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的抒情性

一、詩詞的本質在於抒情

詩言志,這是人們最初對詩的本質的認識。這個"志"是指德行、政事、治國、修身、禮儀之類,它要求詩的內容直接關涉社會興衰、政治明暗、風尚優劣、道德良莠等社會現實,藉以表達詩人經邦濟世、立德修身的態度和志向。詩緣情",這是人們對詩的本質認識的發展和提高。這是說,詩詞本質上是抒情的,它是以抒情為主要特徵的文學式樣,它靠的是以情感人,不像議論文靠以理服人。感情是詩詞的靈魂,感情越豐富越真摯就越能打動讀者。詩人的政治觀點、美學理想、興趣、氣質、道德觀念、對生活的認識和對紛紜複雜的諸多事物的態度,都只能蘊含在強烈的喜怒哀懼愛惡欲的各種感情中來表達和抒發。沒有抒情也就沒有詩詞。且看杜甫的五律《春夜喜雨》: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

詩詞的抒情性

首聯讚美好雨及時;頷聯承上寫雨之所以好;頸聯寫夜雨之野色,意在表明要好雨下個透的期望;尾聯想像一夜好雨後的美麗景色。全詩借春雨夜景抒發作者對春雨潤物的無限喜悅之情,表達其關心國運民瘼之意,兼濟天下之志。一首輕靈的小詩,表面看就是寫雨,其實蘊含著真摯的感情,深沉的抱負和期待——這才是作者寫此詩的目的意圖。如果沒有了其中蘊含的抱負和期待,沒有了這些感情的表達,這四十個字就不成其的詩了,衝其量只是一種自然現象的解說詞。

二、詩詞常用的抒情手法

詩詞常用的抒情手法是多種多樣的,這裡簡要介紹兩種: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營造意境)

(1)直抒胸臆:詩詞可以直抒胸臆。直抒胸臆就是把心裡懷著的想法、願望、抱負,不借助任何外界事物,也不運用任何隱曲的手法,直接抒發出來。例如陸游《示兒》:

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也可以像直抒胸臆那樣直陳其事。如賀知章《回鄉偶書》: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詩詞的抒情性

李紳《憫農》: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詩詞的抒情性

賀詩直接陳述作者久別還鄉的情景和特殊感受,語出自然,毫無修飾,卻又情趣盎然而悲慨深永。李詩則是先直陳,後直議,質樸而深遠。但須知這種方法並不容易寫,不是隨便把幾句口號排在起就可以成為詩詞的。

(2)營造意境:意境是詩詞中作者主觀的"意"(思想、情感、意趣、情操、理想和創作意向等)和客觀的"境"(景物、場面、環境、氣氛等)相統一的一種境界。清末王國維《人間詞話》中說:"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否則謂之無境界。"這就是說,意境是真景物和真感情的融合,是寫景和抒情的互相結合、互相交融、互相滲透,而不是互相脫節、各自孤立。如王之渙《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詩詞的抒情性

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鬱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餘,山深聞鷓鴣。

詩詞的抒情性

王詩抓住白日和黃河,寫出山的高峻氣勢,和黃河的浩渺景象,——境,是雄麗壯闊的。在這個壯闊的視野上,接著就抒發了:要眼界更開闊,看得更遠,就要有更高的立足點,從而表現了作者的抱負和胸襟,—情,是詩人向上進取的精神、豁達開闊的情懷。境和情雖可分為上下兩層,但結合得是那樣的自然緊密,渾然一體,這就構成一種開朗高遠的積極的意境。

