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孟加拉為何要脫離巴基斯坦獨立?

何均堰


孟加拉和巴基斯坦就像一對被拉郎配在一起卻又長期分居的夫妻一樣,分手是必然的。


<strong>

二戰後英國人在不得已讓印度獨立時就故意給印度和巴基斯坦挖了兩個大坑,孟加拉就是其中之一。1947年英國通過印巴分治的“蒙巴頓方案”將印度分為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國家,但是又故意挖了兩個大坑:一是克什米爾地區,這成了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國關係中無法拔除的一根刺,兩國為此打了幾十年。還有一個就是孟加拉:歷史上孟加拉是英屬印度的一個省,但是在領土劃分的時候將,將西孟加拉劃歸了印度(製造了印度國內的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間的矛盾),而東孟加拉則劃歸了巴基斯坦被稱為東巴基斯坦。西巴(現在的巴基斯坦)和東巴(現在的孟加拉)中間又隔著一個印度,距離兩千多公里。這種將兩個完全沒有感情基礎的地區拉郎配的做法就是為了給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製造矛盾,也為孟加拉後來的獨立埋下了誘因。


<strong>

巴基斯坦中央政府對孟加拉的治理也出現了問題,孟加拉人民的權利得不到充分保障。孟加拉佔到了建國後巴基斯坦人口的56%,領土的16%,但是國家認同感並不強,而在國家治理體系中孟加拉人民的政治經濟地位明顯低人一等:政治上,中央政權基本都把持在西巴的政治精英手中。經濟上,雖然孟加拉的農產品為巴基斯坦創造大量外匯收入,但其中的80%都用於西巴的經濟建設,兩地的經濟差距越來越大。文化上,西巴人主要講烏爾都語和英語,而孟加拉人主要講孟加拉語,但是中央政府卻堅持將烏爾都語作為國語。在這種情況下,孟加拉人就開始為爭取自治的權利而進行鬥爭。而西巴的統治者卻採取高壓政策,但相隔兩千公里而鞭長莫及!1970年巴基斯坦大選中,代表孟加拉利益的穆吉布.拉赫曼領導的人民聯盟在國民議會中佔多數席位,但他關於東巴自治的要求但遭到了中央政府的拒絕。此後孟加拉局勢不斷升級,到了1971年3月,巴基斯坦總統葉海亞.汗以東巴法律和秩序失控為由,派軍隊進入東巴鎮壓。


<strong>

孟加拉人抓住了機會,大國的角力使得孟加拉的獨立從可能性變成了現實性。一是印度長期在幕後支持孟加拉的分離主義勢力,給與了資金和軍事支持。1971年孟加拉和巴基斯坦中央政府的矛盾達到了頂點,當年4月成立了獨立政府,此後和巴基斯坦軍隊打了半年。但是到了1971年11月21日,印度向孟加拉地區發動大規模突然襲擊,扶植了所謂的自治政府;同時在西巴發動戰爭,兩線作戰的巴基斯坦政府無力抵抗,最後只有簽署了停火協議,承認了孟加拉的獨立地位。二是美蘇爭霸的影響。

當時蘇聯為了抗衡美國而在南亞次大陸積極拉攏印度,而美國則支持巴基斯坦與之抗衡。但陷入越戰泥潭的美國在和蘇聯的全球對抗中處於守勢,而印度發動的第三次印巴戰爭又達成了閃電戰,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印度通過肢解巴基斯坦成為南亞次大陸的村霸。


<strong>


雲霄飛翼


談起孟加拉國,估計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人口多但是經濟貧窮,作為南亞的重要組成部分,孟加拉國以14.76萬平方公里的領土面積養育了1.6億人口,人口密度是中國的7-8倍。孟加拉國曾經和巴基斯坦是一個國家,但是在1971年脫離巴基斯坦而獨立,那麼孟加拉國為什麼要獨立呢?

