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極長途奔襲直搗北京時,袁崇煥為何不斷他後路,殺入大本營瀋陽老巢?

青燈問史


其實題主所說的就是軍事上常用的“圍魏救趙”之計,作為明末出色的軍事家袁崇煥自然是熟讀兵書,怎能不知這一經典戰例?但仔細分析,袁崇煥還真不能這樣做。



為何?首先,孫臏當年為何會使出“圍魏救趙”,一個重要原因是救的趙國滅亡與否與他並無關係。攻打魏國,龐涓有兩種選擇,要麼回師救援,要麼孤注一擲打下趙國。這兩種選擇對齊國來說並沒有利益衝突,反正我出師救援了,名義上過得去,救贏救不贏的就與我無關了,還能趁機摟草打兔子。


而反觀袁崇煥,要知道,皇太極包圍的可是自己的首都,自己的皇帝。如果趁後金後方空虛而去襲擊,無論成功與否名義上是過不去的。崇禎如果出了一丟丟閃失,拿下瀋陽又能如何?背一個悖主的罵名?

其次,大明以中原自居,保的是中原的安寧,不管是歷任薊遼總督,都是以防守為主,是作為守衛京師的屏障,皇帝有難,當然義不容辭進京勤王。

再者,拿北京換瀋陽,皇太極無所謂,明朝可能就萬劫不復了,北京作為大明的首都,一旦陷落,那將引起全國的混亂,瀋陽丟失對皇太極毫無影響,大不了再重新選址。

最後,作為有極強國家觀念的袁崇煥來說,皇帝就是天,就是父,君父有難,無論付出怎樣的代價都會承受,即使自己將來會身遭不測。

只可惜袁崇煥冤屈的死去,而且死法極慘,他的冤屈勝過岳飛,于謙。崇禎皇帝自毀長城,大明失去了擎天一柱,不得不讓後人感嘆唏噓!

我是亮仔,關注亮仔學史,共同探討歷史的那些事兒!


亮仔學史


袁崇煥第二次出山的時候,向崇禎皇帝許下五年內收復遼東的設想。然而,這個設想未免有誇下海口之嫌,因為,一年前,袁崇煥經營的寧遠地區,已今非昔比。

這讓袁崇煥心裡有些打鼓,大明朝內的一些有識之士也為他的設想有些乾著急。但是海口已經誇了,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儘快返回遼東,做好抗擊大清的準備。

事實證明袁崇煥是一位堅定的守城將軍,他從李成梁和孫承宗那裡繼承來的“鎮守城池,用好大炮”的方略根深蒂固,所以,對於期間皇太極的若干次襲擾都能輕鬆化解,皇太極在袁崇煥面前,似乎要走老爹努爾哈赤的老路。

崇禎二年,皇太極突發奇想,決定率十萬兵馬,繞道蒙古,長途奔襲,直搗北京,這一大膽冒險的計劃起初被皇太極的將士們絕對不看好,但是皇太極堅持了他自己的意見,並迅速開始執行。

結果證明皇太極的計劃是成功的,避重就輕,輕鬆殺到北京城外。崇禎帝急了,迅速要求袁崇煥返回救援。來回折騰的袁崇煥雖然做了大量的戰略調整,無奈疲於奔命,自顧不暇,黑暗,彷彿離他越來越近。

圍魏救趙的故事傳唱了千百年,很多人說,皇太極傾十萬兵馬,長途奔襲,本就範了兵家大忌,袁崇煥為何不趁此殺入皇太極的大本營瀋陽,只搗皇太極的老巢,那大清入主中原只怕就會化作泡影。

袁崇煥不是沒用過皇太極繞道的擔心,他曾上書朝廷說薊門乃是軟肋,需要重視,並對周邊情形做過戰略思考。無奈自己只提督山海關地區防務,難以越線指揮。

不幸的是,當皇太極真的繞道西進的時候,沒有一個人想到圍魏救趙的思路,斷了皇太極後路,重創空虛的瀋陽。

是什麼原因造成袁崇煥及其部下的思維短路?難道真的是上天有意厚待大清,厚待皇太極嗎?我們設身處地的來替袁崇煥想一想。

史載,袁崇煥鎮守山海關兵馬只有不到三萬人,而皇太極出兵是十萬人。兵馬數量是袁崇煥對戰略思考的基礎。在此基礎上:

1.袁崇煥“守城用炮”的戰略思想是第一位的.他堅信李成梁孫承宗等前輩的這套思想是最基礎最實用的法則,而忽視了皇太極遊牧民族騎兵的靈活性。

2.皇太極“聲東擊西”的戰略困擾了袁崇煥。在皇太極出兵直搗北京的時候,皇太極並不是揚長而去的,他派了部分將領對袁崇煥進行佯裝大規模的襲擾,讓袁崇煥喪失了判斷。

3.皇太極“第五縱隊”作用明顯。史載,皇太極直搗北京前,每日都研究大明朝的邸報,通過邸報分析判斷大明朝決策層的動向和能力。那些派往大明朝的奸細通過賄賂,收買明朝官員,收集了大量有用的軍事情報。對於大明朝的崇禎皇帝,皇太極曾輕蔑的稱為“傻小子”。對於這位“傻小子”,皇太極摸得很清楚,知道他無所作為。

