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三、四代戰鬥機普遍裝上“希比內”系統,是否可以吊打五代機?

德意志帝國陸軍元帥


2014年4月10日,兩架老舊的戰鬥轟炸機蘇-24,在黑海12次飛越美國最強大的宙斯盾驅逐艦“唐納德·庫克”號,距離最近處只有9米。本身為的威懾而去,事發海域距離俄羅斯加里寧格勒只有130公里,結果12次戰艦雷達屏幕一片雪花,“宙斯盾”系統徹底癱瘓。美艦違反國際公約,無理在先,吃了啞巴虧,大約也只能低眉斂氣不吭聲,然而強勢的美國人大聲在其媒體指責道,最具進攻性的動作,這是不安全的,不專業的,可能還會引發不測。呵呵,什麼不測呀,所有的電子系統工作不了,威風了40年的宙斯盾系統被拉下神壇,戰艦成為沒牙的老虎,艦上27名官兵因此遞交了辭呈現,他們說,不好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2015年底俄羅斯專門粘結事發行了一枚紀念幣,時間,地點,事件,一清二楚,如圖。

●“死”一般的平靜。戰艦被拉黑,輸得為話可說,憋肚脹氣,美國的學者則要冷靜的多,有個名為巴克霍特的人直道,俄羅斯電子戰裝備,有能力壓制我方通信系統、導航系統、指揮系統和雷達系統,明顯要高出一大截,我們毫無還手之力,其強大的性能令人難忘。“戰斧”發射不了,防空系統開不了機,所有武器系統變得毫無用處,這便是在俄電子壓制下的“宙斯盾”戰艦,俄專家如實表述道,美國的戰艦表現出“死一般的平靜”,無可難奈,只能在事發後顯現出“神經質般的反應”。魂舞大漠沒有記錯的話,這是美軍宙斯盾系統自裝備以來,第一次這麼尷尬,無能又無奈。世上傳說強大多少年,如今被“希比內”一把扯去遮羞布,若問再來一次怎麼辦?真是沒臉再活下去。

●總在河邊走。美軍以為最強大,根本說不怕,是次溼了全身,汗水淋淋,方知俄電子戰系統的強大,才是真強大,“希比內”,北極圈外科拉半島一座山峰的名字,首次出現居然這麼神奇。如美國學者所說,美軍不是任何裝備都強大,此前所說俄電子能力落後,不過行攻擊抹黑詆譭之實,繼承了紅色帝國大部分遺產的俄羅斯,現在擁有這樣的電子戰系統多達10套之多,什麼“克拉蘇哈”、“摩爾曼斯克BN”、“鮑裡索格列布思克”和“水底生物”等,令人眼花繚亂,該學者還說,美國不能掌握俄豐富的電子戰武器,電子設備看不清目標,如何在未來建立自己的一席之地呢?

●並同不同。美國學者分析,“希比內”與海軍的E/A-18G的ECM並無原理上的二致,無比數字射頻,多通道干擾等,但安裝 在飛機上的電子戰系統,智能化水平再高,無非一件300千克的小玩意,不似宙斯盾驅逐艦上有那麼充裕的展現空間,即便這樣戰艦上的龐大電子系統都被其碾壓,還有何話可說呢。何況“希比內”並非俄最先進的電子戰系統。據悉,俄在蘇-57戰鬥機所使用的“喜馬拉雅”系統,不再做為獨立元件,而是與飛機上的智能蒙皮巧妙地融為一個有機整體,俄稱可最大限度地抵消對方隱身技術威脅。呵呵,F-22被E/A-18G擊落,並非偶然事件,何況面對比它更加強大的“希比內”呢?“希比內”裝在蘇-27這樣的三代機,蘇-35這樣的四代機,吊打五代,還有什麼可懷疑的呢?在200公里之內即內致盲,五代機又能如何!


