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教你如何練就好聲音?

一篇文章教你如何練就好聲音?

在3月20日晚,聲音課堂實驗室的室長金小鑫受邀在一說平臺為電臺主播進行了聲音塑造的基礎教學,以下是課程實錄——

一、什麼是好的聲音?

一篇文章教你如何練就好聲音?

1.好聲音的唯一標準:讓聽的人感覺舒服

2.在播音發聲過程當中,我們吐字要應該形成一個棗核的形狀,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棗核形。我們在發每一個字的時候要知道,其實每個字都分為字頭、字腹、字尾。發音。

(1)我們發音時,字頭要叼住彈出,字頭叼的住字才能發準確清晰,否則會出現吃自吞字的情況。

(2)字腹在我們的棗核形當中是最長的,也就是說一定要讓我們中間發音部位,拉開立起,這樣會讓我們整個的發音顯得特別的圓潤跟飽滿。我們說字腹的拉開立起,其實主要說他是一種圓潤飽滿的感覺。我們在音節中,主要是元音發音,我們要清晰的讓我們的共鳴充分表現,那字音,就隨著我們的口腔由最早的閉合狀態到打開狀態,就好像讓自己的口腔是一個立起來的狀態。

(3)字尾,我們一定要弱收到位,為我們的字音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它的收音讓我們感覺到是慢慢的收下來,是減弱的,不是戛然而止的。

其實對於我們的發音,最重要的是唇舌。唇舌力度夠了,發音就會準確,字音會拉開、飽滿、動聽一點。如果唇舌力度不夠,字音和語音面貌會垮掉。所以唇舌練習是非常重要的。

3. 唇舌練習

一篇文章教你如何練就好聲音?

唇部的力量可以通過這個繞口令達到一定的練習,最主要的是舌部的練習。有人老感覺讀東西的時候大舌頭、舌頭老打結,這就是舌頭力量不夠導致的。在播音發聲當中,我們要注意口腔面部的靜態控制,提前去

提顴肌、打開口腔、挺軟顎、松下巴。

二、聲音修煉手冊

1.氣息。氣息非常的重要,是我們的基礎。它講究的是胸腹式聯合呼吸。我們平時習慣的呼吸方式是胸式呼吸,就是吸氣時胸挺起了,呼氣時胸下去了,說明我們的氣息都集中在胸腔,並沒有下沉到腹部丹田的位置,這會導致我們的聲音發不出來。

要想糾正這個習慣,我們就要掌握胸腹式聯合呼吸。什麼意思呢?顧名思義,它是胸部跟腹部同時要參與到我們的呼吸系統當中。我們吸氣時胸部和腹部應同時向外擴,呼氣時胸部和腹部同時收縮。大家可以用手指抵到自己的腹部,緊接著肋骨的腹部(相當於最前面兩塊腹肌的位置),用手抵住,然後開始吸氣,要感覺到你的腹部是把你的手指往外頂。

另外呼氣的時候,慢慢的往外呼,因為我們的發聲就是呼氣的過程,只有你吸氣進的氣多了,你的呼氣才能支持你的發聲。

一篇文章教你如何練就好聲音?

什麼是好的氣息?

(1)穩健。我們呼氣的時候要均勻的送氣。如果把氣全都吐出來,會導致說話過程當中字頭太重;也可能一句話說到一半沒氣兒了,你又要重新換氣,然後導致整個句意改變。

(2)持久。在你吸氣足夠長的情況下,保持一個穩定持久的呼氣,呼氣時間越久,你能表達的語意就越多。在讀文章當中遇到長句子或者陌生的段落時,氣息的持久,是靈活轉變的基礎。

(3)彈性。主要運用於不同的文章類型。什麼是彈性?彈性就是有快有慢有高有低,我們在表達一種緊張情緒的時候,我們的氣息要能夠快起來挺起來;表達悲傷的時候氣息要放慢。

一篇文章教你如何練就好聲音?

這是一個非常典型訓練氣息的繞口令,要一口氣讀下來,而且要注意咬字清楚有節奏感。

怎樣找到用氣發聲的感覺呢?可以試試嘆氣,“唉~”你會發現你的肚子在用勁兒,氣息沉下去了。這個感覺就是用氣發聲的感覺。

2. 情聲結合。我們在說話和讀文章時,會面對很多場景。會有很多的情緒,悲傷的、恐懼的、快樂的……我們要讓聲音和這些情緒結合,這樣才能讓聽者有代入感,你的聲音才有感染力。情聲結合要靠氣息,不同的情緒,需要的調動不同的氣息,需要的彈性也不一樣。

例如:表達快樂的情緒時,你的語調要偏高、語速偏快,整個的氣息狀態是彈性快的。如果是悲傷的情緒,我們的氣息要放緩語速要變慢,整個聲音狀態要低沉。恐懼是快樂和悲傷的一個結合體,用一種非常快彈性的氣息狀態來表達極度恐慌。

3. 節奏感。節奏感涉及到很多語流音變的問題。簡單來說,就是我們在說話或者讀文章時要有快有慢、有高有低、有停有連,不能平平如水。如果讀文章時沒有節奏感,就會出現像“念稿子”這樣的問題。

每一段文字都有不同的處理方法,但是一定要基於這個文章或者段落的情感,基於作者表達的一種動態,在這個基礎上運用自己的語感把它進行處理。

三、每日練聲計劃

一篇文章教你如何練就好聲音?

PS:氣泡音就是用自己的聲帶發震動,然後讓自己的喉嚨得以放鬆,在練聲前可以用這樣的方法去放鬆嗓子。

當然,以上只是聲音塑造入門的基本技巧,如果想讓聲音得以真正的進步,需要更加系統的學習和勤加練習,希望我們可以一直幫助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