討論這個問題,需要知道的是孟加拉國和印度、巴基斯坦的歷史關係。

歷史上這三個國家均屬於印度,這個印度不是如今的這個國家,而是一個地理名詞。現在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都是大英帝國的殖民地,接受英國的統治。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英國的國力衰退,各殖民地民族意識覺醒,要求獨立自主的呼聲越來越高。英國迫於無奈,終於在1947年同意印度獨立。但是當時的印度地區民族和宗教複雜,沒有了英國的統治,民族和宗教問題更加激化,

於是英國提出了“印巴分治”的方案,按照宗教信仰將印度地區分為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國家,印度教徒地區為印度,穆斯林地區為巴基斯坦。由於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都屬於穆斯林教徒,於是成為了一個國家,但是這個國家的建立完全是建立在宗教信仰上的,建立之初就存在很多的隱患。

那麼印巴分治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呢?應該歸結於以下幾點:

第一,整個國家的文化、民族不一樣,僅僅是信仰才走到了一起。

當時的巴基斯坦作為一個國家,東巴、西巴的民族、文化、語言完全不一樣,東巴的民族為孟加拉族,語言是孟加拉語和英語,西巴則是旁遮普族,語言是烏爾都語,一個國家民眾之間語言、民族不通,無法溝通,文化不一致,難以融合,顯然也就沒有凝聚力。

第二,地理位置的隔離,東巴和西巴之間隔著整個印度,當時的印巴正處於戰爭裝狀態,東西巴之間往來困難,極大地不利於國家的統一。

第三,政治因素,東西巴的政治不公平地位極大地加大了東巴的離心運動。當時的首都在西巴西區,整個政治中心也在西巴地區,東巴的人口是西巴的2倍,但是當時的政府幾乎所有的高層官員都是西巴人,人口多卻無法掌權,造成了東巴人的普遍不滿

第四,經濟矛盾,當時整個巴基斯坦的經濟重心在工業,大力發展國防工業與印度作戰,導致主要經濟為農業的東巴經濟不見起色。國防預算的大部分都在西巴地區,東巴地區的經濟與印度方面來往更多,更加依賴印度的經濟。

第五,巴基斯坦的血腥鎮壓,面對諸多的不公平和經濟困境,東巴基斯坦謀求獨立,但是當時的西巴沒有好好反省來促成民族的和解,而是一味的血腥鎮壓,極大的加深了民族矛盾。西巴政府以叛國罪“”逮捕了東巴的領袖阿普杜勒-哈米德,此人也是後來的孟加拉國第一任總統。

第六,印度的原因,印巴之間多次戰爭,東西巴正好將印度夾在中間,印度採取了離間支持東巴獨立的政策,更是發動了第三次印巴戰爭來支持孟加拉的獨立。

最終在各方原因、勢力的作用之下,東西巴分離,孟加拉國獲得了獨立。


染火楓林12137


孟加拉國獨立之前的巴基斯坦,本身就是英國人給硬擰在一起的國家,孟加拉人和巴基斯坦人在各個方面都沒有共同語言。再加上有印度這個狼子野心國家的推波助瀾,雙方鬧掰是正常的。不分家,反倒可以算是一個全球罕見的奇觀了。

首先,孟加拉國和巴基斯坦的宗教信仰不完全一樣,略有區別。


眾所周知,孟加拉國和巴基斯坦在印巴分治時會捏在一起,是因為這兩地的老百姓主要都是穆斯林。但是,雖然都是穆斯林,但孟加拉人是印度大陸的原住民,自古就受到過佛教和印度教的影響,比如印度教的種姓制度就深深的印在了孟加拉人身上,即便是孟加拉的穆斯林也有種姓制度的殘餘。而巴基斯坦穆斯林就不存在這個現象。

也就是說,雙方在宗教上有一定差別。這無疑會使雙方產生隔閡。不過,這個差別也屬於正常現象。咱們國家的回族和維族同胞也都是穆斯林,兩個民族的差別有多大?想必用肉眼都能看得出來吧。

第二,民族和語言差別很大。

這個方面說起來很難理解,簡單點說,孟加拉人和巴基斯坦的主體民族旁遮普人完全就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個民族。