魂舞大漠


希比內就是戰機自衛系統,可以提高生存性能,如此而已。

“希比內”系統是俄羅斯開發的一種機載自衛吊艙系統,廣泛應用於蘇24、蘇30、蘇34、蘇35等戰機。我國也隨蘇35一統引進了中系統。


中國引進的蘇35翼尖掛載的圓柱型吊艙就是“希比內”系統的電子戰吊艙。

俄羅斯的蘇27系列的特色之一就是能夠在翼尖掛載電子戰吊艙,之前在蘇27上掛載的是L005電子戰吊艙,“希比內”是其升級改進型。俄羅斯的這種電子戰吊艙其實即使自衛干擾機,通過使對方雷達波變形、釋放假目標信號等手段使對方雷達或導彈難以鎖定自己,從而提高載機本身的生存性能。據俄羅斯自己的說法,希比內系統可以使戰機的生存能力提高25-30倍。

希比內系統體現了俄羅斯獨特的空戰理念。由於蘇/俄雷達技術落後,在與西方戰機對抗時在超視距空戰領域非常吃虧。所以蘇/俄採用了這種大型自衛吊艙的形式抵消掉對方的雷達優勢,突破中距、達成近距,發揮蘇/俄戰機格鬥性能好的優勢。俄羅斯戰機現在非常倚重這套系統,上圖是部署到敘利亞的蘇35,全部掛載了希比內吊艙。如果沒有這套系統,航電系統渣成狗的俄羅斯戰機在美國F22戰機面前形同裸奔。

西方戰機也普遍使用機載自衛干擾系統,但是由於航電技術較高,可以將這套系統體積做的較小,從而實現在機體內置、或者放在垂尾上,對戰機的飛行性能影響更小。大家注意看F15垂尾頂端的小圓柱體,那就是自衛干擾機。

俄羅斯方面出於一貫的傳統對這款電子戰系統非常吹捧,其宣傳機構還報道了2014年搭載該系統的蘇24抵近闖入黑海的美國阿利伯克級驅逐艦“庫克”號、利用“希比內”使其雷達系統癱瘓、致盲的大新聞。

由於中國絕大部門媒體俄爹說啥就報道啥的德行,這件事在中國軍迷圈流傳很廣。對於俄羅斯這種吹牛不打草稿的行徑,筆者倒是見怪不怪 。

這件事情非常扯淡的地方有兩個方面:

1、希比內是機載自衛干擾系統,使用欺騙式干擾,沒有“咆哮者”那樣的電磁攻擊能力,說破大天頂多讓庫克號驅逐艦難以鎖定和瞄準它,它哪來的本領致盲、癱瘓庫克號上功率強大的宙斯盾系統?

2、就算希比內有電磁攻擊能力,但是電磁攻擊千萬條、功率第一條。希比內吊艙直徑0.3米、重量300公斤,發射功率只有數百瓦,用來干擾平均功率幾千瓦的機載火控雷達還算可以,但是干擾甚至致盲功率為49千瓦的宙斯盾系統,是不是有點兒戲?這就好比你晚上開車被迎面駛來的車輛遠光燈晃眼,你為了報復,決定劃一根火柴閃瞎它,是不是有點山炮?

具備電磁攻擊能力的電子戰吊艙肯定功率得大,上圖是EA-18G“咆哮者”掛載的ALQ-99電子戰吊艙,為了給功率強大的電子戰系統提供充足的電源,吊艙前部有用於發電的風力渦輪。為了獲得電磁攻擊能力,咆哮者得掛載2-4個ALQ-99吊艙。

而俄製戰機干擾吊艙性能到底如何,中國空軍的做法已經給出了答案。中國在引進蘇27/30時一同引進了L005吊艙,但是中國在國產化的殲11B、殲16上全部取消這些吊艙,而是使用自己研發的KG600自衛吊艙。

KG600吊艙還掛在了蘇30上,與L005配合使用,可見原裝的L005並不讓人放心。實際上,中國在仿製蘇27時的態度很明顯,別的都保留,就是雷達和電子戰系統換成國產的。

所以,希比內系統就是俄羅斯在自身航電水平落後的情況下為了給戰機續命而研發的自衛系統,提高在現代空戰環境下的生存性能。普通三代機即便攜帶這種吊艙,在面對四代機時也就是多活幾分鐘而已。對於俄羅斯吹噓自家電子系統的說法,筆者的經驗是連標點符號都別信。蘇/俄為自家戰機吹得牛逼哪怕實現1%,也不至於在和西方戰機實戰時被一邊倒的屠殺。


