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歷史上的大冤案

小說:歷史上的大冤案

勾踐帶著被打敗的殘兵敗將5000人,一路後退到會稽山。伍子胥帶兵在山下修築工事,堵住越兵退路,又把佔領了的會稽城牆推倒,用來瓦解越人的鬥志。越軍被團團圍在山上,不得動彈,糧食吃盡,水源枯竭,士兵餓得受不了,只好吃野草。越國君臣為保存實力,慌忙求和,伍子胥一心為先王報仇執意不從。

越國大夫文種向越王勾踐獻計說:“吳國朝中主事的是伍子胥和伯噽兩個人。伍子胥足智多謀,很難對付。伯噽貪財好色,嫉妒賢能。這個人雖然與伍子胥同朝,但卻志趣不同,吳王怕子胥,而喜歡伯噽。如果做通了伯噽的工作,一來可以成功求降,二來可以離間吳國君臣。”

文種看得很準,在討伐楚國的時候,伍子胥和伯噽面對共同的敵人,有力一處使,最終實現了自己的願望。伍子胥因為同病相憐,一直待伯噽不錯,把他看成自己的助手和小兄弟。但伯噽不是這麼想,大家都是從楚國跑到吳國來,只不過伍子胥早來一步,憑什麼機會都是伍子胥的,一點都沒有我伯噽的份兒。闔閭在世對伍子胥言聽計從,收留伯噽完全靠伍子胥一句話。闔閭死了,夫差即位,伍子胥因為有擁立之功,權勢比以前更大。伯噽在吳國的臣子中,雖然是排在伍子胥之後的二把手,但伍子胥就象一座大山一樣壓在身上。所以,伯噽一直想找機會扳倒伍子胥取而代之。

越王勾踐馬上派人到王宮裡選了8個美女,再加上許多美玉和黃金,讓文種代表自己連夜送到吳國太宰伯噽的軍營內,請伯噽幫助向吳王講情。伯噽得到好處,為了壓倒伍子胥,故意唱反調,在夫差面前分析說:“與其跟勾踐決戰,冒著玉石俱焚的危險,不如接受他投降,讓他給我們上貢,這樣做對我們更有利。”

伍子胥當然不同意,反駁道:“勾踐這傢伙很能幹,手下的范蠡、文種也都是人才。我們現在不順手滅了越國,等於違背了上天的賞賜,以後會倒大黴。”

夫差也說:“勾踐和我有不共戴天之仇,我怎能接受他的投降呢?”

但是伯噽說一會說誅殺降將是天理不容的事,一會兒又說如果夫差接受越國的投降就可以在天下人面前樹立寬宏大量的形象。夫差打敗了越國,最想做的事就是打敗齊魯等國取代晉國成為諸侯國的霸主。而要成為霸主,一靠實力二靠國際形象。伯噽主戰受降恰恰迎合了夫差的心理,所以夫差準備接受越國的投降。夫差當時急於結束南方的戰事,攻打北方諸侯立威,所以糊里糊塗就答應接受越國投降。

伍子胥心急如焚,他勸夫差說:“千萬不能接受越國的求和。吳越兩國世世代代是仇敵之國,兩國疆土交錯在一起,有吳就沒有越,有越就沒有吳。滅了越,吳國不但擴大了地盤,也消除了沒有後顧之憂。而攻打北方中原各國,即使打勝了,南方人也不習慣北方地理和氣候。所以,大王一定要滅掉越國,否則將來一定要後悔。”

但是伯噽在夫差面前挑唆說:“伍將軍仗著自己年老,對大王也太不尊重了,他處處自以為是,連大王也不放在眼裡。大王應該殺殺他的威風。”

夫差即位之初對伍子胥還是感恩戴德的,時間長了,夫差翅膀漸漸硬了,希望大事情自己拿主張。這個時候,只要伍子胥表示出與夫差不一致,夫差就覺得伍子胥管得太多太寬了。伯噽是個奸臣,奸臣的特點就是善於揣摩人的心思,尤其是上級的心思。伯噽就抓住這一點大做文章,在夫差面前反覆詆譭伍子胥,說伍子胥自恃功高,不把夫差放在眼裡。夫差對伍子胥開始慢慢產生了反感的情緒,對於伯噽則越來越信任。

這樣,在伯噽的影響下,夫差最終接受越國投降,失去了一個滅掉越國的大好時機。勾踐夫婦在范蠡的陪同下被迫在吳國為奴,勾踐給夫差做馬伕,乾的是牽馬、餵馬的活兒,勾踐老婆做清潔工,乾的是掃地、除糞的活兒。在這期間,伍子胥多次勸夫差殺掉勾踐,所說的理由大同小異,主要是講歷史。無非是歷史上的夏桀放走了商湯、商紂囚禁了文王,最後反而國破身亡為天下笑。而夫差如果不殺勾踐,將會落得和夏桀、商紂一樣的下場。

