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祿山造反一年就死了, 為何安史之亂卻還是打了八年?

靜說歷史


安祿山造反僅一年就被兒子安慶緒給殺了。但是“安史之亂”最終卻延續了近八年的時間。這仗為什麼會打成這樣呢?

(安祿山劇照)

要回答這個問題,咱們先從一場“狂風”說起。

這場“狂風”發生在唐乾元二年(759年)。

當時安祿山已經被安慶緒給殺掉。此後安慶緒的軍隊在和唐軍作戰時,節節敗退,最後只能退居鄴城。這時候,郭子儀、李光弼等九路唐朝大軍總共60萬人,已經對鄴城形成包圍之勢。唐軍只需要圍著鄴城,就算不攻,耗也把安慶緒耗死了。事實上,當時也已經耗了安慶緒四個月之久,安慶緒已經處在了崩潰的邊緣,不得不多次派人向史思明求救,同時還對史思明說,只要他願意來救援,就把皇位讓給他。

當時叛軍除了安慶緒外,也只有史思明一支軍隊,總共有13萬人。史思明本來正在觀望,想等唐軍把安慶緒殺掉了,自己正好登基稱帝。不過,看到安慶緒窮途末路,他也很擔心,怕唐軍拿下鄴城後,反過來收拾他。於是率5萬兵力前來救援。

5萬打60萬,再加上史思明不過是些散兵遊勇,而唐朝都是正規軍,這基本上可以稱得上是拿雞蛋碰石頭。唐軍也想利用這個機會,“圍點打援”,消滅史思明軍隊。

史思明軍隊在和唐軍開戰後,果然不敵,節節敗退。可這時候,突然一陣狂風大作。風一吹,唐朝九路大軍都四散奔逃。大風過後,郭子儀大軍潰退到河陽橋,李光弼的大軍返回太原,其餘節度使也都帶著本部人馬,回到自己的軍鎮。這樣,安慶緒得以解救,史思明誘殺安慶緒,把兒子史朝義留在鄴城,自己則一路追擊,重新佔領洛陽,聲威赫赫。

本來唐朝軍隊就幾乎要把“安史之亂”平定下去了的。卻是一張風作怪,“安史之亂”又死灰復燃。

(史思明劇照)

為什麼會這樣呢?難道是“天意”?“上天”想要再亂一亂大唐?

顯然,所謂“天意”是不可能的。從一場風吹散唐朝60萬大軍這件事,我們所看到的,其實是在圍剿“安史之亂”的時候,唐軍是存在嚴重問題的。什麼問題呢?

一、唐軍缺乏統一主帥。

唐肅宗在靈武即位,遙尊唐玄宗為太上皇,並且得到唐玄宗的認可後,他就成了平定“安史之亂”的實際指揮者。但是唐肅宗受他爹唐玄宗的長期挾制,他本身並沒有什麼能力,又容易受太監及老婆的擺佈,因此指揮更加錯亂。

在這種情況下,唐肅宗最好的做法,就是找一個兵馬大元帥,讓他來作為平定整個“安史之亂”的總指揮。這樣,各路兵馬都好節制,打叛軍基本上可以稱得上易如反掌。

但是,唐肅宗卻害怕這樣做。因為他不想有第二個安祿山出現。有這樣一個統帥出來指揮作戰,固然很容易就把叛軍鎮壓下去,但是,這個統帥也可能奪了他的皇位。那樣一來,他不是白忙活了嗎?所以,一直都沒有選擇這樣的統帥。

(唐肅宗劇照)

二、節度使們顧惜實力。

一場風真的就能吹散60萬唐軍嗎?世上恐怕還沒有這樣的風。但是,各軍鎮卻借題發揮,因為一場風,就各自帶著自己的人馬,回到了自己的軍鎮。

節度使們為什麼會這麼做?原因很簡單,他們都想保持自己的實力,不想和史思明以及安慶緒的亡命之徒硬碰。

由於唐玄宗怠政,對地方節度使缺乏管理和有效的節制,在天寶年間,已經造成了各地方節度使擁兵自重的情況。而安祿山之所以能夠發起叛亂,也正是因為他的權力太大,中央其實已經沒辦法節制他了。

這樣一種情況,所有的節度使們都心知肚明。他們明白,平定“安史之亂”是容易的,重要的不在於平定,重要的在於戰後的利益分割。只有保存了軍隊的勢力,在戰後才有擁兵自重的資本。

三、安祿山稱帝激勵叛軍。

安祿山雖然被兒子殺了。但安祿山從一個邊鎮將軍,一年之內就當了皇帝。這種太容易成功的“捷徑”,對叛軍是個極大的激勵。所以,整個叛軍就像打不死的小強。安祿山過了安慶緒,安慶緒過了史思明,史思明過了史朝義,大家都想過一把皇帝癮。這戰爭就這樣往下延續了。

(參考資料:《舊唐書》《資治通鑑》)


張生全精彩歷史


“安史之亂”

顧名思義,就不是安祿山一個人領導叛軍。“安史之亂”自755年12月16日至762年2月17日,歷時7年2個月1天。之所以大這麼久,叛軍先後出現了四位領導人物,分別是安祿山、安慶緒(安祿山次子)、史思明(安祿山部將)、史朝義,唐王朝內部也是互相掣肘,期間斷斷續續才打了這麼久。(安祿山劇照)

唐玄宗、楊國忠和安祿山叛亂

安祿山在唐玄宗時期是唐朝東北方向的三個節度使,擁有精兵15萬。河北這樣一地區由於“五胡亂華”的動亂,是漢族和少數民族的聚集區,民族矛盾比較集中。755年12月16日,安祿山假借討伐楊國忠的名義起兵叛亂,不到一年的時間就攻克了洛陽。唐朝名將哥舒翰和安祿山的部隊對峙在潼關,哥舒翰堅守待變,叛軍也攻克不了潼關,唐玄宗和楊國忠卻執意哥舒翰出戰,結果導致唐軍大敗,長安城也沒有積極佈防,隨即丟失了都城長安。