從此蕭郎是路人甲


“吊打”談不上,但是面對五代機的生存幾率會大幅上升。這個問題涉及的是兩個空戰流派的爭奪,沒經過實戰真不好說。

準備一場演說:

美派代表發言:未來空中戰場是超視距(BVR)空戰和遠程格鬥的時代,因此對戰機做到“隱身”,遠程導彈的彈載雷達反應迅速才是空戰制勝的關鍵。(典型的遠遠打你,欺負弱小的心態)

俄派代表站起來,示意美派坐下,然後說:戰場的制空權是靠反制雷達搜索,對地面和空中的雷達全面壓制。讓敵人找不到戰機,發射的導彈也找不到戰機,即使找到了戰機,通過大過載機動規避來襲導彈也是可行的。因此在必要的隱身性上下點功夫外,超視距(BVR)一定要實施電子對抗!同時一定要滿足近距離“狗鬥”的需求才是好戰機!(戰鬥民族風,一定要看到被打的滿臉是血才夠爽)

在這樣的標準下,美俄走上了兩條不同的未來戰機研發之路:美軍重視雷達至上的搜索-攻擊-躲避套路;俄羅斯重視電子對抗-過載規避-近距纏鬥套路。“希比內”系統就是電子對抗系統的得意之作。

  • 戰例:2014年4月10日,美軍驅逐艦進入黑海(對克里米亞事件的示威)後就被“希比內”系統壓制了艦載“宙斯盾”雷達,俄羅斯派出一架沒有掛載武器的Su-24利用機載電子吊艙壓制艦上雷達,使美軍無法鎖定目標發射導彈。眼巴巴的看著這架Su-24做出模擬空艦導彈攻擊戰艦的戰術動作和在戰艦上方盤飛12圈後,從容飛離。美軍艦上官兵傻傻的不知所錯,趕緊掉頭駛離黑海。

但是(凡事都有但是),五代機的戰術性能是對三代、四代戰機有代差優勢的。這是一種食物鏈式的壓制,機動性、機載雷達搜索、機載武器、操控性能都是相差較大的,僅僅靠一個電子對抗系統獲得優勢是不足以對抗五代機的。這也是各國研製四代半戰機縮小代差的原因,所以掛上“希比內”吊艙的四代半戰機還是有可能擊落五代機的。三代機、四代機還是用對抗系統來自保吧。

<strong>

W君最後說:中國為啥要引進Su-35呢?翼尖上的兩根棒棒可不是擺設喲。


軍武數據庫


這個說法顯然是太神化“希比內”系統了,完全沒有可能。

我們先看看“希比內”系統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希比內”系統是俄羅斯研製裝備的偵察干擾系統,能對釐米波段的雷達實施噪聲干擾或直接壓制。當然咯,俄羅斯吹噓這套系統有30個信號接收頻道,可覆蓋軍用電子器材的常用頻段,作用距離至少100千米。據稱,該系統大量採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智能化水平較高。系統一旦截獲敵方信號,能自動與數據庫內的信號特徵進行對比,確定敵方設施的威脅大小並排序,然後選用合適的干擾樣式和信號發射功率,對威脅最大的敵方設施實施干擾。與過去的俄製同類系統相比,“希比內”系統具備更好的實時能力、自適應能力和全功率管理能力。公開信息顯示,“希比內”系統可壓制2-3臺敵方雷達。俄羅斯媒體吹噓得更誇張的是這套系統能使飛機的戰鬥存活率提高25-30倍,不知道是怎麼算得這麼精確的……

但不管俄國人怎麼吹噓,這套系統也就是個針對釐米波雷達的干擾系統而已,類似的東西各大國都有,俄羅斯媒體吹噓的那些功能,很多國家的電子戰吊艙20年前就有了,甚至更強大。比如,美國人20多年前就在EA-6B電子戰飛機上使用的AN/ALQ一99電子干擾系統就可以由計算機完成信號分選,並引導干擾系統來對付敵方威脅。英國的“天影”電子干擾系統吊艙也可以同時干擾多個目標的威脅輻射源,其中央處理器能對敵方目標和威脅進行識別,確定優先等級,制定最佳干擾策略。如某一目標威脅源一旦被識別,分類和排序,該系統吊艙就自動地調諧到干擾頻段,立即選定最佳干擾方案,並採用最佳調製技術來干擾敵方目標的雷達輻射源。

