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曾國藩貼身心腹,負氣十年未上戰場

清朝在乾隆之時已經開始走下坡路,而等到咸豐繼位的時候,大清朝早就像破爛不堪的戰船即將沉入海底,任何的挽救的措施都於事無補,咸豐皇帝死後軍政大權落在了太后慈溪手中,這是一個類似於武則天一樣的人物,慈禧的手腕絲毫不遜於武則天,然而有一點慈禧是萬萬無法和武則天相同比較的,那就是治國,武則天雖然篡奪了李氏的江山,但是在武則天掌控的時期經濟卻沒有絲毫的下降,反而逐步發展,這還要仰仗於武則天的治理手段。

他是曾國藩貼身心腹,負氣十年未上戰場

但是慈禧卻沒有這樣的手段,慈禧掌握大權的時候,只知道貪圖享樂,雖然大權在握,卻一點也沒為大清國考慮過,而真正應該掌握權力的光緒皇帝手中卻沒有半點權力,事事都要聽從慈禧,歷史證明,除了武則天之外,歷史上掌權的女性,在掌握權力的時期沒有將王朝整治的很好,和慈禧一樣以太后的身份掌握權力的人還有呂雉,慈禧的軌跡和漢朝的太后呂雉是何其相似,這樣看來武則天是一個異數。

他是曾國藩貼身心腹,負氣十年未上戰場

大清國的衰敗腐朽,光緒皇帝的無權無勢,慈禧在治國上的毫無作為,加速了清朝衰敗的過程,原本在嘉慶的時候,清朝就曾爆發過一次較大的農民暴動,那次暴動是以白蓮教為首,由於當時的政府並滅完全腐朽,起義很快就被鎮壓下去,但是慈禧掌權時的這次起義卻不同,此時的大清國力衰微,早已經沒有了當初雄厚的國力,國內的衝突不斷加深,底層人民與權貴的鬥爭從未停止,正是在這種條件下洪秀全從廣西發動了起義,這場起義所起到的破壞力遠非嘉靖年間的白蓮教起義所能比擬,這場起義直接加快清朝的滅亡,為了抵擋這場起義,而此時大清的精銳八旗子弟早已不堪重用,為此不得不從地方挑選精銳抵擋這場農民起義。

他是曾國藩貼身心腹,負氣十年未上戰場

湘軍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產生的,為了抵擋洪秀全領導的暴動,命人在地方組織武裝力量抵抗暴動,而當時的湖南一帶是起義的重災區,清朝委派曾國藩組織地方的武裝勢力,得到任命的曾國藩將湖湘本土地區的團練全部組織在一起,這就是威震天下的湘軍前身,曾國藩採用以戰養戰的策略,不斷訓練這些剛剛組織起來的地方部隊,在連續的征戰裡面,湘軍的實力不斷擴大,發展到後期已經成為抵擋洪秀全暴亂的重要力量,湘軍的出現也標誌著漢族子弟又一次掌握權力,乾隆之後的皇帝為了穩固自己的統治,開始不斷削弱漢族的權力,從嘉慶開始一直到光緒之前,漢族掌握兵權的例子幾乎沒有,直到曾國藩建立湘軍,漢族地主才又一次掌握兵權,雖然遠在京城的滿族統治者並不信任這些漢族人,但是沒辦法,大清的精銳八旗子弟已經成為歷史,為了穩固統治不得不這麼做。

他是曾國藩貼身心腹,負氣十年未上戰場

後來的事情我們便十分清楚,湘軍成為抵抗和消滅起義的重要力量,之後的湘軍逐漸成為護衛大清的護國軍,因為有了湘軍的存在清朝才不至於受困於人,而為什麼一個地方武裝能有這麼大力量保護國家?這主要和兩件事有關,一個是清朝為了自救而開展的洋務運動,洋務運動發展,讓湘軍的裝備實力提升一個層次,除了裝備提升之外,人才也是湘軍成為護國軍的重要因素,一群不畏生死的大將讓湘軍戰無不勝,無論任何時候,無論武器科技發展到如何程度,人力始終是決定一場勝負的關鍵,在這個冷熱兵器交替的時代更是如此,湘軍之中聞名天下的猛將有很多,其中便以鮑超為首,談及鮑超可以說他和多隆阿是湘軍統帥曾國藩的貼身心腹,鮑超以作戰勇猛聞名天下,尤其是在和太平軍交戰的過程中,鮑超更是勇冠三軍,太平起義的後期,曾經開創起義的元老大多已經死去,此時領導起義的是新一輩將領,這一輩的將領雖然年歲不大,但是論到行軍打仗一點也不遜於那些元老。

他是曾國藩貼身心腹,負氣十年未上戰場

在安徽的三河,新一輩領導的太平軍狠狠的給曾國藩等老人一個下馬威,兩軍在三河交戰,太平軍採用迂迴包圍的策略,將湘軍包圍其中,湘軍突圍不成,湘軍大將李續賓戰敗自縊,這場戰爭讓湘軍實力大傷,極大的打擊了信心,這一戰讓太平軍的統帥陳玉成名聲遠揚,但陳玉成不會想到,就在這場戰爭之後不久,鮑超用自己組建的霆字營硬生生阻擋住陳玉成的五萬軍隊,為湘軍攻打太平軍的大本營爭取了寶貴的時間,鮑超以區區幾千人拖住了陳玉成五萬人,這場戰爭中鮑超死戰不退,渾身上下四十多處傷口,也正是這一戰打破了太平軍和湘軍的膠著狀態,湘軍一鼓作氣攻佔太平軍的大本營,太平四散逃走,軍不成軍,正是這一戰讓太平軍徹底沒了威脅,可以說這一戰中鮑超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也因為這一場戰爭,鮑超晉升子爵,僅次於當時的他的上司曾國藩。

他是曾國藩貼身心腹,負氣十年未上戰場

消滅太平軍之後,鮑超又曾參加中法戰爭,雖然最終結果以清朝失敗作為告終,但是鮑超英勇作戰給法軍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之後再攻打捻軍的過程中,鮑超作為支援援助淮軍,致使捻軍損失數萬人,但這終究無法改變戰敗的局面,因為戰敗鮑超和當時的淮軍首領劉銘傳一起被問責,但因為淮軍統帥李鴻章的袒護,讓劉銘傳免受責罰,並誣告鮑超延誤軍情,因為鮑超功勳赫赫,又作戰有功,清政府並沒有追究鮑超的過失,只是將他貶官,明明立了大功卻被貶官,鮑超心中不平一怒之下辭官回家,直到十年之後的伊犁事件鮑超才被重新任用,可憐這樣一位作戰英勇的大將,因為不公平的對待,白白浪費十年光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