潼關之敗,丟失長安非將領不能戰,兵不夠強,而是唐玄宗、楊國忠的錯誤指揮造成的

安祿山之死和安慶緒

安祿山在打下長安後,在洛陽稱帝,國號大燕。據史料記載,安祿山特別的肥胖,有眼睛疾病,腳部也有潰瘍,性格變得越來越暴躁,對和自己一起領兵兒子安慶緒也不例外,身邊的侍衛也飽受其苦。安祿山有一個寵妃段氏,生了一個小兒子安慶恩,特別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夠繼承安祿山的帝位,安祿山也有意費除掉自己的兒子安慶緒。

安慶緒知道後,擔心自己的帝位和性命,於757年正月初五,安慶緒和安祿山的侍衛謀殺了安祿山,安慶緒自己稱帝。(郭子儀劇照)

安慶緒沒有安祿山的威望,眾多的叛軍將領們搶奪了大量的財物和美女後無心戀戰。這時唐肅宗李亨沒打招呼給唐玄宗就自己稱帝了,唐軍在郭子儀、李光弼等率領下,紛紛擊潰安慶緒的叛軍,收復了長安和洛陽,安慶緒的部隊潰散,大部依附了史思明,而安慶緒只帶了1300人逃到鄴城(河北邯鄲臨潼)。

鄴城之戰和唐肅宗的策略

757年陝郡之戰,唐軍大敗安慶緒,安慶緒只帶領1300人逃到鄴城。按道理,應該快速進軍消滅安慶緒,可是鄴城之戰在一年後才開戰,這是為什麼吶?

這時唐肅宗在迎接太上皇李隆基迴歸長安,忙著權利分配,如何控制唐玄宗這個爹。控制好了 內部權利。唐肅宗又擔心了另一件事情,假如叛軍被打敗了,打敗叛軍的將領們要是成為第二個安祿山怎麼辦?唐肅宗特別寵信了一批宦官,如魚朝恩、李輔國、程元振等,讓太監魚朝恩監軍。(史思明劇照)

安慶緒在這一年的時間裡收攏潰敗的軍隊,迅速壯大起來。郭子儀、李光弼等九路人馬,圍攻鄴城,奇葩的是這麼多的唐朝軍隊居然沒有統帥,糧食後勤也供應不足。儘管這樣,唐軍仍然擊潰了安慶緒的主力部隊,安慶緒龜縮在鄴城等待史思明的救援,並許諾讓位給史思明。號稱60萬的唐軍與史思明5萬精銳部隊激戰,此時突然颳起了大風,天昏地暗,唐軍潰敗,九路唐軍各自迴歸各自的駐地,史思明乘勢奪去了洛陽。

這次唐軍的潰敗主要原因是唐肅宗對將領們的不信任,寵信太監造成的。不過這一戰後,史思明誘殺了安慶緒和他的主要將領,自己成了老大。

史思明之死和叛軍的覆滅

758年史思明為了麻痺唐朝政府,假意歸降,暗地裡卻在收攏潰散的安慶緒部隊,積攢力量。唐朝對史思明也是不放心,暗地裡也在積極謀劃消滅史思明部隊。史思明覺察到了唐軍的計劃後,與安慶緒相互為援,鄴城之戰後,誘殺安慶緒以及他的主要將領,自己回到范陽,自稱“大燕皇帝”。(僕固懷恩)

761年3月,史思明又犯了和安祿山一樣的毛病,自己也被自己的兒子史朝義乾死了,史朝義自己稱帝。不過史朝義的威望也不如史思明,軍隊的戰鬥力大大下降了。

762年,唐肅宗因為太監李輔國、程元振處理了張皇后,自己也被嚇死了。唐代宗即位,啟用朔方節度使僕固懷恩為統帥,聯合回鶻軍隊,合擊叛軍於洛陽,打敗了史朝義的固有部隊和主要援軍,史朝義敗。史朝義的殘部被原來叛軍的其他將領所不容,最後自縊在范陽城外的樹林中。

這次,唐代宗接受了大臣的建議,大赦投降的叛軍,叛軍投降的主要將領被封為節度使。

唐廷任命降臣田承嗣為魏博(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節度使,李懷仙為盧龍(今河北北部)節度使,李寶臣為成德(今河北中部)節度使,薛嵩為相衛節度使。

從此開始了宦官專權和範鎮割據的時代,唐王朝開始走下坡路了。


穿越再現彼岸


安史之亂,從公元755年12月起,至763年止,歷時7年零三個月。

之所以叫安史之亂,不叫安祿山之亂,說明除了安祿山,還有別的首領。在安祿山死後,其他的首領堅持了六年。

安祿山:


嚴格的來說,安祿山死後,叛軍確實是在走下坡路,叛亂一方和腐朽的唐王朝拉鋸一樣的拉了六年多,最終唐王朝取得了勝利。

唐玄宗天寶年間,政治腐敗,玄宗寵愛楊貴妃,重用楊國忠、李林甫,信任安祿山,讓他當三鎮節度使,擁有十幾萬精兵,客觀上為安祿山造反提供了條件。由於安祿山和楊國忠矛盾很深。

加之安祿山又是胡人,這些中央與地方的矛盾,民族矛盾等各方面的矛盾結合在一起,終於量變到質變,引發了“安史之亂”。 初期,叛軍勢如破竹,連克洛陽、潼關,進逼首都長安。唐朝許多文臣武將紛紛投降。

叛軍進軍路線:


756年正月,安祿山稱帝,國號大燕。可是稱帝后的安祿山,由於身體越來越差,脾氣也越來越暴躁,對身邊的人也是刑罰日峻。

(757年)正月,其子安慶緒指使心腹李豬兒將安祿山刺殺,自立為帝。 逃難中的唐玄宗在馬嵬遭遇兵變,被迫讓位給兒子肅宗。肅宗重用郭子儀、李光弼等人,擊敗史思明,收復了河北。

叛軍方面由於連丟長安和洛陽,內部矛盾越來越深,且史思明的勢力越來越大,安慶緒總想找機會除掉史思明,沒想到史思明先下手為強,先幹掉了安慶緒。

安慶緒:


761年三月,史思明被其子史朝義所殺,叛軍盡歸史朝義。唐軍在回紇的幫助下,在洛陽大破史軍,763年,隨著部下紛紛降唐,走投無路的史朝義自殺,安史之亂被平定。 安史之亂打了七年多,其實,如果唐軍上下齊心,統帥得力,是有機會提前結束這場叛亂的。

