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線城市回太原工作是怎樣一種體驗? ?

旅遊小錦囊


走過很多城市,最終回到太原,體制內外都待過,談談感想。

經濟水平:因為沒有數據不做分析,但從GDP總量來說,太原是全國省會城市來說是靠後的,中部六省也許比合肥、南昌還遜。產業單一,以重工業為主,沒有像樣的成規模的私營企業。

城市建設:在耿市長上任之前,太原比其他省會城市的硬件條件差20年都不止,隨著快速路、環線的開通,城市的形象提升了不少。地鐵建設趕上了全國地鐵遍地開花的好時候,只是起步較晚。城市中超高層建築很少,主幹道迎澤大街中僅有湖濱會議中心,正在建設的中海寰宇天下,200米高的信達國際。其他建築基本保持20年前的樣子。但隨著城市南擴,長風商務區、綜改示範區的確成了太原城市不多的亮點。

就業機會:主流觀念仍是體制內,公務員、國企、壟斷行業和部門。私企基本也是掙國企的錢,所以造成留不住人才,薪資水平不高。老百姓圖個穩字,即使工資不高也忍了,說出去好聽,找對象也要正式工作。創業環境一般,職能部門衙門作風很普遍。製造業、加工業、互聯網行業、新媒體行業等行業是短板,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就是人才稀缺,需求仍待開發,機會存在。

文化娛樂:太原的山西大劇院有各種音樂會、演出、話劇等等;工人文化宮也有親民的劇目;紅燈籠體育場時不時有演唱會,但的確沒辦法和其他城市相提並論。類型和規模有差距。

教育醫療:在城市定居就得考慮下一代的上學問題,隨著各個老牌中學在小店區開新校區,期待著基礎教育能和一線城市接軌。高校沒有名校,科研水平很普通。醫療資源水平不錯,但醫療水平好的硬件不行,硬件行的醫院挖不到名醫。

短板分析:很多網友說的很對,太原的活力並不足。沒有出過幾個大牌明星,沒出幾個體育健將,沒幾個文化名人,也沒有像樣的互聯網公司。主要原因一方面是沒有任何政策傾斜,京津冀發展的邊緣,西部大開發不沾邊,也不是交通樞紐。另一方面是老百姓多年形成的觀念未改變,求穩。沒有走出去也沒有帶進來,外來人口,尤其是帶走高水平的人口嚴重不足。和其他省份相比就顯得活力不足。

居住理由:儘管太原有不足,但仍有留下的理由。太原人和藹客氣,人情味足,如果你本來就是太原的,那麼社會關係穩定,歸屬感明顯。太原因為什麼行業都缺,所以什麼行業都有潛力待挖掘,如果你足夠優秀,那一定會在新興行業中有一席之地。太原氣候很好,不是說環境而是氣候,溫度適宜。

最後說對大多數人來說,無非就是工作學習買房成家生娃教育養老~這和在哪個城市沒什麼關係,因為基本上在哪裡都會遇到同樣的困難,個人努力站穩腳跟最重要。城市再繁華也和大多數人沒有關係。


餓喵遠洋


很有感觸。

雖然不是回太原,但也有從一線城市回跟太原一個級別城市的經歷。

在此之前,誰跟我說一線城市好,我都堅信他在忽悠我。

房價高消費高壓力高,薪水相對低,三高一低好在哪?

我們公司總部在一線城市,那會我們經理激勵(威脅)我們的話,是這樣的:“好好工作,不好好幹,就把你調到總部去!”

你就能想的出來,去一線城市在我們心裡是怎麼一個悲慘的結果。

後來有一年公司調整,不得已去一線城市待了一年,在的時候沒覺得怎樣,等回來以後,我以為我會很興奮,終於熬回來的感覺,但沒想到,回來後才發現,自己的認知已經有了改變。

主要是這樣的:

1、一線城市更自由,大家彼此尊重,你怎麼樣都行,沒人指手畫腳。

在大城市你的風格是怎樣的,有怎樣的愛好,幾乎都被無條件接受,沒人覺得特殊,那時你自己的事,大家都覺得正常。

回到家,某天妝化濃了,都得解釋半天。至於你的行程,那就更沒隱私了。

2、一線城市資源真的豐富,絕對豐富。

舉個例子:下班後,隨便找個劇場都可以去看場話劇,每週都有明星開音樂會、畫展等等,想要什麼有什麼。

回家後,查了一年的劇院檔期,只有一部可看的。

3、服務審美水平絕對高,豐儉由人,兼顧八方,

在大城市裡,餐館人均百元左右的也很多,各地菜系齊全,滿足不同喜好,關鍵是無論錢多錢少,就是路邊賣早餐的,店面都收拾的十分乾淨整潔有情趣,一家小麵館都能有咖啡館的感覺。

不管貴賤味道一定是十分用心的,服務也是十分周到有耐心的。

相比起來,小城市可差遠了,還停留在吃飽吃好的基礎上。服務水平跟花銷成正比。

4、同質人群還得在大城市找

在大城市裡,跟我一樣重視工作和個人進步的人,滿大街都是,通勤路上滿眼看去都是白骨精,下班後主動加班是常事,不加班的大家紛紛選擇去健身、去培訓、看展,積極豐富有內涵。

回到家後,我一要加班,就有人勸我別太拼,邀請最多的就是去聚餐唱歌打牌。


說實話回到家是真舒服,住的房子大了,上班路上時間短了,吃喝花錢少了,但是內心裡卻覺得自己退步了。

你看不見的那群人,還在那個城市快速前進,而你卻在小城市慢悠悠的閒著,再給自己加油,也沒有那種氛圍和效率了。這才是我覺得最大的落差。


玲瓏一刀


我有權來回答這個問題,因為我就是剛從北京回來太原找工作的太原本地人。在北京的時間不算很長。兩年內。其實感覺太原和北京還是有一定差距的,從就業機會選擇,企業福利,工資,社保,消費吃喝玩樂,教育醫療等。小到個人素質。。。

只能說剛從北京回來會覺得有些不適應。在北京待著是沒戶口,也買不起房子。

回到太原因為是本地人,所以戶口有,房子男票會解決,所以還好。

但我感覺很難找到理想的不錯的工作。比較難。畢竟特別好的就業機會還是少。另外一線城市有很多大公司,眾多的高薪產業做支撐,城市發展較快,人們思想前衛,也很重視個人充電學習。。。人們素質大多很好。

但畢竟一線城市也不適合所有人,一線城市像一張未知的藏寶圖,讓人感覺一眼看不到的生活的平淡,一切都是充滿希望的。但是絕大多數人,我是指在北京的外地人。除非特別優秀,才能獲得戶口也買得起房,能慢慢在北京立足。多數人還是隻是漂泊而已。

回到家鄉最大的好處,可以照顧父母。另外作為山西人,我也希望很多優秀的山西老鄉,在外打拼幾年後,依然不忘家鄉,帶著滿腔熱情回來建設我們的家鄉。讓我們的家鄉越來越好,這樣可以給更多想回家鄉工作的老鄉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我的心願就是我的家鄉越來越好,讓更多的遊子不必在外有更多牽掛、可以回到家鄉有更好的發展!加油吧!


Judy朱迪1226


我回答一下。

本人去年初,因工作調整,從北京調到太原,現已整一年。分享一下感觸:

1.城市發展。北對雄安,難臨鄭州和西安,沒啥搞頭。

2.人民生活:真不是想象中的一票煤老闆,考慮再三,應該是煤老闆把名聲打出去了,出去逍遙,剩下的還是平頭老百姓居多。再次證明,資源型地區,可持續發展永遠是硬傷。

3.人腦袋瓜子裡裝啥:江浙人腦子裡是生意,東北人腦子裡是關係,而山西呢?真不知道裝啥(此處僅針對我同事)——乾的是銷售,連特麼客戶是啥都不知道,完全“佛系”。腦子裡琢磨著要待遇,還不會變通,整個一“窮橫”。