4.鑑於以上要素,袁崇煥的兵馬有限。袁崇煥鎮守山海關的兵馬只有不到三萬人,所以,他不會輕易殺到關外,就算是他知道皇太極已經繞道,他想聯絡增援,恐怕還要看其他人的臉色。因為,此時的袁崇煥已經不是一年前的袁崇煥,大明對他的非議已經開始滿天飛了。

綜上所述,皇太極千里奔襲直搗北京並非十足的冒險精神,而是精心佈置決斷的。而袁崇煥堅持固定戰略方針,也有其難言之苦。

兩軍相遇勇者勝,當皇太極和袁崇煥站在一起的時候,比的是格局,比的是魄力,比的還是眼光視野。從這個意義上來講,皇太極遠勝於袁崇煥。


青燈問史


崇禎二年,皇太極兵出險招,借道蒙古,繞過了關錦寧明朝防線,很輕鬆的通過防守鬆懈的長城,甚至都不需要攻佔薊州,帶領十萬八旗清兵直撲北京。



遼東都師袁崇煥還遠在寧遠呢,遼東的主力都部署在關,錦,寧防線上。其實作為督師袁崇煥在皇太極出發前多多少少是有些情報消息知道皇太極的這一戰略的,袁崇煥為什麼在開始的時候進行有限的防患呢?我們可以從幾個方面來分析。

一,皇太極的借道蒙古,不但袁崇煥認為極為冒險,連皇太極的所有重臣都極力反對,皇太極大清大部分騎兵主力繞道蒙古時間長,路途遠,變數大,即使兵臨北北京城下,如果不能速戰速決,山海關的守軍是很容易回防配合北京城大明守軍合圍皇太極的。



二,其實放皇太極進來,關門打狗也是袁崇煥想實現的戰略目標,袁崇煥在上任遼東的時候可是給剛登基的崇禎帝立了軍令狀的,五年平遼,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皇太極都登基稱帝了,還平個啥?!袁崇煥上任後依然執行的是孫承宗的步步為營,穩紮穩打,逐步蠶食的方針對付皇太極。皇太極很彆扭,畢竟是遊牧民族,所有的國策制定都饒不開經濟二字。

皇太極沒錢,只能搶,搶大明,袁崇煥守著關錦寧不讓進,想佔朝鮮,又怕袁崇煥端他老窩,咋辦?和大明議和吧,明清兩家和平相處,互不騷擾,等我打下朝鮮再說。大明說不幹。於是皇太極只有劍走偏鋒,老子帶兵只逼北京,其實他不是來要崇禎的命的,是來逼崇禎和他儀和來的。



三,袁崇煥一看皇太極兵出險招,一排大腿,機會來了,本來就想盡辦法引狗進門,它倒自己繞別人家院子進來了,立刻部署,對皇太極追而不擊,只想把皇太極引到那個地方——北京城下。因為他知道北京城牆上有一種武器,曾經要了皇太極老爹的命,幾十門紅衣大炮。袁崇煥的戰略是想憑著北京城的牆厚城高,炮火強,在北京城下合圍皇太極,幹掉後金主力。

但袁崇煥的想法很美麗,卻打錯了算盤,因為那是北京城,裡面住的是崇禎,而不是明代宗,而他袁崇煥也不是于謙。崇禎17歲登基,這是崇禎二年,崇禎多少歲?你讓一個二十歲不到的皇帝來領會你的戰略部署,而且還把自己當釣餌,崇禎既沒那個智慧,更沒有那個膽量的。於是,多次下詔急令袁崇煥班師回援北京,狙擊皇太極,袁崇煥還在執行他的追而不擊,關門打狗的戰略。



後來實在是頂不住各方壓力在滿桂的協助下才費勁的趕走了皇太極,而他自己卻徹底的失去了崇禎的信任,落得個階下囚,揹負叛徒的惡名被冤殺。

四,回到題主說的,為什麼皇太極遠征北京,袁崇煥不直接去端皇太極的老窩?估計袁崇煥也考慮過這一招圍魏救趙,但這不現實,前面說了,後金是遊牧民族,全部家當都在馬背上,你就算佔領了盛京,所有人把家當往馬背上一栓,和你打游擊,東躲西藏的,你完全沒折的。而你的北京城呢?



皇太極也算準了袁崇煥不會出擊盛京,大不了也就是回師救援而已,前面說了,皇太極此來是逼崇禎與自己儀和的(有點拗口,儀和還要拿刀逼著對方)。皇太極太清楚大明當時的兵力狀況了,完全的吃掉他是不可能的。如果袁崇煥真要攻擊盛京,那沒有了大明遼東的主力軍事力量,皇太極就有可能打下北京城,那時候就把盛京讓給袁崇煥又如何,我無非是換個地方登基而已,誰更划算?



