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王陽明“致良知”的理論註解論語》第246:想成功,先學本事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食饐而餲,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

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肉雖多,不使勝食氣。惟酒無量,不及亂。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於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語,寢不言。雖疏食菜羹,瓜祭,必齊如也。

【評述】

食,糧食。精,糧食的皮殼去幹淨。膾,切得很細得肉。饐(yì),陳舊。食物放置時間長了,陳舊,黴爛變質。餲(ài):變味了。餒(něi):腐爛,這裡指不新鮮。敗:肉腐爛,這裡指肉不新鮮。飪:烹調製作飯菜。時:應時,時鮮。割不正:肉切得不方正。氣:同“餼”,即糧食。

吃飯,不必吃山珍海味,但必須吃好。

有人會問,沒有山珍海味,還如何吃好?

簡單。把自己已有得食物做到最好。如把糧食的皮殼去幹淨(食不厭精),肉切細(膾不厭細),過期的食物不吃(食饐而餲,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祭於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沒有認真做的飯菜不吃(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

文中談的是做飯、吃飯。其實做人做事何嘗不是如此。比如,想成功就把自己現在的工作做到最好。所以,作為平常人,只要用自己現有的資源做到最好就可以了

《用王陽明“致良知”的理論註解論語》第246:想成功,先學本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