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鄂城的故事|樑湖治水:百年夙願終成真

40年前,興修樊口大閘和樊口泵站的時候,不論是開挖和回填,均是通過人員施工,並投入數千萬人工歷時數年才興建起來。

那時候的場景,對老一輩人來說,至今叫人難忘。

如何讓梁子湖之水由“憂”變“優”,是鄂州百萬人民的百年夙願。2018年12月8日,隨著民信二閘和樊口二站的同時動工興建,這百年夙願終於要實現了。這2項工程建設,沒有曾經千軍萬馬的火熱場面,靜悄悄的背後卻有著不平靜的經歷,可以說,這是我市特有的水文化。

老鄂城的故事|梁湖治水:百年夙願終成真

一道閘,馴服肆虐洪水

梁子湖流域涵蓋鄂州市、武漢市江夏區、咸寧市咸安區和大冶市,流域面積達3265公里。歷史上,梁子湖與長江自然相通,湖周邊居民佔據的是高埠,那時人與水的矛盾還不是十分突出。

清代以來,從黃柏山到粑鋪沿江,居民們為了生存,均築成圍堤以保護家園,但遇長江發生較大洪水時,長港與長江仍自然相通,江水、湖水同時上漲,雖然沿江築有堤防,田園、廬舍仍不保。

1923年至1926年,辛亥革命元勳、鄂城籍人吳兆麟奉湖北省督軍肖耀南之命督理樊口堤閘,同期建成民信閘和民生閘,並培修加固沿江干堤(即粑鋪大堤),至此,才將梁子湖與長江完全阻隔,使內湖墾殖線大大降低,從而增加保收面積和新墾面積各30萬畝。

由於新開墾的湖田頭幾年均免徵公糧,因此,吸引了大量外來移民湧入。如江夏的山坡、土地堂一帶,不但吸引本省的農民,還吸引了河南的農民來此開荒種田。鄂州的長港兩岸、蒲團一片,不僅吸引境內的葛店、華容、燕磯的農民,而且還接納了大批的黃岡人。

1949年後,實現了耕者有其田,人們安居樂業,人口也成幾何級數上升,原有耕地生產的糧食,除了完成額定的國家公糧和餘糧外,剩下來的糧食填飽肚子尚有困難。

一條運河,中途夭折停工

由於江夏、大冶(咸寧縣沒有湖水面)均處在梁子湖的上游,鄂城縣(今鄂州市)處在梁子湖的下游,故歷史上鄂城縣有“水袋子”之稱。

為了改變這一現狀,當年的省地縣都在動腦筋,後來由時任湖北省革委會副主任張體學親自決策:在樊口先建閘(以自排為主),後建站(以電排為輔),同時開挖一條從咸寧高河至樊口的人工運河,設想使梁子湖高河流域880平方公里的汛期洪水不入梁子湖,通過運河實現高水排放,直達長江。

據此決策,鄂城縣傾全縣之力,於1972年建成樊口大閘;於1980年建成樊口泵站;人工運河開挖到三山湖邊,因為規劃不成熟,遂中途停工。

就在樊口劈山建閘、建站和開挖運河的同時,內湖也掀起了圍湖墾殖的高潮:在鴨兒湖流域有壋網湖、下大湖、扇子湖、曹家湖、上下湯家湖、上下魚湖、四海湖、瓜圻塘等墾區;在三山湖流域有碧石湖、火燒壩、愚公湖、范家壩等墾區;在梁子湖本湖有東井大圍、前海、魯家湖、塗鎮湖等墾區。

據不完全統計,當年,鄂城縣在梁子湖流域圍湖墾殖面積約30萬畝,其中不含前期被長港農場圍墾的峒山湖、天井畈、小南湖等2萬多畝。

過度開發導致生態失衡,其中以鴨兒湖最突出:當18米水位時,1953年湖水面積達156平方公里,相應湖容2.77億立方米;歷經圍墾後,1980年湖面僅存54.5平方公里,相應湖容1.027億立方米。湖面銳減65.1%,湖容銳減63%。

因此,凡遇豐水年份,雖有樊口泵站提排出江,但仍有圍垸漫堤和潰口的記載。

一聲起爆,退圩續寫治水新故事

2014年11月25日,一聲起爆,塗鎮湖退圩還湖工程正式啟動。大堤兩端各開挖390米,堤腳一直挖到湖底,開挖土方全部運至大堤中段,大堤中段建成人工島,此處將逐步建成景觀帶。

其實,塗鎮湖圍垸自建成之日起,便有了退田還湖的動議。當初,鄂城縣14個公社的勞動力進行會戰,歷時2年多才將塗鎮湖圍堤建成。沒想到,建成後,圍堤切斷了沙咀、土橋、下陽等9座泵站的抗旱水源,造成1.98萬畝農田缺水抗旱,圍垸內的農田若遇豐水年景,收穫的作物還不夠排澇電費。

隨著梁子湖生態示範區建設不斷推進,繼塗鎮湖退圩還湖工程之後,鴨兒湖流域的曹家湖和壋網湖、三山湖流域的愚公湖、梁子湖本湖的前海和汪家湖等多處退圩還湖。

這些圍垸,少則數千畝,多則萬餘畝,人們在圍垸內種植、養殖,還有居民在那裡生活了幾十年,不論退田、退塘,都是難以割捨的事情,還有部分居民需要永遠遷移,其工作量可想而知。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將這麼多的圍垸實現永久性退圩還湖,足見市委、市政府的膽識和擔當。

人水和諧共處,長治久安,僅有內湖退圩還湖是不夠的。經過我市多年爭取,在樊口興建民信二閘和樊口二站終於獲准建設,前者取代民信閘(老民信閘因年久失修,僅作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予以保留),擔負起鴨兒湖的排灌功能,樊口二站則配合樊口泵站統一運用,將汛期內湖的水提排出江。(雲上鄂州,作者夏祖恩 責任編輯夏陽 何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