需求、錯位競爭的典範麼?


2、切割細分市場需求。一個成熟的行業競爭慘烈,卻又往往蘊含海量需求,靠傳統的打法,只會在泥潭裡越陷越深。理髮行業是不是風口?偏偏就一家叫優剪的公司,靠“只剪髮、不辦卡、不等待”的特點,完美解決行業痛點,並完成傳統行業互聯網化,快速切割出一塊美髮理髮行業的細分市場出來。


3、小眾個性化、定製化需求。就像三國演義裡開篇提到“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一樣,商業市場的發展亦是如此,隨著工業化進程的飛速推進,原來大眾化的商品並不能滿足所有消費者的需求,個性化、定製化需求越來越被普羅大眾需求。比如這幾年興起的全屋定製傢俱、柔性製造等等。


尋找自己的風口其實並不侷限於上面的思路,希望和大家一起更深入探討下去。


廟算的價投之道


人們現在對於金錢的需求越來越大,靠著上班每月幾千塊錢的工資,已經遠遠無法滿足很多人現在的社會需求了。尤其是隨著經濟不斷的發展,人們對物質方面的需求也是越來越大,因此很人都想找個賺錢的行業發展。那麼,2020年什麼行業最賺錢呢?下一個最賺錢的風口是什麼呢?

1、教育行業

隨著孩子年齡不斷的成長,已經有越來越多的需求被暴露了出來,沿著孩子的教育所展開的產業鏈也變得越來越精細了,而且教育行業也越來向著多元化的方向不斷的發展。

尤其是在家長群體當中,孩子的教育基本上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而且家長也非常捨得為了孩子的教育,花費大量的金錢去報班學習。所以教育行業可以算是一個藍海項目。只是要注意做的時候一定要細分,儘量去做市場還未開發的領域,尤其是前景特別大的領域。

2、健康行業

預計到了2020年的時候,全國65歲以上的老年人將會達到一億三千萬的驚人數字。所以在未來的生活當中,更多的年輕夫婦要考慮贍養四位老人(男方父母,女方父母)的問題。有些老年人可能想要有所依靠,並不是太想依賴子女,害怕給子女增添大量負擔,所以大部分老年人會進行養生、買保險、健康管理等,所以在未來的發展當中,健康行業的市場也是非常可觀的發展前景。

3、互聯網行業

如今很多的電商平臺整合了線下購物資源,為許多商家打開了線上開店運營的全新模式,讓商家在擴大了產品銷路的同時,平臺也賺取了龐大的平臺服務費用。其實,互聯網行業不可能會失寵的,還是有很大的前景和賺頭。

以上三個行業,前景被看好,商機無限,必定是賺錢的風口。如果大家要創業的話,可以考慮往這些行業出發,相信利潤還是不錯的。當然,創業能否成功,還要看你是否有運氣,還要看你是否結合天時地利人和,才能知道你成不成功。