最重要的,要考慮到當時大明最高統治者崇禎帝才登基兩年,他還沒有磨練成一個成熟的合格的皇帝,雖然他一直很努力的想做一個力挽狂瀾之君,但性格和天賦限制,無論他怎麼做,大明王朝的覆滅都是無力迴天的。


沉墨I方之城


崇禎二年,皇太極帶領著後金,將近10萬人馬,避開了寧遠,錦州。突發奇兵的分兵三路向南進軍。從大安口和龍井關越過長城進攻大明首都北京。
皇太極用蒙古的騎兵作為自己開路的先鋒,一路高歌猛進,直達北京城下。在北京周邊進行了數月的搶劫殺人,這就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己巳之變”。

當時守在北京以北遼瀋地區的是明朝抗清大將袁崇煥。早在皇太極密謀向南進攻大明時,袁崇煥就多次上書崇禎皇帝。

金軍必會繞開重兵把守的明長城一帶,而從蒙古地區薊門突破長城,攻向北京。但崇禎皇帝卻不以為然,自以為長城城牆堅固,又有大將把守,必能保北京平安。

於是便出現了後來的己巳之變,而如果當時駐守在遼瀋地區的袁崇煥帶兵攻打皇太極在瀋陽的老巢,採用圍魏救趙之計,會不會改造改寫歷史呢? 那讓我來分析一下這件事情。

一、皇太極縝密的思維

皇太極是努爾哈赤的第八子,在努爾哈赤的後代當中有他的兄長代善等非常有手段有能力的人。
而皇太極不是努爾哈赤的嫡長子,最終卻能夠在權力的爭奪當中奪得汗位,所以努爾哈赤絕對不是一般的人。不僅如此,他心思極其縝密,而且絕不會打無準備的仗。早在向南進攻之前皇太極就已經擺平了自己周圍的壓力。

在西面皇太極極力的籠絡蒙古各個部落,將其不願合作的察哈爾部進行孤立,又通過武力打擊手段將其所屬的多洛特部殲滅。解決了西面的威脅。

在東邊,皇太極派手下大將阿敏,濟爾哈朗率軍3萬入侵朝鮮,將朝鮮打敗並逼迫朝鮮簽訂《江都合約》,由此東面朝鮮再不敢輕舉妄動。

所以皇太極就只需要一心一意的向南來打大明瞭。但是南方大明的守將是和他有殺父之仇的袁崇煥,皇太極不可能蠢到去和袁崇煥硬碰硬,所以皇太極就繞開了山海關從蒙古一帶突破。因此很快便取得了戰爭的勝利。

皇太極如此周密的準備,只為南下戰爭的勝利來鞏固自己的汗位,所以袁崇煥即使攻打瀋陽,也不會阻礙皇太極南下的步伐。


二、皇太極和袁崇煥之間區別

皇太極既然下定決心要向南進攻大明,那他就一定不會輕易放棄。皇太極不僅心思縝密而且非常敢於冒險,而且最擅長的打法就是遠程的騎兵突襲。

他所率領、訓練的後金騎兵,當時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強悍的騎兵之一,非常擅長於遠程作戰,所以皇太極敢突襲北京。而且皇太極並不是一個傻子,他一定也會料到袁崇煥可能會偷襲瀋陽。

所以皇太極讓自己的心腹大將,也是努爾哈赤的侄子阿敏來作為瀋陽的守將。阿敏有勇有謀,驍勇善戰,所以皇太極才敢放心的離開瀋陽進攻北京。

不過即使袁崇煥真的來攻打瀋陽城,也不可能在一時半會之下就拿下。而皇太極卻能夠帶領著騎兵,非常迅速的抄袁崇煥的後路,讓袁崇煥死無退路。所以對於皇太極來說更渴望袁崇煥來打瀋陽,這樣就能除掉自己南下入關的心頭大患。
而對於袁崇煥來說,他最擅長的其實是守城,他並不擅長去攻城。即使在己巳之變之後,袁崇煥奉命帶兵入京勤王,一路追擊皇太極。但他也並不敢真正的追上皇太極,皇太極停他就停,皇太極跑他就追。

他多次進京,要求崇禎皇帝允許他帶軍隊進城。他之所以要這樣做,其實是希望自己能夠通過守城戰去打敗皇太極,像當年打死他的父親努爾哈赤一樣。

如果讓袁崇煥放下皇帝不救,而跑到幾百裡外的瀋陽去打他最不擅長的攻城戰,是絕對不可能的。

三、封建王朝思想所致

在封建王朝時代,皇上的生命高於一切,如果手下的將領至皇帝的性命於不顧,而去攻克一個有可能攻不下的城池,就算是成功了,那麼此時北京城也可能早已不復存在,皇帝也有可能丟了性命。
而如果不成功那就是欺君之罪。所以袁崇煥這樣一個謹慎而且步步為營的傢伙去做這樣一項搭上性命的冒險之事,那是不可能的。


