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琪酵母:細胞式裂變成長

在中國,你可能還沒有使用過它的產品,但你一定吃過它的產品!

它就是安琪酵母,一家從事酵母、酵母衍生物及相關生物製品生產經營的公司,產品廣泛應用於烘焙食品、發酵麵食、釀酒、食品調味等領域。儘管偏處鄂西宜昌,但在酵母這個細分行業,公司已經成長為亞洲第一,全球第三,國內市場佔有率超過50%,全球市佔率約12%。

安琪酵母仍在高速成長中。一組數據反映了公司的蝶變:2014年至2018年,公司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6億元、42億元、49億元、58億元和67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為1.47億元、2.8億元、5.35億元、8.47億元和8.57億元,已持續多年穩健增長。

把時間週期進一步拉長。2000年,安琪酵母在上交所掛牌,當年主營收入1.84億元,淨利潤3857萬元。18年間,公司營業收入累計增長了35倍,淨利潤則增長了21倍。

“我們也學著細胞進行裂變。”4月10日上午,安琪酵母董事長俞學鋒對前來調研的上證報記者介紹,推動公司前進主要有三大動力:一是專注,只做酵母這一件事;二是開放,集全球智慧,不斷地學習引進創新;三是國際化,堅定地走出去,闖出一片新天地。

“未來的增長肯定沒有問題。公司有個規劃,力爭在2019年至2021年每年收入增長15%,實現‘營收100億’,我個人是很有信心的。”俞學鋒說,經過多年的積累,公司已經打下了高質量發展的基礎, “不謙虛地說,我們員工的執行力,肯定是行業第一,有些產品,有些工藝,我們也是全球第一。”

拒絕誘惑 堅守主業鑄就酵母巨頭

“酵母,渾身是寶,百般武藝,無比神奇,是人類健康的神奇小夥伴。”俞學鋒曾經寫過一篇文章讚頌酵母,在他看來,酵母是卓越的釀酒大師,是天才的美食家,是專業的生物發酵能手,是神奇的營養大師,是動物健康的守護者……

這是典型的幹一行,愛一行。1986年,32歲的俞學鋒來到兩塊牌子、一套班子的宜昌市生物技術研究開發中心、宜昌食用酵母基地擔任黨委書記,此前他是共青團宜昌市委副書記,與酵母還“八竿子打不著”。

“這麼多年的經驗,我們只做酵母主業,其他的產業不是安琪的長項。”俞學鋒對上證報記者表示。

據瞭解,在早期的發展過程中,安琪也曾走過一段彎路。上個世紀90年代末,在當時的併購風潮下,安琪也兼併了宜昌當地行業相近的4家企業,但喧囂過後,俞學鋒發現,“1+4”不僅沒產生大於5的效益,反而導致了“4拖1”。

如何抉擇?俞學鋒發動員工進行大討論,並最終確定了戰略目標——做國際化、專業化酵母大公司。

專注的最大困難是拒絕誘惑,譬如來自房地產行業的暴利誘惑。“那個時候只要做房地產就可以賺錢,我們公司周邊,豎起來那麼多樓房,周圍的公司也有很多在做房地產,但是我們安琪就是不做。我們董事長說,這點定力都沒有,怎麼做得好實業?”安琪酵母企業傳播總監李成群向記者介紹。

“我們在行業內的地位很高,宜昌這個地方相對較偏,很難招到最優秀的畢業生,但是我們想辦法為他們提供最好的舞臺,他們通過持續的學習,最終成為行業的領頭人。”俞學鋒介紹,到目前為止,公司已培養出3名享受國務院津貼的專家。

一個凸顯龍頭地位的事實是,安琪主導或參與制定了酵母及酵母衍生品的全部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兩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和中國質量標杆獎,是食品相關行業僅有的4個獲得國家質量獎提名獎企業之一。

行業地位源於安琪在技術研發上的持續高強度投入。“很多年前,公司有個副總和我開玩笑說,俞總真摳門,唯一捨得花錢的,就是請專家。”俞學鋒給記者講了一個小故事。他說,時至今日,安琪的研發團隊已不比世界上任何一家酵母企業差。

據介紹,從2000年開始,安琪酵母就通過各種渠道尋找國際頂級專家到公司當顧問。“每年就來幾次,要給五六十萬元,那時候我每個月的工資才千把塊錢。”安琪酵母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周幫俊回憶,對老外的高薪,公司的人當時是特別羨慕,但是也服氣。直到很多年後,那些刻苦鑽研技術的人自己也拿到了百萬元年薪。

“這些來自歐美的專家,給我們帶來了科學的精神,科學的思維,幫助我們培養了大量的人才。”俞學鋒說,現在公司仍會邀請知名專家來交流。

記者注意到,在安琪酵母公司門前的大廣場上,立著幾個環形雕塑,每個圓環內還銜著一個小環,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是酵母細胞的模型。據介紹,這個獨步全球的酵母主題廣場,由俞學鋒自己設計,他是真的熱愛這個行業,並希望公司員工和他一樣熱愛這個行業。

員工為本 創一流執行力

酵母行業有一個共同的疑問,在宜昌這個既沒有原材料,又遠離市場的地方,安琪是如何發展起來的?

