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你的基准频率·太极思维运用篇——武学太极的精要

找准你的基准频率·太极思维运用篇——武学太极的精要

今天在刘导指导下,跟太极拳老师高导学习了一个动作,并向他请教了太极拳的精义,这才知道,太极拳门派众多,但其实精神内核存在巨大差别。

我们讲的休闲太极,就是时常在公园中看到的大众太极,当然,我也不十分了解大家练的状态怎样,但高老师告诉我们,十有八九,大家只是模仿个动作而已,动动胳膊腿,但真的几乎不懂太极到底是什么。

再专业一些的,会有些对拳法背后隐含着的深层内涵的认识,譬如,有的流派从阴和阳来理解,在动作上的体现就是,譬如,左为阳,右为阴,掌心为阳,掌背为阴......诸如此类,因此呢,展开动作的时候会比较强调阴和阳是相伴相生的,譬如,左为掌心,那么右就得是掌背。

还有的会从动作比例上做文章,譬如,要留意动作的三七开,或四六开,就是强调动作的一种美感吧,譬如做个弓步、送个掌,那整体上就会体现出这个比例。

高老师有自己的师承,也确实有对于太极之“道”的独特领悟。这一点,刘导有高度认可。高老师告诉我们,他所专修的太极功法,可以说是一种比较正宗的武学太极,从动作而言,举个基本功为例,要

开胯圆裆,盆骨往两侧打开,命门后撑,开胸拔背,虚领顶劲。具体的动作就不展开描述了,反正我试了一下,严格按照这个规范来做,一会儿就会觉得两腿酸痛,也才发现自己脖颈儿都变形了,不能完全达到标准。但硬着头皮练了一会儿之后,除了感到累,也确实会感到一种力量从腰际升腾。

如此这般练就的太极,不仅是动动外面的肉,而是练到了筋、骨、膜(包在肌肉和骨头上的膜),对其有强大的拉升作用。

找准你的基准频率·太极思维运用篇——武学太极的精要

在刘导的指导下,我也更明白了高老师教授的太极的精要,高老师自己也很认可。这套武学太极,是把“太极”作为一个整体来领会的,阴和阳不是对立的,而是对应的。因此做任何动作的时候,不需要把注意力放在阴或阳任何一边,也不需要先有个阴和阳的意识再行统合,而是,注意力的焦点一开始就放在阴阳共生、相互转化的太极上面,此谓之“非阴非阳”,是对一个纯粹“太极”的领悟,因此,这套拳法强调的不是“相对”,而是相应的一整套太极之力,从身体动作而言,就是五五分,始终中正协调。

说到“力”,这也是该套拳法被称为“武学太极”的根本。昨天刘导跟我们讲他的领会,说到,练太极的感觉,就像从身体内部撑开了一个皮球,如果动作到位,就是顶天立地的感觉,你会发现一股气感,这股“气”就来自“太极”。此处再赘言几句,当不管从意识还是动作都锚定在“太极”上面(太极拳上,有个说法叫做“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所以太极的发力背后,一定有练习者的一整套生命境界匹配,由虚而实),你会找到一种来自“心”的共振谐波。

什么意思呢,这里得多说几句。举个旁例,为什么人的心脏用1.2瓦的能量,就可以把血液带到全身每一个器官、每一个细胞呢?就算是换成功率二三十倍的人工心脏,也不能呈现如此完美的功能?主要原因就在于,全身所有的器官、细胞都在共振响应,心脏不是水库闸门管理员,而是乐队指挥家。从这个角度理解,包括心脏在内的所有脏器、细胞都构成一个生命有机体,“心主神明”,心作为独特的脏器,可以启动第六感“心觉”,统筹调度有机体的整体节奏,也就是说,所有脏器和细胞都形成为一个有序的共振波,它们不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谐调地互相借力、互相融汇,最终形成一个基准频率,而心脏,就主控这个基准频率。这就像交响乐演奏,不同器乐有自己的节奏,在总指挥的指挥下,可以谐调地奏出优美的旋律,这个旋律,有张有弛,不只有美感,而且就以泵血为例,由于每个单独存在的脏器和细胞可以互相借力,所以它们各自也都省了力量,用的是“和”成的共力

