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瘟首發地遼寧,“一豬難求”!母豬、仔豬存欄均降至5年最低

2018年8月份以後,全國各地陸續暴發非洲豬瘟疫情,導致生豬數量減少,多地生豬產品價格兩極分化。我省作為生豬主產省,發生非洲豬瘟疫情時間較早,生豬禁運時間較長,生豬產業受影響較大,產品價格持續下滑,養殖戶大面積壓欄虧損。生豬壓欄出售與春節前生豬大量上市的時間節點重合,造成了產品價格的進一步下探,連創近年來歷史新低。2019年春節過後,遼寧全省生豬及其產品價格持續快速上漲,與往年春節過後價格下跌的情況有所不同,為此,遼寧省畜牧業發展中心在繼續強化生豬產業監測預警工作基礎上,密切跟蹤行業發展動態,同時趕赴省內阜新、鐵嶺、朝陽等養殖大市生產一線開展實地調研,發現了一些新情況、新問題。


一、產能下降、供應偏緊、生產恢復緩慢

(一)存出欄數量同時下降,後續生產能力不足

據對省內固定抽樣點監測,今年一季度,我省生豬產能持續下滑,生豬存欄、能繁母豬存欄、仔豬存欄、育肥豬存欄和生豬出欄數量均創下5年來歷史新低。據農業農村部對全國400個縣的監測結果顯示,生豬存欄和能繁母豬存欄連續多月減少,表明我省生豬儲備不足的現象並不是個例,2019年全國都將出現“缺豬”現象。

1.存欄、出欄數量持續雙降

據對省內固定抽樣點月度監測,我省生豬存出欄數量均持續減少。一季度,240個監測村養豬戶8095戶,同比減少12.8%,生豬存欄21.05萬頭,同比減少22.7%,生豬出欄11.57萬頭,同比減少8.8%;89個規模場生豬存欄15.19萬頭,同比減少25.5%,生豬出欄4.6萬頭,同比減少26.7%。截至3月末,監測村的生豬存欄已連續6個月減少,規模場的生豬存欄已連續3個月減少。從監測數據結構及調研結果來看,非洲豬瘟疫情的發生影響了生豬生產的正常規律運轉,補欄情況不理想,生豬存欄數量不斷減少;全省禁運政策解除後,去年10~12月壓欄生豬於今年1月份集中出欄,2、3月份“無豬可出”,造成一季度總體出欄數量下降。

2.仔豬、母豬、肥豬數量儲備不足

我們分別調研了12個大、中、小型規模養殖戶,發現:無論是養殖場(戶)數還是單場的養殖規模均有不同程度下降,飼養1~2頭年豬的養殖戶選擇推遲補欄時間、增大補欄時肥豬體重;飼養100頭以下育肥豬且沒有能繁母豬的養殖戶基本退出養殖行業;大中型養豬場受資金限制、疫病風險、環保壓力等諸多因素影響,不同地區減產約10%~50%;與溫氏等大集團合作的養殖戶因仔豬供應不及時、仔豬質量下降、固定資產投入增多等原因,約有20%解約退出飼養。監測數據顯示,到目前為止,240個村的能繁母豬存欄數量已連續6個月持續減少,仔豬存欄數量連續5個月減少略有恢復,但與去年同期相比,仍然減少了35.6%;89個規模場能繁母豬已連續減產3個月,後備母豬在大幅持續減產4個月後略有恢復,同比仍減少了43.4%,哺乳仔豬、保育仔豬和肥豬存欄數量同比分別減少了39.1%、22.5%和12.1%。

(二)產品價格逆勢上揚,養殖效益補償性恢復

今年,生豬及其產品價格先抑後揚,春節前跌入歷史低谷,春節後快速上揚,與往年節前上漲、節後下降的規律性變化形成了鮮明對比,在原來應該是價格低谷期的時段內逆勢上漲。養殖效益1、2月份虧損,3月份前半月實現保本,下半月扭虧為盈。

