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社會總是不善待文化人?西安奔馳女盤腿坐車頭哭訴有感

一個文質彬彬的女研究生,多次正當維權得不到合理解決,最後不得不採用有點撒潑的方式來維權,坐在車頭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哭訴,視頻在網上熱議,這才得到妥善解決,當然,現在最新消息是可以退款,算是得到了圓滿解決。但是,這個過程著實心酸。

有人控訴4s店的貓膩,有人控訴社會的浮躁,有人控訴文化人的文弱。

文弱,這個詞聽上去就充滿了無力感。女孩說,“我覺得我受到了奇恥大辱,受了幾十年的教育,現在要通過這種很丟臉的方式來維權。”

有人說,遇到事情總是試圖通過講道理來解決,這是文化人的通病。事實上,很多時候,解決事情靠的不是講道理。我仔細回想了一些例子,好像確實有點道理。

一個朋友到商場去買鞋,某品牌的一款皮鞋,一千多,回家穿了半天,白襪子變成了黑襪子。返回頭去找商場,結果銷售人員說就是這樣的,正品無疑。找到商場總服務檯,告知自己協商解決。返回頭找到櫃檯銷售,告知,鞋放下回去等消息吧。

一週後再次到商場被告知,不能退只給換,而且只給換同款。終於激怒了那個平常和顏悅色的小女生,指著銷售鼻子嚷了半天,引起了一陣圍觀,嚇唬走了兩撥潛在消費者。這才在櫃檯女售貨員酸辣吧唧的嘀嘀咕咕中退了款。

事後她說,“我知道她嘀嘀咕咕說的什麼,說我土包子,說我沒穿過品牌鞋,說我窮,說她都比我掙錢多。我知道她酸我,但是我不想吵了,累,反正退款了就得了。”

最後她總結說,遇到事情講道理不行,解決問題需要氣場。氣場是什麼?氣場就是我很兇,你們惹不起,沒人敢惹,你就厲害了。

氣質不重要,氣場才重要。

還有一個例子,前兩年,我老公跟公司有勞動糾紛,第一次他去協商的時候,我非常怕,我怕他忍不住跟對方打起來,因為我感覺他的火壓不住,擔心他受傷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內心一直覺得通過武力解決問題“有辱斯文”。

於是,在他去之前,我一再叮囑,嚴肅的事情逗比著講,逗比的事情嚴肅著講,不要把問題談到牛角尖去,擺事實講道理,都是文化人,總是能妥善解決問題的。當然,他也是這麼做的。可是,沒有解決。

第二次的時候談得更不好,雙方撕破臉,直接談崩了,然後律師介入了。

官司打得不順利,仲裁,一審,二審走下來,耗時一年多。但是,悲劇的是,雖然統統贏了官司,拿著判決書,卻仍然拿不到該拿的錢。對方說,要錢沒有,不過我們可以接著往下打官司。

後來,沒法了,我老公給公司領導打了個電話,說道,給你三天考慮怎麼付款,三天後,如果我沒拿到我該拿到的錢,那麼我不介意在朋友圈把判決書曬一曬,同時,也不介意跟以前的客戶、合作伙伴、公司同事聊一聊這件事兒(之前一直不好意思把這件事兒鬧大,客戶那邊都不知道他在跟公司打官司,有客戶諮詢電話打給他,他還禮貌地把新接手同事的電話告訴客戶,現在說來,真是有點傻)。

三天後,雙方面談了一次,敘舊談感情談了三四個小時,簽了和解協議,半個月之後拿到了判決的錢。結果圓滿,但是過程心酸。

文化,在解決這些人生難題的時候,好像絲毫不起作用,甚至拉了後腿。

小時候,提起文化人,基本上都帶著敬仰的目光,對文化有仰視。現在如果有人誇你是文化人,五成以上不是誇你,有可能是酸你,酸你迂腐不懂變通,酸你解決問題不切合實際。

“流浪大師”沈巍的例子舉起來有點心痛,在我心中,除了外表,他的談吐和內涵,絕對可以算作是文化人。但是,圍繞他發生的事兒,沒有一件能用文化來解釋得通。雖然是個例,但是反應的問題很普遍。

說了這麼多反面的例子,並不是說文化高不好。我認為的文化烏托邦就是,以後不管遇到什麼問題,能溝通解決的通過溝通解決,不能溝通解決的,可以像早些年港劇裡邊的主人公一樣,瀟灑地甩出一句“有問題,找我律師。”既能保持文化人的尊嚴,又能讓問題得到妥善解決。法治社會的發展,未來可期

最後還是要強調一下,我認為對文化解釋最入我心的版本,出自梁曉聲,“文化是根植於內心的修養;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別人著想的善良。

絮絮叨叨這麼多,全是自己的感想,還望各位輕拍。

這個社會總是不善待文化人?西安奔馳女盤腿坐車頭哭訴有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