第三,西巴基斯坦存在欺壓孟加拉的情況。

由於巴基斯坦建國的主要領導人都在西巴基斯坦,因此巴基斯坦獨立後,國家的領導權自然就在西巴。而孟加拉就只能淪為被西巴領導的地位。

當時的所謂大巴基斯坦,大部分的權力都基本掌握在西巴基斯坦手中,包括財政、資源和政治權力的分配,都要向西巴傾斜,而孟加拉則處於一種被剝削的地位。

這種不公平的政策,引起了孟加拉人的嚴重不滿,因為孟加拉本來就是貧窮落後的地方,經不起別人的層層剝削。這就好比一個人已經是貧農了,如果還惡意剝削他,那麼他就只有武裝起義這一條路可走了。

可惜的是,對於孟加拉人的正常訴求,西巴基斯坦政府並沒有在意,仍是繼續打壓。這就為後來的孟加拉人解放運動埋下了一個很大的禍根。

這裡偷偷的插一句,西巴基斯坦人對孟加拉人是真的狠毒。具體可以去查資料,這裡就不多說了。


第四,印度積極干預孟加拉的獨立,是孟加拉人的幕後老大。

印度這個國家,表面上人人信教,是個很溫順的國家。但是其實,印度人發起狠來,一點都不比所謂的法西斯要差多少。一直到今天,印度人都認為巴基斯坦和孟加拉都是印度的一部分,這兩個國家是要從地球上抹掉的。

因此,對於削弱巴基斯坦的大好時機,支援孟加拉人的獨立訴求,印度給予了百分之一千的幫助。

不過,光有印度的支持還不夠。孟加拉最後能獨立的關鍵原因,還有印度找到了蘇聯替他撐腰。



蘇聯和印度的關係,比較有意思。

在上世紀五十年代的時候,中國是跟著蘇聯一起混的,而印度跟著美國混。然而到了七十年代,情況調轉了。中國跟了美國混,印度反倒跟蘇聯混了。

當時,巴基斯坦利用中國製約印度,而印度利用蘇聯制約中國。孟加拉獨立時,又恰逢中國搞十年運動,中國抗蘇力不從心。也就沒有多餘的力量支援巴基斯坦。

印度在蘇聯的支持下,開始明目張膽的干涉巴國內政,派兵進攻巴基斯坦,第三次印巴戰爭全面爆發。

雙方的兵力部署達到50萬人之多,印度在東巴方向投入17萬人,在西巴方向投入了30萬人。巴基斯坦因為兩地分隔,因此在兵力上無法兼顧。於是不到一個月的戰爭,印度就將孟加拉和西巴基斯坦一分為二,變成了兩個國家。



據一些資料記載,由於蘇聯支持印度,因此美國在巴基斯坦內戰的問題上,是站在巴基斯坦這一邊的。但是由於當時美國還沒有從越戰的泥潭中脫身,沒有能力替巴基斯坦背書。於是在戰爭期間,美國只是派遣了企業號核動力航母進入孟加拉灣威懾印度。

另外,在中國關心巴基斯坦內戰問題後,基辛格為了結好中國,還一度還稱派美軍的第七艦隊艦隊介入印巴戰爭。

不過,這些都是瞎扯淡。至始至終,美國的航母都在孟加拉灣內嗑瓜子看好戲,所謂的號稱要用航母摧毀印度海軍,也僅是說說而已。也正是這次戰爭後,巴鐵才真正的認識到,美國這種酒肉朋友根本靠不住,只有中國才是巴基斯坦真正的朋友。

美國人,一邊玩去。



事後,中國在聯合國大會上投了承認孟加拉國合法性的反對票(這是中國大陸重返聯合國後的第一張反對票),並且中國政府還默許:只有巴基斯坦承認了孟加拉國後,咱們才承認它的合法性。

後來,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建立外交關係,中國也就順勢承認了孟加拉國。

總的來說,孟加拉國與西巴基斯坦分家,種族差異、宗教差異、語言差異以及經濟差異,這些都是誘因。正是因起這些原因,孟加拉人才會掀起自治民主運動。但是印度的干涉也不能忽視,因為印度的武力干涉,這是孟加拉敢跟西巴較勁的直接原因。如果沒有印度撐腰,孟加拉未必敢跟西巴翻臉。(孟加拉國的首任總統謝赫·穆吉布·拉赫曼就完全是印度的傀儡。)