哈哈滴人兒


2020年我認為 自媒體行業 仍然是風口。

你想一下,2019年哪些人最火?李佳琦、李子柒、冬泳怪咖奧利給、影流之主、新寶島…

他們有做電商直播帶貨的,有專門拍視頻的,有跳舞的,冬泳的。此外,他們還有一個共同的名字,自媒體或者KOL。

什麼是自媒體?個人就是媒體,個人就是品牌,個人就是流量,個人就是影響力。這是一個百花齊放的時代,只要是英雄,就有用武之地。

只要你拿起手機,或者敲擊鍵盤,展示自己的優勢或特長,帶給讀者收穫或者快樂,就這麼簡單。

無論你是拍視頻的,玩抖音的,還是寫今日頭條圖文,都叫自媒體。

做自媒體和傳統行業有很大的區別。

首先它不用壓貨或者庫存商品,你的經驗,你的特長通過視頻或圖文,就是你的商品。

你的內容對別人有價值,有幫助,別人就會關注你。說白了你就成了明星,也開始有粉絲了。至於成為多大的明星,就看你的運營了。

而且自媒體有多種表現渠道,比如說今日頭條,你專心寫圖文,評優成為青雲文章,單篇文章就有千元收益,即使沒能入選,文章還有流量收入,也很可觀。

拍視頻更有發展空間,無論是西瓜視頻,火山視頻還是抖音視頻,都大有可為。而且視頻更容易打造人設。

我是業餘去做自媒體的,這幾年的收入確挺可觀,我甚至想在今年成立公司全職做自媒體這塊了,和今日頭條合作MCN也不錯。

如果你工作之餘有時間,我建議研究一下自媒體,這幾年做自媒體的會越來越多,早一步上船,就早一點受益。

如果你對現狀不滿,收入很低。我也建議你做自媒體嘗試一下,給自己兩三個月的時間,別的事不幹,學習和輸出,你會發現上帝給你留了一個門,會打開一個新的世界。

種一棵樹的最好時機,要麼是10年前,要麼是現在。2020年,自媒體值得你瞭解。


保險狼


短視頻的變現能力有多強,9月30日一條抖音帶貨短視頻創造出了單日分成一百萬的記錄,著實讓人羨慕,然而更讓人吃驚的是創造這個奇蹟的不是某個抖音網紅,而是一個還在上大學的大一學生。視頻當天發佈後,次日播放量達1517萬,點贊65萬,直接銷售額接近兩百萬,算下來分成有一百多萬。試問這條短視頻製作難度是不是很高呢?非也,視頻只是簡單的用三張圖片左右滑動,錄屏而已。真是應了那句話,網絡時代每個人都有15秒的成名機會,而短視頻時代,每個人都有15秒徹底改變人生的機會。

資本的嗅覺最靈敏,哪裡有利好,資本就流向哪裡。而人才的流動,也遵循了這一原理。記得自媒體火熱的那段時間,彷彿全世界的公司都在招新媒體運營,新媒體運營在當時成了香餑餑,有潮起就有潮落。翻看現在的招聘網站,什麼崗位需求量最大呢?社群運營,如果你們公司沒有社群運營,那隻能說明你們公司連生死線都沒有過,因為沒有用戶可以運營嘛。

社群運營的火爆,帶來的是立志於在社群運營裡面建功立業的熱血青年。然而,在社群運營這個浪潮面前,有一個百倍於它的短視頻運營市場卻還沒有被廣大運營同學所重視。這樣說吧,社群運營在短視頻運營面前,就是小巫見大巫了。要知道,短視頻市場是一個億萬級的大市場,依附於短視頻而生的人,在未來五年內,數量絕不亞於現在的淘寶。未來短視頻會像一個基礎設施,影響著生活的方方面面。

以目前的短視頻市場來看,從終端用戶到平臺這個鏈條之間,究竟有哪些角色參與其中呢?大概情況可以參考下圖:

這條生物鏈的頂層是抖音、快手這樣的短視頻平臺,底層是用戶,中間分別有內容製作者、信息流代理、電商、網紅聚合平臺、培訓及代運營和數據美化公司等等。準確的說,中間各個角色之間處於一種共生的狀態,不存在誰把誰吃掉,大家有的只是一個共同的目標,如何在短視頻市場裡面賺到真金白銀。接下來,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下各個角色在食物鏈中的作用和地位。

內容製作者

在用戶為王的當下,平臺和內容製作者誰也不敢得罪誰,沒有內容的平臺不叫平臺,沒有推薦的內容成不了氣候。在抖音上線初期,為了吸引優質創作者加入,給流量、給錢,只要入駐,內容製作者想要什麼儘管提。在2017年抖音曾提出過投入10億人民幣來扶持短視頻創作者,在巨大的利益之下,專業和非專業的視頻製作者蜂擁而入。

首先進場的是UGC用戶,UGC指的是普通用戶創作內容。為了降低UGC的創作門檻,抖音討巧的設計了模仿拍視頻的思路,還記得抖音最開始的對口型嗎?我一個做抖音網紅的朋友說,那個時候對個口型,隨便發個視頻都能漲粉。在平臺初期,盈利前景不明的情況下,UGC無疑是平臺能否壯大的保障,有了內容才能留住用戶。加上抖音的算法,留存率超高,用戶的增多,又吸引了更多創作者進入。

接著嗅到金錢氣味的PGC進場了,PGC指的是機構創作內容,團隊化作戰,內容更加精良。UGC通過流量紅利但凡是到了一定的咖位,都會往PGC方面去轉,不然拼不過PGC的。大家可以仔細留意下,現在抖音裡面刷出來的視頻,無論是剪輯、配音或是演技,都比以前提升了幾個檔次,這都是PGC的產物。而有很多PGC是披著UGC的外衣做著吸粉的“勾當”。不明所以的老闆們看到別人隨隨便便幾個視頻,粉絲就幾十上百萬,就給自己的新媒體團隊下指標,務必一週內拍出點贊10萬+的短視頻,不然年終獎不保,經歷過公眾號推文10萬+kpi的小編表示,習以為常了。

