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格力電器“出嫁”再添一名緋聞對象——厚朴投資。一向低調神秘的厚朴投資進入大眾視野,其擁有高盛、畢馬威、淡馬錫基因,且不乏國際、國內大手筆投資,而且靈魂人物方風雷也被認為背景深厚,是中國資本市場改革先行者之一。
厚朴投資相關人士對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格力電器是一家好企業,我們是有興趣的。”
據瞭解,厚朴投資雖然低調,卻運作了多個大型企業併購案。三位創始人分別為高盛高華董事長方風雷、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原大中華區主席何潮輝、高盛亞洲投資銀行部原聯席主管王忠信。可以說,三位大佬均在投行界聲名顯著。
資本市場一向靠實力說話,查看其以往投資案例發現,組財團收購似乎是其熱衷的投資方式。此前厚朴曾與中糧投資聯合入股蒙牛,開創了“國有資本+民營資本+戰略合作”的新型合作模式。
低調的實力派
公開資料顯示,厚朴投資是一家在2007年組建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採用國際PE行業常用的有限合夥制,其創始人包括高盛高華董事長方風雷、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原大中華區主席何潮輝、高盛亞洲投資銀行部原聯席主管王忠信等人。值得注意的是,厚朴基金可能是業內唯一一家沒有官網、不公佈聯繫方式的投資機構。
或許創始人的名頭太響,厚朴首期基金的募集情況也讓市場咋舌,作為一家沒有交易記錄的PE機構,其首期融資金額便高達25億美元。這也是本土市場中首個首期募資超過百億元的基金。其投資者也是個個來頭不小,包括淡馬錫、法國安盛保險、殼牌石油和高盛集團等海外大型機構。
其中淡馬錫是出資最多的有限合夥人(LP),出資額為8億美元,高盛其次,還囊括了來自日本的大和證券的1.2億美元。而作為公司創始合夥人的方風雷、何潮輝以及王忠信等共同以1%的比例投資於厚朴基金,並負責基金的管理運作。
厚朴創始合夥人方風雷
無論是作為厚朴基金LP的機構投資者還是作為GP(普通合夥人)的個人,在業內都有響噹噹的知名度。公開報道顯示,目前厚朴旗下基金投資了商湯科技、馬蜂窩、蔚來汽車等明星上市企業或獨角獸。值得注意的是,厚朴投資也曾投資過小米,而此次被傳要收購格力電器股權,也被網友戲稱,雷軍和董明珠終於要在一起了。
組財團,拿項目
論起媒體曝光度,厚朴投資並不出名。但是論在資本市場的大手筆,厚朴投資可以說是豪氣沖天。但是由於自身資金的侷限性,厚朴投資也一直熱衷於聯合有實力的機構,組隊拿項目。而這次媒體爆出厚朴投資有意聯合澳門一家金融投資公司參與格力的股權受讓,若消息屬實,倒是很符合厚朴的風格。
在厚朴投資的項目閤中,最大手筆的無疑是2017年聯合萬科拿下普洛斯,而這也是亞洲最大規模的私募股權收購案之一。
據瞭解,厚朴曾於2017年攜手萬科及其他財團,以總計790億代價,收購亞洲最大的物流地產商、在新加坡上市的普洛斯。在持股比例方面,厚朴投資當時佔股21.3%、萬科集團佔股21.4%、高瓴資本佔股21.2%、中銀集團投資有限公司佔股15%、普洛斯管理層佔股21.2%。
而厚朴投資對中資銀行的交易,也讓其名噪一時。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厚朴投資一共進行了兩筆外資戰略投資者對於中資銀行股減持的接盤。2009年1月,厚朴資本耗資55.4億港元,從英國皇家蘇格蘭銀行手中購入32.4億股中國銀行的股份,佔其總股本的1.278%及H股的4.26%。隨後,2009年5月12日,以厚朴基金為首的財團,接下美國銀行已過鎖定期的135.09億股中國建設銀行H股,接受的股份佔建行總股本的5.78%,總價高達73億美元。這是香港開埠以來規模最大的一宗股票配售交易,而憑藉這次交易,厚朴基金也躋身建設銀行第六大股東。