Mer86


因為遭受了不公正的對待

對於今天的年輕人來說,“東巴”這個名字並不熟悉。“東巴”全稱“東巴基斯坦”,也就是今天的孟加拉國。

在1971年之前,孟加拉國是屬於巴基斯坦的,由於孟加拉和巴基斯坦本土在地理上被印度分隔開來,因此大家就習慣性的稱呼,孟加拉為“東巴”,而巴基斯坦本土則稱之為“西巴”。(東巴和西巴)

孟加拉國在二戰前屬於英屬印度,隨著戰後英國的衰落,英屬印度獨立的呼聲已不可阻擋。但是由於伊斯蘭教和印度教的衝突不可調節,因此英屬印度最後分裂成“印度共和國”和“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兩個國家。

而這兩個國家的劃分非常簡單,就是按照宗教去劃分的。印度教徒的聚集區就屬於印度,穆斯林的主要聚集區就歸巴基斯坦。如此一來,英屬印度的西北部地區就建立了巴基斯坦。

但是除了西北部地區,英屬印度東部的孟加拉地區也是主要信奉伊斯蘭教。由於當時兩大宗教對抗非常激烈,導致孟加拉地區即便想留在印度也是不可能的,最後孟加拉地區一分為二,西部歸印度,東部歸巴基斯坦,形成了“東巴基斯坦”。

東巴和西巴雖然都信奉伊斯蘭教,但兩地的交集也就僅限於宗教了。除此以外,無論是在歷史、文化,還是民族、語言,兩邊的差異都非常大。(孟加拉美女)(巴基斯坦人長得確實挺好看的)

由於這些先天的差異,導致東巴、西巴的凝聚力非常低。而且在政治上,東巴也一直遭受著西巴的打壓,東巴地區的所有高層軍政長官都是由西巴基斯坦人擔任。

1971年初東巴爆發了大規模“不合作運動”,打出了獨立的旗號並組建了孟加拉軍隊。巴基斯坦中央政府則迅速出兵鎮壓叛亂。

面對全副武裝的巴基斯坦軍隊,孟加拉軍隊瞬間土崩瓦解,孟加拉臨時政府高層逃往印度,而巴基斯坦軍隊則開始在孟加拉地區大肆搶掠,引發了規模龐大地難民潮。

如果僅靠孟加拉自己的力量,想從巴基斯坦獨立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此時巴基斯坦的老對手印度則開始蠢蠢欲動,印度早有肢解巴基斯坦的想法,但一直苦於沒有藉口。如今東巴局勢持續動亂,這讓印度感到機會來了。當年11月,印度在蘇聯的支持下出兵東巴,此後戰事迅速擴大,最後演變成第三次印巴戰爭。

此戰印度在2個月不到的時間內取得了完勝,巴基斯坦被迫承認孟加拉國獨立。1972年1月成立孟加拉人民共和國,巴基斯坦隨後釋放了東巴人民聯盟領袖謝赫·穆吉布·拉赫曼,拉赫曼回國後就任孟加拉國首任總統。

其實對於巴基斯坦而言,孟加拉就是一根雞肋。由於有印度阻隔,巴基斯坦和孟加拉並不接壤,而巴基斯坦海軍跟印度海軍相比也沒啥優勢,導致在發生戰爭時,巴基斯坦很難向孟加拉增兵,所以只要印度介入戰爭,孟加拉的丟失是遲早的事兒。

不過我感覺孟加拉國獨立對巴基斯坦也沒多大損失,今天的巴基斯坦面積約88萬平方公里,人口大約2億。孟加拉國面積則不到15萬平方公里,但人口卻有1.68億!而且孟加拉國經濟十分不發達,光扶貧款就足夠讓巴基斯坦政府破產了。


千佛山車神


孟加拉國是一個年輕的南亞國家,在1972年以前原本是巴基斯坦的領土。在1972年時,孟加拉國藉助印度的支持下,成功脫離巴基斯坦獨立。這個國家的面積僅有14·757萬平方公里,而且至今仍是全球人口密度最高和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那麼,孟加拉當初為什麼要獨立呢?