1.生豬價格從低位回彈上漲

今年春節前,活豬價格平均為8.59元/kg,省內部分地區活豬價格甚至僅有6.6元/kg,春節過後開始上漲,3月末漲至14.51元/kg,與節前相比,漲幅達到68.9%;仔豬價格由18.52元/kg漲至51.12元/kg,上漲了176.0%;豬肉價格由16.3元/kg漲至21.92元/kg,上漲了34.5%。儘管生豬產品價格飆升速度較快,但與去年同期相比仍然偏低,一季度全省仔豬、活豬和豬肉平均價格較去年同期分別下降22.6%、15.1%和18.6%,過低的價格造成了養殖戶的嚴重虧損。

2.豬價高啟難補前期虧損

受前期價格過低、虧損嚴重影響,目前短期的生豬價格上漲只能部分彌補養殖戶的鉅額損失。從“豬糧比價變化情況”(圖1)可以看出,1月第1周至2月第2周,養豬嚴重虧損,連續6周時間低於6.0:1的盈虧平衡點,最低僅為4.52:1,2月第3周至3月第2周,4周時間裡保本或略有盈餘,3月下旬的2周時間內盈利空間快速增加,但與前期的虧損面相比,養殖效益僅僅是補償性的恢復。一季度,全省豬糧比價平均為5.86:1,平均每出欄一頭肥豬約虧損150元,養殖效益較去年同期下降15.9%。

非瘟首發地遼寧,“一豬難求”!母豬、仔豬存欄均降至5年最低

從調研情況來看,受飼養週期約束,養殖戶到期就必須出欄生豬,能壓欄的時間很短,加之生豬壓欄存在疫病、養殖成本增加、肥豬價格繼續下跌等風險,養殖戶不得不在低價時出欄生豬,到生豬價格上漲時,欄裡已無豬可賣,或僅有少量生豬可賣,因此錯過了最佳時機,較高的豬價也並未帶來較好的效益。鐵嶺市昌圖縣于姓養殖戶和劉姓養殖戶反映,目前村裡基本沒有達到體重可出欄的肥豬;彰武縣某養殖場李姓場長反映,大型養殖場均按計劃生產,生豬到期必須出欄,調整空間較小,因此在豬價低谷時也要出欄,虧損嚴重,現在豬價高漲的盈利並不能完全彌補前期虧損。

二、後市供給偏緊,價格提升,養殖效益明顯好轉

固定抽樣點監測數據顯示,養殖戶數持續減少,育肥豬存欄數量明顯不足;無論是能繁母豬還是後備母豬,哺乳仔豬還是保育仔豬,存欄數量均降至了近5年以來的歷史最低位。截至3月末,監測村中的養豬戶數佔全村戶數的比例僅為6.22%,較去年同期下降了0.9個百分點,較5年前下降了3.75個百分點。北票市某養殖場供精站數量由去年同期的5個減少至目前的1個,單個供精站供精數也由去年同期的2000瓶/天減少至目前的400瓶/天,降幅巨大,表明能繁母豬存欄數量急劇減少。

在欄育肥豬數量低,意味著未來1~2個月上市肥豬供應不足;仔豬存欄數量少,意味著未來3~5個月可上市肥豬數量有限;能繁母豬和後備母豬數量不足,將影響未來6~12個月或更長時間的肥豬上市數量。從我省的豬群結構變化來看,各階段豬的存欄數量均出現減少,勢必造成今年生豬及其產品價格的上漲。

隨著價格的上漲,養殖效益也明顯好轉,加之今年飼料價格相對較低,進一步提升了養殖戶的盈利空間。3月末,全省玉米和豆粕價格分別為1770元/噸和2760元/噸,較去年同期分別下降了7.8%和17.1%,豬糧比價平均為8.2:1,平均每出欄1頭肥豬約盈利150~200元,若肥豬價格繼續上漲,盈利空間將進一步增大。但由於近期仔豬價格瘋漲,專業育肥戶購買仔豬成本大幅增加,因此這一部分養殖戶的收益將維持正常水平,不會因肥豬價格過高而獲得更多收益。

