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朋克養生”在年輕人中流行,對保健品的熱衷也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然而,有關專家提示,吃保健品需要正確的“姿勢”,所謂“熬最長的夜,吃最貴的保健品”並不科學,對年輕人身體健康是不利的。
當前,在各種因素作用下,部分年輕人的生活自成一格:蔬菜水果是不怎麼吃的,但是各種維生素瓶子堆滿了辦公桌;運動的時間是沒有的,但是購買保健品卻很下功夫;早睡早起是不可能的,但是功能飲料是不離手的……
這種現象引發社會關注,被人名之為“朋克養生”。不過,這種“養生大法”是否合適呢?保健品是否能實現年輕人“健康、作死全都要”的願望呢?答案是否定的。
中國質量檢驗協會會長助理、會員部主任劉輝告訴記者,保健品不能替代藥物,更不能替代良好的生活作息習慣,並有適宜人群和特殊食用條件等限制。“不良的生活方式帶來的健康傷害,不要指望靠吃保健品‘補’回來。”
按照《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標準》第3.1條的定義:“保健(功能)食品是食品的一個種類,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調節人體的機能,適用於特定人群食用,但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保健品是我國大陸地區特有的稱呼,其他國家和地區更多地使用“膳食補充劑”。
劉輝說,有質量保證的保健品對需要的人而言肯定是有益的、有幫助的,比如,小腿容易抽筋的人,很可能是缺鎂,那麼服用鎂的補充劑是有助於緩解的,但是我們也不能誇大它的功效,保健品不能擔保健康,更不要說包治百病。
他分析稱,當前人們對保健品的一些誤解部分原因是某些不良企業對產品的功效進行了誇大宣傳。這種宣傳利用消費者追求健康或罹患疾病而又不願意去醫院治療的心理,通過銷售人員的遊說和一些所謂健康、保健、養生節目等對產品的功能和效果進行“忽悠”。
因此,劉輝建議,在政府加強監管、重罰違規者之外,正規企業、媒體等一起強化科普是必要的,引導各類消費者包括年輕人,科學、合理地食用保健品。既避免讓迷信誤了人們的健康,也不能妖魔化一棍子打死。
對此,中國質量檢驗協會特邀副會長、BLACKMORES澳佳寶亞洲區董事長Peter Osborne深表贊同。他說,社會應該正確認識膳食營養補充劑的作用,根據自己的生活習慣和身體情況決定是否需要以及如何選擇適合的膳食補充劑。這樣既是對消費者負責,也為正規的生產者打下最牢固的根基。正是出於此種考慮,BLACKMORES澳佳寶致力於與政府、行業、學界等合作伙伴攜手,積極倡導健康生活方式,提升消費者健康素養。
當記者問他,如果缺乏維生素D,是應該多曬太陽還是吃膳食補充劑?Peter Osborne說:“我首先推薦是多接觸陽光,日照可以促進維生素D合成,這對我們身體有很多好處。”他又笑著補充道,“當然,調查顯示中國人普遍存在維生素D不足的情況,我們發現中國女性更是如此,因為愛美的女性不太愛曬太陽。在這種情況下,吃膳食補充劑也是不錯的選擇。這是被證實有效的方法。”
閱讀更多 中國市場質量週報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