時間回到1947年,也就是巴基斯坦建國時。當時,孟加拉國被劃為了巴基斯坦的領土,叫做“東巴基斯坦”。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東巴基斯坦(孟加拉國)並不與巴基斯坦本土接壤,而是一塊“飛地”,所以埋下了獨立的隱患。1971年,東巴基斯坦果然宣佈脫離巴基斯坦,建立了孟加拉國。而孟加拉國選擇獨立的原因就有三點:

第一、印度政府從中作梗。為了削弱巴基斯坦的實力,印度一直在煽動東巴基斯坦(孟加拉國)獨立。1971年,印度以幫助東巴基斯坦取得民族解放為由,向巴基斯坦發起猛烈進攻。在這次戰爭中,印度方面竟然出動了20個師、8個旅、32個空軍中隊,500架作戰飛機、46艘艦艇,共約50萬人的兵力。

第二、東巴與巴基斯坦本土矛盾。由於東巴(孟加拉國)遠離巴基斯坦本土,所以當地的獨立呼聲一直很高。當時,東巴的人口是巴基斯坦的兩倍,但國家的財政和資源大部分都掌握在巴基斯坦本土手中。因此,東巴不願意再聽從巴基斯坦的領導。


第三、巴基斯坦的血腥鎮壓客觀上加速了東巴獨立。為了阻止東巴分裂國家的行為,時任巴基斯坦總統的葉海亞採取了極端措施,派出巴基斯坦軍警和部隊屠殺東巴群眾,還造成數百萬東巴人流離失所。此舉不僅激起東巴人民更強烈的反抗,加速了東巴的獨立,而且反成為印度出兵介入的理由。

在印度的幫助下,東巴基斯坦在1972年成功獨立,並以孟加拉國為國名。謝赫·穆吉布·拉赫曼出任孟加拉國第一任總統。不過,拉赫曼在3年後的一場政變中喪生,而動盪的孟加拉國也並沒有發展起來,至今仍是南亞最貧困的國家之一。


歷史的荒野


印巴分治對於統治全球的大英帝國是小菜一碟,轉著地球儀左一刀、右一刀,兩邊穆斯林中間印度教,像個扁旦壓在印度身上。

蒙巴頓戴著白手套,喝著印度紅茶,在傭人阿三侍擁回英國交差。這裡留下二顆未爆彈,一顆是西巴馬上爆炸、另一顆克什米爾是連環炸。對於西巴(孟加拉國)來說兄弟分家,我人比你多,地盤也你少大,古人云:寧為雞首、不為不為鳳尾。我的地盤我做主,天天想著自立門戶。

印度也把前主人哪套把戲學的有模有樣,
一個煽風點火,一個獨立建國。印孟二國於是把巴基斯坦就矇在鼓裡,三次印巴大戰:做了冤大頭。錢也出了,人也死了,東巴變成孟加拉國,印度成南亞的老大,巴基斯坦自己成小三。


寬土包子


在印度的東西兩邊各有一個國家,這兩個國家就是西邊的巴基斯坦和東邊的孟加拉國,在英國人殖民南亞次大陸的時代裡,這三個國家都歸屬於英國人的英屬印度,不過在英國人撤離南亞大陸後,他們互相之間的命運卻發生了偏離。