要說內容創作者裡面真正的正牌軍,一定非MCN機構莫屬了。他們就像公眾號時期做矩陣號的機構,MCN旗下往往會有多個大號,有的是簽約的,有的是孵化的。他們成立公司時,目的就十分的明確,做內容漲粉,通過粉絲來變現。所以,抖音裡面最開始商業化的就是MCN機構了。也不能說他們多麼有遠見,因為抖音平臺的發展和微博幾乎別無二致,都是瘋狂漲粉後接商家廣告賺錢。

這裡面有個小插曲,微博曾經踩過一個大坑,在平臺未盈利的時候,內容創作者瘋狂的進賬,平臺完全束手無策。抖音想的比較超前,在內容創作者還沒有失控時,上線了星圖平臺,成功的把控住了廣告主與內容創作者之間的交易。

信息流代理

信息流廣告代理這個圈外人可能會比較陌生了,信息流廣告是短視頻APP盈利的最主要方式。信息流廣告也是所有的移動APP變現的主要方式。比如微信的朋友圈廣告也屬於信息流廣告。抖音的信息流廣告是去年上線的,不得不說廣告體驗做的是不錯的。因為不管從哪裡調研,都會得出一個結論,用戶不喜歡看廣告。如果廣告頻繁彈出,用戶會卸載掉APP。當抖音上線信息流廣告時,我覺得他們商業化太早,會影響到良好的發展勢頭。

抖音的信息流廣告出來後,按照慣例是要劃分區域,找各個地區的地頭蛇來代理了。廣東這邊,深圳和廣州就有一兩家實力強悍的代理商,每年的消耗以億為單位。除了核代,還有一級代理,二級代理,類似於分包商,層層分包下去。不同於其他平臺動不動50%以上的返點,頭條家的返點幾乎沒有。我當時做遊戲投放時,找頭條的商務問返點,回答說,沒有,不如投放其他平臺吧,充值1萬,送五千的那種,這麼划算的說,如果我是菜鳥還真的會去衝的。

廣告投放又不是買衣服、買鞋子,哪家便宜選哪家,而是以效果為導向的。不要說返點低,即使沒有返點,只要效果好,那絕對也是好平臺。在短視頻平臺之前,各路APP上的用戶不知道被洗了多少遍,用戶質量越來越差,獲客成本卻越來越高。短視頻平臺剛上信息流,那簡直是未開墾的處女地突然被開放了,效果好的不得了,這應該就是平臺方沒有返點的底氣所在吧。

電商

這兩天在看小紅書時,讓人詫異的是小紅書發的圖文還不能帶購物鏈接,不帶購物鏈接,在廣告變現上相當於是沒有形成閉環,廣告主投放這樣的廣告,只能走品牌推廣這條路了,這和移動端的效果廣告投放思路是相悖的。短視頻平臺這一點走在了前面。

第一次見到抖音上線了購物車功能時,我當時還有點詫異,現在來看,想的真是挺超前的。當人們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短視頻平臺上時,娛樂的需求、社交的需求、購物的需求,都是希望能不跳轉平臺就可以實現。現在抖音上面的電商還處於發展的前期,不是太完善,因為前期,沒有引起過多的電商玩家重視,這就給了先入者機會。還記得那條大學生隨便發了個視頻,獲得分成100萬的新聞嗎?這條短視頻帶來的銷量,或許超過了商家去年一年的銷量。

我也通過測試,摸清楚了抖音目前的電商玩法,普通用戶發佈視頻,可以添加淘寶、京東、蘇寧、自己小店的商品,用戶被視頻種草直接購買即可。有點像視頻版的淘寶,更像是電視購物和淘寶的結合體,如果看直播帶貨,絕壁是現場直播的電視購物了。據我瞭解,有一大波電商正在前往抖音帶貨的路上。抖音網紅帶貨目前的合作方式是前腳給錢,後腳發視頻,不保證銷量,這句話是不是聽上去有點耳熟。