第一個機會是潼關保衛戰。當時守潼關的封常清、高仙芝採堅守潼關不出,叛軍攻打不下,可是因為唐玄宗聽了謅言,以"失律喪師"之罪處斬封常清、高仙芝。

起用哥舒翰後,又逼哥舒翰出戰,結果潼關丟失,長安不保。當時郭子儀、李光弼在河北接邊打了幾個大勝仗,進展十分順利,只要守住潼關張引朔方軍北取范陽,覆叛軍巢穴,叛軍必潰。

老將哥舒翰:


第二個機會是758年,安慶緒被郭子儀部20餘萬人(後增至60萬)包圍,但由於肅宗聽信宦官魚朝恩讒言。對郭子儀產生猜忌,將郭子儀召回京城,大軍因此沒有統帥,以致叛軍大敗唐60萬大軍。

如果不是肅宗的神操作,此次是剿滅叛軍的最好機會。 所以,本該兩三年結束的戰爭,由於雙方都有神操作,結果打了七八年。

雖然安祿山這個罪魁禍首死了,唐軍也不能立刻平定叛亂,導致安史之亂給國家和人民帶來了嚴重的破壞。


剛日讀史


唐朝歷史上最大的一次叛亂安史之亂持續時間長達8年,直接導致了大唐王朝由盛轉衰。安史之亂的首惡安祿山在發動叛亂後僅僅不過一年多時間便被兒子安慶緒殺害,可為什麼安史之亂還是打了八年?




唐朝在經過了唐太宗的“貞觀之治”、唐高宗的“永徽之治”、武則天的“貞觀遺風”和“治宏貞觀,政啟開元”以及唐玄宗的“開元盛世”之後,唐朝國力達到鼎盛巔峰。但是唐玄宗統治中後期,天下承平日久,開始耽於享樂、奢靡無度。寵信楊國忠、楊貴妃兄妹,對胡人安祿山委以重任。天寶十四年(755年),早已謀劃很久的安祿山以除奸臣之名(此奸臣即楊國忠)起兵15萬反唐,叛軍起兵,天下震動,安祿山叛軍在短時間內就佔領了河北,同年十二月攻破東都洛陽,不久又大敗唐朝名將哥舒翰,潼關失守。天寶十五年六月(756年)安祿山叛軍進入長安,玄宗倉皇逃奔成都,途中於馬嵬驛發生政變,楊貴妃被高力士縊殺,楊國忠被亂刀砍死。




進入洛陽的安祿山很快就稱帝建制,成為了大燕皇帝。叛軍進入長安後安祿山眼疾復發,不久即雙目失明。同時他在立儲之事猶豫不決,想廢長立幼,棄次子安慶緒而改立幼子安慶恩,安慶緒因此心憂如焚時刻擔心被廢。唐肅宗至德二年(757年)正月五日夜,安祿山被安慶緒安排的宦官李豬兒弒殺。但是奇怪的是,叛亂首惡安祿山死後,安史之亂卻依然又打了六年,深挖原因,我們會發現這場叛亂遠非我們所想的那麼簡單。




首先,安祿山為發動這場叛亂顯然是籌劃多時準備充足,他在反叛前深受玄宗的恩寵和信任,他不僅身居要職而且還手握兵權,身兼范陽、平盧以及河東三鎮節度使。手上有錢有糧有兵,據《舊唐書》卷三十八《地理志》所載,開元二十一年(733年)唐朝全國有軍馬八萬匹,而安祿山治下的范陽、平盧和河東三鎮就佔去了26000匹。安祿山出京之後,秘密操練兵馬,散其財資而招募胡人入伍,這些軍士訓練有素作戰勇猛極為兇悍,特別是騎兵人數眾多,在實力對比上,安祿山的叛軍與唐軍對弈中絲毫不落下風。




其次,唐朝統治階級內部本身腐朽不堪矛盾重重。大唐太平日久,玄宗本人耽於享樂,荒廢朝政,朝廷大小事皆委於楊國忠、李林浦等奸臣賊子,致使軍資不足,裝備簡陋備,馬匹廢弛,軍隊戰鬥力大打折扣。在安史之亂爆發後,唐玄宗平叛過急,沒有采取據險固守消滅叛軍銳氣待機出擊的正確平叛方式,而是反而過早出兵反攻。而敵軍崔乾佑養兵蓄銳,看準時機,引誘唐朝軍隊出戰;並在雙方會戰時,假裝偃旗撤退,實則引誘唐朝軍隊進入後方伏擊地,計謀得逞,致使平叛之戰沒能成功。同時玄宗聽信監軍宦官的讒言,冤殺大將封常清和高仙芝。名將哥舒翰率領二十萬唐軍扼殺潼關,玄宗又聽信讒言,且平叛心切,誥命哥舒翰出兵,知道必敗的哥舒翰被迫出關,結果唐軍果然大敗,他自己也被叛軍活捉了。一連串的戰略失誤反而使叛軍發展迅速,東西兩京的淪陷,玄宗的出逃更是一度使安史叛軍佔據了絕對上風。




最後,安史之亂的核心領導人是安祿山和史思明,史思明作為安祿山手下的第一悍將絕非泛泛之輩。安祿山的兒子安慶緒,史思明的兒子史朝義也都是頗有領兵作戰的能力,安祿山被弒殺後,史思明獨撐大局,雖降而復叛但依然使叛軍苟延殘喘了許多年,史思明被兒子史朝義弒殺後,不認輸的史朝義帶領餘下的叛軍又堅持了一段時間,最終在唐朝名將郭子儀、李光弼的全力剿殺下,持續了八年的安史之亂宣告結束。


大國布衣


唐天寶十四年,即公元 755年,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胡人安祿山自范陽起兵,攜三鎮之兵及依附胡人部落之兵共計15萬餘人,由北及南,浩浩蕩蕩而來,唐朝陷入了曠日持久的內戰,這是唐王朝的一場浩劫,人口大量喪失,國力銳減,整個黃河中下游地區都被波及,盛世大唐由此走向衰落。



“宮室焚燒,十不存一,百曹荒廢,曾無尺椽。中間畿內,不滿千戶,井邑楱荊(楱應改為榛),豺狼所號。既乏軍儲,又鮮人力。東至鄭、汴,達于徐方,北自覃、懷經於相土,為人煙斷絕,千里蕭條”——《舊唐書·郭子儀傳》!

