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技術流”尋找未來獨角獸:毛利率視角下的教育細分賽道

通過“技術流”尋找未來獨角獸:毛利率視角下的教育細分賽道

企業運營指標對行業水平的大幅偏離,都歸於企業本身的競爭優勢或劣勢,這正是投資人所需要識別或把握的。如果沒有被識別,要麼你沒看懂這個企業,要麼這個指標被虛構了。

企業的競爭優勢是企業區別於其他公司而取得超額利潤的主要原因,這種優勢從產品的角度會體現在產品價格的提高和成本的節約上,因此從毛利率的概念來看【毛利率=(收入-成本)/成本】,無論是產品價格的提升還是產品成本的節約,都會體現為產品毛利率的波動,換言之毛利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是企業產品競爭力的體現。對於不體現在產品價格或成本節約方面的競爭優勢(暫不考慮銷售渠道等間接費用的方面的優勢),是需要在投資或運營時慎重考慮和識別的,因為這種所謂的優勢可能是偽優勢,需要排除在決策之外。

同時,對於行業進行適當程度的細分也十分必要,寬泛的同行業的指標對比沒有太大意義,因此為便於對教育行業毛利率進行分析,根據其行業內企業的業務模式及特點,可對目前已上市的教育公司細分成在線教育、非學歷教育、教育信息化、K12學歷教育、高等學歷教育等5個賽道來進行探討分析。

一、教育行業毛利率概況

近三年教育行業各賽道部分上市企業毛利率情況如下:

通過“技術流”尋找未來獨角獸:毛利率視角下的教育細分賽道

資料來源:Choice公司公告;其中,中公教育2016-2017年毛利率數據來源於亞夏汽車公告的《重大資產置換及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暨關聯交易報告書》;另有部分境外上市公司的會計期間與國內不一致,未做調整。

以上數據總體從橫向對比來看,教育行業整體毛利率波動不大,說明行業相對穩定,未有大的外部事件或非正常原因引起的波動;縱向來看,對比教育行業各賽道的毛利率,可大體得出如下結論(不考慮特殊的個別性差異),就毛利率水平而言,在線教育>高等學歷教育>非學歷教育>K12學歷教育>教育信息化。其中,在非學歷教育賽道中,非學歷職業教育例如中公教育、華圖教育等毛利率在非學歷教育賽道中處於相對高位甚至超過高等學歷教育的上市公司,非學歷K12培訓類公司大多處於相對低位,但是由於非學歷職業教育和非學歷K12培訓成本結構和運營模式存在一定的共性特徵,因此,在做毛利率分析時合併分析不再做細分。

二、毛利率主要影響因素

根據毛利率的基本公式,考慮到教育行業的特點,將毛利率的影響因素主要歸納為客單價、成本結構、規模效應、銷售模式四個方面來探討。

綜合來看:

客單價:即產品價格,即向學生或者客戶收取的費用。

成本結構:從核算上來講,營業成本分為原材料、人工薪酬、製造費用三大部分,對應到教育行業,即教學相關硬件、教師薪酬以及房租或折舊費。

規模效應:總的來說,由於固定類的成本在營業成本中的佔比大小不一,規模效應的影響會有差異。對於學歷教育及線下的培訓而言,由於場地的限制以及生均指標的要求,規模效應稍弱(具體形式為在有空置率的情況下規模效應會比較明顯,若維持在滿員的規模,此部分房屋或土地由於有生均指標的限制,其本質不再是固定類成本,而是根據生源數量變化的變動成本),對於線上及教育信息化的企業而言,規模效應對營業成本的降低作用比較明顯。

銷售模式:一般來講,銷售模式可分為經銷和直銷,因此對於直銷的企業來說獲客成本會體現在銷售費用裡,客單價體現在高位,對於經銷來講,因為對接的是經銷商或代理商,企業要讓渡一部分利潤出來,客單價會體現的比較低,這兩種銷售模式下,毛利率體現出的金額會差異較大,因此在做具體分析時要充分考慮銷售模式的差異。

三、各賽道具體情況分析

通過毛利率影響因素與教育細分賽道的結合,其基本對應關係如下表所示:

通過“技術流”尋找未來獨角獸:毛利率視角下的教育細分賽道

1、在線教育賽道

從客單價來看,收費高低的主要影響因素是品牌和口碑,體現到具體的層面即考試通過率、分數提升率以及就業薪酬方面的提升等方面,這些形成了其核心競爭力,其該行業的核心壁壘之一。因此客戶會願意支付更高的費用選擇口碑好的平臺或機構。

從營業成本構成來看,其主要由人力成本、教材及其他平臺技術的成本構成,以新東方在線為例,根據其招股書披露,人力成本在總營業成本中的比重佔到65%-70%左右。因此對人力成本的控制和效率的提升,對其運營來說至關重要。

