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天下第一行書”在你心中我覺得挺好

有人問;你覺得“天下第一行書”是《蘭亭序》嗎?我覺得“天下第一行書”,真不是“你”說了算,也不是“我”說了算,誰也沒有那麼大的本領自信。

如果真有這樣的人,那不叫自信,那叫太自大了。

我們傳統上說“天下第一行書”是王羲之的《蘭亭序》。

如果“天下第一行書”在你心中我覺得挺好

我想,這個誰也沒有理由去爭了。

原因一點不復雜。

第一,完整深刻

行書流傳下來最早的經典作品,只有王羲之是最著名的。在王羲之的書法作品中,《蘭亭序》是最完整的一個書法作品,而且文章優美,思想深刻,有一種高雅和盡善盡美的文化瑰寶之美。

如果“天下第一行書”在你心中我覺得挺好

如果我們考察一下中國歷史上所謂“天下十大行書”作品,你就看得出來,起碼前三個作品《蘭亭序》、《祭侄稿》、《寒食帖》都有共同的特點,就是作品不但書法完整保存了下來了,文章或詩歌也是一流的文學,有深刻的思想情感。

如果“天下第一行書”在你心中我覺得挺好

第二,經典天成

《蘭亭序》是歷朝歷代的書法法典,主要因為書法藝術的最高境界就是渾然天成。

我們知道《蘭亭序》是一個手稿,作者沒有任何拘束與做作,所以,渾然天成,這是想做都很難做到的藝術境界。

因而,書法就有一種自然而然的美學境界。

元代有位書法家,好像叫張饒吧,他看到了這個問題。

如果“天下第一行書”在你心中我覺得挺好

他說,手稿是心我兩忘的境界,我們一般都要受到一些刻意做作的影響,但是,手稿不會。

這一點,只有《祭侄稿》、《寒食帖》可以媲美。

第三,行書成熟

行書漢末就已經產生了。但是,漢末還沒有成熟的楷書。

王羲之不但過渡了成熟的楷書,而且也結合楷書,發展了行書。

所以,《蘭亭序》是相對成熟的楷書的行書寫法,這是非常重要的標誌。

唐代以後,書法統一於楷書、行書和草書的一體化。日常生活,我們主要用草書,所以,也亟需一個規範的行書。

如果“天下第一行書”在你心中我覺得挺好

而唐代以前還沒有這樣的自覺,書法是比較多樣的。

所以,《蘭亭序》就成為楷書領銜書法主流以後,最具有標準化的行書了。

它明顯脫胎於楷書,又與楷書非常協調。

後世的行書體制,沒有一個不是從《蘭亭序》出來的。

所以,我們可以這樣說,沒有《蘭亭序》就沒有唐代以後的行書。

從歷史的巨大貢獻來說,從藝術的完美來說,《蘭亭序》是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行書”。

因為,唐代以後,只有《蘭亭序》這樣一個最有影響的行書法帖。

當然也有人說顏真卿的《祭侄稿》是“天下第一行書”,這種看法,我們也樂見,甚至說《寒食帖》是“天下第一行書”,也沒有什麼不可的。

無論《祭侄稿》還是《寒食帖》都是《蘭亭序》中發展出來的傑出書法藝術,繼承這些優秀書法,又何必那個是第一呢?

風格多樣化的行書,不是更有利於發展《蘭亭序》的書法之美嗎?

如果“天下第一行書”在你心中我覺得挺好

你心中有一個自己的“天下第一行書”,我覺得很好。

也許真正的“天下第一行書”真的就在我們的夢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