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煩躁、生氣、壓力大,各種情緒不好影響工作表現該怎麼辦?

情緒不好,狀態不佳,嚴重影響工作表現

昨晚許久不聯繫的朋友阿玉突然打給我,說準備換工作,讓我幫她留意。我一想,這已經是她從去年到今年第三份工作了。於是便問起原因,誰知阿玉只說了一句“心情不好”。這下我可奇怪了,阿玉平時性格不錯,工作效率也高,也很少和別人起衝突,不知這“心情不好”是從何而來。在我細問之下,阿玉才明說,原來是被老闆批評了,情緒不好,工作沒法集中注意力。

工作煩躁、生氣、壓力大,各種情緒不好影響工作表現該怎麼辦?

情緒低落將嚴重影響工作表現

可越無法集中注意力,她就越是著急,一些煩心事不住地湧出來,結果做事很難專心,還經常出錯,最後果不其然把事情搞砸了。阿玉覺得不好意思極了,臉上掛不住,只得換工作。

現在想來,阿玉幾次換工作,多少都和情緒有些關係。常言道: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出門在外,不可能什麼事都順風順水,多少會有些情緒,產生問題也非常普遍。

我們為什麼會在工作中會產生情緒問題呢?

為什麼容易產生負面情緒

美國心理學家埃利斯提出了產生情緒的“ABC理論”,認為人的情緒是由誘發事件A(activating event ),人的信念B(Belief)和結果C(Consequence)構成,即情境*想法=結果。而人之所以被問題困擾,不是為問題本身傷腦筋,而是被問題所引發的情緒所困擾。

工作煩躁、生氣、壓力大,各種情緒不好影響工作表現該怎麼辦?

改變結果,關鍵在改變信念

比如剛才的例子中,阿玉被上司批評就是A。而阿玉認為,領導的批評意味著自己能力不足,這表示了領導對自己不再信任(B)。結果阿玉不再積極工作,漸漸失去信心就是C。可以看到這其中產生誘發事件A的場景是一定的,我們無法改變。而我們自身的想法B是源於自身,而最後的結果C是由前面的想法產生。

也就是說,在工作情境一定的情況下,我們對情境的信念決定了情緒結果。如果一個人心中悲觀、不自信,對不好的信息自然會產生負面解讀,進而產生壓力、自卑、消極等不好的情緒,最終影響工作。相反,如果一個人非常積極樂觀,他很可能把上司的批評看成改進工作和自我成長的機會。個人的想法不同,產生的情緒也截然不同,後來的工作結果也會受到影響。

工作煩躁、生氣、壓力大,各種情緒不好影響工作表現該怎麼辦?

信念改變,結果也將改變

因此,要及時調整負面情緒,關鍵是要改變自己對不同情境的信念。只有信念變了,對待職場逆境的心境變了,才能有效對抗負面情緒,保證優秀的工作表現。

那麼要怎樣調整自己的信念呢?這裡我們有三個要點。

怎樣調整想法,應對情緒問題

1.積極否定。要改變信念,首先就要科學地挑戰不合理的信念,直到我們認識到思想上的錯誤。比如小明平常工作非常努力,手腳勤快。有的同事卻會“吐槽”他,覺得他在領導面前“裝”,就是想表現自己,謀求升職。如果是一般人呢,很可能就會認為:“自己努力“過頭”了,影響了同事間的關係,還是低調一些好。”

工作煩躁、生氣、壓力大,各種情緒不好影響工作表現該怎麼辦?

