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雲社一直提倡臺上臺下的互動,但現在粉絲的參與是否已過界,影響到演員的表演了?

相聲演義


確實,提倡與觀眾互動是德雲社最先提出的表演方式,並在他們自己身上加以應用。不過除了郭德綱和于謙以外,德雲社還沒有幾個演員可以招架的住觀眾的“調侃”。



就拿岳雲鵬來說吧,用郭德綱的一句玩笑話來評價:他是德雲社前幾年最紅的演員。可為什麼這幾年不紅了呢?說好聽點就是江郎才盡。起初當觀眾大喊退票的時候,他還能幽默回兩句“退票口在阿富汗”、“大哥你能要點臉嗎?”。可是時間久了,觀眾就有點疲勞了,同樣相聲也就變得沒有味道了。


雖然說這是德雲社自己提出來的表演方式,但他們或許是低估了觀眾的活躍度,刨活、接話茬等現象屢出不鮮,逗哏演員經常會被觀眾“懟”的一臉懵,捧哏則成了在臺上聽相聲的觀眾。連岳雲鵬也在表演中調侃道:孫越是上臺上聽相聲來了。這句話在觀眾眼裡或許是個小包袱,但在捧哏演員聽來,何嘗不是一種悲哀呢。

岳雲鵬曾在採訪中說到:因為網絡時代發展越來越來迅猛,抖音等短視頻app的傳播速度太快,導致他們好不容易創作的新相聲只表演了一場,其中的包袱便成了網友口口相傳的段子。如此一來,新相聲在第二場的表演中便毫無新鮮感。觀眾已經知道了演員接下來要說的臺詞,並且搶先“刨”了出來,那演員的意義何在?



其實觀眾“刨活”問題早在幾年前就已經是不小的隱患了。德雲社原大師兄閆雲達曾怒懟觀眾:你們這不是捧角,是捧殺。


這句話可是道出了張雲雷的心聲,因為張雲雷本人脾氣比較好,捨不得對粉絲髮火,粉絲無休止的“刨活”卻讓他在臺上一度陷入尷尬的境地。

舞臺上演員與粉絲的互動也是有合理界限的。我認為,當相聲演員主動與觀眾發出互動信號的時候,觀眾就可以適當的回應一兩句,人多思維廣,幽默的回應或許可以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當演員正在認真表演的時候,觀眾還是少說一點“退票”,少點“刨活”的行為比較好。



相聲段子的創作不容易,演員表演主要還是以傳統相聲段子為基礎。而對於經常聽相聲的觀眾來說,傳統老相聲的包袱他們早已倒背如流,若是每個人都在臺下“刨活”,那這段相聲的表演還有什麼意義呢?


但是,如果你買票不是為了聽相聲,而是找存在感,那就另當別論了。對此,你們認為呢?


聞香識電影


個人感覺相聲原本就是一項大眾藝術,觀眾們捧角兒一定程度上也推動了相聲市場的繁榮發展。

拿最近爆紅的張雲雷來說,在二爺的場子裡,粉絲大合唱的場面已經司空見慣。但是既能博觀眾一笑,又能傳播傳統曲藝,這樣的互動明顯是正面的。

嶽嶽的相聲風格更是“野”,在春晚舞臺上正大光明笑場的可能只有德雲社相聲演員了。既然這種表演風格深受大眾喜愛,為什麼不能發揚呢,合理的互動還是有必要的。

嚴格來說,觀眾願意捧角兒是好事,聽曲的“德雲女孩”都很正能量好不好。而且德雲社的角兒都是小園子裡面一場一場磨出來的,我們角兒見過大場面,就是有時候互動不合適有人惡意“刨活兒”也能輕鬆應對,還都能翻成新包袱,這一點必須點贊,當然也希望大家不要“刨活兒”了(我們角不要面子的嘛)。

願角兒們一馬平川,餘生前程似錦無波瀾!

最後,放小辮兒美照,歡迎大家在評論區分享美圖偶!





牛奶麵包和小狗


如果你也有幸去現場聽一次德雲社的相聲,就會發現,原來臺上臺下互動真的是一次愉快的體驗呢!


郭德綱是最早提倡在說相聲的過程中和觀眾互動的人,在他之前,現場觀眾只能做個安靜的欣賞相聲的人,所以郭德綱火了!可見,和觀眾“互動”是個很不錯的主意呢!

互動的界線在哪?

我個人認為,由臺上演員發起的互動,比如說到興起,郭德綱會問於老師三大愛好,當全場觀眾異口同聲喊出“抽菸、喝酒、燙頭”時,當岳雲鵬的觀眾喊出“我的天啊”、孟鶴堂的觀眾異口同聲地“盤他”時,那氣氛是相當激烈呢!


還有一種互動就是和角們一起大合唱,《五環之歌》、《探清水河》等,我們參與其中,即愉快了身心,又受到了傳統文化的薰陶,何樂而不為呢?

還有一種個人不太贊同的行為,就是現場觀眾亂搭茬的行為,這種行為有的無傷大雅,有的卻會打亂演員的節奏,影響他們的思維。比如當觀眾在下面喊退票時,演員是接還是不接?而這個梗也是目前德雲粉們在演出現場最喜歡的,他們往往會出其不意地就喊出了這句話,而且樂此不疲!不過角們也琢磨出了應對的辦法,岳雲鵬就有一個非常經典的應付現場觀眾“退票”的方法:“退票可以,售票口在劇場門口,人家已經下班啦,退票口在阿富汗呢”!