在英國人走之前,他們把印度教居民最多的土地劃分給了印度,把伊斯蘭教居民最多的土地劃分給了巴基斯坦。


那個時候,因為孟加拉國很多人都信奉伊斯蘭教,所以英國人就把現如今孟加拉國的土地劃分給了巴基斯坦。

因為孟加拉國在巴基斯坦的東邊,所以在那個時候被稱之為東巴基斯坦,而巴基斯坦因為在現如今孟加拉國的西邊,所以被稱為了西巴基斯坦。

後來孟加拉國之所以會脫離出巴基斯坦的管轄,主要跟印度在裡面的出力、跟孟加拉國人對巴基斯坦人的不滿有關。

印度對孟加拉國的企圖

如果沒有印度在裡面起到的作用,那麼以孟加拉人原本的實力,他們是根本不可能脫離巴基斯坦管控的。

在東巴基斯坦時期裡,孟加拉國的管理是由巴基斯坦人全權主導的,各種各樣的重要產業以及軍隊均掌握在巴基斯坦人的手中。

在手中沒兵沒權的情況下,孟加拉人想要脫離巴基斯坦的可能性是極其渺茫的。


後來,印度的貪婪給予了孟加拉人幫助。

雖然國際新聞中一直說印度和巴基斯坦如何如何對恃,但是要論到整體的軍事實力,巴基斯坦是根本比不過印度的,在嚴重的實力差距下,印度就想到了要恢復英國殖民時代擁有的龐大領土。

在國際大國們的眼皮底下,印度人也覺得直接攻佔巴基斯坦本土有些不太現實,所以他們就產生了奪走東巴基斯坦的想法。

他們為了奪走東巴基斯坦,就開始了對東巴基斯坦內部反對西巴基斯坦的人進行了幫助,幫助他們迅速強大起來,以達到從內部瓦解東巴基斯的想法。

然後在東巴基斯坦內部的反對力量達到了一定強度後,印度就開始出兵了。

孟加拉國的脫離

那時候印度為了掩人耳目,他們打起了幫東巴基斯坦人獲得自立的口號,表面上是站在大義中的。

而他們為了完成自己的目的,就派出了大部分軍隊去攻打巴基斯坦的本土,使得他們無法抽開手來干預他們接下來的行動。

然後用另一部分數量比較少的軍隊去攻打了駐紮在孟加拉國內的巴基斯坦本土軍隊。

在一番猛烈的戰爭過後,印度獲得了東巴基斯坦的控制權。

原本他們是想直接把東巴基斯坦蠶食掉的,但是因為美國人不同意他們的做法,他們就只能悻悻然收回了手。

不過為了能達到打擊巴基斯坦的目的,他們就著手扶植了東巴基斯坦的本土派人物上臺,讓他們帶領著東巴基斯坦脫離了西巴基斯坦的管控,成立了後來的孟加拉國。

印度當時之所以能獲得成功,除了他們本身軍事實力比巴基斯坦強大之外,西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之間路途的遙遠,其實也是一個非常巨大的原因。

有一個成語說的好,鞭長莫及,就是這樣的道理。

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矛盾的產生

除此之外,我們接下來再講一下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內部的問題。

雖然這兩個國家有著共同的信仰,但是他們的人種卻有著巨大的差別。

通過一些圖片,想必大家就可以看出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的人種差異。

首先,巴基斯坦人大部分是雅利安白人的後代,大多數有著白皙的皮膚、深邃的面龐。


而孟加拉國人大多數是當地土著的後代,皮膚偏棕色,五官並沒有巴基斯坦人那般深邃。

他們之間的人種差異以及文化差別,註定了他們是很難磨合在一起的。

重要的是,巴基斯坦本土不僅沒有想辦法對其進行磨合,反而通過他們一系列的區別對待加深了他們互相之間的縫隙。

當時巴基斯坦對孟加拉國就如同一個黑礦主對一個被他壓榨的礦工一樣 ,在很多方面對孟加拉人是非常不友好的。

因此,就加大了孟加拉人心中的創傷,使他們和巴基斯坦本土人漸行漸遠並最終決裂了起來。


所以說這就是孟加拉國當年脫離巴基斯坦的原因,主要是他們內部矛盾的加深,導致了他們對巴基斯坦人產生了不滿,然後加上印度人在其中別有目的的干預,他們才最終脫離了巴基斯坦。


孤客生


被印度隔絕,相繼2000公里的孟加拉與巴基斯坦唯一的共同點是都信仰伊斯蘭教,除此之外,幾乎沒有任何的共同之處,屬於被撤離南亞大陸的大英帝國強扭的瓜——不甜,兩者依靠宗教因素共組一個國家的基礎十分脆弱,一有風吹草動就可能導致國家的分崩離析,就像一根稻草壓垮一頭駱駝似的。

