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怎样配土?

梁洁45206926


多肉植物配土讲究疏松透气,带有一定比例的颗粒,虽然一般的园土、腐殖土也能养活多肉植物,但易积水,间接导致烂根、化水等各种问题,而且不易上色。


多肉怎样配土?

多肉植物在不同的阶段,配土方式略有不同,主要体现在颗粒比例上。叶插育苗的土壤通常不需要添加太多的颗粒,1-2年生的小苗颗粒比例可以控制在40%左右,养老桩颗粒比例可以添加至60%左右。初养多肉植物的新手,也可以直接购买多肉植物专用土,使用一段时间,比任何文字的说教,更有体会,更能找到配土的感觉。

多肉植物土壤的主要成分有哪些?

多肉植物配土一般以泥炭为主,再适量添加一些珍珠岩、蛭石、火山岩或麦饭石即可,家里有有机肥和缓释肥的也可适当添加一些。买的多肉植物营养土基本也是这些成分,比例不同而已。自己收集泥土方便的话,也可以挖一些疏松肥沃的腐殖土、松针土、沙质土等晾晒一下,晒去杂质后添加一些河沙或泡过水的煤球渣改良一下再用于种多肉,效果也是可以的。

大部分的多肉植物生长速度不快,酷暑严寒季节甚至生长停滞,因此对养分的需求不多,每年换盆换土一次即可。日常打理提供阳光充足的环境,并避免频繁浇水就可以了。春秋两季是多肉植物的主要生长期,可以在浇水的时候添加一点稀释的液肥,有助于多肉植物上色和变得更饱满!

(本文配图来源于网络,感谢大家的阅读和关注!)


遇见心暖花开


多肉配土很重要!大棚里出来的商品多肉,用的泥炭土比例大!基本只加入少量珍珠岩!当多肉买回来后想要养的美,配土就很重要了!一般需要加入颗粒土!颗粒土发根很不错但是不抓根也不养根,一定要适当配些泥炭土!小苗建议泥炭土和颗粒比例5:5,成株建议6:4,老桩可以3:7,或者2:8 。现在我配土就用彩虹石(3-6MM)的和泥炭土、泥炭颗粒、少量椰糠、少量稻壳碳、少量缓释肥、少少量骨粉!才入的小苗或者叶插移盆的苗,颗粒可以用1-3MM的配同样一份泥炭土,这样发根快。等长成成株了,就可以用大颗粒的颗粒土(3-6MM)了。











李芸33


多肉养了4年,养护环境是朝南窗台有雨棚遮挡,地理条件是传说中的逆开挂区成都市。

前两年多肉配土都是花市用的园土,用大盆养水催苗,徒的徒,绿的绿,挂的挂。两年下来剩下的开始换小盆控养,自己配颗粒土,最早一批5/5颗粒和园土比例,后来放手配7/3增多了颗粒,再后来给自己喜欢的桃蛋全麦饭石颗粒配土,现在长得不错,颜色非常棒。今年虽然阳光不足但是温差有,肉肉还出了梦寐以求的果冻粉,果冻黄。

我喜欢浸盆,生长季在水里调上多菌灵补上液肥。如果有发现提起来水渗不快速的我都会松土或者重新挖出来加大颗粒再配一次。一般7成以上颗粒配土的都会渗水非常快。

浇水我是非常懒,肉肉经常只剩叶芯是硬的,其它叶片都发软发蔫了才给水,加上配土颗粒居多所以肉肉长不个头或者变化不明显但是杆子都非常粗。原来的大盆我用上了8-9成的颗粒,浇水时间比小盆还要拉长许多,也能控出丸叶控出颜色。

根据自己养护条件,盆大小,阳光,温差,浇水时间,颗粒比例这些因素综合起来慢慢做实验就能摸索出窍门。











Elsa2050


多肉怎么配土,我根据我的经验回答一下。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多肉土壤的要求,疏松透气,排水,有一定的保水性,微酸性土壤。