由於這次暴亂的始作俑者是安祿山與史思明,因此得名安史之亂!而由於其爆發於唐玄宗天寶年間,也稱“天寶之亂”!



這場戰亂雖然由安祿山發起,不過在安史之亂的第二年,安祿山就已經死掉了,是他兒子給殺的。 然而,即使安祿山身死,這場動亂依舊持續了八年之久。

安祿山死後,他的兒子安慶緒扛起了反叛大旗,繼承大燕皇帝。不過這安慶緒能力不行,雖然心狠手辣,殺了父親取而代之。但對於下面並不能像安祿山那樣令行禁止,許多人都不服他。其中帶頭的就是安祿山部將史思明。最終安慶緒被史思明所殺,史思明接收了安慶緒的部隊,稱“大燕皇帝”,繼續作亂。



說來也是有趣,這史思明的命運和安祿山是何其相似,它座皇帝沒多久也被自己的兒子史朝義。而在這樣一而再再而三的內訌之下,叛軍也逐漸離心分裂,安史之亂終於在公元763年結束。

所以安祿山雖然死得早,但他“後繼有人”,安慶緒,史思明,史思明他兒子等人的“前赴後繼”使得這場戰爭持續了近8年。



當然,這只是原因之一,戰爭能持續這麼久,唐朝方面也是有責任的。畢竟反叛戰爭的產生,需從統治者和造反者這兩個角度來分析。

大家都知道,唐玄宗後期治理國家變得越來越昏庸!這原本就為唐朝的衰弱和造反埋下了伏筆! 蒼蠅不叮無縫的蛋!長年的昏庸無道,致使百姓深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既使安史之亂不發生,也會有其他的造反事件發生!

其實剛開始的時候,反叛軍的實力不算強大,15萬人的力量並不足以禍亂整個大唐。可是此時的唐朝政府已經有很多年沒有經歷過戰爭了,當時海內承平日久,百姓以及幾代人沒有見過戰爭了!



而在潼關好不容易穩住陣腳,可哥舒翰還是敗了,二十萬唐軍精銳付之一炬,一代名將哥舒翰也因此晚節不保,最終國都長安陷落,唐王朝名義上算是“亡國”。

而且唐朝後期,內部矛盾越來越嚴重, 大家誰都不希望在剿滅了反叛軍之後,被自己的政敵落井下石!就拿睢陽之戰來說,張巡堅守睢陽城十數月,援軍竟然寥寥無幾。真的十無兵可派嗎?那可不見得,江淮流域唐朝屯兵可不少。



正是這種不團結,導致反叛軍的勢力就變得越發的壯大,難以收拾殘局!

事實上,這種情況在安史之亂結束之際依然還在發生,很多人可能昨天還是反叛軍的小頭目,今天搖身一變,就成為了唐朝政府的節度使 這就叫養虎為患!招降政策雖然暫時平息了一部分的戰火,但是卻讓一部分的反叛軍獲得了休養生息的機會!那些反叛軍,都不是安分守己之輩。只要有了一絲風吹草動,他們又會揭竿而起!


白話歷史君


唐肅宗李亨繼位後的第二年,大唐帝國開始組織大規模的反攻,僅僅一天時間就攻克了長安城;又用了不到一個月時間,就把洛陽城收復;在此基礎上,中原戰場也開始全線反攻,於是叛軍開始紛紛投降,安祿山也在一片絕望之中被自己的兒子所殺。

到此為止,安史之亂似乎就要結束了。但是很不幸,隨後不久,這場叛亂又死灰復燃,並且又持續了整整七年才結束,表面上看,是因為安祿山死後,還有安慶緒和史思明,他們率領叛軍繼續和唐軍對抗,等到史思明被殺後,還有史朝義。所以這場叛亂,才會持續這麼久。

但真實原因,顯然沒這麼簡單。因為,單從實力上分析,如果大唐皇帝的敵人只是安祿山、安慶緒和史思明等人,大唐帝國早就把他們給剿滅得乾乾淨淨。問題是,在大唐皇帝眼中,所有的軍方大佬,都是潛在的敵人,如果不好好防範他們,他們都會變成安祿山的。

換句話說,當時唐肅宗、甚至後來的代宗皇帝,內心最大的陰影,絕不是安史叛軍,而是那些掛著大唐旗幟的政府軍。因為,政府軍無論是從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要遠勝於安史叛軍,如果不構建各種有效的防範措施,就算把叛軍打敗,無非是前驅狼後入虎。

對此,我們可以看下郭子儀、李光弼等人,在安史之亂平定前,他們的地位都高得都不能再高。所以當時的唐肅宗都發愁的說,現在郭子儀、李光弼權力地位高到這種地步,如果他們收復兩京後,我該拿什麼封賞他們呢?

也正因為此,在唐肅宗的眼中,政府軍絕不是省油的燈,只要控制的力量稍弱,政府軍也會變得和安史叛軍沒有區別。在這種背景下,眼看著叛亂即將平定,唐肅宗卻開始大玩怪招。於是,大太監魚朝恩開始節制郭子儀、李光弼等軍方大佬。

這樣一折騰,軍方大佬自然在關鍵時候集體拉稀。因為,皇帝像防賊一樣的防著政府軍,顯然會削弱政府軍的戰鬥力。而且,前線九個大帥各自為戰,讓一個大監居中協調,肯定會把政府軍的戰鬥力削弱殆盡。

於是,政府軍被叛軍打得大敗而歸。然而,即使到了此時,大唐皇帝依然繼續出昏招,於是郭子儀被皇帝解除了兵權,賦閒在家。表面上看,這是大唐皇帝腦袋讓驢踢了,但實際上,是因為如果大唐皇帝一昧放任郭子儀,郭子儀也會變成安祿山的,就算郭子儀不想當安祿山,他手下的小弟也會哭著喊著支持他當安祿山。

因為類似的原因,無論唐肅宗、還是唐代宗,都是像防賊一樣的防著郭子儀。從來不會輕易把兵權完全交給郭子儀,就算因為特殊原因,不得不把兵權交給郭子儀,事情一結束,也會馬上把兵權收回來。因為在大唐皇帝眼中,如果給郭子儀的權力太大,郭子儀也隨時可能變成安祿山的。

事實上,在收復兩京之後,對大唐皇帝而言,真正的心腹之患,已經不再是安史叛軍。因為單純安史叛軍,它已經不算是啥大事,如果皇帝一門心思就是消滅安史叛軍,早就把它滅得乾乾淨淨。

對於當時的大唐皇帝而言,他最大的威脅,是軍人勢力日漸高漲,如果不能想出好辦法控制他們,平定安祿山,還會有王祿山;甚至而言,一個安祿山倒下了,還會有無數個安祿山站起來。

所以,唐肅宗在在收復長安洛陽後,開始變變本加利的用太監駕馭軍人。當然,唐肅宗的這種行為,自然會受到軍人集團的集體抵抗,因為叛軍還沒有被消滅,皇帝就這樣對待軍人集團;等叛軍被消滅後,皇帝還會給軍人集團活路嗎?