來太原一年了,說心裡話,也愁。看他們,特麼的更愁。。。


王老四9527


我雖然定居在了北京,但很多2006年冬同來北京一起打工的同學,基本上全部又回太原工作、生活了,只剩下我們不多的幾個,仍舊在北京工作、生活著。

由於互動比較頻繁,而且,太原畢竟是我家鄉,我每月,或每兩月都要回去住幾天,所以,對太原兄弟姐妹們的生活,是比較知曉的。

從一線城市回到太原工作,最大的體驗就是:在一線城市,是你選擇工作,選擇你喜歡的行業,然後埋頭奮鬥;但在太原不是,在太原是,工作和行業,來選擇你,你無法作出選擇,因為,幾乎沒有選擇的餘地。

作為從一線城市返回太原的你,只能在自己的親朋好友體系內,被動的選擇一份養家餬口的工作。

這,恐怕是回到太原的每一個人的最大體驗。

但中小城市,自然有中小城市的好處,第一,你的整個生活節奏慢了下來,有更多的時間,投入到個人的生活當中;第二,聚會突然多了起來,一個人在一線城市打拼,變成在熟悉多年的親朋好友當中工作生活,這聚會當然是家常便飯了;第三,城市更親切了起來,人情,又回時到了生活中。

只能說,失之桑榆,收之東隅吧。不管是在一線城市奮鬥,還是回到家鄉太原工作,都是生活最終作出的選擇。


董江波


在我小的時候我爺爺和我說過,2005年左右山西省定襄縣農村冬天一噸煤大約900多,而國家收走流出的煤一噸是500多塊錢。同時呢,我小時候在太原住,記得每天晚上八點左右太原就停電兩小時,我當時和我媽媽坐在陽臺上聊天,很懷念,我媽媽當時說停電是為了給北京送點。現在我上大學了,國家嘛,我沒話說,但是我不希望看到山西被鄙視,畢竟山西人不懶,但我們也沒有奮鬥的方向,如果非要抱怨吧,很多山西人有那麼想過,我還是覺得一個詞概括山西人,或許是“承受”吧。


朱濟鏞


同是山西人,以前在北京呆了6年,前些年從北京回到山西老家。並不是太原這樣的省會城市,而是地級市。

剛開始的時候很不適應,都快抑鬱了。

後來自己就調整好了。結了婚,有了孩子會發現可能家裡確實要比大城市方便,可是大城市的精彩絕對是小城市不具備的。我認為這一點,太原可能相比我們小城市還好點,差距不會那麼明顯。

總之就是想通了,人一輩子,在哪裡都是一樣過,最重要的是不要頹廢,不管到了哪裡,還是要有自己的夢想併為之努力,賺錢養家的同時,也充實一下自己的生活。

這幾年中,不止一次想要重新去大城市,最後還是沒有這樣做,總覺得這樣太自私了,父母慢慢也不年輕了,而且要出去,老婆又得跟著我再去一個地方重新開始。這就是現實, 我能做的,就是儘量兼顧,家庭上能夠照顧到,也能實現一些自己的價值。

也就是這樣。


嗨趣吧


這個問題也可以看待為從一線城市回到二三四線家鄉 主要取決於心態和人生追求吧


從發展機遇來看

對於工作的方面 有很多選擇性 從服務行業到技術行業 總可以找到一個最適合自己發展的道路 看到的學習的機會都多 只要有心 可以在其中快速成長 平臺大資源廣 有更多走出去的可能

不是沒想過回家 但是小城市的機會真的太少了 做來做去只有那幾個選擇 考公務員 去銀行或學校做相對穩定的工作 或者是銷售服務業 像我自己做新媒體的 在家這邊幾乎沒有招聘的 即使有 待遇會差到8k左右 很誇張 會有心理落差 甚至會產生一些迷茫 是不是自己就只值這個價 就更不要提發展空間了


從個人成長來看

在一線城市真的會遇到很多優秀的人 有追求有野心 對事物的看法和態度都和小圈子裡的人不一樣 要問和三觀相同的人相處和共事是一種什麼體驗 真的很爽!有話可聊 有事可做 有夢可追 你會因為不想被落下或是被pk掉而不斷努力 每天都很有動力 雖然壓力也會有