所以,分明是一個大家都有的東西(其他國家的可能性能更好),不知道俄羅斯媒體是哪裡來的自信,把它給吹到天上去。別的不說,這套系統性能再好,也只能應對釐米波雷達,分米波、米波、毫米波全都抓瞎,紅外探測系統它也無能為力。所以,三、四代機即使裝上這個系統,對上五代機最多也就是死得慢一點,吊打?你想多了。就算是俄羅斯自己的“五代機”蘇-57裝上這個系統,對上別國的五代機,也一樣難保勝利。畢竟這東西大家都有,該怎麼應對誰心裡還沒點數啊。T


聯合防務


圖注:安裝“希比內”電子戰系統的蘇-34戰術轟炸機

要回答這個問題,先得介紹一下“希比內”系統,它是俄羅斯無線電電子技術集團KRET為蘇-35、蘇-34、蘇-24等第三代、第四代和第四代改進型戰鬥機研製的機載電子戰系統。該系統的最早型號“希比內”-10V最早在1995年就在蘇-34上進行測試。

“希比內”的系統組成,除機體內放置的後端處理器等組件外,電子對抗的天線等裝置,主要佈置在機翼翼尖的兩個圓柱形吊艙內,這兩個吊艙長4.85米,直徑0.3米,重量300千克。它其實就是作為的ECM即機載電子對抗系統,在蘇-35上裝備的“希比內”-M是其改進型號,與蘇-34和蘇-24上安裝的型號相比更為先進,性能更好。蘇-24曾在2014年攜帶“希比內”系統對美國海軍的“庫克”號導彈驅逐艦進行電子干擾,通過高頻率全頻段干擾,一度使得這艘“阿利·伯克”級宙斯盾驅逐艦上的“宙斯盾”雷達系統受到強烈干擾,雷達屏幕黑屏無顯示,這次成功的電子戰試探使得“希比內”名聲大噪。

其實“希比內”無論從工作原理還是性能上,都與美國海軍E/A-18G戰術電子戰飛機上安裝的ECM系統相似。安裝該系統,可以使戰術轟炸機、攻擊機或戰鬥機立馬搖身一變,成為戰術電子戰飛機,從而與其它友機相配合,執行電子干擾、壓制或誘騙作戰,為友機提供電子戰護航、掩護。

那麼三、四代戰機普遍安裝“希比內”,是不是就能吊打五代機了呢?

答案是不行。事實上,第五代戰鬥機非常重視電子對抗技術,在五代機設計之初,綜合電子戰能力就作為其必不可少的功能之一,進入了五代機的航空電子系統架構之中。比如F-22,就將電子對抗系統與導航、通信、識別等系統集成在一起,組成了INEWS系統,甚至AN/APG-77機載雷達,也集成了電子戰功能,可以通過雷達上的部分陣元,發射電子干擾信號壓制敵方戰機。與F-22一樣,F-35也一樣採用了綜合電子戰系統IEWS,它將雷達告警、信號接收和分析、被動輻射定位和主動電子對抗等功能,與機載雷達以及光電傳感器系統高度融合在一起,實現了一體化設計。

說得通俗直接點就是,F-22和F-35戰鬥機上,早就有電子戰系統,不但有,而且這個電子戰系統綜合性更強,能做的事情更多,反應更快更合理,比“希比內”系統還要先進,還要厲害。而蘇-35戰鬥機上的“希比內”-M最新改進型電子對抗系統,本來就吸收採用了蘇-57上綜合電子對抗系統部分新技術的成果。

而三、四代機上安裝的希比內系統,更像是一種外置型的“補丁”,而不是像五代機的電子戰系統是直接一開始就融合在機體結構設計內的。而且,“希比內”這種系統,與戰鬥機的“雷達告警”等其他與電子戰相關的機載設備是分置的,相對獨立的,而在五代機上,這些設備都融合成了一個設備,更先進了。五代機的電子戰系統,比“希比內”要先進一代。

