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皇帝明知谁是奸臣却不铲除他?

为什么皇帝明知谁是奸臣却不铲除他?

汉元帝

汉元帝和大臣京房的对话中,可以窥见一二。

京房问,“幽厉之君何以危?所任者何人也?”

周幽王和周厉王为什么会使国家危亡,他们所任用信重的臣子又是什么样的人呢?

汉元帝答,“君不明,而所任者巧佞。”

君王昏庸,而所信用的臣子都是奸佞小人。

京房问,“知其巧佞而用之邪,将以为贤也?”

既然君主知道他们是小人,却依旧要任用,难道是因为君主错以为他们是贤臣吗?

汉元帝答,“贤之。”

大概是以为他们是贤臣吧。

京房问,“然则今何以知其不贤也?”

那今天你又怎么知道他们是小人,而非贤臣呢?

汉元帝答,“以其时乱而君危知之。”

我是从当时天下的混乱和君王处境的危险,从而得知的。

京房问,“若是,任贤必治,任不肖必乱,必然之道也。幽厉何不觉寤而更求贤,曷为卒任不肖以至于是?”

既然如此,那么任用贤人能使天下大治,任用小人能使天下混乱,这肯定也是必然的道理了。周幽王、周厉王为什么不觉醒而改求贤才呢?

为什么皇帝明知谁是奸臣却不铲除他?

烽火戏诸侯

汉元帝答,“临乱之君各贤其臣,令皆觉寤,天下安得危亡之君?”

如果亡国之君知道任用贤人,天底下就没有亡国之君了。

京房问,“齐桓公、秦二世亦尝闻此君而非笑之,然则任竖刁、赵高,政治日乱,盗贼满山,何不以幽厉卜之而觉寤乎?”

为什么皇帝明知谁是奸臣却不铲除他?

周厉王

齐桓公、秦二世一定听说过这周幽王、周厉王这两个危亡之君,并且讥笑过他们,但是自己却任用竖刁、赵高,使政治一天天混乱,盗贼满山,为什么不以周幽王、周厉王来估量一下自己而觉醒呢?

汉元帝答,“唯有道者能以往知来耳。”

只有有道之人才能凭借历史,推算未来。

京房免冠叩首道,“春秋纪二百四十二年灾异,以视万世之君。今陛下即位已来,日月失明,星辰逆行,山崩泉涌,地震石陨,夏霜冬雷,春雕秋荣,陨霜不杀,水旱螟虫,民人饥疫,盗贼不禁,刑人满市,春秋所记灾异尽备。陆下视今为治邪,乱邪?”

陛下即位以来,日月失明,星辰倒行,山崩泉涌,地震石陨,夏霜冬雷,草木春凋秋荣,陨霜不败,水旱螟虫,人民饥饿,盗贼不止,刑人满市,陛下看今天的政治是清明还是混乱呢?

汉元帝答,“亦极乱耳,尚何道!”

天下乱到极点了。

京房问,“今所任用者谁与?”

那么陛下又任用的都是些什么人呢?

汉元帝默然良久,答,“然幸其愈于彼,又以为不在此人也。”

然而今天的灾异及政治比往日还是好一些,再说,也不是由任用的人造成的。

京房道,“夫前世之君亦皆然矣。臣恐后之视今,犹今之视前也。”

以前的那些亡国之君,也都是像陛下您这么想的,我只怕后世之人看今世,就像陛下您现在看从前一样。

结论:

1、不知道谁是奸臣

2、知道谁是奸臣,但还是信任他,或者说,离不开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