2009年厚朴基金以18.3億港元入股蒙牛乳業,此次投資是由一家新的投資公司完成的,其中厚朴投資持股30%,中糧持股70%。相關交易完成後,該公司持有蒙牛集團擴大後股本的20%,市值61億港元,成為蒙牛第一大股東。
而在2012年,厚朴投資選擇了全身而退,將其持股出售給歐洲乳業巨頭愛氏晨曦。但其轉股價僅為22億港元,3年才賺3.7億港元,出售蒙牛後的盈利僅為20%,即年化投資收益不過6%,這樣的盈利水平不禁讓人汗顏。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厚朴和中糧投資入股蒙牛,開創了“國有資本+民營資本+戰略合作”的新型合作模式。而格力電器目前作為一家國有控股企業,不排除厚朴投資再次採用這樣的合作模式接盤格力電器。
【新聞分析】
各方要開搶格力電器股份?
4月8日傍晚格力電器方面傳出的消息稱,格力集團擬通過公開徵集受讓方的方式,協議轉讓格力電器15%股份,最終轉讓價格以公開徵集並經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部門批覆的結果為準。
目前,公開徵集方案還在制訂當中。因此,無論是格力集團還是珠海市國資委,對於股權轉讓相關事項都三緘其口。不過,這並不影響各方猜測與傳言不斷湧現。在厚朴投資之前,最新的傳言是,富士康會參與受讓格力電器的股份。富士康方面回應稱:不評論媒體及市場流言。
此前不少業內人士紛紛表示,目前來看,以董明珠為首的管理層及經銷商參與受讓15%股權的其中一部分,以保證他們相對第一大股東地位,剩餘股權由其他戰略投資者認購,這種情形的可能性較大。
彭澎今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雖然格力集團是通過公開徵集受讓方的方式轉讓股份,但是對於接盤方來說,可能並不是價高者得,“如果價高者得,可能就會形成‘野蠻人收購’,這樣可能不利於企業的發展。我估計,國有資產轉讓可能對於收購者的職業背景或者專業素質會有所要求。”
彭澎還告訴記者,“這可能有利於董明珠等管理層來控盤。我們可以把董明珠想成當年的王石,如果董明珠不能控盤格力電器,可能也不利於企業的發展。格力電器的國企混改讓市場如此期待,我估計還是會實際經營者有一定的發聲權,防止‘陌生人’控盤。讓企業得以持續經營,這才應該是國資委做這樣戰略性股改的主要目的。從此前越秀金控轉讓廣州友誼100%股權,廣百集團再合併廣州友誼的案例來看,國有資產轉讓一般都是有規劃的,目的性相對強,可能是已經事先有了意向的接盤方才會宣佈股權轉讓。”
家電分析師劉步塵告訴記者,意向接盤方的流言越來越多,這說明願意收購格力電器15%股權的人很多,大家都十分看好這塊優質資產。那麼,在預受讓方越來越多的情況下,格力集團要“嫁女”,肯定會從中優中選優。而所謂的優中選優,極有可能是會考慮受讓方與格力電器是否互補。“我一直認為富士康收購格力電器股權的可能性很小,是因為這兩者沒有很多互補之處。反而一些電商巨頭跟格力電器的互補性更大。”不過,劉步塵也提到一個觀點,他認為隨著意向受讓方越來越多,董明珠等格力管理層及經銷商能夠參與受讓的概率就會下降,因為對於格力集團而言,董明珠不見得是他們眼裡最優的受讓對象。
上游新聞綜合自每日經濟新聞、證券時報、環球老虎財經
閱讀更多 上游新聞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