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吉尔乘兴而来,本期待恢复大英帝国昔日荣光,却被最早淘汰出局

二战末期,经过几年残酷而又血腥厮杀之后,胜利的天平逐渐倒向同盟国一方,轴心国表面上虽然还拥有强大的实力,但是整场战争的失败已经不可避免。同盟国的首脑们,为了能更好的瓜分战争胜利的蛋糕,开始未雨绸缪的召开一系列高峰会议。

其中比较著名的有三次,即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和雅尔塔会议。

丘吉尔乘兴而来,本期待恢复大英帝国昔日荣光,却被最早淘汰出局

最早召开的是开罗会议,经过与日军在瓜达卡纳尔岛的反复争夺后,大获全胜的美军牢牢掌握住了太平洋战场的战略主动权。1943年6月,美国总统罗斯福为了酝酿反攻日本的战略和战后国际局势的具体安排,表达了表达了拟约丘吉尔、斯大林、蒋介石一起会谈的意愿。但是由于苏日尚未公开决裂,蒋介石和斯大林均感觉此时会面有所不妥。更何况斯大林早已在心中把大连港和外蒙纳入战后的势力范围。这些小九九都不好在公开的国际会议中透露,于是斯大林坚决拒绝和蒋介石会面,4巨头会议只好先后由美、英、中和美、英、苏分别在开罗和德黑兰举行。

1943年11月,蒋介石携宋美龄出席了开罗会议,宋美龄担任蒋介石的翻译。会后向世界公布了开罗宣言,开罗会议确立战后中国成为世界四强的地位,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归还一切所侵占的土地,政治上意义重大。但是在战略方面,会上制定的诸多决议和承诺都未实际执行,原本声势浩大的中美英三国反攻缅甸的计划,因为英国首相丘吉尔为了能维持日渐迟暮的大英帝国在东南亚的地位,一再延期和更改,最终大为缩水。

丘吉尔乘兴而来,本期待恢复大英帝国昔日荣光,却被最早淘汰出局

随后由美、英、苏召开的德黑兰会议其中心议题是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虽然战争胜利的黎明曙光已经初现,但是决战的时刻还未到来,大家首要的任务不是争吵而是合作,所以三国首脑很快达成协议:进攻西欧的"霸王"战役和进攻法国南部的战役于1944年5月同时发动,登陆兵力达到100万人,苏联则承诺在同一时间向德军发起反攻,以配合盟军西线的行动。关于对日作战问题,苏联同意在欧洲战争结束后半年左右参加对日作战。作为交换,大连在国际监督名义下成为自由港,苏军可以进驻大连。苏联的此项要求,完全抛开了当时的国民政府,但是美、英没有提出任何异议。对于这些政治家来讲,中国前些天还是一起觥筹交错的盟友,可是转过脸去,就成了可以放弃的棋子。

想比于前两场会议,雅尔塔会议显得最为重要,这场会议所做出的决定,事后被历史学家们称为雅尔塔体系,直到今天依然深刻影响着当今的国际局势。

丘吉尔乘兴而来,本期待恢复大英帝国昔日荣光,却被最早淘汰出局

1945年,轴心国的败亡只是时间问题,苏联邀请美、英在黑海边的度假胜地雅尔塔举行这场改变战后世界的会谈。曾经的盟友——中国,被毫无声息遗忘。

此时,自诩为是民主世界代表的美英两国早已把苏联当成了潜在的对手。罗斯福和丘吉尔私下里为这次会议所取的外号是——阿拉贡人。他们把自己比喻成西方神话传说中,要从恶龙嘴中夺回金羊毛的勇士,而那条危害世界恶龙便是斯大林。

罗斯福,丘吉尔,还有斯大林,三个当时地球上最有权势的人聚在一起,在前后仅仅八天时间里,用他们的个人意志来和喜好裁决战后世界的公义和秩序。整场会议的进程中,时刻充斥着彼此之间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和最卑鄙的利益交换。为了能获得东欧,大量已经颇俱声势的共产党武装被斯大林无情放弃。而为了让苏联尽快在远东出兵打击日本,外蒙古和库页岛被美、英默认为苏联的势力范围。

丘吉尔乘兴而来,本期待恢复大英帝国昔日荣光,却被最早淘汰出局

谈判桌上的交锋进行到最激烈的时候,大人物们终于卸下了平日里和睦的伪装,开始了最赤裸裸的较量与交换。满怀希望的丘吉尔乘兴而来,本期待可以恢复大英帝国昔日的荣光,此时却被最早淘汰出局。美苏每做好了一件交易,才会把等候在门外的他喊进会场,只允许他在已经拟定好的文件上签上自己的名字。

日不落帝国的太阳在黑海边,似乎再也没有升起。

许多年后,在自己的回忆录里,丘吉尔依然为那时遭遇耿耿于怀,这个世界上最有名的种族主义者,觉得当时受到了莫大地屈辱。可是不知他想过没有,那些没能参加会议,就在列强的交易中被他人决定命运的国家和民族,可是连感到屈辱的资格都没有。

丘吉尔乘兴而来,本期待恢复大英帝国昔日荣光,却被最早淘汰出局

这是他一生中的至暗时刻,却是很多小国从没得到过的机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