史之策


答:這裡是覃仕勇說史,為您揭曉最真實的歷史。

袁崇煥用兵有兩個顯著特點:一、善守不善攻;二、求穩不求險。

這兩大特點決定了袁崇煥不敢兵行險著、不敢長途奔襲。

何況乎他守遼有責,後金卻繞過了他的防區,直搗京師,即使崇禎沒有傳詔呼救,就算給他一百顆腦袋,他也萬萬不敢怠慢。

其實,除了這次皇太極離巢遠征,袁崇煥也有一次很好的乘虛進攻的機會的。

但他白白地錯過了。

當時,皇帝、朝臣、邊將,連連催促、頻頻呼喚,不斷給他鼓氣壯膽,奈何他就是不敢,最後抵不過皇帝的嚴令,也只是淺嘗輒止,逗留不前,被皇太極的虛張聲勢嚇破膽,草草收兵。

下面我就來掰扯掰扯這袁崇煥這次草木皆兵的神經質表現。

天啟六年八月初十,努爾哈赤病死——在這裡,不得不再澄清一點,坊間傳言努爾哈赤是袁崇煥用大炮打死的,絕對不是。

為什麼說這麼絕對?

道理很簡單,袁崇煥和努爾哈赤交戰發生在該年正月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這三日。

努爾哈赤從寧遠收兵,還活蹦亂跳、殺氣騰騰地屠殺了覺華島數萬明朝軍民,放大火焚燒了戰船二千艘、糧草千餘堆”。

回瀋陽後,大概在該年五月份,努爾哈赤還一度點兵要親征蒙古。

……

反正,從現有史料查考,努爾哈赤並無絲毫在寧遠之戰負傷跡象。

而袁崇煥自己在向朝廷報功時,也沒有一字一語提及努爾哈赤被傷。

袁崇煥炮轟努爾哈赤的說法,我在《奏摺上的晚明》一書裡有註明,最先出自朝鮮人寫的《春坡堂日月錄》,而經後世文人的不斷加工炒作,最終以訛傳訛、弄假成真了。

可笑的是,在這樣鐵一般的事實面前,有讀者還是不服氣,質問我說,就算袁崇煥的大炮沒有傷到努爾哈赤,但他終歸是打敗了努爾哈赤,努爾哈赤耿耿於懷,氣急攻心,最後病死了,即歸根結底,還是死在了袁崇煥的手下。

這是一個讓人既又好氣又好笑的邏輯。

我對他說,既然這麼喜歡自嗨,您乾脆認為後面的皇太極、順治、康熙、雍正、乾隆等等,都是因為袁崇煥打敗了他們的太祖皇帝,所以一輩子“耿耿於懷,氣急攻心”,到了後來終於一口氣咽不下去,死了,而且死不瞑目,這樣說,豈不是更爽?豈不顯得袁崇煥更偉大?!

再補一句,有些“袁粉”是非常無腦的,有人向我辯白,說覺華島被屠,與袁崇煥無關,因為覺華島不歸他管。

我對他說,就歸袁管,他當時是遼東巡撫,而且,覺華島的軍民在金兵到來之前,有考慮過轉移的,是袁崇煥強制不許轉移的。

那人就爭辯說,錦州也不歸袁管,要不,守將怎麼敢不聽袁的命令逃跑?

我哭笑不得,只說了一句,袁崇煥敢擅自殺了邊將毛文龍,那他到底歸不歸崇禎皇帝管?然後,他就沒有聲音了。

話題扯遠了。

說回來,且說努爾哈赤死,皇太極繼位,袁崇煥以弔喪為名,派使者到金營打探軍情。

由於毛文龍佔據的皮島在後金後方,多方牽制,已成後金心腹之患——努爾哈赤打寧遠匆匆收兵,也與毛文龍的乘虛搗其後巢有關。

面對袁崇煥派來的訪問團,皇太極玩起了花招,虛情假意和袁崇煥議和,擬穩住寧遠一線的明軍,放手剿滅朝鮮和毛文龍。

其實戰是和並不由袁崇煥作主,但袁崇煥也想趁機修建因寧遠之戰毀壞的城池以及各項防禦工事,他還打算徵發幾萬民工去錦州打造一座拱護寧遠的堅城。

皇太極答應送給明朝東珠十顆,貂皮千張、人參千斤,並索要金一萬兩、銀十萬兩、緞十萬匹、布三十萬匹,和袁崇煥討價還價。

袁崇煥入戲很深,對皇太極的說法深信不疑。

於是,就在天啟七年正月,皇太極一面派使者方吉納、溫塔石給袁崇煥送書信議和,一面命二貝勒阿敏,貝勒濟爾哈朗、阿濟格、杜度、嶽託、碩託發兵入朝大舉攻打毛文龍。

皇太極的動作搞這麼大,是他覺得毛文龍這麼囂張,是和朝鮮的背後支持是分不開的,所以,把後金主力悉數遣發入朝。

後金來勢兇猛,無論是朝鮮還是駐紮於朝鮮東江的毛文龍,都大吃一驚,不約而同地向天啟帝發出要求寧遠出兵策應的文書。

天啟帝的頭腦相當清醒,立刻嚴令袁崇煥“令以關寧之師直搗虎穴”。

袁崇煥堅決不肯出兵,上疏抗辯說:金兵發了十萬人入侵朝鮮,尚有十萬人留守,哪裡有“虛”可搗?即使我傾巢出動,也是孤軍難於深入,深入豈不中了敵人以逸待勞之計?(“聞奴兵十萬掠鮮,十萬居守,何所見而妄揣夷穴之虛乎?我縱傾伍搗之,無論懸軍不能深入,縱深入奚損於逸待之夷?”)

