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时期西域第一大国乌孙,为何会消失?

庭州行者


我先来简单的介绍一下乌孙(如有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指出来):乌孙是西汉时由游牧民族乌孙在西域建立的一个国家,大体位于巴尔喀什湖东南,伊犁河流域,立国的君主是猎骄靡。前苏联的学者认为乌孙文化是塞人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并称为-塞乌孙文化。西汉文帝时期,被匈奴击溃的月氏族攻击了乌孙的牧场,乌孙族大败。匈奴的冒顿单于收留了乌孙的的余部,后来军臣单于派猎骄靡率领乌孙族群远征月氏,乌孙军大胜,随后猎骄靡在原来的故土建立了一个国家,以族群命名的乌孙国。

乌孙国坐落于古代中原王朝的西北方向,是当时西域诸国中的最强国,它在当时有两个庞大的邻居,雄踞北方草原的匈奴和东南方向农耕文化的西汉王朝。它所处的位置决定了它注定在亚洲东方的大陆上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

上文已经说过乌孙建国君主猎骄靡是在匈奴长大的并且被匈奴冒顿单于收养后来的老上单于,军臣单于都待他不薄,因此在开始的时候乌孙肯定是站在了匈奴这边。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猎骄靡已经不肯屈居人下,随着国力的逐渐强盛特别是军臣单于死后。猎骄靡“不肯复朝事匈奴”双方发生了军事冲突。这为西汉拉拢乌孙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遣张骞第二次初始西域,这一次他的目标十分明确,就是拉拢西域诸国,其中就有乌孙。乌孙送给西汉十匹好马作为答谢并派出使节到大汗进行访问,正是因为这次访问,乌孙使节看到了汉朝的强大从而促使乌孙和汉朝结盟。此后汉朝派出公主前去和亲,直到公元前1世纪终于取得巨大回报。


公元前72年,匈奴进攻乌孙,汉宣帝派遣十五万大军前往支援,汉 乌联军发起反击,大败匈奴,公元前71年,匈奴在进攻乌孙,碰上了大雪,很多人都被冻死了,乌孙趁机联合丁令,乌桓发起反击,匈奴再败。从此匈奴不得不面对乌孙汉朝两面夹击,开始走向衰弱。

可惜的是乌孙也未能保持强盛。从公元前53年起,乌孙国大.小昆弥(乌孙之王的意思)并立,国家处于长期的分裂状态,这种分裂状态一直持续了上百年时间,直到5世纪初,乌孙被草原兴起的另一政权柔然算灭。


很倾城


问两个女人就知道乌孙国去哪了。。。

一个是解忧公主。。。另一个是她的侍女冯嫽。。。

在解忧公主的经营下,乌孙先成为汉属国,后分裂。。东汉魏晋时期衰败,直至南北朝时期灭亡。。。

乌孙人是当时中亚的第一大民族,现在的哈萨克族,应该就是乌孙人的后裔。。。



我才是余虞鱼


纵观历史发展,所有国家或者部落的的灭亡只有两种情况:内乱与外祸。

乌孙国在猎骄敏短暂复兴,但外祸不断,与匈奴连年战火。这里面有个很传奇的故事,汉朝解忧公主嫁给了乌孙王须靡。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蠕蠕过其实就是柔然过侵略乌孙国,最终乌孙国被迫迁移葱岭,不久别灭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