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解答育兒道路上的喝水迷思:寶寶喝水有疑問?看這篇就夠了

帶孩子過程中,我們經常會面臨的一個問題就是喝水的問題。

多大開始喝水?

喝多少最合適?

不愛喝水怎麼辦?

各種類型的水又有什麼區別?

接下來的這篇文章可以說是喝水文章的集大成之作,有關寶寶喝水的問題,以後看這篇就夠了。

先來說說寶寶需不需要喝水,如果1歲以下的小寶寶,周圍的人跟你說要讓寶寶多喝水,看完這篇文章後,你可以堅定拒絕了。

一般而言,新生兒的腎絲球過濾率(我們常說的腎臟功能)僅成人的10~15%,不過寶寶的腎臟會隨著年齡成長而逐漸增大及成熟,1歲時功能會趨近於成人,大概要到2歲才算完全成熟。

因此,由於1歲以下孩子的腎臟還未達到成人的成熟度,不宜額外補充水分,再者,若讓1歲前的嬰幼兒喝過多水,除了會造成喝奶量減少、體重增加緩慢,還會導致體內水分來不及排出,當體內血液的含水量過多,血液裡的鈉離子濃度太低,恐造成電解質失調,嚴重可能會引發抽筋等狀況。至於1歲以上幼兒適量喝水沒問題,只是別一次大量飲用。

寶寶何時才需要補充水分

母乳和配方奶已經足夠!原則上4個月前的寶寶的主食是母奶或配方奶,不需要補充,母乳的88%都是水分,足夠嬰兒所需。配方奶也不需要額外的水分,就算是外面天氣很熱或者很乾燥也不需要,有醫生會建議如果外面很熱,或者寶寶發燒的時候,喝配方奶的寶寶需要補充一點水分(但是寶寶很可能更願意通過配方奶補充水分)。

而4-6個月後寶寶開始添加輔食,直到這個階段寶寶才需要喝水。臺灣書田診所小兒科主治醫師葉勝雄醫師說明:「可以讓孩子從湯、粥、果汁、水果泥等來獲得水分,其實只要孩子每日的總水分足夠,倒不一定要讓他單飲白開水。」

注: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嬰兒應在6個月以後才能喝果汁,並且量要控制在一天4盎司,大概100克,也就是一次性杯子的一半那麼多。

全面解答育兒道路上的喝水迷思:寶寶喝水有疑問?看這篇就夠了

如何知道寶寶身體的水份是否足夠?

寶寶的健康成長,離不開體內水分的平衡,每個寶寶的胃口不同,但只要體重按標準曲線在成長,每天小便量亦適量(約每日6~8次),小便顏色亦清淡不濃,即表示寶寶身體的水份已足夠了,不需要刻意的勉強寶寶喝水了。

全面解答育兒道路上的喝水迷思:寶寶喝水有疑問?看這篇就夠了

不同年齡的寶寶有不同的飲水需求

◎4個月以前的寶寶

採用母乳餵養的寶寶,如果母乳中的水分充足,寶寶出汗不多,就不需要再額外喝水了。當然每一個媽咪和寶寶都有各自的特殊性,如果寶寶很容易出汗、家裡非常悶熱或通風不良、媽咪本身就不愛喝水,就要考慮適當給寶寶喝水。一般而言,母乳寶寶在6個月內不需要另外補充水分。

◎4~12個月的寶寶

4個月以上的小寶寶已經可以開始添加副食品,因而奶水和副食品中都含有嬰兒一般所需要的水份,如果寶寶的活動力較強或較容易流汗,才需要考慮額外補充水分。

◎1歲以上的幼兒

媽咪要幫助孩子形成隨時喝水的好習慣。1歲以後,孩子一般很貪玩,一玩起來就什?都不顧了,根本想不起喝水的事;等到渴極了,暴飲一頓,這樣對孩子的身體十分不利。因為等感到口渴,身體的細胞往往已經脫水了,即使是輕度脫水,也會對孩子的健康產生不利影響。

每一位關愛孩子的父母,都需要隨時為孩子準備好溫度適宜、可口的飲品,並及時提醒寶寶喝水。在炎熱的夏季和乾燥的季節,以及運動過後,更該注意補充水分。並教導孩子養成睡前喝水、起床喝水、遊戲時喝水、飯前半小時喝水的好習慣。

全面解答育兒道路上的喝水迷思:寶寶喝水有疑問?看這篇就夠了


以甜味來引誘寶寶喝水的壞處

常聽到父母抱怨寶寶不願意喝水,但是願意喝奶,是否因水沒有味道,所以寶寶就不喝?是否水裡加糖就可以吸引寶寶喝水?若常以甜味來騙寶寶的味口,甜食吃多了將來反而戒不掉;此外,糖份攝取過多可能帶來肥胖、不容易餓而影響正餐及其他營養素的攝取等害處。若是寶寶不愛喝水,父母可在原來的奶裡多加點水讓寶寶吃,同樣可達到多喝水的目的。

喝蜂蜜水好嗎?

蜂蜜是蜜蜂採集植物的花蜜,在經過咽頭腺分泌釀製而成的甜蜜物質。蜂蜜主要成份是天然果糖、葡萄糖、微量維生素、礦物質及酵素等,可被人體直接吸收,是一個不錯的健康飲料,但是建議1歲之後才可食用蜂蜜,因為剛出生的嬰兒,其腸胃免疫系統尚未建立完全,蜂蜜中可能含有肉毒桿菌的芽苞。成人的腸胃免疫系統,很容易就可以將芽胞殺死;但是嬰兒的腸道卻沒有足夠的防禦能力,肉毒桿菌的芽苞會增生而產生神經毒素導致中毒。

葡萄糖水可降黃疸?