想想看,袁崇煥長期和後金,豈不知道後金的全部正規兵力最多不過十餘萬?怎麼可能有十萬侵朝鮮,十萬居守?

也不知他到底是害怕什麼。

後來被天啟帝催得急了,他也只是寫信去勸皇太極,動之以情、曉之以義,要皇太極從朝鮮撤軍(“遣方金納貽書於奴酋,令其急撒犯鮮之兵。”)

袁崇煥這種沒有出息的做法,直接導致毛文龍部被打殘、朝鮮被打趴。

其實阿敏等人在打毛文龍、在打朝鮮時,也是捏了一把汗的。

《清太宗實錄》卷二記,阿敏等人在打仗時一直唸叨:“御前禁軍甚少,蒙古與明皆我敵國,或有邊疆之事,不當思豫備乎?”

所以說,他們是非常擔心袁崇煥發兵乘虛而入的。

鎮坐後方的皇太極也神經崩緊,故意“率諸貝勒出邊,沿遼河駐營,以張揚兵威”,虛張聲勢。

毛文龍不斷髮塘報給天啟帝打氣,稱:“據北聽密報萬分真確,新汗手下兵馬不滿一萬,俱是心寒膽怯,常怕西邊大兵直搗。”

迫不得已,袁崇煥派出了一支由數千人的軍隊水陸並進到了三岔河,但只是在附近逗留,消極避戰。

寫《三朝遼事實錄》的王在晉氣得擲筆大罵:“官兵望河而止,此真為紙上之兵也!”

皇太極打服了朝鮮,重創了毛文龍的後金,收回入朝大軍,轟然進擊寧遠。

袁崇煥這才後悔莫及、叫苦不迭,連說皇太極“著著皆狠,而著著不後”。


覃仕勇說史


首先這個問題不能給標準答案,凡是給人定性的說法都是片面和錯誤的,看待這個問題首先要明白明朝軍隊的性質,先來看看土木堡之變明朝精銳的瞬間崩潰,這可是一支專業吊打蠻族騎兵的前期強大軍隊,為何被抄後路後就成了待宰羔羊?洪承疇的二十萬大軍也是一個操作不當就瞬間崩潰,後來的孫傳庭大軍也是一觸即潰。難道明朝軍隊不堪一擊,並不是!于謙彙集的烏合之眾敢於與也先的蒙古騎兵野戰而且將其擊敗,洪承疇的幾千衛兵能抵抗清軍半年之久,幾萬人的關寧軍能抵抗整個滿清部落,後來也為擊敗鼎盛時期的大順軍隊,原因非常簡單就是老生常談的真理“人心”,敗的原因其實就是人心不齊,遊牧民族強大起來的本質就是人心齊,他們的目的非常明確——屠城搶劫,能搶劫比自己領先的文明能迅速聚齊人心,而明軍特別是後期的明軍已經被官僚腐化,他們根本不可能為天天欺壓自己的長官賣命,更談不上國家民族層面的認識,這些軍頭勤王更是為了應付差事順便發點國難財而來,雖然打仗不行但搜刮搶劫自己百姓倒是得心應手,袁崇煥當然瞭解軍隊的實際情況,這種部隊是四處彙集而來,人數再多都是枉然,所以他不得不選擇不戰,不戰不代表他無所作為,他只能尾隨清軍,假裝隨時能要了清軍一命的架勢,不戰清軍還敬你是一支大軍,一旦戰敗就有亡國之危成為趙括之類的歷史罪人,但沿途百姓就慘了,先是被清軍洗劫後來又被明軍洗劫,這也可能是袁崇煥被百姓分食的原因,成了軍頭官僚們的替罪羊,袁崇煥為明朝抵禦外敵做出了貢獻,如果長期堅定的執行下去(當然不可能)明朝絕對不會亡於滿清之下


唯慕雲長


崇禎的皇位剛剛坐穩,便重新找袁崇煥出山,袁崇煥在崇禎皇帝面前許下五年收復遼東的設想。暫且不說這一設想是否屬實。對於剛剛繼位的崇禎皇帝而言,這都是一個很大的激勵。但不可否認的是,近一段時間遼東的局勢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前方的戰況並沒有袁崇煥心裡所想的那樣,整個戰場的局勢已經不容樂觀,而每一個將領實際上都有自己的拿手方略。袁崇煥並不是一個素質極高的戰略統帥,袁崇煥最拿手的能力就是堅守城池。

在之後的事情發展當中,也充分印證了這一點。其實在明朝後期,無論是之前的李成梁,還是之後的孫承宗,以及現在的袁崇煥。面對東北地區崛起的滿洲,都一致的認為固守城池,用好紅衣大炮是最有效的對敵手段,當然這是事實,在努爾哈赤和皇太極主政期間。因為這一戰略防禦部署使得滿洲軍隊無法突破東北的明朝防線,後金軍隊很難獲得戰場上的勝利, 但這時候的後金軍隊也並沒有什麼都不做。事實上,在明朝內部政治鬥爭不斷,採取防守的這一段時間,努爾哈赤和皇太極先後統一了女真各部,降服朝鮮與蒙古和親。