“我們靠人!充分發揮人的優勢,來彌補原材料和市場方面的短板。”俞學鋒回答得相當乾脆。

據介紹,在安琪酵母成立之前,國內已經有了兩家酵母公司,分別在東莞和番禺,廣東、廣西是產糖大省,原料和物流成本低。相比之下,將廣東、廣西甚至東南亞的原料運到湖北宜昌,然後再將大部分產品銷往北方及沿海地區,安琪要面對原料和市場“兩頭在外”的情況。

“那個時候,幾乎沒有人相信我們能成功,很多年後,我們反而走到前面去了,他們開玩笑說,安琪是神。”俞學鋒回憶創業階段的艱難。

靠什麼發展?把人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俞學鋒介紹,高契合的員工隊伍,是安琪最寶貴的財富。公司很早就確立了一個基本原則,也是公司的核心價值觀,那就是:“員工為本,用戶為源,技術質量為生命。”

“每個企業都想調動人的積極性,我們在這方面費盡了心思,也總結了很多方法,關鍵還是給員工提供平臺,同時做到利益共享,把骨幹員工當成合夥人。”俞學鋒說。

作為骨幹員工,也是被考核者之一的李成群則認為,三個“細分”是公司激發員工活力的關鍵。“細分市場,細分產品,細分責任。”李成群說,在權責利界定明確之後,員工為了自身利益,當然會拼命幹。

“我們是個國有控股企業,但是我們做事的風格,和大多數國企不太像,在國企裡面應該算是一種特例。”周幫俊補充說。

安琪酵母實施的是超級扁平化的管理。“我們是事業部制,總部充分授權,全面履責,由一個總部的積極性變成了多個團隊的積極性。”李成群介紹。

俞學鋒則表示,以事業部為核心,是為了讓組織更高效,更有活力。“這是一個系統的工程,在組織上,在流程設計上,包括在企業理念上,都是為效率服務,譬如審批,節點越少越好。”

俞學鋒透露,雖然安琪目前排名全球第三,但是和行業內的另兩家龍頭相比,在企業的反應速度和骨幹員工的執行力上,公司肯定要佔據優勢,“國內的市場佔有率,我們超過了50%,其他公司全部加起來也沒有我們多。”

“公司內部,我們提倡信息共享大於信息保密,譬如信息的知會,越廣泛越好,盡最大的努力做到信息對稱。”俞學鋒介紹,公司有一項工作已經堅持了30多年,就是月度例會,“由我對經營發展作出評價,把存在的問題交給大家,提出工作要求。”

對於表現優異的員工,安琪酵母的獎勵也是相當給力。據介紹,公司每年拿出不超過淨利潤的5%獎勵科技人才,骨幹員工薪酬水平超過行業平均水平。另外,公司還通過定向增發方式,實現高管人員、科技骨幹集體持有公司股票,與公司利益緊緊聯繫在一起。

立足中國 勇敢走向世界

注重研發,海外高薪聘請顧問,是投資技術;吸收骨幹員工做合夥人,是投資人才;與此同時,安琪酵母還做了一項佈局,那就是地域上的擴張,向原材料基地靠攏,向市場靠攏。

據上證報不完全統計,2004年,安琪收購了河南省商丘市睢縣酵母廠,並投資新建了新疆伊犁工廠;2006年,山東濱州鮮酵母生產線建成投產……至2009年,隨著湖北、廣西、新疆、內蒙古、河南、山東、雲南等生產基地的相繼建成,安琪酵母初步完成國內“東西南北中”的戰略佈局。

俞學鋒很早就把目光瞄向了海外。據介紹,從2007年11月開始,安琪的海外投資項目實地考察了俄羅斯、巴西,泰國、土耳其、埃及、越南等六個國家,調研、論證、決策長達3年時間,從全球範圍內最終確定在埃及建設安琪第一個海外工廠。

“酵母,是3000年前古代埃及人的偶然發現。今天,來自另一個文明古國的中國企業在這裡開辦酵母企業。”李成群說,不經意間,歷史就相遇或者說重逢了。

如何讓埃及項目更順利?安琪酵母的做法是“融入”和“融合”。為此,工廠建設的同時,安琪在埃及當地招聘了60多名員工,安排他們到中國總部參加為期一年的培訓與實習。據介紹,目前埃及公司的員工本土化率已達到90%。

“在埃及工廠建設之初,我們就提出一個口號,‘建好埃及安琪,發展埃及經濟’,這個比較容易獲得埃及人的認同。”俞學鋒介紹。

賺錢當然是海外投資的一個主要目的,而這又依賴於市場的開拓。“我們的要求是,市場營銷與工廠建設同步推進。”俞學鋒介紹,埃及工廠投產前,安琪即已在周邊開發出大量的市場,需求甚至大於埃及工廠產能。埃及工廠投產後不久,即實現了滿負荷運行,最終這家海外企業投產當年即實現盈利。

嚐到國際化的甜頭後,2015年9月,投資4億多元的安琪俄羅斯工廠開工建設。埃及盛產甜菜和甘蔗,製糖業很發達;俄羅斯盛產甜菜,糖蜜資源同樣豐富。

“俄羅斯的工廠今年2月份投產的,當時中央電視臺做了報道。我最大的感受是,‘一帶一路’倡議是有產業基礎的,因為在俄羅斯建立工廠,有利於完善我們的佈局,會增加我們的利潤,同時,這個廠給當地帶去了500多個就業機會,當地政府也特別高興,是真正的互利共贏。”俞學鋒說。

“我們正在選址,籌劃建設第三個海外基地。”俞學鋒介紹,規模擴張仍將是公司發展的主線之一。據查詢,安琪下屬15家全資或控股子公司,酵母類產品總產能超過25萬噸。公司在發展特種酶製劑、益生菌等多個新的生物業務的同時,仍然追求酵母規模的擴大。

三十年,再起航,今天的安琪正朝著“國際化、專業化生物技術大公司”砥礪奮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