找准你的基准频率·太极思维运用篇——武学太极的精要

这个基准频率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的核心本质在于“共振协调”,它是一个超级开放的有机系统,任何别的波动再加进来,又会形成新的基准频率(一个科学的前提假设是,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频率,因为事物的本质就是波)。

再回到我们以上所谈的“武学太极”,刚才我们讲到了它的哲学基础是“太极”,是找到了不割裂阴阳的、非阴非阳的那种合力——阴、阳抱和且互相转化、互相传递力量所形成的一股合力,这不,说到底,其本质也是形成了一种基于阴、阳的“共振谐波”嘛。所以我们练习,要体会产生自身体的这股能量,所以才说,动作要以盆骨的外翻力为基点、起点和动点,上下、左右、内外各个方向分开,绷住,内空,五五分,如此就自然从腰际升腾起一股力量了,这就找到了身体的一个基准频率。

当然,如果有人跟你对练,你会发现对方的力打过来,你不是单纯回击回去的,那样你只是单点攻击,打出去的同时,力就泄完了。真正厉害的心法在于,此时你自己与对手又形成了一组新的阴阳,你需要以你自身的“太极”为支点,把对方的力作为一个新的“振动波”吸收进来,马上重组为一个新的谐波,再反弹回去。

两种情况:一是对方跟你一样,也发挥出他那一方的作为整体“太极”的力,那么你们之间借力打力就会形成往互的循环,力量越来越大,彼此都有力量持续增强的感受;二是你作为一个完整“太极”,虽则打击点很小,但调用的是全身上下的一股合力,所以,当对方的力只是一个单独的散力,往往是招架不住你的,因为,他的力过来,被你吸收化解,你再利用共振谐波原理打回去,相当于你不仅用了自己的力、也同样借了对方的力在攻击对方,双方的力合击一个人,对方肯定受不了。

找准你的基准频率·太极思维运用篇——武学太极的精要

这就是整个“武学太极”的精要,运用的就是“共振谐波”原理。所以才说,在做具体动作之前,要先摆好基本的架势,就是要运用心对于“太极”的领悟,经由意识传递到身体,从腰际发力,各方平衡,让自己“鼓”起来,这股气,本身就是身体各方阴阳协调的合力所生,具有一种内生的结构。

刘导给我们举例,为什么一个瘪掉的皮球弹不起来呢,就因为没有这种内生结构,会泄气。但是另一方面呢,你想想看,铅球有结构,但能弹起来吗?不行。这是因为铅球又太实在了,没有弹性。弹性的意思就是你这股气呢,虽然有力量,但同时又很轻松灵活,所以对应到太极拳的动作上,就是要在松紧之间再次达成一种协调,形成一个新的太极,亦即,形成一个新的节奏。

这种节奏,也就是谐波共振的基准波,在练拳的时候就只能意会、不能言传了。

其实,“武学太极”的心法,也可以广泛运用在为人处世的多个方面,其中的要领就是,悟透“太极”这个结构,形成多方力量平衡协调的共振波基准频率,然后开放系统,回收能量,再借力打力,这样非但不会累,还能变得越来越强。

PS.更高的境界来了,这是一个画外音。刘导说,阴阳是第一层,非阴非阳(太极)是第二层,非非阴非非阳(无极)是第三层。到了“无极”的境界,见相非相,那该是多高的境界呢?哈哈哈哈,不可思议。

注:本文主要观点来自“鸿运家族”首席导师刘昱诚导师,以及伙伴们的集体研讨。

找准你的基准频率·太极思维运用篇——武学太极的精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