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帽不“安全”市場亂象調查:網售5元安全帽無檢測報告

安全帽不“安全”市場亂象調查:網售5元安全帽無檢測報告

近日,幾段“安全帽”碰撞對比視頻熱傳。4月17日,應急管理部發布消息稱,根據國家標準規定,安全帽要符合GB 2811-2007《安全帽》要求,安全帽的選用需要符合GB/T 30041-2013《頭部防護 安全帽選用規範》要求。

安全帽不“安全”市場亂象調查:網售5元安全帽無檢測報告

北青報記者查詢規範標準看到,安全帽應具有衝擊吸收、耐穿刺、防靜電、電絕緣和阻燃等性能。在電商平臺上,安全帽價格從五元錢至數百元不等,有商家稱售賣的安全帽符合標準,但也有商家售賣的安全帽沒有檢測報告。

事件:應急管理部官微指出安全帽要“安全”

不同安全帽對比視頻熱傳後,北青報記者搜索看到,這是一位工人師傅在短視頻平臺上上傳的視頻,在4月11日的視頻中,該師傅手拿兩個安全帽,自稱一個是領導用的紅色安全帽,一個是一線工人的黃色安全帽,兩者敲打之後黃色的安全帽破碎。

安全帽視頻對比熱傳後,17日,應急管理部官微發佈消息稱,如果連工人的安全帽都不安全,又怎麼能夠實現生產安全呢?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決不能流於形式,浮於表面。根據國家標準規定,安全帽要符合GB 2811-2007《安全帽》要求,安全帽的選用需要符合GB/T 30041-2013《頭部防護 安全帽選用規範》要求。

規範:安全帽應能夠吸收衝擊且耐穿刺

針對應急管理部提出來的GB 2811-2007標準,北青報記者查詢看到,該標準對安全帽作了詳細的要求,例如普通安全帽質量不超過430g,防寒安全帽不超過600g,帽沿要小於等於70毫米等,此外,標準對帽舌長度、帽殼內部尺寸、佩戴高度、垂直間距、水平間距、突出物和通氣孔等也都明確了標準。

在基本技術性能方面,標準規定,安全帽經高溫、低溫、浸水、紫外線照射預處理後做衝擊測試,傳遞到頭模上的力不超過4900N,帽殼不得有碎片脫落。經穿刺測試後,鋼錐不得接觸頭模表面,帽殼不得有碎片脫落。另外,安全帽也要具有防靜電、電絕緣、阻燃和耐低溫等性能。

標準還規定,每頂安全帽的標識由永久標識和產品說明組成,永久性標誌要通過刻印、縫製、鉚固標牌、模壓或注塑在帽殼上,必須包括本標準編號;製造廠名;生產日期;產品名稱和產品的特殊技術性能。產品說明可以使用印刷品、圖冊或耐磨不乾膠等形式提供給使用者。

調查:市場上安全帽價格相差百倍 5元安全帽商家稱沒檢測報告

安全帽不“安全”市場亂象調查:網售5元安全帽無檢測報告

那麼市場上售賣的安全帽是否符合相關標準?北青報記者在多個電商平臺搜索看到,網售安全帽價格不一,便宜的有5塊錢一頂,貴的也有從100元至500餘元不等。記者隨機諮詢了一家賣家,這家店內安全帽的銷量達到每月5000筆以上,據店家介紹,店內售賣的安全帽包括8.8元一頂和18.5元一頂等多種,店家稱,8.8元一頂的是最普通的安全帽,但沒有具體測試過,“不是國標”,而18.5元一頂的才是國標的安全帽,“8.8元的要薄一些,正常使用應該沒什麼問題,但沒有具體能承受多大的重量”。該商家發來的照片顯示,兩款安全帽在帽殼內貼了有合格證,以及生產許可證和勞安認證等信息。

安全帽不“安全”市場亂象調查:網售5元安全帽無檢測報告

另一家售賣安全帽的店家稱,店內8元一頂的安全帽也符合標準,有買家來諮詢時,店家會諮詢買家是用在什麼地方,如果是工地的話,店家會建議購買符合標準的安全帽。北青報記者從商家發來的檢測報告中看到,這家店內售賣的安全帽經檢驗判定為合格。