有些父母因為寶寶有黃疸,讓寶寶喝葡萄糖水來降低黃疸值,葉勝雄醫師表示:「其實是造成反效果。」葡萄糖水熱量不高,且沒有母奶或配方奶的營養價值。若是吃水解蛋白配方奶的寶寶,可能會覺得葡萄糖水較甜、有味道,反而變得喜歡喝水而不想吃奶,影響寶寶的營養攝取。


市售礦泉水適合讓寶寶飲用嗎

一般而言,寶寶喝的水最好是經過煮沸、殺菌,因此泡牛奶的水不建議使用礦泉水。世界衛生組織的手冊指出,只有在無法將水煮沸的情況下,不得已才用室溫的瓶裝水泡奶。

全面解答育兒道路上的喝水迷思:寶寶喝水有疑問?看這篇就夠了



寶寶不愛喝水,家長怎麼做

我們需要注意的是:

孩子喝進肚子的,除了水分,是否有其他的成分?

是否有不良影響?

所以孩子如果不喝水,要觀察孩子其他的水分來源如何?

排尿量如何?嘴唇是否乾燥?

若沒有生病或脫水的症狀,孩子仍不愛喝開水,多半是孩子對味覺的偏好,哪就得靠父母花點心思來幫他建立良好的喝水習慣。雖然,現在的兒童接觸碳酸飲料及其他飲料的機會很多,但是至目前為止,「水」仍是目前最好的選擇。

◎從小就喝白開水

培養孩子的飲食習慣,必須從小開始,就像種樹一樣,一開始用心扎穩樹根,才耐得住往後日子的風風雨雨。臺大醫院營養師翁慧玲認為學齡前的家庭教育很重要,從小就該培養孩子喝白開水的習慣。如果孩子從小習慣喝糖水,長大後才要他迴歸自然喝白開水,就像由奢入儉一樣難。

全面解答育兒道路上的喝水迷思:寶寶喝水有疑問?看這篇就夠了


以下幾點經驗供父母參考:

◎不主動提供

建議家長不要買、也不要在家裡貯放飲料,讓孩子渴了就只能喝開水。就算偶爾讓孩子解解饞,也當場就喝完,不要買個半打一箱的,讓孩子打開冰箱就有。

◎不必過度焦慮

當孩子吵著非飲料不喝時,建議家長別因為擔心他的水份攝取不足而協。“一個‘怕’字,家長會被孩子牽著鼻子走,”除非孩子出現脫水的現象(活動力不好、皮膚乾燥、嘴唇乾裂等),否則家長不必太焦慮,況且用飲料代替白開水不見得對健康好。

◎家長的立場堅定且一致

覺得是對的事,就要堅持立場,而且所有家長必須溝通好,千萬不要發生“跟媽媽要不到,跟爸爸要就有”的“漏洞”。

翁慧玲的大女兒有陣子一直吵著要喝奶茶、咖啡,但是不論是跟媽媽或爸爸要求得到的答案都一樣,她就漸漸調整自己的行為,不再吵了。

◎轉移注意力

家長“要耐得住吵”,因為孩子的“拗”是一時的,養成好習慣可以受用一輩子。而且孩子在拗的時候,設法轉移他的注意力,也許就忘了。

◎讓孩子知道“為什麼不”

家長在拒絕孩子的同時,要讓他們知道為什麼,否則孩子可能會認為“不是不能喝,是你不讓我喝”。

有時候一味地拒絕,也許會得到反效果,遇到這種情況翁慧玲會跟女兒們約好“一個星期有一天可以帶蜂蜜水”、或“每個星期六可以吃炸雞”,幫孩子解饞,也滿足她們的好奇心。

但是一定要幫孩子建立“偶爾喝飲料可以,但平常要喝沒有味道的水才是正常”的觀念及習慣。

◎身教重於言教

自己喝著可樂卻要孩子多喝水,沒有說服力,孩子也會覺得不公平。“其實孩子沒有那麼難教,你平常給他什麼,他就是什麼,”翁慧玲提醒家長,平常除了教導孩子健康的飲食觀念外,自己也要過得健康。

孩子是看著父母長大的,他看到爸媽口渴了就倒杯水來喝,自然就學著喝水;如果他看到爸媽經常到冰箱找飲料喝,就算當面不敢,背地裡也可能偷偷暢飲。

◎化被動為主動

想辦法讓孩子喝水,但要給得自然,不要刻意,因為有些孩子看透大人的用意,會故意唱反調。翁慧玲營養師提供幾個方法:

1)在孩子活動的地方準備一瓶水,觀察他喝了多少,如果喝得太少,再提醒他但不要強迫。

2)非正餐的時間,當孩子渴了或餓了向你要東西吃時,請他們先喝水再說。

3)經常在孩子的面前喝水,用行為來教育他們多喝水是生活中很自然且必要的事。

4)妙方引誘多喝水:可以在開水中加入檸檬片、蘋果切片,讓水看起來很漂亮,而且有淡淡的水果味,增加孩子喝水的樂趣。

【END】

作者萌芽,學齡前家庭教育品牌【小芽啟萌】創始人,全球婚姻療法和情緒訓練權威機構約翰戈爾曼的首位中國實習治療師。 公眾號萌芽研究所BUD(ID:myyjs_bud)專注於早教啟蒙和親子溝通,是百萬媽媽信賴的育兒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