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小兒安,只須三分飢與寒

要想小兒安,只須三分飢與寒​​還沒出正月呢,藥店裡來了一位中年男士一進門就問:"同志,這裡有痱子粉嗎?"我趕緊從貨架上拿了一盒痱子粉遞了過去。

他結帳時,我隨便問了一句:"這個季節,你要痱子粉幹嘛?"

他很囧地樣子:"哎呀,我有一個小孫兒剛滿月,渾身長滿了痱子!這麼冷的天竟然生出了夏天的病!"

"是不是孩子傷熱了吧?捂得太厚了?或者是室內溫度太高了?"我提醒了一下下。

"是,屋裡太熱了,一進去我就烘熱汗出,頭都是懵的。我已經讓他們把空調調低了。"說完他急急忙忙地走了。
要想小兒安,只須三分飢與寒​無獨有偶,好幾年前的一個冬天,農場有家男主人開車到門診上請我出診給小嬰兒看病。一進屋,把我熱得羽絨服都脫掉了。一看孩子裹了兩條新棉花小褥子,兩個小臉蛋兒又紅又熱,產婦穿著棉襖熱的大汗淋漓!

當下,我就知道小嬰兒的病因在哪兒了。我問:"你請我來幹什麼呢?"

小嬰兒的爸爸說孩子一直髮燒,怎麼都降不下來!

我笑了:"你們給孩子包的太厚了,孩子中暑了!趕緊把空調關了,只用火爐子取暖吧!室內這個門可以每天打開十幾分鍾通通風換換氣就行了。"

他們把空調關掉,臥室門開開稍微換換氣,再給孩子打開一條小褥子涼快一下,讓孩子的媽媽把棉祆解開兩個釦子涼一涼。半小時後,我再給孩子測體溫,溫度就開始下降,也沒有用藥,只是給他們講了一些新生兒餵養和護理的知識,我便打道回府!

要想小兒安,只須三分飢與寒​古語說的好:"要想小兒安,只須三分飢與寒。"

這就在小兒餵養上給出了很科學的提示。因為小兒有他的生理特點:1.小兒是稚陰稚陽之體;發病迅速,傳變快;好病也快。

2.小兒的神經系統還未發育健全,尤其是體溫調節方面易紊亂。在新生兒的護理方面要注意保暖,但也不能太過!可適當的讓小兒穿的稍微薄一些,讓他通過活動來增加血液流通。比如嬰兒期通過家長的逗弄引得孩子蹬腿兒動胳膊兒,讓嬰兒自主運動;幼兒期,讓孩子適當地參加戶外活動,比如說在院子裡跑步,蹦跳,滾皮球,玩泥巴,挖沙坑,曬太陽等來提高孩子的免疫力!這時候不易給孩子穿太厚,因為他們跑來跑去容易出汗,一脫衣服就會著涼,引起呼吸道疾病!

3.新生兒生長髮育非常快,他們所需的營養也非常多,這就需要頻頻定時餵奶,但是餵奶也要有個度,不能孩子一鬧就喂,得看孩子是否真的餓了麼!否則喂得太頻繁孩子會消化不良,從而引起其它毛病!讓孩子稍微餓一餓沒關係,可以讓他們的消化系統休息休息,能夠提高胃腸道的消化功能!

所以,民間養育小兒方面還有一種說法:"凍頭凍腳勝似吃藥!"這句話和"要想小兒安,只須三分飢與寒!"有異曲同功之妙,養孩子只要順從孩子的生理特點,順勢而為,把握好度,其時養孩子並不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