從規模效應來看,因為線上平臺的優勢,規模效應對其攤薄單位固定成本效用會比較明顯,因此擴大規模會是降低單位成本的有效手段。

從銷售模式來看,對於品牌具有優勢的大型平臺,直銷的模式會有相對的優勢,對於中小平臺,尚未形成口碑的企業,其可能需要通過代理或其他渠道進行營銷。

2、非學歷教育賽道(此處主要指線下部分)

從客單價和銷售模式來講,其基本邏輯與在線教育類似,其核心原因均歸於品牌和口碑的影響。

從規模效應來講,對於線上部分規模相應會相對明顯,對於線下部分,受制於場地和硬件的限制,規模效應會比在線板塊較弱。因此,對於同時有線上和線下的機構來講,合理安排其生源結構會比較重要。

從成本構成來看,其成本主要由教師薪酬以及場地租賃等費用構成,以中公教育為例,其營業成本中,工資社保佔比為40%左右,開班費(酒店住宿、場地租賃、餐飲等)佔比40%左右,兩者合計佔比80%以上。因此班級規模以及場地的選擇會是控制成本的關鍵因素。

3、教育信息化賽道

從客單價來看,其核心的影響為客戶(即大多數為學校)教師及學生對其產品的適應程度和體驗感受這方面,其次在技術研發層面會有一定的壁壘,但主要壁壘仍然源於與教師和學生的接受和認可程度。

從成本結構來看,系統、硬件等直接成本佔比較大,以全通教育為例,其直接成本佔總成本比重在60%以上,人工成本在15%以上,因此技術研發是控制成本的核心因素。

從規模效應來看,對於形成標準化產品的企業來說,規模效應比較明顯,對於過於個性化設計的企業來源,規模效應較弱。

從銷售模式來看,直銷和經銷的策略,對其毛利率影響較大,具體模式選擇主要考慮自建銷售團隊的能力,以及產品適用領域的進入壁壘。

4、K12學歷教育(此處主要指線下部分)

從客單價來看,收費的高低即其核心競爭力主要原因學校的品牌、師資以及重點學校升學率等的考慮,在目前優質教育資源相對缺乏的情況下,好的學校在生源和收費上有絕對的優勢。

從成本結構來看,人員薪酬以及折舊攤銷佔比較大,以楓葉教育為例,其人員薪酬在總成本中的比重達80%以上,折舊攤銷佔比10%左右,二者合計佔比90%以上,因此人員薪酬的籌劃和管理會是成本控制的重中之重。

從規模效應來看,受制於校區和硬件的限制,在校區使用率飽和之前,規模效應會比較明顯。

5、高等學歷教育賽道(此處主要指線下部分)

從客單價來看,收費的高低即其核心競爭力主要有地域性的差異,同時受到當地教育部門和物價部門的監督因此漲幅有限。同時學校的品牌、就業率、就業薪酬等會有一定的影響。總體來看,學宿費即客單價漲幅有限,相同地域差異不大。

從成本結構來看與K12學歷教育類似,人力成本與折舊攤銷佔比較大,二者合計佔比一般達80%以上。因此人力成本的控制和優化是成本管理的核心環節。

從規模效應來看,由於教育部對生均指標的要求,對於在校區使用率飽和之前,規模效應會比較明顯,對於飽和之後新建校區對整體規模效應影響不明顯。

總體來看,除教育信息化企業外,人力成本在各賽道總成本中的比重都很大,因此對人員的管理在成本控制方面就顯得尤為重要,主要體現在部門的優化和人工成本結構的調整上,其次是對摺舊攤銷或房屋租賃費的控制包括在辦公地點選擇以及建築物的分期建設等方面要慎重考慮。

有毛利才會有利潤,高毛利率反映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優勢,並在一定程度反映了企業的銷售模式,無論從投資還是運營角度,都要對毛利率進行持續的關注和分析。特別需要注意的是,任何單獨指標的分析對企業來說都是不全面的,比如對在線教育賽道來講,其獲客成本很高,這部分費用在會計核算上體現為銷售費用,不體現在營業成本中,另外對於部分賽道的企業,研發投入很大,研發費用一般體現在管理費用當中,這就會出現高毛利,低淨利甚至虧損的情況,因此企業對期間費用(管理費用、銷售費用、財務費用)的控制也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體現,需要在分析時同時進行考慮,這部分留待以後文章專門進行分析。

(本文作者:偵探西蒙,註冊會計師(CPA)、國際內部審計師(CIA),曾在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及證券公司投行部就職,目前主要從事教育行業的投資併購業務。文章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與鯨媒體立場無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