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组建北洋军的时候为何不用满人?汉人才是当时的民族脊梁

关于满清的灭亡问题上,各有各的说法,但是无论什么样的理由,都避不开满清是在袁世凯的北洋六镇倒戈之下,才不得不选择退出政治舞台的。指挥不动最有战斗力的一只军队,而且还落到了袁世凯这个野心家手里,如果不下来,那很可能就会被人家用武力给赶下来的。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新军的战斗力,并不是当时的八旗也好绿营也罢这些旧式军队能够比拟的。那么,这里就有一个疑问出来了,既然新军那么重要,为何满清不用满人绿营来组建新军呢?

清朝组建北洋军的时候为何不用满人?汉人才是当时的民族脊梁

毕竟如果都是满人的话,作为新式陆军,那他们肯定会选择效忠清朝的。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小编要先说一个发生在满清末年的一个真实的故事:清末有一个某部尚书在查验自己手下身份的时候,竟然惊奇的发现给自己站岗的一个小头目竟然是跟自己一个旗的老姓,于是乎他作为一个长官就跑去认这个亲戚。结果被小头目问了两句说:您这个姓虽然跟我一样,然而并不是一个姓,言下之意这个尚书跟他说同姓是高攀了,尚书摸摸鼻子知道自己自讨没趣于是自己闪人了,这点大家可以去玩清朝为背景的游戏一品官老爷就可以体会一二了。

清朝组建北洋军的时候为何不用满人?汉人才是当时的民族脊梁

之所以要挑出这个故事来,那是因为要说明的事是当时的满人已经烂到了骨子里头,属于烂泥扶不上的类型,就算新式陆军都用满八旗来组建,那也是行成不了任何的战斗力,人烂了,放到哪里都会烂一片的。关于这一点,慈禧太后看得比谁都清楚不过了。因此新式陆军采用的是招募式,来的人多少还是有点抱负,有文化有思想的人物,和之前的那些个满八旗,绿营都有本质的区别,加上新式武器的应用,这帮人要不强不听指挥就没有天理了。

清朝组建北洋军的时候为何不用满人?汉人才是当时的民族脊梁

而且,还有一个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连满人自己本身都对满清政府抱有很大意见。事实上当时的清政府有感于自太平天国后权利下放,政令不出北京城的不利局面,于是慈禧太后出于加强中央集权的考虑,就开始组建新军。但在新军成员构成问题上,慈禧还是留了一手的。当时的北洋第一镇就是有两个标的纯满人组成的,基本占了这个镇的人数的一大半以上了。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怎么没有纯满人的多达万人的新军部队,这个就是铁良组建的禁卫军。

清朝组建北洋军的时候为何不用满人?汉人才是当时的民族脊梁

禁卫军的编练倡议于光绪三十三(1907)年三月,始于光绪三十四(19О8)年十二月。成军于宣统三(1911)年七月。清廷编练禁卫军的主要目的是:仿照日本近卫师团,建立一支完全被满馁洲贵馁族掌握的皇室亲军,担任满清的最后一道护身符和撒手锏。因此,禁卫军的选拔是非常严格的,甚至到了苛刻的地步。第一、二、三期兵丁均来自八旗的精壮。但这里好玩的是,就是这只队伍的教官,老师甚至骨干大都来源北洋第一镇。所以结果这个军队还是被北洋掌控的。

清朝组建北洋军的时候为何不用满人?汉人才是当时的民族脊梁

而禁卫军也好北洋第一镇的满人也罢,要他们对满清效忠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主要原因是皇室因为没钱多次出旗和欠饷可以说伤透了这帮满人的心,关外诸旗因为皇室不作为也离心离德,外加俄罗斯利用满洲人本身就有的雇佣军传统,结果导致清皇室彻底失去了低层满人新军最基本的支持,因此袁世凯逼迫清庭退位的时候,北洋第一镇也选择支持袁世凯,大势所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