三、生豬產業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1.非洲豬瘟疫情打破了正常的“豬週期”變化。我省生豬生產變化一般為3~4年一個週期(見圖2),本輪豬週期本應於2018年5、6月份結束價格下行,7、8月份開始上漲,但在豬價剛啟動上漲時,非洲豬瘟疫情暴發,導致價格急轉直下,下跌時間被拉長達半年之久。

非瘟首發地遼寧,“一豬難求”!母豬、仔豬存欄均降至5年最低

不僅如此,週期內的短期規律性變化也被改變,以前是春節前價格上漲,節後價格下跌,肥豬價格先漲,帶動仔豬跟漲;現在是春節前下跌,春節後上漲,仔豬價格上漲早於肥豬。由於前一個週期延長,跌幅加深,長期和短期規律性變化均被打破,可能會引起下一個週期更大幅度的反彈上漲。不少養殖戶因今年豬週期改變,生豬價格變化不可預測,補欄多持觀望態度。

2.養殖結構逐步轉型,不適應市場發展的規模主體被淘汰出局。由於疫病風險提高、環保壓力加大、養殖成本增加、土地資金使用難度增強等綜合性原因,生豬產業的養殖結構正悄然發生著變化,不適應市場發展的經營主體加速退出市場。據調查,飼養年豬的特小群體已經改變飼養方式,為規避疫病風險,降低養殖成本,不再購進仔豬,而是購進200斤左右的育肥豬,再飼養2~3個月就進行宰殺;中小型專業育肥戶絕大部分退出市場,大部分轉行外出打工,小部分轉產自繁自養;大中型養殖場仍能維持生產,但為了降低疫病風險,減少了賣豬次數和人員進出場頻率,導致出欄豬體重普遍偏大,人員工資、消毒防疫等生產成本有所提高;超大型養殖集團供種能力下降,放養頻率降低,豬源質量下降,合作的養殖戶新購仔豬需1~2個月才能補齊,面臨著全年養殖批次減少,出欄豬成活率降低、出欄數量減少、養殖效益空間被擠壓殆盡的局面。

3.生豬種用出現混亂苗頭,三元豬直接當母豬配種。調查中發現,由於種豬場後備母豬及仔豬供種能力不足,不少地區出現了“一豬難求”的現象,後備母豬價格已由去年同期的1600:6上漲至目前的2800:8,漲幅高達75%。不少對後市預期好的小型養殖戶,在三元育肥豬中挑選質量較好的母豬直接配種,主要群體為以前飼養10~20頭母豬、去年下半年減產的養殖戶,增產比例約為三分之一。生豬種用的混亂局面將影響後續產能釋放和商品品質。

4.生豬生產可預測性難度加大。儘管養殖戶加強了自身防範管理,但心裡上的危機感卻並未減少,特別是對無害化處理車和備案拉豬車走村串戶的情況比較擔心,儘管這些車輛經定點消毒,但消毒的效果尚未可知,且無害化處理車和拉豬車的備案制度從某種程度上減少了車輛的數量,從而提高了單個車疫病攜帶的風險。目前我省生豬調往省外需經報批和抽檢,養殖戶因手續增多而出現為難情緒,寧可壓欄本省銷售也不及時出欄,打破了正常的生產規律,為後期行情走勢變化的預測帶來難點。去年我省多地發生非洲豬瘟疫情,被撲殺地區及周邊一定距離內均出臺了限養政策,半年或一年內不允許補欄,加之環保政策執行到位,不達標的養殖場需時間整改,城鎮化進程逐步推進拆遷城鎮周邊養殖場等政策影響,今年我省生豬補欄情況變得不再明朗。

5.產業發展或將出現新變化。雖然目前我省生豬疫情相對平穩,禁運政策也解除多時,但已經產生的影響還未消除,養殖戶在心裡、經濟、資源等方面都發生了潛移默化的改變。未來生產,遠離豬場的“二次轉豬臺”、洗消中心成為養殖場戶的強烈期盼;調運方式有可能變“調豬”為“調肉”,隨之可能出現配套的運輸途中排酸、冷鏈技術;因地制宜的建設屠宰場、加工場等意願成為大型養殖集團的新發展目標及方向;短期內養殖戶謹慎的出欄態度也可能會改變生豬出欄體重,一定程度上影響人們的消費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