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發!不良上市公司慣用的5種財務“欺詐”手段

一些上市公司為獲取不正當的經濟利益,採用財務舞弊的手段對財報進行造假。A股上市公司財務舞弊經歷了從公開到隱蔽,從單一到多樣... 今天,跟隨金眼君一起揭發上市公司5種財務“欺詐”手段。

本文共1829字 閱讀需要約4分鐘

揭發!不良上市公司慣用的5種財務“欺詐”手段

財務舞弊是指財務造假主體在會計信息加工處理和編制報告過程中,為獲取不正當的經濟利益,採用欺騙性手段故意謊報重要性質和實質性財務事實的違法、違紀行為。

A股上市公司財務舞弊經歷了從公開到隱蔽,從單一到多樣,從集中在期末的舞弊到連續、均勻、系統的舞弊,從真賬假作到假賬真作的過程。

揭發!不良上市公司慣用的5種財務“欺詐”手段

利用會計準則漏洞舞弊

由於同一交易或事項往往有多種可供選擇的會計處理方法,加之中國的具體會計準則還沒有涉及到企業核算的方方面面,因此許多上市公司就利用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的選擇和變更來操縱利潤,粉飾經營業績。

揭發!不良上市公司慣用的5種財務“欺詐”手段

選用不當的借款費用核算方法

根據中國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對借款所發生的利息費用、匯兌損益及相關的金融機構手續費,在籌建期間發生的與長期資產購置無關的借款費用,可以予以資本化,計入這些長期資產的成本,待長期資產投入使用後,直接計入當期損益。

然而,不少上市公司就通過濫用借款費用的會計處理來調節利潤。

選用不當的股權投資核算方法

中國企業會計準則已對長期投資的核算作了詳細規定:當投資企業對被投資企業的投資滿足一定條件時,如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時,應採用權益法;反之則採用成本法。

但很多公司在這兩種方法上做起了文章,當被投資公司盈利時,不該用權益法的投資也用權益法核算,當被投資公司虧損時,該用權益法核算的又改成成本法核算。

選用不當的折舊方法

延長折舊年限,由加速折舊法改為直線法,甚至不提折舊等虛增利潤在實際操作中屢見不鮮。

選用不當的收入、費用確認方法

上市公司為了利潤最大化或平滑利潤,通常在產品或資產的風險或報酬未完全轉移之前就確認銷售業務和其他資產的轉讓收入。

選用不當的合併政策

同長期股權投資核算相對應的是納入合併報表的合併範圍,所以上市公司還常常通過改變合併範圍來調節利潤。

利用“會計創新”舞弊

剝離與模擬是與企業改制上市相伴而生的。在行政審批制下,由於實行“規模控制,限報家數”政策,股票發行額度成為十分稀缺的資源。

企業通過激烈競爭拿到的股票發行額度往往與其資產規模不相匹配,只好將一部分經營業務和經營性資產剝離。

或者進行局部改制,將原本不具有獨立面向市場能力的生產線、車間或若干業務拼湊成一個上市公司,並通過模擬手段編制這些非獨立核算單位的會計報表。

揭發!不良上市公司慣用的5種財務“欺詐”手段

剝離與模擬在中國證券市場發展中功不可沒,如果不允許剝離與模擬,許多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是不具備上市資格的,是無法通過股份制改造和上市擺脫困境的。

另一方面,剝離與模擬猶如“整容術”,通過將劣質資產、負債及相關的成本和潛虧剝離,便可輕而易舉的將虧損企業模擬成盈利企業,剝離與模擬影響了會計信息的真實性。

利用資產重組和關聯交易舞弊

從理論上說,資產重組、關聯方交易與財務舞弊並不存在必然的聯繫,如果資產重組與關聯交易確實以公允的價格定價,且在報表及附註中按會計準則的要求做了恰當的披露,則不會對信息使用者產生誤導。

但事實上,A股上市公司的很多資產重組和關聯交易都採用了協議定價的原則,定價的高低取決於公司的需要,使得利潤可以在關聯方之間轉移。

這樣資產重組與關聯方交易就成為一種十分重要和常見的財務舞弊手段。

地方政府“援助”舞弊

目前,利用上市公司募集資金對推動區域經濟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所以在上市指標爭取難度大、殼資源緊張的情況下,許多地方政府往往不忍目睹上市指標作廢,讓已上市公司失去寶貴的籌資資格。

於是有的地方政府紛紛向上市公司伸出“援助之手”,採用稅收優惠、財政補貼的形式幫助上市公司實現一定的盈利目標,這些補貼往往數額巨大且缺乏正當理由。

揭發!不良上市公司慣用的5種財務“欺詐”手段

這種地方政府“援助”為不少上市公司操縱利潤、粉飾財務報表開了方便之門。

虛構經濟業務舞弊

虛構銷售業務是性質最為嚴重也最難以審查的舞弊方法之一。

如以銀廣夏為代表的上市公司為了虛構銷售業務往往從原始的銷售合同開始就全套造假;黎明股份的虛構行為更是百密無疏,即通過與關聯企業或非關聯企業對開增值稅發票的形式,虛構購銷業務,在迴避增值稅的情況下虛增收入和利潤。

揭發!不良上市公司慣用的5種財務“欺詐”手段

此外,還有虛構資產評估,包括了未經正規程序立項的資產評估、虛無資產評估和不恰當的評估,也是虛構經濟業務無舞弊的一種常用做法。

金眼,及時洞察市值風險!

金眼上市公司市值風險預警平臺由《中國證券報》聯合中國財富網潛心研發,洞察上市公司市值風險點和市值管理痛點,為上市公司董秘及董事、監事、高管提供市值管理最優解決方案與融資服務支持,提高上市公司質量與行業競爭力,為好公司保駕護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