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強東:亞馬遜的終極野心是什麼?

亞馬遜的終極野心是什麼?

很多不熟悉亞馬遜的人,會把亞馬遜歸類為電商公司;一些用過亞馬遜多元化服務的人,會說它是一家平臺公司;還有一些人比較重視技術,認為亞馬遜未來會是一家人工智能的公司。

我認為,這些都把亞馬遜的格局想小了。不管是電商、平臺,還是人工智能,都只是亞馬遜的手段,不是目的。 亞馬遜的終極野心是:向所有網上的活動“收稅”。

換句話說,只要你使用互聯網上的服務,你就要向亞馬遜交稅。這就是亞馬遜的終極格局。

這篇文章我們分為兩部分和你一起探討這個話題;

  1. 核心業務的關鍵邏輯
  2. 收購Whole Foods超市

01

核心業務的關鍵邏輯

為了說明這個觀點,我們來重新回顧一下亞馬遜CEO傑夫·貝佐斯欽點的幾塊核心業務。

首先是亞馬遜的雲服務,AWS。 可以回憶一下AWS服務是怎麼誕生的:當時亞馬遜的內部系統已經支撐不住公司的發展了,技術團隊試圖找一個一勞永逸的方式解決內部服務問題,於是開始開發雲服務平臺AWS的雛形。

劉強東:亞馬遜的終極野心是什麼?

結果做到一半的時候他們意識到,獨立開發一套這樣的系統非常費時費力,而且不僅亞馬遜需要,很多大大小小的公司都用得著。

於是他們決定把這個服務外部化、商業化,最終成就了這樣一個明星業務。現在AWS雲服務平臺已經是全世界性價比最高的雲服務了。

不管是通用電氣這樣的大公司,還是普通的創業小公司,都可以把自己的系統建立在AWS上,而且是隨用隨取隨付費,和家裡用電沒有什麼區別。

你會發現,在這整套商業邏輯裡,有這麼幾個關鍵點:

AWS雲服務平臺的前期投入和固定成本很高,比如買服務器,養大量的工程師等等;

AWS雲服務平臺誕生之初就有一個非常好的大客戶,就是亞馬遜自己的電商業務。這個客戶使得AWS平臺不僅能夠深刻地洞察需求,還能不斷迭代自己的技術和服務;

AWS雲服務非常受益於規模效應。也就是越多的人用,這些前期成本和固定成本均攤下來也就越低。所以把AWS開放給外部,開放給全世界,AWS也就能更加便宜。也就更難有人和它競爭。

劉強東:亞馬遜的終極野心是什麼?

帶著這三點思考,我們來看另一個亞馬遜的核心業務,也是我們之前提到過的:FBA亞馬遜代發貨業務。

FBA(Fullfillment By Amazon)直譯成中文是,“完全由亞馬遜完成的服務”。本質上,FBA業務能夠讓依附於亞馬遜生態上的商家,將自己的貨物寄存在亞馬遜的物流中心,從而享受亞馬遜遍佈全球的倉儲和物流服務。甚至沒有進駐亞馬遜平臺的公司都能像買電一樣使用FBA業務,隨用隨付費。

你可能發現了,這整套商業邏輯裡,有類似的幾個關鍵點:FBA業務的前期投入和固定成本很高,畢竟打造一整套倉儲和物流服務需要花多少錢,相信你能想象。

FBA業務誕生之初就有一個非常好的大客戶,就是亞馬遜自己的電商業務。這個客戶使得FBA不僅能夠深刻地洞察需求,還能不斷迭代自己的技術和服務;

FBA服務非常受益於規模效應。也就是越多的人用,這些固定成本均攤下來也就越低。所以把FBA開放給外部也是非常合理的。

劉強東:亞馬遜的終極野心是什麼?

