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蘇明玉到妞妞,還有多少孩子正處於家庭暴力之中?

對每個人來講,家庭暴力都是一個讓人驚恐又緊張的詞語。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給家庭暴力做了如下定義:家庭成員之間以毆打、捆綁、殘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經常性謾罵、恐嚇等方式實施的身體、精神等侵害行為。

女性一直以來是家暴的主要受害者,但是,家庭暴力的魔爪已經越來越多地伸向更為弱勢的群體——兒童。

從蘇明玉到妞妞,還有多少孩子正處於家庭暴力之中?

由電視劇《都挺好》引發的關於原生家庭的討論讓我們初識家庭暴力帶給孩子的危害。蘇明玉的母親雖未實施肢體暴力,但卻是一個語言上的“施暴者”,從後面的劇情可知,她多次大罵蘇大強是窩囊廢、不配擁有家庭,並受重男輕女思想影響,讓明玉遭受了不公正對待,最終狠心跟家裡斷絕關係。生活在蘇母語言暴力陰影中的蘇家三兄妹,最終都有著不同程度的性格缺陷,蘇明哲愚孝、虛榮、不肯長大,蘇明成偏激、幼稚、不懂感恩,蘇明玉冷漠、決絕、感情淡薄。

從蘇明玉到妞妞,還有多少孩子正處於家庭暴力之中?

當大家以為這樣奇葩的原生家庭、這樣讓人憤懣的家庭暴力只有在電視劇中才會出現時,三歲女童模妞妞慘遭母親踢踹的新聞讓我們忽然驚醒,原來,家庭暴力就在我們身邊!三歲的孩子本應過著幸福的童年,充滿著童真童趣,但妞妞卻一邊體驗著穿新衣帶來的欣喜,一邊承受著母親帶給她的暴力,不知道在每一張歡樂笑臉的背後,又藏著多少不為人知的秘密。

從蘇明玉到妞妞,還有多少孩子正處於家庭暴力之中?

從蘇明玉到妞妞,還有多少孩子正處於家庭暴力之中?

據統計,中國有20.6-32.5%的兒童遭受過不同程度的身體暴力,15.4-23.7%的兒童遭受過不同程度的情感/精神暴力,7.5-11.5%的女童遭受過性暴力,6.5-9.6%的男童遭受過性暴力。

家庭暴力帶給孩子身體傷害事小,帶給孩子的心理傷害卻是無法彌補的。家庭暴力到底會給孩子帶來多大的影響?

會讓孩子變得自卑、懦弱。

每當家長對孩子施以暴力解決問題時,不僅不會反思自己方法不當,反而會要求孩子在承受拳打腳踢後對家長認錯,這會讓孩子的自尊心一點一點被磨滅,讓孩子變得膽小、懦弱、自卑、唯命是從,最終變成了家長喜歡的“聽話的孩子”。而孩子聽話的原因不是因為他們懂事了,不是因為家長的愛護和耐心教導,而是他們最終選擇屈服於家長的暴力。

會讓孩子變得固執、暴力。

在家庭暴力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更容易變得叛逆,經常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來跟家長對抗,父母的暴力行為也會讓孩子形成一種暴力傾向,並且他們並不覺得這種暴力行為是錯誤的,這種性格缺陷和暴力傾向會伴隨孩子一生,很難改變。

會讓孩子變得抑鬱、孤獨。

經常捱打的孩子,會感到孤獨無援,會覺得自己“低人一等”,顯得比較壓抑、沉默,認為老師和小朋友都看不起自己,因此不願意與家長和老師交流,不願意和小朋友一起玩,性格也逐漸變得抑鬱、孤獨。

雖然在輿論的壓力下妞妞媽終於選擇向公眾道歉,但我們需要的不是冷漠的文字,甚至漏洞百出的語句,妞妞媽無需懇請公眾的原諒,她真正需要的是妞妞的原諒!

從蘇明玉到妞妞,還有多少孩子正處於家庭暴力之中?

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對家庭能暴力說NO,對兒童暴力說NO!願每一個父母在動手打孩子之前都能有畢淑敏般的自我反思,願每一張伸出去的魔爪都能變成給孩子的溫暖擁抱,願每一個孩子都能擁有快樂的童年!

我謹慎地使用毆打,猶如一個窮人使用他最後的金錢。每當打你的時候,我的心都在輕輕顫抖。我一次又一次問自己:是不是到了非打不可的時候?不打他我還有沒有其它的辦法?只有當所有的努力都歸於失敗,孩子,我才會舉起我的手……每一次打過你之後,我都要深深地自責。假如懲罰我自身可以使你汲取教訓,孩子,我寧願自罰,那怕它將苛烈10倍。

——畢淑敏《孩子,我為什麼打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