如果說“希比內”是後來打在三代、四代機上的電子戰補丁的話,那麼五代機的電子戰系統就是隨戰鬥機一同誕生的,它設計理念更新,綜合性更好,總體性能更好。


兵工科技


“麻辣戰爭”頭條號主編龍舞風行認為:“希比內”系統是俄羅斯最先進的機載電子干擾系統,採用數字射頻技術,可以進行多通道干擾,這種系統分兩部分,一是機內組件,二是翼尖吊艙,外掛的翼尖吊艙直徑僅0.3米,重量僅300公斤,這意味著,一架蘇-34可以掛載4個翼尖吊艙,可以為一個飛機編隊進行干擾護航。

注意戰機的兩個翼尖,那就是“希比內”系統吊艙

三、四代機掛載“希比內”系統後,能否吊打五代機,我們先從原理上看。大家知道,搜索雷達是戰鬥機的眼睛,五代機隱身的原理,是降低搜索雷達的反射信號,也就是,讓對方的眼睛看不見自己。

“希比內”系統的原理,是主動發出電子干擾信號,干擾對方的搜索雷達,讓對方的眼睛什麼都看不見,也就是瞎了。

從“希比內”系統和五代機隱身的原理看,顯然“希比內”系統更優越,當雙方戰機距離越近,“希比內”系統能夠發揮的干擾能力越強;而距離越近,五代機的隱身能力就越弱。

“希比內”系統既然能夠干擾戰機的雷達,同樣能干擾空空導彈的雷達導引頭,這也就意味著,雖然五代機能夠遠距離首先發現對方,但射出的中遠程空空導彈是沒用的,會被“希比內”系統干擾掉。

到了雙方相距幾十公里到十幾公里的中近距離,五代機的雷達完全被幹擾,而三、四代機的雷達卻可以發現五代機,這種態勢,三、四代機已經戰局優勢,雖然五代機的機動性遠高於三四代機,但失去雷達搜索能力的五代機已經無法抗衡對手。

F22

所以,三、四代機裝上“希比內”系統,吊打五代機還真有可能,前提是“希比內”系統性能足夠強悍,而俄羅斯的蘇24戰機裝上“希比內”系統後,強幹擾竟然能使美軍驅逐艦上的宙斯盾系統癱瘓,其性能之之強悍毋容置疑。


麻辣戰爭


第五代戰機比第三代,第四代戰機擁有更先進的技術。所以,如果,第三代和第四代戰機遇到第五代戰機,基本只有被第五代戰機虐打的份。在這樣的情況下,有人提出,在第三代和第四代戰機上裝配希比內系統,然後來跟第五代戰機對戰。

希比內系統是俄羅斯軍方研製的,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機載電子干擾系統之一。該系統主要分為機內組件和翼尖吊艙兩個部分。利用數字射頻技術來對敵方戰機進行多個通道的干擾。如果,第三代或者第四代戰機裝上這個系統,可以為一個編隊的飛機進行護航。那麼裝上這個最先進的干擾系統的,第三代和第四代戰機,是不是就可以完勝第五代戰機呢?

第五代戰機對第三代和第四代戰機來說,第五代戰機集合目前軍事領域許多比較先進的技術,這個是第三代和第四代戰機不具備的。第五代戰機的操作性能,機載武器,雷達搜索等方面的技術遠遠比第三代和第四代先進。再者,第五代戰機的戰術技能也主要是針對第三代和第四代戰機而研發的。

因此,如果第三代和第四代戰機僅僅靠裝配希比內系統來戰勝第五代戰機的話,這樣的任務還是具有極高的難度。

儘管搭載希比內系統的三四代戰機難於戰勝第五代戰機,但是,在希比內系統的干擾下,第三四代戰機還是有希望擊落第五代戰機的。


利刃軍事


Khibiny/希比內(L-175V)是俄方研發使用的一套特殊的飛機電子防護(ECM)系統。該系統設計用於無線電測向和探測信號源波反應,使其能夠反射信號參數。這有助於延遲飛機受到檢測的時間;掩蓋真正的主體,防止虛假反射;導致測距困難,即速度和角度位置;掃描天線波束雷達時,在通道上使用降低維護模式來欺騙範圍內需要欺騙的對象;增加在實時主動掃描過程中捕獲對象的時間和難度。那麼裝上它能否賦予抵抗五代戰鬥飛機壓制的能力?