所以大唐皇帝在平定叛亂的關鍵時候,總是會莫名其妙的掉鏈子。很多人以可能會覺得,如果大唐皇帝能夠毫無保留的信任軍方將領,他們自然會對皇帝忠心。但問題是,這個世上還真沒有絕對的忠臣良將,尤其對於皇帝來說,一旦喪失制約,任何忠臣良將都會變成安祿山的!

對此,我們可以看下平定安史之亂最著名的的三個將領:郭子儀、李光弼、僕固懷恩。郭子儀早早被皇帝解除了兵權,而且一直嚴加防範,而郭子儀自己也能經起各種誘惑,所以最終功德圓滿。

李光弼已經半隻腳踏上亂臣賊子的道路,結果意外病逝,所以雖然沒有功德圓滿,但好歹沒有進入亂臣賊子的行列。至於僕固懷恩最後朝著亂臣賊子的道路越走越遠,蓋棺定論就是亂臣賊子。

所以,面對這種事實,哪個大唐皇帝敢相信將帥的忠心呢?既然皇帝從內心不信任軍方大佬,那麼在平定叛亂時,皇帝自然會時刻防備著軍方大佬。既然如此,大唐政府軍的積極性和戰鬥力,也無從發揮出來,平定叛亂也就變得遙遙無期。



我是趙帥鍋


安史之亂其實就是藩鎮打藩鎮,叛軍和鎮壓叛軍的唐軍都是藩鎮兵。唐玄宗和唐肅宗兩父子對藩鎮軍隊的忠誠度持懷疑態度。因此這就導致了唐軍在鎮壓叛軍的過程中:皇帝對唐軍的態度很糾結,他既要依靠藩鎮去鎮壓叛軍,但又不信任參與平叛的藩鎮兵,經常做出一些愚蠢的決定。

於是,參與平叛的唐軍就在皇帝不信任和皇帝扯後腿的前提下,花了七年零兩個月才徹底蕩平安史之亂。



唐朝中前期的皇帝,除了唐高宗李治外,全部都是非正常上位。

高祖李淵篡隋朝江山上位;

李世民靠玄武門之變上位;

武則天篡奪李唐江山上位;

唐中宗靠“神龍政變”上位;

唐睿宗靠“唐隆政變”上位;

唐玄宗靠“先天政變”上位;

唐肅宗在臨武登基,遙尊玄宗為太上皇,實際上就是篡了玄宗的皇位。

一個通過篡位或者政變才上位的皇帝,他們最害怕什麼?必然是害怕別人也用同樣的方式篡奪自己的皇位。因此,唐朝皇帝普遍都有多疑的毛病,既不信任親人也不信任文臣武將,只信任宦官和狗腿子。

但問題是,狗腿子雖然聽話,但這些人不能打硬仗。真正要打硬仗了,還是需要真正有本事的人才行。就比如,安史之亂的兩個禍首安祿山和史思明,平定安史之亂的功臣郭子儀和李光弼,以及在平定安史之亂過程中被砍了腦袋的高仙芝、哥舒翰等人。

在安史之亂爆發前,玄宗皇帝也確實是這樣安排的。

比如他在全國設立十個藩鎮,其中西北設立隴右、朔方、河西三個藩鎮,總兵力約二十一萬人,交由郭子儀等人負責;關東設立平盧、范陽、河東三個藩鎮,總兵力約十八萬人,交由安祿山等人負責。這六大軍區的總兵力接近四十萬,實際上就是維持大唐江山的基石。然後唐玄宗再讓楊國忠這類狗腿子制衡安祿山這些大將,達到內、外臣相互制約的作用。

應該說,這種制約架構還是合理的,唐朝也拜這種架構,達到了鼎盛。但問題是,玄宗給予安祿山的權力太大了,並且唐朝中央軍因為無所事事,沒有戰爭的歷練,戰鬥力奇差。於是這就給了安祿山造反的機會。



安祿山造反後,叛軍勢如破竹,大有直取東都洛陽的趨勢。玄宗當時還不知道安祿山叛軍的厲害,傻乎乎的派名將高仙芝、封常清去洛陽募集新兵抵抗安祿山。其結果自然是沒有任何懸念——唐軍被打得大敗。

其後,封、高二人率殘兵退回潼關,想借助潼關之險,防禦安祿山。然後等援軍抵達後,出關消滅安祿山。但是唐玄宗愛懷疑文臣武將的毛病在這個時候犯了,他懷疑封常清和高仙芝的忠誠度,便在奸臣的蠱惑下,將二人斬首。

斬了封、高二人後,玄宗讓名將哥舒翰繼續守潼關。可是沒過多久,玄宗又開始懷疑哥舒翰的忠誠度。任憑哥舒翰如何力辯,就是逼迫哥舒翰出關迎戰安祿山。其結果又是無懸念,哥舒翰被打得大敗。

當哥舒翰兵敗後,安祿山都要笑瘋了,他原本攻不下潼關,有退兵的打算,但是玄宗千里送人頭,以近乎於二逼的方式把潼關拱手讓給了他。這種美意他豈能放過?於是安祿山大軍西進,攻下了長安城。