使得明朝對女真部落的包圍,轉變為對明朝的反包圍。這也是為何袁崇煥五年定遼東的戰略是泡影的原因,因為被圍困的已經不再是金,而是明朝的前線部隊。即便如此,面對擅長守城的袁崇煥,皇太極無法越雷池一步。但是不久,皇太極便選擇更改戰略部署,避重就輕,通過蒙古繞道北京城外。袁崇煥不得不緊隨其後,與皇太極進行周旋。袁崇煥的關寧鐵騎雖然戰力強悍,但還沒有真正的與後金軍隊的騎兵作戰過。

為了進一步的減小傷亡,發揮自己擅長的軍事能力,袁崇煥希望打開北京城門,讓自己依託北京城與皇太極作戰,然而這一點被滿朝文武否決,袁崇煥不得不在北京城下,利用自己培養起來的關寧鐵騎,與皇太極正面廝殺。其實皇太極通過蒙古繞道北京城,袁崇煥並不是不知曉。袁崇煥著在這一事件發生之前,便上述朝廷注意周邊形勢的戰略部署,但由於自己只是主管山海關地區的防務,無法越級指揮,而袁崇煥也沒有引起朝廷的重視。

當皇太極在北京城下之時。明朝已經完全陷入被動,那麼我們現在看來,袁崇煥是否有更好的退敵之策呢?細心想來袁崇煥可能真沒有更加妥善的解決辦法。因為皇太極此次的出兵是十餘萬人。而袁崇煥的山海關守將只有不到3萬。並且皇太極對於明朝的戰略包圍已經成型。硬碰硬是完全行不通的。而在此之前,明朝一直是依託堅城利炮,反擊後金軍隊的進攻。這是很有效的戰略思想。

使得滿清八旗的靈活性,機動性,剽悍善戰的特點無處發揮。但是依靠北京城對抗皇太極是不現實的,即便軍事上明朝可以佔據優勢,但是在政治上,這一策略完全無法實行。除此之外,皇太極並不是完全忽略了袁崇煥,在皇太極領兵南下北京的時候,皇太極還派遣多股力量對袁崇煥進行大規模的騷擾。換做是誰也難以在短時間內搞清楚皇太極的意圖。

在沒有堅城利炮的情況之下,袁崇煥只能暫時尾隨皇太極。這也是袁崇煥不得不做的最大敗筆,給了朝廷中某些人把柄,成為其死後的罪狀。如果放任皇太極不管袁崇煥領兵殺入瀋陽更不現實。因為當時明朝,固守防線已經算孤軍深入了。如果袁崇煥領兵北上,向瀋陽方向進發,結果一定猶如太平天國北伐軍一樣,全軍覆沒。


世界史圖鑑


二戰的時候,德軍狂飆突進一直打到莫斯科城下,蘇軍為何不採用圍魏救趙的辦法去攻打柏林呢?總不能說蘇聯人沒看過三十六計吧。

明末這場戰爭,施展圍魏救趙這種戰略戰術的條件壓根就不存在。

首先得講政治吧。皇帝被人家堵門口了,你袁崇煥不去救駕,反而跑到千里之外去掏後金國老巢,忠的什麼君愛的什麼國?你讓皇帝怎麼想?莫非你袁崇煥想打下盛京城之後自立為王不成?

如果說後金國打的是其他一些地方,明軍來個圍魏救趙打個兌子是可以的。而北京城,別說讓後金去攻一下了,就是京畿周圍被劫掠,袁崇煥也是背不起這個責任的。不說皇帝的面子,京畿周圍的良田莊園大部分可都是明朝那些王爺的。

而且,皇太極當時算是孤軍深入,最好的辦法自然就是關門打狗,不過按照明軍當時的戰鬥力,這辦法也很難成功。

至於說,放著皇太極的主力不管,從遼西跑到遼東去攻打後金國都,首先距離上就來不及,更何況,那屬於敵佔區,袁崇煥的兵馬敢跑那麼遠同樣也是孤軍深入了。皇太極那十萬人馬可是騎兵為主,到時候,明軍反而就會被人家關門打狗了。

關鍵更是在於,袁崇煥手底下才幾萬人?明軍的戰鬥力除了守城仰仗火器之利外,野戰又有幾分水準呢。一直以來的,很多上帝視角的人都忽略了後金國的兵力,比如說薩爾滸之戰,直到最近這幾十年才掰扯明白,努爾哈赤當時並不是以寡擊眾。