答案很簡單,並不能,為什麼?原因有很多,Khibiny的首批樣品遠非理想,因為它們的重量和尺寸參數不適合安裝在飛機上。為了解決這個問題,KRIRE與相關方密切合作,在主工程師Rollan的指導下工作。在飛機上集成ECM(接收代碼“產品L-175V”)的協作。通常情況下,它並不能提供除了提升電子層面防禦能力之外的任何能力。在這種情況下,“Khibiny”設備只能算是一個倉促上馬的東西,實際上沒有太大的能耐。雖然2014年3月18日起戰鬥轟炸機Su-34/SU-24都裝備了它,但是並不能說明什麼。

根據相關官方描述,Khibiny是一種先進的機載電子層面對抗式防禦(EW)系統,能夠干擾最先進的基於電子層面的武器系統。但它的結構非常簡單,它由一個魚形翼尖艙組成,一旦探測到導彈攻擊,該艙將用無線防護罩覆蓋飛機。防護罩可防止導彈抵達目標並使其偏離航向。根據KRET公司的說法,Khibiny將飛機的生存能力提高了25-30倍。這種吊艙的發展是2008年在與格軍發生衝突期間吸取的經驗教訓的結果,所有失去的飛機都沒有安裝電子戰系統,這是導致被擊落的主要原因。

然而實際上,它的功能也就止於此,也就是說給戰鬥飛機提供電防護,並沒有任何能夠叫板五代的能力。不過它的防禦能力確實出色,該系統有兩種設置模式,主要由接分引導裝置和發射機組成,其中接收機有2種工作模式,以第一模式工作時有50個信號頻道,可覆蓋電子CENG層面式設備的接受頻段。以第二模式工作時,保護系統會自動關閉。分析鏈通過進行評估,確定類型,然後選擇引導調頻,並將其切換至阻塞模式,可壓制2-3臺敵電子精準設備。這樣的給飛機提供了比較完備的電戰層面防禦能力。


紫龍防務觀察


這個說法過於誇張了,“希比內”系統為俄羅斯最先進的機載電子干擾系統,採用所謂的:數字射頻技術等,由機內組件與翼尖吊艙組成,它的設計思路與西方有所不同,西方的電子干擾系統往往只有一個吊艙,缺少機內的組件。

俄方的思路是利用它,為本機及友機提供電子掩護,所謂吊打五代機根本談不上,這屬於吹噓了吧。

該系統的工作原理是針對各類雷達系統,比如:對方的機載雷達及制導雷達,主要是通過發射干擾信號,讓對方的雷達系統失效,但是實際能達到什麼樣的效果很成問題。電子對抗不是一成不變的,往往快速進行更新,也不是說沒有防禦的方法。

任何電子戰系統都不能說完美,象“希比內”系統來說,如果對方掌握了它的工作原理,以及具體的干擾工作方式等技術參數,那麼對付它很容易,把干擾信號過濾掉,那麼也就失去掩護的作用了。同時,它只能干擾空空導彈的雷達導引頭,這也就意味著,對採用紅外引頭的導彈無效。

電子戰系統已成為現代戰機的標準配置了,只不過安裝什麼樣,以及多少的問題了。至於它把上升到,什麼吊打五代機,那屬於想象太多了,現代空戰是相當複雜的,不是僅僅依賴某個設備就可以取得什麼優勢的問題了。

作戰就是一種對抗,它是雙方鬥智頭勇的過程,處於一種“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問題,光講人的作用,或才只談裝備都不對,裝備的不足可以由人來彌補,人的不足也能由裝備來克服。也許某一款設備可以發揮不小的作用,但是說百分百有效,永遠有效都不對的。


麥田軍事觀察


我也不知道這個吊打如何談起。就拿五代的典型代表f22來說,對於四代機的典型f15也是壓倒性的勝利。對於F4鬼怪來說,那就不值一提。我想電子干擾系統也無非就是改變了雙方的感知。就算隱身系統失效,在目視距離,近距離格鬥。三代機也打不過四代機。四代機也打不過五代機。就更不用提三代打五代了。從雷達,火控,推重比,空氣動力學。。。哪一種能比。可能f15和f22在近距離還能勉強一戰,三代機就是炮灰。怎麼判斷出一個吊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