至於唐玄宗,他在連續逼死大將後,早已經是人心盡失。憤怒的御林軍殺掉楊國忠,還逼玄宗賜死貴妃楊玉環。玄宗無奈,只得順從御林軍的意思,處了楊玉環。



這個事件之後,唐玄宗算是沒臉了。幾十年累積下來的天子威嚴,在這一刻是到丟得乾乾淨淨。太子李亨看出跟著玄宗已經沒前途了,便離開玄宗,選擇北上靈武,並在靈武登基,是為唐肅宗。

唐肅宗在臨武登基後,先是召集西北藩鎮的將領開會,佈置反擊的方案;接著又派人去回紇借兵,代價是允許回紇在長安縱兵搶劫三天三夜。在這一系列的佈置完畢後,唐軍的反擊正式開始。

前面說了,唐軍的主力分成兩大塊,一大塊是安祿山的關東軍,另一大塊是郭子儀等人統領的河西軍。這兩支軍隊實力相當,若是交起手來,安祿山佔不到便宜。而肅宗又拉攏了回紇參戰,唐軍在實力上佔優勢。因此當唐軍發動反攻後,叛軍立刻就崩了,先後退出了長安和洛陽。

其後不久,安祿山被殺,叛軍的二號股東史思明宣佈降唐。叛軍僅剩安慶緒一支。叛軍的士氣一落千丈,儼然有土崩瓦解之勢。這個時候只要唐軍加把力,消滅安慶緒,應該不是什麼難事。



可是唐肅宗繼承了玄宗多疑的毛病,他以政治家的眼光判斷:

安祿山是藩鎮,他能造反。郭子儀、李光弼也是藩鎮,他們會不會也造反?

太子李俶在前線坐鎮,他整天與節度使混在一起,他會不會在平定安慶緒之後,帶兵殺回長安,逼自己退位?

想到這些,唐肅宗就睡不著覺了。於是,當唐軍集結十個節度使,圍剿安慶緒的關鍵當口,肅宗把太子李俶調回了長安。

然後唐肅宗表示,圍剿安慶緒的這一仗,就不要統帥了,太子回長安,他不去了,副元帥也不設了,你們各自為戰。但是呢,也不能讓你們十個節度使各自為戰,這會導致扯皮,所以我要派一個人去籌劃全局。這個人就是我最信任的人——魚朝恩(太監)。

結果大戰爆發後,魚朝恩卵用沒有,十個節度使還是各自為戰,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互相扯皮,局面一團糟糕。十節度使之一的李嗣業扯皮扯煩了,說他自己率軍去攻城,然後他就戰死了。

早先降唐的史思明聽說此事後,立即就起了興致。他敏銳的判斷出,現在的唐軍就是一盤散沙,雖然人多,但凝聚不起戰鬥力。此時正是渾水摸魚的好機會。

於是,史思明就帶著兵來了。跑到離安慶緒不遠的魏州(大名縣)觀望戰況。



當時,身為十節度使之一的李光弼本能的察覺到史思明這是來者不善,便向監軍魚朝恩大公公建議:史思明偷偷摸摸的來了,現在我們兵力佔絕對優勢,應該抽調部分兵力專門盯著史思明。以免他偷襲我們。


對此,魚公公表示,滾一邊去。然後史思明就這麼莫名其妙的沒人管。

再然後,史思明想確定唐軍是不是真的存在指揮不一、互相扯皮的毛病,就大膽的派一支小股部隊襲擾唐軍的糧草。

由於史思明派出的都是小股部隊,唐軍認為這就是史思明最大的膽兒了,畢竟咱們這裡有十個節度使,號稱有步騎六十萬,史思明還敢打咱們?

於是,唐軍也就繼續不管史思明,都在安慶緒的城下守著,準備等安慶緒斷糧後,搶一個頭功。

結果,史思明見唐軍果然是一盤散沙,便率軍直接突襲。唐軍遠遠看到史思明大軍,都以為是友軍,都不做防備。(這就是沒有統一指揮的弊病,因為大夥都不知道友軍在忙啥,肅宗簡直是個“天才”)。

於是,唐軍就這麼被史思明給打了一個措手不及,十節度使之一的魯炅直接戰死。郭子儀本想反擊,但由於碰上風沙,無法組織還擊,只得被迫撤退。

然後,唐軍就在史思明的攻擊下,稀里嘩啦的全潰散了。九個節度使退回本鎮,只有李光弼和王思禮是全軍而還,其餘都是損失慘重。郭子儀也是損失慘重,只帶出一部分潰兵。不過他沒有回本鎮,而是撤到河陽,因為他擔心史思明會打洛陽,所以他就帶兵去了河陽(洛陽門戶)。

於是,原本很有希望在安史之亂的第三年就提前平定的叛亂,因為唐肅宗這一近乎於二逼的安排,就給又往後拖了四年。



史思明殺退唐軍後,他也沒追擊,而是設計殺掉了安慶緒。然後,他把安慶緒駐守的鄴城丟給兒子史朝義掌管,自己回去范陽老巢了。

唐軍原本以為史思明會來追殺,一開始還怕的要死,可是見叛軍按兵不動後,喜歡鬧內訌的毛病又犯了。

唐肅宗派人去斥責郭子儀,質問他是怎麼指揮的。郭子儀表示,我又不是總指揮,為什麼就來質問我?欽差表示,你雖然不是總指揮,但你以前當過總指揮,這口大黑鍋鍋不背在你身上,還背在誰身上?

然後,郭子儀就光榮地接過黑鍋,被唐肅宗一腳給踢回老家去了。

再然後,唐肅宗誇獎了李光弼,封李光弼為天下兵馬副元帥,讓他指揮前線。但是這個副元帥只是個虛職,沒人聽他的,李光弼只能調動自己手上的那點兵馬。

郭子儀之前當副統帥,太子是正統帥,雖然太子不會行軍打仗,但是郭子儀以太子的名義號令三軍,他的命令是有效果的。可是肅宗只任命李光弼,不給他派鎮場子的人,這就直接導致了接下來的大敗。(唐肅宗簡直就是一個“天才”)

四個月後,史思明大軍反攻洛陽。李光弼手裡沒人,其他的節度使都不服李光弼。逼得李光弼實在沒辦法了,只能下達了一個非常無奈的命令——放棄洛陽,讓叛軍進佔洛陽周圍各地。然後唐軍各打各的,襲擾叛軍,但不要和叛軍決戰。

就這樣,東都洛陽繼安祿山反叛之後,第二次丟了。

幾個月後,也就是安史之亂的第五年,唐肅宗穩不住了,質問李光弼為什麼還不能收復東都洛陽?你是不是怯戰?