根据这些特性,我们找出符合的介质有:煤渣,椰糠,沙,腐叶土,珍珠岩,蛭石,泥炭土,发酵木糠,谷壳炭,火山岩,小陶粒等等,这些都是符合多肉的土壤介质。

只要符合多肉土壤的特性,手上有的材料用来搭配就可以了,我一般就是煤渣+椰糠+腐叶土,因为家里常有这东西,有珍珠岩的时候也会加点进去,多肉的配土只要达到那几项要求就可以了,重点在种植过程中就要费点技术活了。

多肉不难种,有些配土根据您所在地有微小的变化,比如南北方就会在保水上有微调,因为一个干燥,一个潮湿。您在种植的过程中根据每种多肉的实际生长需求,得出来的配方,才是合适您的好配方。

这几盆就是刚网上买回来新种的法师系列,刚刚上盆的。

这就是我的懒人种多肉法,希望对您有用。谢谢😊





紫馨播报


你好,我养多肉6年多了,大棚、楼顶、阳台,甚至室内全灯养都有尝试,总结了一点经验,供你参考!

在正式放出资料之前,首先我要给你说两条,如果你能理解,欢迎再看以下资料,这样有助于你真正的“养好自己的多肉”,而不是“养好别人家的多肉”!

第一、养多肉无公式,没有1+1=2的照搬方法,同一科同一属同一种,甚至同一颗多肉,在不同人的手里都会有不同的养殖方案,包括配土!

第二、养过肉是一个系统的条件综合,拿出来其中的任何一项单独去强化,都是不可取的,比如,只强化配土方案,而忽略盆的材质、大小,通风条件,阳光条件,控水条件,温度条件……等等,都是不可取的,必须综合以上因素,找到适合自己环境的最佳方案!

好了,这两点明白了,就耐心的看完以下资料吧,知道了原理和根本,就能事半功倍,举一反三了。

一是,盆的使用原则是通透性强兼顾保湿性,原因是多肉根系要呼吸,所以采用盆时要以这个条件为第一,也就是多肉最喜欢的为第一位,然后才是满足自己喜欢的造型和颜色等需求,一般的选择参考是,一紫砂二粗陶三红陶四陶瓷,紫砂是保水性和通透性最佳比例的材质,粗陶其次,红陶由于保水性太差不易根系健康生长位列第三,而陶瓷盆通透性最差,容易造成根系窒息,只能是最无奈的选择。

细节的参考是,尽量选择有盆底支脚的,原因很容易理解,因为可以加大盆底通风口的通风条件,避免盆底虽然有通风口但放到台子上时紧贴台面造成无法通风的情况出现,如果没有垫脚,可以通过垫脚石的方法,架空盆底。

盆的大小使用原则是,不要太大,太深,如果以单颗植株整体大小为依据,老桩不要大于整体植株大小,非老桩稍大于植株大小,原因是老桩生长慢,也便于控型。如果以根系大小为参考依据,老桩一般是比植株的根系大1/2即可,也就是说一倍大,非老桩大1/3即可,因为非老桩根系薄弱,对通透性要求苛刻点,太大容易造成根系窒息,太小也容易造成根系窒息。

二是,配土,不要用那种网上卖的所谓整包的多肉土,因为成本的原因和不分差异性的原因,毕竟每个肉友的养殖具体条件不同,不可能有同一个配土方案的,所以需要自己配,选择时保水性和通透性兼顾,不用考虑商家噱头的营养性,因为一粒不及1分钱的缓释肥的效果远远胜于高价的所谓营养土的效果,具体材质可以参考,泥炭或耶砖占比30%,火山岩+大沙或者麦饭石+大沙或者其他不易粉化的颗粒土占比70%,即可。

三是,收到后,土里放点多菌灵,直接潮土上盆,不需要再修根,因为都是新鲜脱土两三天,很新鲜,如果再修根,还要凉根两三天,潮土,就是有点潮的土,不是湿土,潮土上盆后,记住,不可正常接受太阳直晒,放到通风的散光处,比如,打开窗户的阳台上又刚好太阳不能直晒,而又特别明亮的地方,就是最好的散光处。服盆期,温度不高于35℃,一周即可,然后再给一次水,给水量参照你的具体通风条件,通风好可以浇透,浇水时间选择傍晚太阳落山后为益,然后就可以放到通风好的阳光下正常养护。而温度不低35℃时,服盆期如果有条件,可以先在空调房里伺候着,服盆期不需要晒太阳,光线强的明亮处,尽量加大通风条件,比如,盆和土的使用,盆底通风口的架空,甚至小风扇弱风吹。。总之,服盆期方法和原则不变(参照资料的服盆期注意事项)。