要我說,這種合作方式就是慣的。因為初期的抖音沒有購物車功能,網紅接廣告怎麼合作呢?直接買斷吧,按照發一條視頻結一條錢來算,就這樣這條習俗被延續了下來。直到購物車功能上線後,還是沒有改變。不過,我相信早晚有一天會變成按效果付費的,畢竟甲方爸爸並不都是傻子。

網紅聚合

你說中國人咋這麼聰明呢?真的是有需求的地方就有市場。自從網紅開始接廣告變現後,懷揣在大筆廣告預算的甲方到處去找網紅,發現一個個的去找不太現實,有沒有類似阿里巴巴這樣的平臺,把所有廠家都集中到一起來挑選呢?答案是有了,這就是網紅聚合平臺。

網紅聚合平臺指的是平臺上有海量的網紅供客戶挑選,他們做的是中介性質的服務,撮合廣告主和網紅,在中間賺取差價。網紅的數量代表了聚合平臺的實力,有的平臺號稱有萬名網紅資源,可以根據地區、類型、價位來選擇。當時我投放抖音網紅時,也找過這樣的平臺,整體來看,這樣的平臺數量不多,而且很多網紅的數據更新不及時,價格也沒有標準。

這樣平臺做不大的最大問題在於監管。房產中介大家有沒有了解過,他們最怕的是用戶跳過他們和房主自己去談,這樣的結果是中介竹籃打水一場空。網紅聚合平臺有點類似的悲情在裡面,當我在平臺找到了幾個滿意的網紅後,就去私信找網紅了,那報價比平臺優惠不少,所以,你懂的了。我一直把網紅聚合平臺當作篩選網紅的工具來用的,不知道大家是不是也這樣用的。

和網紅合作,不是把錢給網紅就可以了,這在過去是可行的,現在都走的是星圖,星圖是抖音的官方接單平臺,網紅在裡面接的每個單,抖音官方都是有抽成的。星圖剛上線那會,MCN機構和抖音還鬧過不愉快,不過胳膊擰不過大腿,在話語權上面,平臺還是最有權威的。

培訓代運營

別人都在挖金子,那我給他們賣牛仔褲吧,李維斯就是這樣發家的。短視頻起來後,圍繞短視頻的培訓和代運營如雨後春筍般一個一個的出來了。如果你沒有聽過抖音培訓課,說明你不是做短視頻的。我第一次聽抖音培訓就是聽了一個MCN機構大佬的分享,講他們是如何打造出了1000萬粉絲的抖音網紅的,大概分三個步驟,第一看增長趨勢,第二持續拍攝,第三也是最核心的,就是……

繼續說各種抖音培訓班,收費19元、99元的線上培訓課程還算是有良心的,如果沒學到什麼,也沒多少損失。更要人命的是線下的抖音培訓課,可以這樣說,這樣的課程如果受眾是企業負責人,那麼課程完全沒有聽的必要。如果是面向的短視頻運營者,還有點點價值。

我前幾天去聽過一個線下的培訓,老師的確是蠻有經驗的,而且在那個會場裡,我也算是抖音的中高級玩家了,我聽的都覺得有一丟丟吃力(講的過於核心了,比如視頻內容要從用戶痛點出發,如果沒有拍過抖音,是完全理解不了這句話的),其他人更是聽的雲裡霧裡的,就像小學生聽高中老師講課。然後高潮來了,大家可以報3天的抖音課程收費1999元,三天玩轉短視頻。還好我知道自己比較笨,三天學不會,不然就報名了。

另外就是短視頻代運營,這也是這兩年出來的業務,巧的是我還真的去找過這樣的代運營公司談過業務。他們的合作方式和公眾號代運營是一樣的,即企業把抖音號交給他們來打理,保證每月的漲粉數和視頻發佈數量。公眾號代運營我還是懂的,圖文編輯嘛,在辦公室裡,即使遠隔千里都能做的。短視頻這個拍視頻怎麼操作呢?說是每個月固定時間上門,一次性拍多組視頻,定時去發佈。感覺貌似可行,但總覺得好像哪裡不對勁,最後也沒去合作。

數據美化

數據美化是做什麼的呢?大家可以猜一下。這個業務不方便拿到檯面上來說,所以我換了一個好聽的詞叫數據美化,實際上是刷數據的業務。哪個平臺都有數據造假的業務,依附於短視頻而生的同樣少不了這樣的公司。