1、東巴佔據國家的支配權。1947年,英國人蒙巴頓搞了一份為日後印巴互相敵對,並爆發戰爭的《印度獨立法案》,據此進行獨立分治,將印度東西兩個信仰伊斯蘭教的地區西巴與孟加拉(東巴)捏合成一個國家:巴基斯坦。西巴與孟加拉的結合,就像一對完全沒有感情,幾乎沒有共同價值觀、興趣愛好的男女,組成了一個冰冷的脆弱的家庭,基礎極其不牢固。

而無論是地盤、政治資源,還是其他方面都佔據絕對優勢的西巴在國家中佔據絕對的支配權,孟加拉則居於從屬的地位,西巴人無論是精英,還是老百姓,對孟加拉都有高人一等的心理,在與孟加拉人打交道的時候居高臨下,而中央政府財政分配,教育、工業、農業、醫療等等關係國計民生的資源絕大多數都投入在西巴上,加劇了這種不平等,進一步降低了孟加拉人對國家的認同感,催化了孟加拉人的分離的意識與獨立的願望。

2、文化的隔閡、語言的差異,導致孟加拉對國家缺乏認同感。在漫長的歷史中,西巴與孟加拉的交流、交往並不密切,互相也不是很瞭解,彼此間也沒有共同語言,因為文化不同、語言不同。西巴主要講的是烏爾都語、英語,而孟加拉人基本上都是講古老的孟加拉語,即使講英語的人也不是很多。

3、高等教育的發展,促進了孟加拉的民族覺醒。以孟加拉首府達卡為主的地區,高等教育蓬勃發展,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精英、知識分子,他們看到西巴對孟加拉的不平等,以及孟加拉的困境,普遍認為只有從巴基斯坦分離出來,實現民族自決、國家獨立,才能拯救孟加拉,孟加拉才有希望與未來。

4、東巴統治者對孟加拉的鎮壓,掀起了獨立運動浪潮。在人民聯盟領袖謝赫·穆吉布·拉赫曼的領導下,孟加拉的獨立運動如火如荼。西巴派駐孟加拉的官員、軍警對孟加拉人沒有愛民如子的情懷,對不聽話的孟加拉人壓力打擊,特別是對待獨立運動人士冷酷。


5、印度對孟加拉的全方位幫助,特別是在軍事上打敗了巴基斯坦,為孟加拉的獨立創造了必要的安全的環境。1971年3月26日,孟加拉宣佈獨立,印度立馬給予支持,通過了支持孟加拉國獨立的決議。同時,在印巴邊境集結軍隊,進行軍事演習,聲援孟加拉。4月,孟加拉在印度政府的許可下,在第三大城市加爾各答成立了孟加拉人民共和國臨時政府。

11月21日,印度出兵孟加拉(東巴基斯坦),第三次印巴戰爭爆發。12月,印度將戰火燒到西巴基斯坦,發展成全面戰爭。12月16日,印軍攻佔孟加拉首府達卡,東巴駐軍無條件投降。第二天,印巴雙方全線停火。為此,孟加拉的獨立變得不可逆轉,西巴基斯坦對此迴天乏力,不得不向現實低頭。1975年10月,孟加拉國與巴基斯坦正式建立外交關係,巴基斯坦從法律上正式承認孟加拉不再是巴基斯坦的一部分,而是一個主權國家。


飛狼


要想知道孟加拉國為什麼會脫離巴基斯坦,我們必須要弄清楚印度與巴基斯坦、巴基斯坦與孟加拉國之間的關係。

印度與巴基斯坦的宗教裂痕

歷史上,印巴同為英屬印度,是英國最大的殖民地。二次大戰後,隨著世界許多國家民族解放運動的蓬勃發展和印度人民反帝反殖鬥爭的日益高漲,英國政府不得不同意向印度人移交政權。但是,為了達到在撤走後仍能控制印度的目的,英國極力在由其一手造成的印度教和伊斯蘭教兩大教派政黨對立的基礎上,繼續推行“分而治之”的政策,極力在印度各民族、各教派、各黨派之間製造矛盾,擴大分裂。1947年6月3日,印度總督蒙巴頓提出了充分體現這一政策的印度獨立方案——“蒙巴頓方案”。