唐肅宗在搞倒郭子儀後,又開始準備搞倒李光弼了。

李光弼想到當年的封常清、高仙芝二位,後脊背發涼。看來要是不去跟叛軍決戰,皇帝要搞死我啊。於是李光弼就下定決心,準備跟叛軍決一死戰。


但是,唐軍的野戰能力太弱,野戰必輸。所以李光弼決定依託邙山列陣,削弱叛軍在野戰方面的優勢。

可是,唐肅宗派去監軍的僕固懷恩認為,朝廷從回紇借來的兵,都是花了錢的,依託山地列陣,讓那幫回紇騎兵怎麼打?於是他就要求李光弼在平原列陣,以便發揮回紇騎兵的長處。

然後,李光弼表示反對,大罵僕固懷恩不懂兵法。僕固懷恩也不甘弱,嘲笑李光弼倒是懂兵法,不也被史思明壓著打?

再然後,僕固懷恩拉太監魚朝恩出來,讓魚朝恩逼李光弼答應自己的計劃。李光弼看到魚朝恩就火大,當年就是因為你才敗的那麼慘,現在你又來?於是他就更不答應了。

再再然後,就在三個人持續撕逼的時候,就在唐軍不知道該在哪兒列陣的時候。史思明的叛軍就殺來了。

再再再然後,唐軍被再次打得大敗,輸的連臉都沒有了。

最後,僕固懷恩背鍋。因為唐肅宗考慮,要是再處理李光弼,唐軍就真沒人了。難不成要讓自己去當大元帥?



李光弼見皇帝沒處分自己,心就寬了。接下來他也不收復洛陽,而是按照自己的節奏打,先收復被叛軍進佔的其它區域,最後再跟叛軍決戰。雖然這個步驟的進展緩慢,但也還算是比較順利。

在這期間,史思明被史朝義所殺,史朝義接管叛軍;唐肅宗病死,唐代宗繼位,安史之亂來到了第七年。

唐代宗借到回紇的兵馬援助後,立馬讓兒子李適(後來的唐德宗)為元帥鎮場子,當年背鍋的僕固懷恩為副元帥籌劃全局,對東都洛陽發動了反攻。由於這次唐軍終於有了總指揮,因此順利得收復了洛陽。

收復洛陽之後,唐軍副統帥僕固懷恩採用挖牆腳的方法,連續詔安了史朝義手下得四個實力派將領,導致史朝義成了孤家寡人。然後史朝義就開始逃竄。

時間來到第八年,僕固懷恩派各路軍隊追殺史朝義,結果剛投降唐軍沒幾天的李懷仙率軍追上了史朝義,史朝義自殺。

歷時七年零兩個月的安史之亂,至此才算是完全終結了。

平定安史叛亂後,唐代宗並沒有撤掉叛亂的藩鎮,而是把這些藩鎮分割,削弱這些藩鎮的實力,讓他們相互之間牽制,不能威脅到中央的安全。



總結:安史之亂之所以持續時間長,主要就在於皇帝不信任大將,對出身於藩鎮的將領時時提防。限制了大將的指揮權,相當於是給叛軍送助攻,扯唐軍的後腿。這麼胡亂的指揮,平叛時間當然就長了。

如果說,當年哥舒翰死守潼關時,玄宗不逼他出戰,而是等大軍集結後,再來個裡外夾擊安祿山,或許安史之亂就平定了;

如果說,當十節度圍剿安慶緒時,肅宗繼續讓唐代宗做擺設元帥、郭子儀做副元帥,或許安慶緒當時就被唐軍徹底給滅了;

如果說,李光弼收復洛陽時,唐肅宗別讓僕固懷恩去洛陽,而是讓僕固懷恩率回紇兵去襲擾叛軍的後方。讓李光弼獨立指揮收復洛陽,或許唐肅宗還能親眼見到平叛的最終勝利。

但是,歷史沒有如果。從玄宗和肅宗兩父子的角度來看,他們並不認為自己錯了。因為安史之亂雖然只是一場軍事叛亂,但是在皇帝的眼裡,這不僅僅是盡是問題,而是政治問題。戰爭可以慢慢打,可是權力,皇帝的權力不能旁落啊!


Mer86


安史之亂髮生在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領頭的是安祿山與史思明兩個人,雖然安祿山造反一年就被他兒子安慶緒給殺了,但是安慶緒繼承了安祿山的地位稱帝,並且還有史思明,史思明的兒子史朝義帶領叛軍繼續與唐軍作戰,打了八年也很正常。

安史之亂髮生的原因很多,主要還是社會各種矛盾不斷髮展到最後不可調和的產物。



第一,唐朝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到了唐玄宗時期的開元盛世,唐朝的經濟國力各方面達到了頂峰,也加速了土地兼併,大量的農民失去土地成為流民,社會矛盾日趨尖銳。

第二,唐朝在邊關設置的節度使制度,導致節度使權利越來越大,掌握了地方的軍政財政大權,用募兵制替代府兵制,使國家的軍隊成為了節度使私人武裝,中央指令無法調動,同時中央軍隊數量質量方面與邊關軍隊完全不在一個等級,導致地方有了威脅中央的資本。

第三,朝廷內部爭權奪利,內部互相傾軋,以李林甫,楊國忠為代表的奸臣當道,破壞朝綱,同時與地方將領矛盾加劇,特別是楊貴妃家族,以及皇帝及統治階層的驕奢淫逸。而楊國忠與安祿山的矛盾成為安史之亂爆發的直接原因。






至於安祿山造反一年就被兒子殺了,安史之亂還打了那麼多年,主要是叛軍實力強大,朝廷腐敗,中央軍實力弱數量少,而且皇帝瞎指揮,導致戰事持續了八年。


我是大灰狼LD


唐朝始建於公元618年,由唐高祖李淵建立,存在了二百多年,是繼隋朝大一統南北分裂之後的第二個朝代。

唐朝可謂是當時的世界第一國,是中國封建時代最耀眼的王朝之一。那麼即便是如此的盛世繁唐卻也終究抵擋不住時間的流逝,盛唐也在其後所爆發的“安史之亂”中由盛轉衰,逐漸被湮滅於歷史長河中。

爆發於公元755年的安史之亂使唐朝付出了很大的代價。經過了這一次的叛亂和所導致的戰事,大唐元氣是大大不如從前。不論是從政治、經濟還是軍事上來看此後的唐朝都是處於一種苟延殘喘的狀態下。北宋政治變革家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有過這樣的記載:“由是禍亂繼起,兵革不息,民墜塗炭,無所控訴,凡二百餘年。”由此可見,安史之亂的確是給了當時的普天生靈造成了莫大的摧殘,從此導致唐朝全面逐漸崩潰。



那麼在當時唐太宗等幾位皇帝所執政的盛唐基礎上,再加上唐玄宗前期的“開元之治”,唐朝一度盛世繁華,為何會在唐玄宗後期爆發安史之亂呢?那又為什麼安史之亂在安祿山死後戰爭還是斷斷續續地持續了八年呢?