我們見到最多的是刷粉絲、點贊、評論和播放量的公司,所謂存在即合理,只要別太過分其實都還好。一個平臺對刷子的態度,決定了平臺的高度。公眾號曾經重拳打擊過刷閱讀量的工具,讓很多大號一夜回到解放前,淨化了空間,也保住了平臺的價值。抖音對刷數據的行為也是堅決打擊的,封號也是常有的事,雖然不能百分百的規避掉,但是高壓之下,數據的真實性是不用過多懷疑的。專門做數據美化的公司本身是活在臺面下的,不好找,卻不能忽略。

結尾

依附於短視頻而生的企業還有很多,以上只是列舉了最為常見的幾個,如果想轉型做短視頻,可以從以上幾個類型裡面去選擇。我對短視頻的預測是,未來企業對短視頻的需求,如同現在對新媒體運營的需求一樣,是剛需。一兩年後,短視頻運營的待遇會超過現有的所有運營崗,為什麼呢?因為供小於求。目前來看,會做短視頻運營的人太少了,這就是機遇吶!騷年們,趕緊轉型做短運營吧,大海的寶藏在向你招手。



播商王笑


前段時間,網紅直播概念股大片漲停。有相關股票在15個交易日漲了137.9%,這只是真正機會的一個預告。––網絡視頻

抖音的日活是三個多億。微信一共有11億用戶,基本上是中國移動互聯網用戶數了。目前互聯網重要玩家,淘寶的日活是一個多億。

根據中國產業信息網數據顯示,2019年短視頻行業規模達215億。未來1-2年內,短視頻平臺將開放大量的商業化機會,流量變現帶來較大的市場規模增長。

有人預測,預計2020年短視頻市場規模將超300億。

而網絡視頻的盈利本質其實是用戶流量。

流量可以分為私域流量和開發流量。朋友圈就叫私域流量,而處朋友圈以外的可叫做開放流量。

開發流量就比如短視頻的流量,你學會了門道運營,這些流量就是你發財的流量。抖音平臺誰都想去分一杯羹,但現在還是初期短視頻才初級階段,抓住就可以創造奇蹟。

2020是5G元年。5g的設計領域很廣,對於普通的民眾來說,視頻娛樂是其中一個重要領域。而5G的發展無疑為流量資本發展添磚加瓦。

當然,如果你有大量資本,投資5G相關的電子消費品、產業互聯網、人工智能、智慧醫療等各種相關的產業也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迅猛財經


2020年哪些行業是有紅利風口?這個問題問的好,不管對於投資還是創業都很有幫助。


我們想一下什麼是風口,什麼是紅利,我覺得應該有有助推力的,做起來順風順水的。這個有三種情況,一個是政策導向,國家鼓勵的行業,比如前兩年政策鼓勵電動車,很多人用電動車做滴滴,賺了一筆,再比如現在的水泥行業,因為國家對於環保的重視,對於新礦山不再審批並且限制產能,行業一下子就從嚴重供過於求變成了供不應求,做水泥的企業大賺一筆,我有一個小兄弟,家裡前幾年拿了一個礦山,就是做沙子骨料的,一直半死不活的,2019年一年賺了2000多萬,超過了家裡20年做生意的利潤。


第二個是時代造就的,偉大的時代造就偉大的企業,我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時候對外出口劇增,這個時候航運業迎來了騰飛,三年十倍股比比皆是,近年來近視人群大增,以預防近視、治療近視為業務的企業獲得迅猛發展,類似的案例有很多,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特色,有著特殊的社會性的強大需求,這種需求一般對應著供不應求,這種行業就是紅利的機會。


我覺得2020年保險、環保、醫療(不是醫療)都是很好的紅利行業。


第三個,就是特殊行業的機會,需要對該行業有著很深的耕耘和積累才能把握,比如這兩年的養豬行業、08年以前的服裝出口,15年到17年的房地產銷售等。


這三種機會抓住了都會在短期內積累鉅額財富,人這一輩子,富一次就足矣,平時長個心眼,機會來了就要勇敢抓住。


貧民窟的大富翁


2019年,以人工智能、區塊鏈、雲計算、大數據、產業互聯網、金融科技及5G為代表的新技術、新業態不斷湧現,以數字化為形式、以技術創新為依託的數字經濟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2020年,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為“十四五”發展和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打好基礎的關鍵之年,哪些行業將站在數字經濟“風口”脫穎而出?