四是,土的三层法则,铺底用大的纯颗粒,中间用刚才说的配土,铺面用纯颗粒土。颗粒土的使用原则是不易粉化,尽量颗粒大小不均,表面越不光滑圆润越好,这关于水在多肉土里的形态有关,自由水和饱和水,简单来说,饱和水就是水只存在土里各个独立个体中,比如每颗颗粒土里,而不会从颗粒土里流出来,而自由水就是颗粒土喝饱后不能再喝而流出来的存在于土和土之间的水。那么,现在问你一个问题,多肉根系需要哪种水,并避免哪种水?对,需要饱和水,而要避免自由水的存在,原因是,多肉根系要呼吸,如果自由水存在,根系就会窒息,从而糜烂死亡,进而产生伤口,真菌乘虚而入,造成黑腐。

五是,冬天的养护低温不低于5℃就完全可以露养,注意不要淋雨,盆土湿度要控型到最低,需要浇水时选择温度提升的上午,沿着盆边少量给水,低温低于5℃时完全可以断水,阳台当记得选择阳光明媚的天气通风光照,不能一直隔着玻璃晒太阳,有暖气的记得控水,方法是少食多餐。

冬季养殖温度不是天气温度,而是指多肉生长的环境温度,比如阳光房、暖气房,温度都在20℃左右,如果路上温度不低于零下10℃,保温箱发货的话,还是可以入货的,毕竟冬季多肉要便宜不少,发货打包也会比较有时间用心,所以说,不是冬季少入,只要有相应的养殖条件,反而可以碰到合适的就可以大胆去入,和季节没什么关系,只和温度有关,同样道理,夏季也是指的夏季的温度,而不是单单夏季这个词。

六是,夏季休眠期养护难度是有的,注意事项也只是降低一定风险,避雨,遮阳,通风,控水。特别是8月份,温度的问题,遮阳必须要做的,避免高温高湿,避雨也是必须的,通风好点,比如风扇的使用也可以降低死亡率。说到底,一定要避免高温加高湿的情况!因为多肉,高温不怕,高湿也不拍,但最怕高温加高湿!温度高容易滋生真菌,而降低真菌数量多菌灵能起到作用,所谓的黑腐,也就是真菌感染引发,另外,当真菌滋生,正常健康的多肉自身的抵抗力可以到达一个平衡,但如果有虫害,造成突发的伤口,真菌就会乘虚而入,就发生了黑腐。

另外说明下,加大通风,不是指的风扇吹等,指的是空气对流!降温的措施,除了这个,就是遮阳网的使用!高湿,就容易理解了,控水,但也不能一点都不浇水,因为根系死的太厉害了后,会在本应该生长季的8月底9月时,死亡率急增!所以,可以半个月左右来自一次浅浸盆,就是只让盆底一两厘米有点水即可的浅浸盆,千万不可浸满,浸盆同时,要选择非连雨天的风大的夜里进行!

七是,温度不连续高于30℃时不要大控,要充分养根,可以浇透的方式充分生长,但要避免徒长的发生,不然抵抗力会弱。等真正的夏季来了,就不要大水咯,一是要盆边定点少量给水,定点就是不要沿着盆边一圈,而是固定一个点,或者浅浸盆的方式少量给水,浅浸盆就是拿着整盆多肉,短暂的坐到水盆里,水盆里的水可以放点多菌灵,水盆里的水不要高于要浸盆多肉盆一半的高度,时间比较短,一般是几秒钟,原则是只让水浸到多肉盆底1/5或1/6盆高的盆底一层土即可,这个可以通过掂重量或插牙签看湿度的办法看,二是延长浇水周期,原则是不要让盆土湿度高于微潮程度,同时不要潮于多于3天时间为益,同时最主要的是加大通风效果。总之,度夏就是要避免高温加高湿的情况同时发生即可。

资料来自《多肉玩家》,duorou-123

放几张我的多肉图,仅供欣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