安全帽不“安全”市場亂象調查:網售5元安全帽無檢測報告

但除此之外,一家以5元價格售賣安全帽的商家稱,安全帽沒有檢測報告,“你說的標準我也不知道,反正很多工地都在用”。

一位建築行業的業內人士對北青報記者稱,據他了解,有一些小的施工方,為了貪圖便宜,從小作坊或者是一些不具備資格的網店購買劣質安全帽。安全帽價格可能低廉,但是商家卻無法提供相關的檢測報告,佩戴這樣不符合標準的安全帽則可能給工人帶來較大的危險。

說法

業內人士:工人和領導安全帽均須符標準 最便宜也要20元

對於合規安全帽的採購流程和標準,4月17日,北京住總集團安裝公司安監部部長楊成華介紹,集團有合作供應商的安全用品名錄,為保證產品質量,公司必須要從名錄中購買包括安全帽在內的安全防護用品,而不能隨意從一些商家購買。

楊成華對北青報記者介紹,公司購買的合規安全帽需要有合格證、生產許可證、LA勞安認證等,以及帽子內也要注塑上廠家名稱和出廠日期等信息,而不同於一些個別商家銷售的安全帽只是將信息貼在安全帽上。“廠家出廠前要將產品送到國家勞動保護用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進行檢驗,檢驗合格後出具檢驗報告,符合標準我們才能購買”。楊成華稱。

據介紹,為了區分管理人員和施工人員,兩者佩戴的安全帽確實在顏色上會有差別,材質上也有不同,但是公司購買的所有安全帽必須要符合GB2811-2007的國家標準,而且都是統一採購,也因此,無論是管理人員還是施工人員,佩戴的安全帽都要能夠達到防護要求。楊成華對北青報記者介紹,公司購買的最便宜的安全帽價格也在20餘元。

楊成華稱,施工人員在工地上很有可能碰到管子、腳手架等,“如果安全帽一碰就破,肯定沒有安全的作用,容易傷到身體”,因此如果有公司為了貪圖便宜而購買不合格的安全帽,也會產生較大安全隱患。

案例:鋼筋穿過不合格安全帽引發悲劇

北青報記者搜索看到,此前就有安全事故發生導致已經佩戴安全帽的工人受傷的案例。據央視報道,2007年4月6日,一名頭部插進了一根鋼筋的建築工人被緊急送到了浙江省第二人民醫院的急診室。在傷者家屬要求下,醫院通過手術取出鋼筋,但在第二天病人情況不好,家屬後來放棄了治療。調查組認定,工人的受傷屬於意外傷害事故。但工人當時按規定佩戴了專門用於頭部防護的安全帽,不應該造成這樣嚴重的傷害。事故發生後,浙江省勞動保護用品質量監督檢驗站的工作人員在事故工地上提取了一個同樣的安全帽,進行了初步地檢測。經檢測,生產合格證、製造年月,還有產品明示的有效期是沒有的,判定安全帽不合格。

而在2015年,江蘇連雲港也出現過一起類似事故。據當地媒體報道,2015年1月,連雲港的醫院急診科接待了一位患者,一根鋼筋穿過安全帽插進了這名40歲男子的右腦,裸露在安全帽外的鋼筋長約50釐米,後經手術治療後,男子脫離危險。

據央視消息,根據安全帽國家標準的要求,在一項測試中,安全帽扣在了一個模擬人腦的頭模上,5公斤重的鋼錐將從距安全帽帽頂一米的高度進行自由落體運動,國家標準規定,鋼錐不能刺穿帽體接觸到頭模。

查處:今年有12批次安全帽 經抽查不符合標準

北青報記者查詢看到,在抽查中,也屢次出現安全帽不合格的現象。據中國質量新聞網今年1月18日消息,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官網公佈安全帽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結果,本次共抽查了北京、河北、遼寧、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河南、湖南、廣東、四川等11個省、直轄市71家企業生產的71批次安全帽產品,有12批次產品不符合標準的規定。

據安徽省質監局介紹,消費者選購安全帽時應該查看是否有生產許可證編號、產品合格證和有效期等證書,應要求經銷企業出示該批產品的檢測報告。消費者要根據行業選擇適宜的品種,選擇較好的材質,並查看外觀質量。

安全帽不“安全”市場亂象調查:網售5元安全帽無檢測報告

(北青報記者 郭琳琳)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Qnews

有線索請私信或發郵件([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