人 工 智 能

2019年人工智能不再是資本眼中的“香餑餑”,整個領域缺的不再是技術,而是承載技術的場景。根據IT桔子數據庫統計,截至12月17日,國內人工智能領域融資348起,與2018年全年的553起差距明顯。今年人工智能領域融資數量大幅降低的趨勢,與政府數據應用場景服務商、城市數據資產運營商、人工智能數據源服務商九次方大數據創始人王叄壽的判斷相吻合——2019-2021年,人工智能迎來未來20年間最佳的產業資本併購整合窗口期,2020年以後,人工智能領域的投資將進入真空期,行業強弱分化進一步加劇。

區 塊 鏈

這個之前主要在IT和金融領域被廣泛討論的概念,因為中央政治局一次集體學習而迅速在普通民眾間成為高頻詞,技術和產業都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分析人士表示,2020年,區塊鏈技術將緩慢而堅定地不斷向前,以更加務實的姿態融入更多場景,針對實際業務問題的解決方案將不斷增長。一些政府與世界性大公司已經持續地在予以投資,很可能會在2020年開始顯示實際結果。如果能證明相當有效,則可能會吸引較小型企業或組織較為廣泛地採用。

雲 計 算

雲技術很久以前就衝破了天花板,一路扶搖直上,雲基礎設施(公共雲、託管私有云和本地)的孤島現象越來越弱。作為雲計算的主要部署模式,私有云靈活性差且成本高,公有云信息易洩露且遷移複雜,公有云和私有云的聯合部署將會是2020年之後非常大的趨勢。但混合雲面臨應用兼容、適配聯通、維護方面等難題,多雲管理則能夠有效解決上述問題而成為主基調。越來越多的政府機構將在2020年挖掘雲計算的全部潛力,這也使得雲安全措施成為2020年的焦點。

大 數 據

我國大數據產業鏈條逐漸完善,出現數據源、硬件支撐層、技術層、應用層、交易層、衍生層等多類服務商群體百家爭鳴的局面。業內認為,2020年,中國大數據產業將結束春秋戰國時代,出現數據源服務商與其他產業參與方的兩極分化,數據源服務商將佔領無可替代的核心位置,肩負起構建產業生態圈的重任,促進技術先進、應用繁榮、保障有力的大數據產業體系形成。大數據企業的戰略遠見應放在控制住數據運營權,同時響應建設號召,提供技術抓手,驅動政府數據價值融合於時代發展,實現數據價值的轉化。

產業互聯網

2019年,中國產業互聯網風起雲湧,已有不少企業試水產業互聯網,也有不少企業知難而退,可以說格局初立。產業分佈複雜,內涵極為寬泛,細分行業又相當複雜,上下游環節深度連接又各自獨立,中國的產業互聯網極需耐心耕耘。雖然已經有資本湧入到產業互聯網,但是並沒有形成對產業互聯網比較一致的估值體系。為此,業內人士提醒,2020年是產業互聯網最危險的一年。但在加入“融合創新”這一催化劑後,產業互聯網將呈線性增長,跨越拐點後再陡然加快,激發出新的能量。

金 融 科 技

央行金融科技發展規劃的發佈、大數據風控行業的整治、銀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的強勢崛起、數字貨幣雛形初見、金融監管科技的蓬勃發展和監管沙盒的落地、風控技術跟隨行業的變化而發生的深刻變化、3D感應技術的興起等等,這一切展開了2020年金融科技未來發展的宏偉畫卷。業界圍繞金融科技未來走向的討論均和央行發佈的金融科技發展規劃精神一脈相承:強監管繼續帶來壓力和挑戰、與傳統金融業深度融合,助力實體經濟蘊含著新機會。

5 G

據《中國5G經濟報告2020》預測,2020年我國5G總投資將達9000億。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與行業資本投資,已經在中國形成了充滿活力的5G產業環境,而消費者擁抱新科技的積極態度,為5G的推廣應用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人口眾多和快速部署使中國成為一個富有吸引力和充滿競爭的活躍市場。2020年,5G將迎來大規模商用,信息技術創新迭代與新型消費需求迸發或形成疊加效應、聚合效應、倍增效應,加速激發市場活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