遼風物語


“圍魏救趙”在一般戰役中是相當高明的戰略戰術,但要將這招數用到北京城,這說明主帥完完全全是個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武夫,這種不講政治的做法即便能帶來實效,但鮮有人考慮,能幹到這個級別的領導肯定不傻,再加上週圍的一幫謀士,這個政治賬還是能算清的,你看看從戚繼光掃滅倭寇時期,到農民起義時期,別說在北京和南京周邊發生戰事,就僅僅察覺出對方劍有所指時,朝廷方面都緊張的不得了,相反,在那些統治者眼中不怎麼重要的地方,無非就是失與得,慢慢再打回來就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今天的讀者都可輕鬆判斷孰輕孰重,這是因為站到了局外人的角度,可是在封建王朝,江山社稷興衰常常在個人的一念之差,正所謂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開化是那個年代最欠缺的東西。

皇太極親率十萬大軍繞過關外防線,取道蒙古,劍指北京,如果從皇太極角度來看,搶東西麼,誰讓自己各項手工業沒啥拿的出手的,關外可真沒啥搶的了,中原物資豐富,能搶多少搶多少,從最終結果來看,物資和人口確實被擄走不少。而崇禎不這麼想,至少想了也不是非常在乎,比起整個統治根基來說,他更想在關外解決這種事情,所以聖旨就出發了。雙方的情報系統雖然在規模和結構上,明朝先進的多,但主要作用都折騰自己了,皇太極可不一樣,他深切感受到了金錢的力量,沒有什麼比買情報來的快,相對於明朝決策層,皇太極腦子清楚的多,什麼時候能幹什麼,該幹什麼,判斷的十分準確。繞道蒙古不是衝動,而是多年積累的經驗得出的,畢竟在一個遊牧民族的眼中,那個將努爾哈赤重傷致死的火炮城牆,能不碰就不碰,能野戰就野戰,畢竟人家是騎兵,總不能一直糾結在攻城戰中吧。

只是可憐了袁崇煥,家底實力都在關外,放到之前的模式,你來多少人心都不慌,可對方這一繞道,戰略調整不說,關鍵是崇禎的一道聖旨讓袁崇煥陷入無兵可用的地步,想用步兵救場,根本不可能,關寧鐵騎戰力是強悍,但數量有限,無奈疲於奔命。當年袁崇煥在打造關寧防線時曾很有遠見的提出薊門的重要性,可無奈防區不同,加上明朝政治體制,只能提提建議,沒有實質性舉措。皇太極在取道蒙古時,派出少量部隊干擾對方判斷,提前研究明朝兵力部署,整個行動基本上按照皇太極的節奏來的,加之袁崇煥兵力十分有限,最終行動成功,皇太極的戰略眼光還是更勝一籌。進攻方永遠想的是怎麼打,不是誰都像墨子那樣深謀遠慮,能想出種種招數防禦敵人,這也是基於之前把自己想作進攻方,充分考慮如果打應該怎麼打,最終才總結出一系列防禦措施。

歷史就是一段內涵豐富的故事,後來之人撥開迷霧看本質,結合結果看發展,自然覺得很清楚,我相信當時做出的任何決策,任何行動,都是基於現實情況最好的選擇,人非聖賢,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自撰是一種追求


明崇禎二年、後金天聰三年(1629年)皇太極繞過寧錦防線,選擇從喜峰口一帶突破長城防線,直逼北京,史稱己巳之變,又稱後金攻明京畿之戰。

皇太極這次入關突襲行動,一改之前硬攻寧錦防線走山海關的進攻路線,打了明朝以及袁崇煥一個措手不及。

皇太極為什麼會兵行險著,選擇從借道察哈爾從喜峰口一帶入關,原因有三:

其一,袁崇煥鎮守的寧錦防線依然堅不可摧。

自李成梁、孫承宗開始,明朝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修建了寧錦防線,就是想用高牆深溝阻擋八旗鐵騎的進攻。明天啟六年、後金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爾哈赤親率大軍,攻打寧遠,卻被袁崇煥以紅衣大炮擊敗,努爾哈赤鬱鬱而終,寧遠和袁崇煥也成為了後金所有人心中永遠的痛。皇太極繼位後金大汗,也在寧錦城下吃了敗仗,再走寧錦防線,過山海關,進攻明朝統治腹地的傳統路線受到了阻礙,皇太極必須要放棄。

其二,皇太極在於察哈爾的較量中佔據了上風,極大的拓展了戰略空間。

皇太極繼位後,對於依附與明朝的察哈爾部採取了孤立與攻伐的雙重措施,讓察哈爾蒙古退出了東北及長城一帶的地區,進而繞道蒙古、直接進攻明京師創造了條件。

其三,就是皇太極重視漢族人才,而繞過寧錦防線取道蒙古進攻北京正是范文程的意見。

皇太極繼位後,允許漢族人參與人才選拔,范文程也就在這個時候脫穎而出,成為皇太極的重要謀士,也成為滿清能夠定鼎中原的功臣。而也正是范文程向皇太極提議,後金一直沿用攻打寧錦防線的傳統,必然讓明朝囤積重兵防衛,因此毫無勝算,所以必須要繞過寧錦防線才能順利進入中原地區。


皇太極率十萬大軍突破長城,直逼北京,袁崇煥奉命回京勤王。

對於薊門一帶明軍防守薄弱的情況,袁崇煥早就有所擔心,他也曾向崇禎皇帝上疏稱應該加強薊門防禦,並且他對於皇太極從薊門一帶的長城關口突破也有所顧慮。但是,袁崇煥的兩次建議,都沒有引起崇禎皇帝的足夠重視。