這話夫差不愛聽,夫差從小的理想就是要建立偉大功業。父王闔閭打敗了強大的楚國,夫差要超過父王就必須向北方的強國齊國、晉國挑戰,只有打敗了齊國、晉國才能實現理想,名垂青史。超過父親是夫差的一個心結,因為夫差本來不是闔閭心中理想的國君人選,只不過由於伍子胥的力爭才得以繼承君位。所以夫差一直做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情,讓九泉之下的父親闔閭看看,自己有資格也有能力當好吳王。

夫差痛恨這個伍子胥總是這麼藐視自己,動不動把自己比作夏桀、商紂之後的第三個昏君,搞得自己身為一國之君很沒有面子。回過頭來想想,伍子胥畢竟是先王的重臣,沒有他,吳國也不會成為一個強國。所以儘管夫差有點煩伍子胥,但還不準備殺伍子胥。

伯噽就比伍子胥會說話,他把夫差比成齊桓公,建議把勾踐放回越國算了,他說:“齊桓公當年,把燕留之地五十里割給燕莊公,從而獲得扶弱濟貧的美名。宋襄公的仁義之師,不打渡河的敵人,一樣被後世稱讚,列名為霸主。大王誠能效法前人,赦越王回國,一定能夠名垂千古,成就霸名。”

夫差雖然沒有聽伯噽的話立即釋放勾踐,但是伯噽的話對他以後的決策產生了很大影響。夫差大概覺得做霸主就是胡蘿蔔加大棒,軟硬兼施,也象貓捉老鼠一樣,玩死了就沒意思了。他覺得勾踐就是自己手中的一隻小動物,愛怎麼玩就怎麼玩,根本不可能威脅自己。

但是伍子胥不這麼想,他知道仇恨的力量。想當年,自己滿門抄斬,在逃亡路上淪為乞丐,苦熬幾十年,最後報仇雪恨。夫差還是太嫩啊,他怎麼能夠理解這些呢。

勾踐夫婦在吳國為奴不久,吳王生了一場大病,一病就是好多天。勾踐在范蠡的建議下,抓住機遇好好表現了一下。勾踐依計而行,通過伯噽的路子來給夫差探病,並親自嘗夫差的糞便來查病情。這一舉動令夫差大大感動,認為勾踐在吳國的勞動改造起了作用,可以放他回去領導越國做吳國的附庸了。

伍子胥聽到夫差要釋放勾踐回國,急忙跑過去進諫說:“過去夏桀囚禁商湯、殷紂王囚周文王都沒有殺掉,結果都反被其所滅,現在你把勾踐放回國,猶如放虎歸山,驅鯨入海,早晚會自食惡果。”

夫差最討厭伍子胥嘮嘮叨叨地把自己比成夏桀、商紂,一下子臉色變得很難看。伯噽看到有機可乘,不懷好意地說:“伍將軍你說什麼話,竟然拿大王來比昏君!”

夫差聽了伯噽地挑唆,更加火冒冒地,很不高興的說:“我看勾踐這班子人表現不錯,不像什麼壞人。”

伍子胥爭辯說:“勾踐的忠實溫順只是假象,相信假象會吃大虧的,你現在改變主意,還為時不晚。”

夫差聽了伍子胥的話,很不高興地說:“我臥病在床三個月之久,你沒有過來看我一次,說明你不慈;沒有向我進獻過一次美食,說明你不仁。這難道就是你的忠信嗎?人家勾踐,放棄了他的國家,帶領手下臣民大老遠跑到我這裡做奴僕,我病了,他來探視,親自嘗我的糞便,比親身兒子對待父親有過之而無不及。這樣的人我如果為了讓你稱心而殺了他,將來必遭天譴。”

吳王夫差拒絕接受伍子胥的忠言,準備放勾踐回國。為了表示對於勾踐忠心的獎勵,夫差讓勾踐搬出石室,擺下酒宴以客禮招待勾踐,鼓勵勾踐回國以後繼續對吳國保持忠誠。伍子胥看到吳國君臣跟勾踐把酒言歡,氣得當場拂袖而去。伯噽乘機煽風點火說:“大王,伍將軍被您的仁善之心觸動了,自慚形穢,跑了。”

過了一天,伍子胥左思右想還是不情願眼睜睜地看著夫差中了勾踐的圈套,跑過來說:“大王,我聽說,老虎、狐狸伏下身子,是為了捕獲獵物,野雞被彩色弄花了眼才會撞進羅網。狐狸故意彎下腰,顯出不想進攻的樣子,其實是為了迷惑對手。大王您怎麼可以聽信讒言、放虎歸山呢?想當年,夏桀……”

“住口,不準把我比成夏桀!”夫差大怒,很不客氣的打斷了伍子胥的話。

伍子胥氣得無話可說,茫然若失,跌跌撞撞地出了宮殿。一邊走一邊撩起衣服,彷佛在水中行走。旁邊有人說:“伍相國你糊塗了吧,天氣好好的 又沒有下雨,怎麼這個樣子啊?”

伍子胥說:“20年後,吳國必亡,這裡將是一片廢墟,到處是汙泥濁水。”

勾踐終於被放回了越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