積極的思考能讓人走向正面

這類信念顯然不合理,要科學地同這種作鬥爭應該怎麼做呢?應該把自己的信念和行為往積極方面引導。我們可以看看,工作努力的積極面在哪?當然是越努力越好,能夠給人留下勤奮的印象,績效也會更高一些。所以我們的信念應該把自己往這方面引導。比如:“同事這麼說也許只是在開玩笑,甚至是在嫉妒我,他們的目的就是讓我變得‘泯然眾人’。”這樣子,我們就把自己的想法導向了積極那面。

2.先解決情緒問題,再考慮實際困難。很多人面對負面情緒是這樣想的:“我現在心情很不好,但是我要忍住。因為手頭的事情非常重要,我必須把這些必要的事情做好,才能回過頭去照顧內心的情緒。”事實上,帶著情緒做事往往更讓人做不好。前面的小玉就是例證。

工作煩躁、生氣、壓力大,各種情緒不好影響工作表現該怎麼辦?

情緒會從各個方面給人施加負面影響,因此要優先處理

事實上負面情緒不僅影響工作的積極性,分散人的注意力,更會對人的身體產生影響。比如降低人的激素分泌水平,影響代謝等。這都使得我們在生理層面受到影響,甚至在工作中作出錯誤的判斷和行為。經常有人說“不要在憤怒時做決定”,這其實是有科學依據的。

因此當我們碰到棘手的問題,眉頭緊鎖,心情煩躁,就不要強迫自己去思考問題。而應該想辦法把自己的情緒穩定下來。尤其要注意區分自己的情感和情緒。

比如你同一位供應商約好見面,結果他超過一個小時還沒到。這個時候你倍感失望,並決定以後不再與他合作,這就屬於正常的情感範圍。但如果因為供應商爽約,你非常生氣,以致於在咖啡廳拍桌子跺腳,甚至專門打電話去指責他,這就是典型的情緒問題。正常的情感會讓你在決策中更加貼近真實情況,而過度的情緒往往會讓你作出非理性甚至失控的行為。所以說,在著手解決實際問題之前,應該優先解決情緒問題。

3.主動用行為改變信念

。我們剛才說了,情境*想法=結果,我們最好的方法是調整自己的想法。然而,還有一種方法能影響情境,從而改變想法,那就是行動。

工作煩躁、生氣、壓力大,各種情緒不好影響工作表現該怎麼辦?

行動能讓人在一定程度上改變情境

比如面對剛才那個被上司批評的情況,不改變自己的信念,我們想改變情境要怎麼做呢?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解釋。上司說小王工作不夠努力,小王可以向經理解釋,實際上他工作經常加班,只是因為這個月忙著結婚,所以請假多了一些。這樣一說,小王工作量雖然不夠,但經理多少會體量他,整個情境也會更緩和,小王自身的情緒也沒那麼緊張了。

所以大部分口才好的人都不太容易有情緒問題。比如阿里巴巴的創始人馬雲,他總能給人一種鎮定自若的感覺。那是因為,別人在向他提出問題,施加壓力的同時,他馬上就通過回答緩解了自己的情境,避免這些問題引起他的情緒緊張,從而顯得舉重若輕。

還有一種緩解方法就是尋求一致。比如同事批評小李:“你這人工作太不認真了,大學畢業兩年了,還經常犯些小錯誤。”一般人被同事這樣講,心裡肯定非常不好受。但是如果不能回應妥當,將非常影響自己的情緒狀態。

工作煩躁、生氣、壓力大,各種情緒不好影響工作表現該怎麼辦?

緩和情緒一個重要的方法就是“尋求一致”

因此可以使用“尋求一致”的方法:“最近確實出了些小錯誤,因為我實在太忙啦,我們可以試著多分分工,把項目做得更精細。”很多時候,同事批評多半是自己已經產生情緒了,因此我們只要本著“把工作幹好”的態度,在工作層面達成一致就好。用實際行動回應別人的情緒,而不能用自己的負面情緒去反擊別人的。

因此,在面對緊張環境的時候,我們也可以適當回應,用解釋、尋求一致等方法改變一些情境,以此緩和情緒。

在日常工作中,情緒問題十分常見。但如果放任不管,我們的身體和心理狀態都會受到影響,導致工作表現不佳,甚至引起一些非理性行為。因此,我們要學會理解所在情境,通過改變信念來調整自己,減少情緒問題,讓正常的情感成為工作的助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