萬沒想到的是,皇太極真的從明軍防守薄弱的薊門一帶殺來,由於守衛的明軍軍備鬆弛、毫無防備,皇太極迅速從喜峰口突破,佔領遵化,此時的皇太極距離北京已不足300裡,崇禎在驚慌之餘趕忙命各地軍隊勤王。

袁崇煥聽聞後立刻率領祖大壽、何可剛入關守衛,崇禎皇帝得知袁崇煥到來後後非常高興,下令嘉獎袁崇煥的部下,並讓袁崇煥統領指揮各地援軍。

袁崇煥率領明軍與後金軍鏖戰,雙方互有勝負,皇太極見袁崇煥回防,明軍重新集結組織防禦,短時間內攻下北京已無可能,隨即率兵撤退。
雖然北京沒有打下來,但是皇太極利用崇禎剛愎自用、性格多疑的弱點,採納范文程的建議,設下“反間計”,藉由崇禎皇帝的手,除掉了整個後金的心腹大患,而崇禎皇帝則是“自毀長城”,更加重了明朝軍隊與朝廷之間的矛盾,也為日後的覆亡埋下了伏筆。


皇太極親率大軍入關進攻北京,那麼袁崇煥為什麼不去直搞皇太極的後金老巢瀋陽呢?

首先,北京危在旦夕,當時的情況不允許袁崇煥去進攻瀋陽。

有人說袁崇煥應該是“圍魏救趙”,但是要明白一點的是,圍魏救趙的是齊國,圍住的是魏國的首都,要救的是趙國。

而在袁崇煥這裡,皇太極號稱率十萬八旗鐵騎入關,北京城危在旦夕,這個時候被圍的是自己的國都和國君,是自己國家和君主的安危,自己作為人臣,挽救君主的危難那是義不容辭的責任,更容不得用君主和國家的命運去做籌碼,也不能去冒險。所以,進士出身、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袁崇煥以最快的速度揮師北京,率兵勤王,解救崇禎於危機之中才是當務之急,因為北京不能有失,崇禎不能有失。

其次,召袁崇煥回京勤王是崇禎的命令,袁崇煥不能抗旨不遵。

皇帝的命令高於一切,既然是皇帝在如此危及的情況下發出了勤王的聖旨,意思就是告訴袁崇煥形勢之緊急,為人臣者的袁崇煥遵旨行事是職責所在,如果貿然違抗聖旨,即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終歸會因為不顧及君王的安危、擅自行動,被給予嚴懲,所以袁崇煥不能抗旨不遵,只能一心馳援北京,勤王救駕。

再次,皇太極對於此並不是沒有防備。

此次皇太極繞道喜峰口進攻北京,除了找蒙古喀喇沁部騎兵為嚮導,自己親率大軍兩路並進外,還安排了對於袁崇煥寧錦防線的佯攻,在一定程度上牽制了袁崇煥。更為重要的是,袁崇煥遠在遼東寧遠,對於北京前線的情況知之甚少,對於當前瀋陽的情況也是不得而知,袁崇煥手上的軍隊極為有限,遠遜於八旗軍隊,因而也不能冒這個險,一切都是要以幫助崇禎解圍為優先。

也需要看到的是,袁崇煥所取得的軍事成果,基本都是建立在配合紅衣大炮固守城池上,很少參與野戰和攻堅戰,畢竟袁崇煥是進士出身,文人背景,而不是武將出身,這一點也限制了袁崇煥。


如果袁崇煥不殺毛文龍,或許結果也將會完全不同。

崇禎在給袁崇煥定罪的時候,把擅殺毛文龍列入了袁崇煥的罪名之中。

當初袁崇煥的寧靜防線與毛文龍在皮島的武裝割據形成犄角之勢,共同牽制著後金軍隊,特別是毛文龍的皮島駐軍,成為了侵入後金腹地的一根楔子,讓皇太極隨時都感受到了威脅。因為皇太極這面一旦有軍事行動,毛文龍那面馬上可以直接威脅瀋陽的安危,這讓皇太極顧慮重重。而袁崇煥殺掉了毛文龍,則讓皇太極徹底擺脫了這份顧慮。

所以,在袁崇煥擅殺毛文龍僅僅三個月後,皇太極就親率大軍出喜峰口攻打北京,因為皇太極知道,自己已經是全然後顧之憂,可以放心行動。如果這個時候毛文龍還在,必然會指揮皮島軍隊直取瀋陽,讓皇太極腹背受敵,也將必然首位不能兼顧而撤兵回援。

雖然北京沒有打下來,但是皇太極用“反間計”除掉了袁崇煥。這樣一來,借袁崇煥的手除掉了毛文龍,借崇禎的手除掉了袁崇煥,一口氣打掉了兩個最為重要的威脅,後金全然沒有了後顧之憂,隨後便徵朝鮮、收服察哈爾,松錦大戰大破明軍,最終揮師入關、一統天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