“蒙巴頓方案”將印度一分為三,即印度教徒的 印度、伊斯蘭教徒的巴基斯坦和王公土邦。規定各王公土邦有權按自願原則選擇加入上述兩個國家,或保持同英國的舊有關係。這樣一來,印度兩大教派政黨,即國大黨和穆斯林聯盟圍繞國家統一還是分治,以及爭奪各王公土邦,展開了激烈鬥爭,兩大教派間發生了大規模仇殺事件。1947年8月印度和巴基斯坦正式分治後,分治矛盾以及民族、宗教、領土等各種矛盾愈益加深。1947年10月和1965年8月,印巴圍繞克什米爾邦的歸屬問題發生了兩次克什米爾戰爭。至此,印度與巴基斯坦在克什米爾問題上結下了血海深仇。




巴基斯坦與孟加拉國破裂的手足情

巴基斯坦建立後,分為東巴基斯坦(現孟加拉國)和西巴基斯坦(現巴基斯坦)兩部分,東巴和西巴在地理上被印度分開,兩個地區之所以走到一起,只因為他們有共同的宗教信仰。兩大地區因為宗教信仰一致才走到了一起。但實質上,東巴與印度的關係更深。原來在英國之前為英屬印度設計的經濟框架中,孟加拉地區是原料提供地,而印度的東部地區是加工地。這兩個地區是相互合作的關係,即使是國家分治以後,東巴出於自己的經濟需要,也不得不與印度保持很深的聯繫。而且東巴和西巴屬於兩個完全獨立的部分,西巴很難完全控制東巴。1971年,孟加拉國宣佈獨立,西巴當然不會同意。但印度認為這是削弱西巴的好機會,自然要幫幫忙。第三次印巴戰爭爆發,戰爭持續了好幾個月。最終,孟加拉國得到了世界上大部分國家的承認。原來的東巴和西巴,正式分為了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



如果要問他們到底為什麼要獨立,那麼要從以下幾方面去分析。

首先是政治地位不平等導致矛盾重重。由於地處印度兩端,這個國家的首都在西巴地區,政治上自然以西巴為主。當時,中高層所有的官員都是西巴人。但東巴的人口是西巴的兩倍,自己人卻掌握不了實權。

其次是經濟問題起了主導作用。東巴是以農業為主的國家。國家建立之後,發展的主要方向是工業。而且處於局勢需要,很多經費都用於了國防領域。東巴的農業建設沒有多少起色,但西巴又沒有能力給予東巴太大的幫助,對於西巴沒有多少歸屬感。

再次是語言問題讓他們很難融合。這兩個地區的語言也是完全不通的。兩個地區擁有各自的文化,甚至教育方式也不一樣。這一系列的問題凝聚在一起,最終產生了東巴與西巴的分家。

最後是印度從中搗亂破壞團結。印度與巴基斯坦長期處於對立狀態,他不希望看到一個完整獨立強大的巴基斯坦在他身邊,孟加拉國又像一根牆頭草左右逢緣,為了打擊巴基斯坦,極力策劃東西分裂,最後在印度的支持下,孟加拉國完成了獨立。

總結起來這倆個國家因為宗教信仰選擇了攻守同盟,但又因為地理位置隔印相望,經濟發展互相獨立,語言人文交流不融洽,加之印度從中作梗,最終分道揚鑣。


文化史中來


孟加拉國原東巴基斯坦,東巴基斯坦和西巴基斯坦跟印度都屬於英屬印度,英國人走時,英國人的印巴分治把英屬印度分為東巴基斯坦和西巴基斯坦還有印度,其實這是英國人的一種策略,是一個大坑,為的就是東西夾擊印度,遏制印度!

東巴基斯坦一直都是印度領導人一個心患,一直都想解決這個問題,時間到1972年,印度事先打好外交,國內屯兵備糧準備的很長時間,這個戰爭如果失敗勢必影響印度國際形象,所以印度領導層早就做好準備,第三次印巴戰爭,印度東西兩線作戰,西守東攻!印度大勝,孟加拉建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