辛詞是一首小令,以眼前山水景物鬱孤臺、清江水、青山、傍晚、鷓鴣聲等構成之"境",抒發了作者對南北分裂、國步維艱、百姓苦難的憂患之"情"。如果作者是機械地、純自然地寫站在鬱孤臺,看見贛江的流水,和西北方的那片青山,景物是真的了,但不見作者什麼樣的感情。這就叫做無意境。辛棄疾看見清江水,就聯想到那水中有不少行人淚(金兵入侵給國家人民帶來的苦難);望長安實為想念長安,可憐那一片山河還在敵手(恢復大業無法實現)。下闋,作者更是借眼前山水之景,抒發愁苦抑鬱之情。"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是就所見之景預示大宋終會光復中原的前景;進而又想到自己仍羈居後方,壯志莫酬,因而滿懷愁鬱("江晚"的氛圍正是作者心情的體現),鷓鴣叫聲("行不得呀哥哥")正表達了作者對懦弱無能的朝廷一味妥協的失望無奈心情。全詞真景物和真感情水乳交融,從而營造了闊大、深沉、悲壯的意境,寄寓了作者憂國憂民的大感慨,形成了強大的感染力。意境既然是情與境的關係問題,營造意境就有以下三種方法:觸景生情、以景託情和情景交融。

①觸景生情,也有人叫融景生情或注情入景。是先寫景,後抒情,緣景生情,使景中有情,從而營造意境。詩詞中這種寫法很多。如杜甫《旅夜書懷

》: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詩詞的抒情性

此詩前四句寫景,勾畫出一片暗淡的茫茫世界:岸上小草在微風中抖動著,孤獨的小船在黑夜裡只能看到高高的桅杆,原野雖然遼闊,天幕卻是隻低低地掛著幾顆星星,月光淡淡地灑下來,江水在緩緩地流動。這些暗淡的景色正是作者心情的體現。所以,後四句就直抒作者的衰老病弱的悲涼心情:難道自己這一生就只能如此僅在詩文上徒有虛名,而在官場上只好借老病被迫辭歸;如今過著東飄西泊的生活,竟然像天地間孤獨寂寞的沙鷗。作者通過先寫景,後抒情,把景與情融合起來,構成悲愴婉嘆的意境,如泣如訴地抒發胸懷,讓人深感一個有著巨大政治抱負的詩人卻始終沉淪潦倒,寄人籬下,才華不得施展。

②融情入景,也叫移情入景或以景託情。是先寫情,後寫景,抒情之後再以景烘托,使之情中有景。如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詩詞的抒情性

此詩是送別詩的經典名篇。首聯兩句交代送別友人的地點、時間和被送友人的去處。兩位大詩人、老朋友離別,是在兩人曾經登臨過多少次的"天下江山第一樓"上,在輕輕的煙雨中百花盛開的陽春三月,友人就要啟程去最繁華的大都會揚州(西漢稱廣陵)。這兩句已經極為濃重地隱含著送行者深厚、難分難捨而又有些惆悵之情。送行者站在樓上翹首凝望,久久不肯離去。這尾聯兩句寫的是孤帆遠影、江水遠去的渺茫之景,這遠去的江水帶走了他們之間難分難捨的情誼,剩下的只有孤單,惆悵。情融入景中,景烘托、強化了情,從而營造了優美的意境,表達了這對老朋友之間的深情厚誼。

賀鑄的《青玉案(凌波不過橫塘路)》,是一闋相思懷人之詞。作者在抒發了一通對美麗女郎的思戀之情後,結拍:"若問閒愁都幾許?一川菸草,滿城飛絮,梅子黃時雨。"司馬光《西江月(寶髻鬆鬆挽就)》下片:"相見不如不見,有情何似無情。笙歌散後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靜。"都是先抒情後寫景,融情入景,以烘托作結的。

③情景交融,是抒情中有寫景,寫景中有抒情,情景和諧交融,相互為用。這是最常見的手法。如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裡白沙堤。

詩詞的抒情性

錢塘湖即西湖。此詩寫西湖孤山、白堤一帶那雜花生樹、群鶯亂飛的早春景色,以及詩人的獨特審美享受。首聯寫春行的地點,交代環境,孤山寺附近的西湖,湖面水漲,雲絮飄移,波光粼粼,

混茫水天,典型的江南景色,注入了詩人開闊的心情;以下頷聯、頸聯具體寫春行耳聞目見:初春之際,乍暖還寒,幾處黃鶯爭樹啼鳴,婉媚動聽,候鳥燕子帶來舂天,在啄泥作巢;遍地繁花,令人目不暇接。

總之,詩詞的抒情手法,不拒絕直抒胸臆,直陳其事,但詩人詞家們更重視情景交融的方法,因為直抒胸臆弄不好可能招來直露、口號化的批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