第一點,安史之亂主要由安祿山、史思明和各自的兒子(安慶緒、史朝義)所發動,所以說即便安祿山死了,叛亂集團裡邊還有三個頭目,安史之亂主要也正是由這四位發起者按照四個階段所進行的前期的安祿山、緊接著殺了安祿山的安慶緒、又將安慶緒誘殺了的史思明、最後把史思明殺了的史朝義這四個人各領一個階段,待到最後,於公元763年,在老臣郭子儀、李光弼的統兵下,終於肅清了安史之亂的禍亂。



第二點,從根本上來說,安史之亂之所以能夠持續長達八年的時間,的的確確還是應該歸結於兩位皇帝的疑心。其一,唐玄宗李隆基,當時唐朝設立地方節度使,唐朝的節度使有幾乎獨立的權力,而安祿山基本上直接管理著東北一塊,統兵十五萬,當時的安祿山特別受到唐玄宗的厚愛,但是坐擁自大的安祿山居然發動叛亂,沉溺情樂的唐玄宗並沒有將其視為大患,便草率派兵應對,還下令逼迫當時的名將哥舒翰主動出擊應戰,結果是,安祿山直接攻取洛陽,突破潼關,直取長安。其二,唐肅宗李亨在不法上位後,又犯了玄宗生性多疑的老毛病,他將太子調回長安,派遣魚朝恩去當監軍,在唐軍擊敗安慶緒後卻又被史思明打敗,十大節度使又是各自為戰,居然都原路返回自己屬地。



第三點,再次叛亂之後的史思明最終落得個和安祿山一樣的宿命,被自己的兒子史朝義禍害,史朝義統帥之後的叛軍,因為其威望太低,不久就被在郭子儀所統帥的唐軍和回紇軍隊所剿滅肅清。

從以上可以看出,平定安史之亂時間長達八年的主要原因出在當時兩位皇帝的疑心和唐朝中後期的節度使制度。如果君臣佐使、上下一心的話,安史之亂或許根本用不著八年的時間。


小鎮月明


“安史之亂”始於755年末安祿山起兵造反,終於763年初史思明長子史朝義自殺,確切的說只有七年兩個月。


造反的始作俑者正是玄宗的“胡兒”安祿山,起兵之前安祿山擔任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節度使,由於玄宗對安祿山的過分放縱和信任,當安祿山以討逆為名起兵之時唐朝軍隊被打了個措手不及,連連敗退。

由於戰鬥太順利,起兵僅兩個月的安祿山僭越稱帝國號大燕,此時的安祿山深受病魔的折磨,根據史書記載此時安祿山全身長滿毒瘡,眼睛幾盡失明,以現代醫學的角度來看安祿山已經處於糖尿病晚期,無藥可治。

即便已經病入膏肓,安祿山還是落了個遇刺身亡的結局,稱帝當天安祿山近侍李豬兒聯合軍師嚴莊,次子安慶緒刺殺了安祿山,安慶緒自立為帝,大權落入嚴莊等人手中。

叛亂的始作俑者安祿山起兵兩個月就掛了,可是叛亂卻遠未結束。

鄴城之戰

其實在鄴城之戰前戰局已經發生轉變,唐軍先後收復長安、洛陽。嚴莊被逼降,安慶緒僅餘千餘名士兵逃奔鄴城,在鄴城安慶緒困獸猶鬥擊潰追擊唐軍並開始大肆招募軍隊,但此時叛軍內部已經出現了不和諧的聲音。

從太原敗退回守范陽的史思明不斷收攏殘軍勢力漸漸做大,逐漸不服安慶緒調遣,最終撕破臉皮的史思明假意歸唐,受封為歸義王,范陽節度使。

另一方面唐軍開始集結力量消滅安慶緒的叛軍,調集了郭子儀、李光弼在內的九名節度使圍攻安慶緒,與此同時實在裝不下去的史思明覆叛僭稱大聖周王。

面對唐軍多路大軍圍攻,安慶緒以禪讓帝位為條件請求史思明出兵相救,因為唐軍缺乏統一調度,數路大軍各自為政沒有統帥,最終被史思明援軍擊潰。史思明入鄴城殺安慶緒後自立為帝。

鄴城之戰結束後安史之亂已經持續了三年多的時間了。

鄴城之戰後唐軍又陷入守勢,史思明多次率兵出擊甚至南下至江淮一帶,公元759年,安史之亂的第五年,史思明再攻洛陽,李光弼主動撤出退至河陽死守,挫敗了史思明多次猛攻,避免了長安再度落入敵手。

史思明的最終結局和安祿山一樣,由於戰事不利史思明對手下將領和長子史朝義非常嚴苛,最終史朝義等人殺史思明自立。

在史思明死後叛軍失去主心骨發生內訌,史朝義一無資歷二無能力,導致局面失控,叛軍力量極大削弱,另一方面唐軍重新集結力量開始對叛軍發動最後一擊。公元762年史朝義眾叛親離後自盡,安史之亂終於平定。

叛亂持續七年多一方面是唐軍在叛亂之初缺乏警惕被叛軍打了措手不及,劣勢非常明顯,另一方面唐朝內部種種弊端混亂暴露無遺,鄴城之戰如果肅宗用人得當安史之亂很可能早幾年結束。安史之亂之所以打了這麼多年完全是唐朝統治弊端多年積累留下的後遺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