你還記得亞馬遜的Marketplace業務麼,就是那個第三方賣家可以在亞馬遜平臺上賣自己商品的業務。這些賣家現在每年的銷售額已經達到了亞馬遜電商總量的40%,三年以後可能會到50%。Marketplace的商家也大大擴充了FBA的客戶群,從而讓FBA更加便宜。也就更難有人和它競爭。


02

收購Whole Foods超市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前一陣亞馬遜做的一件市場上聲音很大的事情:收購Whole Foods超市。

這裡可以簡單介紹一下 Whole Foods 超市。這是一家主要在美國、加拿大和英國運營的,以售賣健康的有機天然食品為主的超市,現在一共有接近500家門店。

劉強東:亞馬遜的終極野心是什麼?

2017年6月的時候,亞馬遜以137億美金的價格全資收購了Whole Foods超市。當時也有很多人在分析原因——有說亞馬遜想要進軍高端食品市場的,有說亞馬遜想要拓展自己的生鮮業務的,還有人說亞馬遜一直有開線下店的想法,這應該是一種嘗試……

同樣,這些分析還是把亞馬遜的格局想小了。

我們來看, Whole Foods超市背後代表的這個生鮮和雜貨市場,特點是什麼:由於不像書籍、百貨那麼標準化,生鮮雜貨保質期也短,所以亞馬遜在這個市場一直沒做得太成功;

當你有了Prime會員,而且亞馬遜給你提供的選擇無窮無盡的時候,慢慢你就會在亞馬遜上買一切東西了。(想想你是怎麼用淘寶的?)這時候,唯一一個讓你,一個Prime會員,可能去別的地方買東西的大型品類,就是生鮮雜貨類了;

換個角度說,Whole Foods 這樣的超市,是為數不多的,會提醒你Prime會員也有覆蓋不到的品類的地方。這對亞馬遜帝國來說,是個戰略上的漏洞。

在這樣的情況下,假設現在你是亞馬遜的CEO,你打算怎麼解決這個問題?

劉強東:亞馬遜的終極野心是什麼?

如果回頭看一下我們剛才對AWS雲服務平臺和FBA代發貨業務的分析,你會發現,整條生鮮雜貨的產業鏈,也有兩個核心特點:

  1. 前期投入和固定成本高(比如物流、倉儲等等,甚至比百貨要複雜得多);
  2. 非常受益於規模效應,越多的人用,成本也就越低。

這會兒你應該明白了,亞馬遜最缺的其實是一個非常好的大客戶——這個客戶能夠幫助亞馬遜重構整條關於生鮮雜貨的產業鏈,並且在過程中還能不斷產生收益,最終,開放給全世界使用。

不管你是街頭小餐廳需要買點蔥薑蒜,還是大型餐飲集團,需要成噸的牛羊肉和番茄醬,亞馬遜都能像AWS平臺和FBA業務那樣,給你提供又快又好、性價比又高的服務。


總結

所以聽到現在,你明白亞馬遜為什麼收購Whole Foods超市了嗎?

向所有網上活動“收稅”

現在,終於可以說我們的最終結論了。來複盤一下,亞馬遜在可見的未來裡有哪些業務:

  • 書籍、數碼用品、各種百貨;
  • 生鮮、雜貨、各種生活必需品;
  • 電影、電視劇、各種文娛產品;
  • AWS雲服務。

作為一個現代人,我們上網需要做的事大概能分為幾類:買生活用品、購物消費、娛樂、創作、開自己的小生意......

劉強東:亞馬遜的終極野心是什麼?

那麼,現在不管你做什麼,亞馬遜即將用它遍佈全球,無限交織與延伸的網絡,向你每一個互聯網上的行為收錢。

你是消費者?好的,請交給我99美金的會員費;

你是商家?好的,請交給我物流和倉儲的服務費;

你是作家或者導演?好的,我們一起來製作好內容,我幫你發行;

你是創業者或者大公司?好的,AWS雲服務任意你取用。

所有這些錢,就是我們為亞馬遜上的稅。

這,就是我心目中的,亞馬遜的終極格局

-END-

作者I大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