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大數據審計,註冊會計師要做哪些準備?

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與會計的深度融合,正在深度影響著審計行業。目前,大數據技術在會計師事務所的運用較少,但這並不意味著大數據審計不存在,或不會到來。

大數據審計是以企業業務為審計對象,針對業務收集、處理和審計業務相關大數據的一種審計手段,從而評價會計信息系統是否能夠有效做到保護資產、維護數據完整並最經濟地使用資源。

對傳統審計進行改進

相對於傳統審計,大數據審計具備明顯優勢。

比如,大數據審計可使審計證據全覆蓋,提高審計質量。抽樣審計是傳統審計的重要方法,在運用大數據審計後,可以不再進行抽樣調查,而是全面調查,避免抽樣誤差。大數據審計讓審計證據更充分、更準確。目前,事務所在承接新業務前,需要進行前後任註冊會計師溝通。而在大數據環境下,數據是公開透明的,後任註冊會計師可以直接獲取充分的證據,對是否承接新項目進行判斷。

大數據審計可以促進有效數據的直接取得,縮減審計程序,提高審計效率。

在執行實質性審計程序時,部分數據可以從大數據交易所直接購買取得。海量的數據及高效的數據處理,可以解決實質性程序上的諸多問題。充分可靠的數據,讓實質性程序不再必須一個不漏地執行,提高了審計效率。

此外,大數據的運用可減少會計舞弊,降低審計風險。企業管理層經常為了經營業績操縱舞弊,而串通舞弊是會計師事務所最難發現的,成為眾多審計失敗案例的元兇,這是註冊會計師很難避免的審計風險。在大數據時代,數據透明度高,使企業通過暗箱手段來修改會計信息以達到非法目的的難度越來越大。伴隨著企業數據的透明化,企業在會計政策、會計方法及估計方面將難於調整,人為操縱較難,使會計信息質量提升,註冊會計師審計數據來源渠道多元化,數據之間相互佐證,從而降低審計風險。

註冊會計師將面臨挑戰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對於註冊會計師而言無疑是一次“創造性的破壞”。

區塊鏈技術是衝擊之一。區塊鏈被定義為一個開放的分佈式賬本,記錄並驗證交易,且不再需要任何可信任的權威居間機構。其技術本身是一個文件存在,它是一個不斷增長的列表,形成有序的記錄,而這些記錄稱為區塊。每個區塊包含一個“時間戳”以及一個利用“指紋”與前一個區塊連接起來的鏈接,是交易雙方同時在共享賬本中得到的記錄。區塊鏈不容許數據修改,即使是會計系統所有者也不能追溯改動。這使得每項交易都得到記錄和驗證,財務記錄的完整性得到了保證。這意味著,區塊鏈的可信任度或將大幅減少對審計資源的需求。

同時,審計人員數據分析等綜合能力有待提高。

目前,大多數會計師事務所使用審計軟件取數工具在財務賬套中取數,數據分析及處理通常是對“信息孤島”數據進行的。而大數據審計對註冊會計師提出了更高要求,因為大數據真正的價值是將龐雜的數據量,通過篩選、整理分析及存儲,將數據背後的真實信息反映出來。

對於審計人員而言,除專業審計技術外,面對巨大、龐雜的大數據或數據共享交叉使用的雲空間平臺,還需要具備數據敏感度及數據分析能力。審計人員需要具備操作相關軟件、預處理大數據並分析得出可靠結論的能力。在知識結構上,除現有具備的會計專業知識,審計人員還需要具備法律、經濟、管理等方面知識。

基礎設施與技術不匹配問題也是挑戰之一。在進行大數據預處理、整理分析及存儲時,需要配置高端計算機以及暢通的網絡,為大數據審計提供硬件保證。同時,在預處理及分析過程中,需要購買大數據,這些必然會大幅增加會計師事務所固定及變動成本,對會計師事務所轉變觀念並具體實施提出新要求。

可自行構建數據雲平臺

筆者建議,面對挑戰,會計師事務所及註冊會計師應採取如下解決措施。

一是加強大數據審計人才培養和合作。“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飛速發展,而我國具備大數據分析能力及審計專業技術的人才比較稀缺。我們應從調整註冊會計師考核體系、大數據審計後繼教育等方面著手,培養大數據審計師。傳統審計通過審計軟件的取數工具取得的數據,已無法滿足客戶的經營管理的深層次需求。未來,大數據審計還可以由數據科學家和審計人員組成聯合項目組,共同完成項目審計。會計師事務所未來對人才的選用,也會在現有基礎上弱化會計專業知識,更注重對問題的思考能力。

二是合理調整審計準則及審計程序。大數據審計在審計技術和方法等方面發生著巨大改變。我國相關審計準則規定,在執行報表審計時,必須執行風險評估、實質性程序。而利用大數據可以代替部分審計程序,也不是所有項目都必須到審計現場,所以應該調整審計準則和審計程序,適應已變革的審計需求。

三是構建自己的數據雲平臺,擴大業務範圍。有條件的會計師事務所可以自行構建數據雲平臺,通過分析瞭解企業的過去及未來,從事務所的傳統業務擴展到企業內審、企業戰略等各專項諮詢、稅收代理,改變會計師事務所的執業範圍。

面對大數據審計,註冊會計師要做哪些準備?

摘自中國會計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