但是在家那邊 很明顯 每天的話題會從熱點選題、流行時尚這樣的事 變成 今天吃什麼 可聊的東西乏味到可以 雖然也有和朋友相聚的那種喜悅感 會說說這一年的近況 但是說真的 生活的環境發生改變之後 理想真的無從可談 話題會越來越現實 除了關心身體和工作婚姻 幾乎很難找到共同話題


從生活來看

在一線城市的生活很豐富 對精神世界是一種極大的滿足 美食、時尚、最新的電影、演出、劇目 就個人而言真的很喜歡了 但是相對的生活消費會增加 而且如果工資沒有達到一定水平 或者像我有段時間稿費拖延的情況 這樣的生活就只能看看 再美好都跟你沒有關係

回到家能去的地方真的只有……KTV 真的連逛街的情緒都大打折扣 像過年的時候真的就只能在覺得差不多的裡面 挑更滿意的 可能是我眼光比較挑剔吧 而且這邊電影院上的電影都是在我看完之後才會上 可以說很滯後了……


從情感上來看

其實出門在外不可避免會有對父母的虧欠 尤其是父母年齡不斷增長 這種感覺就越發強烈 每年都儘量抽出一個月的時間待在家裡 這段時間會變得格外親切 會更加珍惜

留在家鄉 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在親人朋友身邊 有什麼事不需要一個人扛 悲傷也不需要一個人流淚 有時候 這種安逸感真的會叫人覺得平凡的生活也挺好的



但是 即使如此 我也只覺得在一線城市更適合發展和提升 就是在人生應該努力的階段去儘可能的走出去看看世界 一定會有一天還會回到小城市 開始過慢下來的生活 養花種菜 虛度光陰 人生大概就是為了體驗這樣由簡入繁 再歸於平淡的過程吧



YDevilMeow


從一線城市回到太原工作,最直觀的你會有“怎麼會是這樣的?!”想法

先說工作,首先太原的工作不好找,或者說可供選擇的好的工作沒有多少,而且太原的工資普遍都不高。太原或者說整個山西,根本上來講還是一個人情社會佔比極重的社會,不論是公務員、國企、事業單位還是私企;企業的發展就不談了,單說個人在企業的發展,什麼獎勵、升職之類的,能力在其中發揮的作用相對是少的

再說消費,太原的消費不低,在太原消費之後,去全國其他各大城市消費,感覺也就那樣沒啥高的,但消費體驗真的和大城市差很多;單說一個購物、吃飯,整體來說,消費體驗是不如大城市的

然後說環境,現在太原的環境其實好很多了,不論從空氣、綠化、城市建設、交通、衛生環境治理等,最起碼基本符合一個省會城市的要求了。不過霧霾現象還是比較嚴重的,對於有鼻炎的人,冬天真的不太友善。

最後說房價,太原現在的新樓盤房價不低於1萬三,基本大型房企的樓盤在一萬六上下,同太原的平均工資來比,真的很高。


以上簡單的說了下,不過人的適應性很強,等你回來在太原待個半年也就習慣了,回不回太原其實最主要的還是看自己,看看自己為什麼要回,回來做什麼,回來之後哪些東西自己不適應可以妥協,能接受就回來,如果自己覺得還是不能接受,那就不要回來,繼續在大城市努力奮鬥吧!


魅力蘋果香


有一種感覺叫忍受,從忍耐到接受,你知道你從太原回縣城的感受嗎?就是這樣的感覺,很無奈還必須得接受。

第一必須接受太原的工資不高,相比於一線城市大量的工作機會和相對完善的社會保障,太原的工資真的是很低,而且很多私企都沒有五險一金。如果說,一線城市是市場經濟的成功,那回了太原你會發現只有國企和公務員才是所有人的嚮往,大部分私企發展還是很滯後的狀態。

第二必須接受的是,工作機遇並不是很多。太原的經濟還是主要依靠國有大型企業,私營企業的佔比不大,而且主要的是私營企業發展並不規範,還處於很亂的初步發展階段,想要快速發展還不是現實。太原的工作節奏,肯定要比大城市慢很多,但是這也不應該成為太原收入低的原因。

如果在外有好的機遇,又何必要回太原呢,哪兒可以實現財務自由,想回哪兒都是故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