互動考驗演員的臨場應變能力!

在德雲社,抱著濫竽充數的心理是混不下去的,因為德雲社小園子裡的觀眾,那可是起鬨架秧子的高手,你沒有兩把刷子根本就沒有底氣站在臺上!想當初,第一次登臺的小嶽嶽,就因為緊張,不敢看向觀眾席,不敢和觀眾互動,被觀眾給轟了下來,這樣的經歷促使小嶽鞭策自己奮發圖強,我們才有機會看到如今渾身散發幽默的岳雲鵬!



郭德綱說過,說相聲就是在和觀眾聊天,一上來就咋咋呼呼的演員說不好相聲。既然是和觀眾聊天,就有問有打,又說有應,只有演員在臺上說,那就這真的只剩表演了!

德雲社之所以有今天的成績,和衣食父母的“捧”是分不開的,也和他們自己的演員素質、水平是分不開的。他們不是高高在上的藝術家,而是能和我們聊上幾句的朋友!

所以,德雲社的演員並不反對互動這種行為,他們也有能力應對這樣的行為,他們甚至能把觀眾的起鬨轉化成一個讓人津津樂道的梗,比如最流行的“退票”梗,哪一次的專場不被拿出來說一通!


不過,不管哪種互動行為,只要發乎情、止乎禮,都沒有太大問題,誰讓我們喜歡德雲社的角們呢。因為喜歡他們,在現場就會忍不住喊出點什麼。好多人都表示,是真的忍不住,而不是故意打斷角們的演出,那種情不自禁,只有深深的喜歡才會這個樣子!


對於現在搭茬、刨活比較嚴重的問題,粉絲們也有所察覺,所以他們自發地寫下:“理智捧角,拒絕刨活、搭茬”的標語。這屆粉絲是真的愛護角們呢!


相聲迷老於


第一娛記出品必屬精品!

越界倒不至於,感覺這樣還是蠻好玩的,只不過的確有些誇張了。某些前排粉絲說話聲音太大,以至於遮住了藝人的聲音。


郭德綱在早些時候就曾提到過:相聲可以互動

當初郭德綱還不是很出名的時候就提出這個理念,並且在近年來一直貫徹實施。

當初是以段子的形式展現出來的,內容差不多是這個樣子:

郭德綱:相聲和芭蕾舞不一樣,我們允許互動,也支持互動。可你要是去看芭蕾舞,看彈鋼琴,你在那叫好起鬨架秧子,人家那保安非得把你叉出去。

緊接著,郭德綱又說道:什麼叫劇場?有來有往,說相聲就是聊天,把您聊開心了,您給個賞錢,就這麼簡單。

那種奇異的叫聲“籲”有的時候能把節奏卡的恰如其分,博個滿堂彩。


互動越來越深入,只因越來越瞭解

最開始的互動,極為簡單。像“籲”,“抽菸喝酒燙頭”之類的互動。

可慢慢的,隨著對德雲社越來越瞭解,越來越喜歡,互動等級也越來越高。

聽郭德綱的評書,往往那定場詩一段段的觀眾都會。去小劇場聽相聲,可能逗哏還沒說完,觀眾就把剩下的臺詞說出來了。

與此同時,剩下捧哏的一臉懵,我是誰,我在哪?我的臺詞是什麼?

互動在升級,藝人的表現風格也在升級。比如說小嶽嶽,就能很巧妙的利用這種互動達成一種回饋,來博個滿堂彩。


至於影響到演員表演,大可不必上心。畢竟,德雲社走的路線就是小劇場,就是與觀眾互動。要沒了這種互動,才會影響演員表演呢。


第一娛記


肯定影響了。。互動是演員發起的,這就是演出環節,在演員的掌控裡。如果是觀眾發起的互動,也就是強行互動,接話,這樣就是演出事故,考驗演員的功底和應變能力。嚴重點就是刨活了,這種觀眾很討厭,自我感覺良好,殊不知其他觀眾聽的就是演員的語氣,看演員的動作神態。對演員來說就是相當於強飯碗了,如果一直被刨活,給別人的感覺就是這個演員不怎麼樣,自己的作品觀眾都能背下來了。。最嚴重就是把節目攪得稀碎,不完整。相聲表演是通過語言描述一個人物或者場景,然後圍繞一個主線進行表演,如果被多次打岔,演員如果跟打岔的互動,作品很零碎,沒法看,不知所云。如果不互動就感覺很高冷,看不起人。所以如果真的喜歡相聲就在演員砸掛的時候互動,而不要自己發起。。


用戶9786635802855


就是因為觀眾能參與互動,所以德雲社的演出越來越火!因為現在的觀眾不僅僅是為了聽相聲(都早已熟知內容),而是能參與進來(刨活兒的少),好演員的臨場發揮時更加好笑!這就是為什麼趙本山的小品,幹不過德雲社相聲的原因:一個能互動,小品只能看


khl心情愉快


互動不包括刨活,有些人可能誤會互動的含義了,刨活還有和演員搶哏和你想去看電影時別人劇透一樣,屬於惡習。


重慶森林live


人家賣的就是這點機靈勁,任你粉絲怎麼皮,他的相聲既定任務都會完成,過程中還會跟你互皮~要不場場爆滿?票價還不低。


殘天19053471


現場粉絲越鬧越好,越鬧演員越省力,賺錢越省事。反正一般都是晚上開專場,時間到了就差不多散場。


IIXVIIIIIIVIII


不是說,演唱會的時候,歌星忘詞才會把麥克風遞給觀眾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