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的凌源牛河梁,天藍水美花更香

作為中華文明起源階段的重要組成部分, 距今6000年到5000年間的紅山文化全面反映了我國北方地區新石器時代的文化特徵和內涵。 該文化主要分佈在東北西部的西拉沐倫河、 老哈河、 大淩河兩岸, 地跨內蒙古自治區東南部、 遼寧省西部以及河北省北部, 分佈面積達20多萬平方公里。

古時的凌源牛河梁,天藍水美花更香

紅山女神先祖

位於遼寧省西部朝陽市境內的牛河梁遺址為其核心, 距今約5500年, 遺址自1983年開始出掘, 至今已發現了壇、 廟、 冢、 臺相結合的巨型禮儀建築群以及造型精美的玉器、 陶器等重要文物。 這些重大發現把中華文明史提前了1000多年, 被稱為“東方文明的新曙光”。那個時候氣候如何呢?

古時的凌源牛河梁,天藍水美花更香

凌源牛河梁遺址地圖

適宜的自然環境是凌源牛河梁紅山文化發展的先決條件。在人類早期階段, 由於生產力的低下, 古人基本都是“逐水草而居”, 以生活在有水的地方為先決條件。 直到今天, 水資源豐富的地方經濟發展要領先於缺水的地區。 紅山文化也不例外, 前文介紹過, 紅山文化區主要分佈在西拉沐倫河、 老哈河、 大淩河兩岸的廣闊地區,其中的牛河梁紅山文化, 主要分佈在大淩河流域。

古時的凌源牛河梁,天藍水美花更香

今天的大淩河

大淩河為遼寧省西部最大的河流, 古稱白狼水, 全長近400公里, 水量豐沛, 流域面積廣闊, 流經之地風光秀麗, 物產豐富, 考古發現, 10萬年前就有“鴿子洞人” 在此繁衍生息,之後與老哈河、 西拉木倫河共同孕育了博大精深的紅山文化, 創造了北方新石器時代文化的高峰。

除了水源, 適宜的氣候條件也是遠古時期人類生存發展的重要條件。 牛河梁紅山文化時期, 正逢“中國全新世大暖期” 時代, 又叫“仰韶溫暖期”。 據科學家研究發現, 仰韶暖期又名“中國全新世大暖期” 或“仰韶溫暖期”: 即在相同的緯度上, 中國大暖期溫度升高值是全球最大的地區, 又是全球冬季升溫最高的地區之一。 距今8500年-3000年, 即更新世晚期的末次冰期結束以後, 全球處在氣溫升高的階段, 北半球森林帶北移, 山地樹線升高, 冰蓋融化, 海面迅速上升, 河湖遍地, 氣候溫暖溼潤, 年平均氣溫13℃, 比現在高3℃-5℃。 約在距今5000-6000年左右, 達到溫度高峰, 在黃河流域正當仰韶文化時期, 而在東北地區,正是牛河梁紅山文化發展的高峰期。 而距今5000年是一個分界線。 5000年以前氣候和溫度明顯上升, 而從距今5000年開始, 氣溫逐漸下降, 乾燥度增加。 這也是紅山文化開始衰落的時期。

由於大暖期的來臨, 氣溫升高, 氣候變為暖溼, 出現了適宜中國早期農業社會的自然環境, 開始有更多的遠古居民向氣溫高、 水源充足的牛河梁一帶遷徙聚居, 原始農業得到了快速發展, 促進了新石器文化迅速取代舊石器文化, 從而孕育出燦爛奪目的中國早期文明。 可以說, 中國全新世大暖期為我國新石器文化的形成、 繁盛和中華古代文明的孕育發展, 特別是對農業的發展, 提供了最適宜環境的客觀條件。

作為紅山文化發展的頂峰階段, 牛河梁紅山文化的發展和處於大暖期這個階段息息相關。考古發現, 紅山文化時期, 該區域以農業生產為主, 兼有漁獵業和牧業, 出現了多種經濟形式。 2001年, 中科院考古所在紅山文化早期興隆窪文化遺址提取的土樣中, 發現了1500多粒碳化穀粒, 一種是糜子, 一種是穀子, 屬人工栽培形態。 經碳-14鑑定, 距今已達7700年,紅山文化區也因此成為世界上最早人工栽培穀子、 糜子的地區, 說明當時的農業經濟已達到較高水平。 而在紅山文化區發現的磨盤、 磨棒、 石鋤、 石鎬等眾多磨製和打製石器, 也從另一方面證明了當時的農業生產達到了一定階段。 植物考古專家研究指出, 在距今約8000年的興隆窪文化時期, 遼西史前居民所食植物類食物的比例為60%, 到了距今6000年前後的紅山文化中晚期, 植物類食物的比例已經增長到80%。 由此可見, 農業在當時經濟生活中的重要性。 在牛河梁遺址的女神廟裡發現了泥塑熊掌、 鷹爪等殘件, 在積石冢裡發現了蠶、 鳥、 豬龍等造型的玉器, 在祭祀的灰坑裡發現了雞翅膀骨頭等, 在興隆窪文化的墓地還出土了兩頭隨葬的全豬, 說明當時野生動物眾多, 馴化的動物也達到了一定數量。 在紅山文化區發現了漁獵經濟常用的生活用具——刮削用細石器、 漁叉、 蚌器等工具, 說明打漁捕獵已成為當時居民生活的一部分, 也從另一方面印證了他們逐水而居的生活方式。正是基於良好的自然環境, 原始農業得了大發展, 漁獵業、 牧業等經濟形式並存, 紅山先民得以在西遼河流域的廣袤土地上生產、 生活, 從而創造出牛河梁紅山文化。(孫柏楠 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