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敢在太歲頭上動土?!”那麼,“太歲”到底是個啥?

近些年,隨著網絡劇的興起,靈異題材的電視劇也逐漸受到年輕人的喜愛和追捧。靈異題材看似新穎,但在這些靈異題材的背後,其實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支撐。比如,網友認為,網劇《無心法師》裡的主角無心就是由“太歲”而變,不老不死……那麼,“太歲”究竟是何方神聖呢?。

“誰敢在太歲頭上動土?!”那麼,“太歲”到底是個啥?

無心法師的不死之身

主角無心不知道自己從何處來,到何處去,活了多少歲。人間風雲變幻,他只是重複的活著,在時間的長河中捕捉零星的快樂。他有時隱居於深山,有時來人間,以替人算命、捉鬼為生,他渴望與人親近,渴望愛人。無心的血液有種獨特的功能,能夠壓制邪靈,他不僅能夠長生不老,還擁有不死之身。

在第一部中,無心被妖人嶽綺羅砍掉一半的頭。

“誰敢在太歲頭上動土?!”那麼,“太歲”到底是個啥?

在第二部裡,為了救人,被日軍飛機轟炸,斷了兩條腿。

“誰敢在太歲頭上動土?!”那麼,“太歲”到底是個啥?

然而,沒多久,無心就又完好無缺的出現在大家眼前了。

無心究竟是何物?這不禁引起了觀眾的猜想。有網友認為,太歲(即我們常說的肉靈芝)生命力強大,隨意切割都可生長,無心應該就是太歲。

那麼,太歲的來歷是什麼?有著怎樣的傳說?

“誰敢在太歲頭上動土?!”那麼,“太歲”到底是個啥?

太歲

太歲的來歷

在中國的多部古籍之中都曾有過關於“太歲”的記載。

在《山海經》中,太歲被稱為“視肉”“聚肉”“肉芝”。

既然帶“肉”字,說明太歲可以食用。據載,“視肉”最早是作為古代帝王生前喜歡食用的物品出現在古帝陵前。它具有“食之盡,尋復更生如故”,“食一片復一片” 的特點,就是說吃一片,它自己可以再次生長。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肉芝狀如肉,附於大石,頭尾皆有,乃生物也。赤者如珊瑚,白者如截肪,黑者如澤漆,青者如翠羽,黃者如紫金,皆光明洞徹,如堅冰也。”並把其收入“菜”部“芝”類,可食用,入藥,奉為“本經上品”,功效為“久食輕身不老,延年神仙”。

《神農本草經》記載:“肉靈芝,無毒,補中,益精氣,增智慧,治胸中結,久服輕身不老。”東晉道家葛洪在《抱朴子》中記載:“諸芝搗末,或化水服,令人輕身長生不老。”

古人認為“太歲”具有長命百歲的功效,是古人所認為的不老不死之仙藥。因此,後世歷代帝王都在尋找這種能使人長生不老的仙藥。據《史記·秦始皇本記》記載,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命徐福尋找的仙藥就是太歲——肉靈芝。

太歲的傳說

在我國,太歲也是一種古老的中國民間信仰,源於古代中國民間的天體崇拜,由道教繼承發展為拜太歲信仰。在漢族民間傳說裡,太歲即歲星、木星的神格,太歲運行到哪,相應的方位下會出現一塊肉狀物,是太歲星的化身,在此處動土,會驚動太歲。因此形成了一種太歲禁忌。

據清人王有光《吳下諺聯》記載:有一農民到田間除草,見一株小草,即鋤去之。回家即高燒說胡話:“太歲頭上動土。”家人驚駭,大破錢財,百般獻祭,才得以治癒。

《續夷堅志》也曾記載:“許州人何信叔,金章宗承安中進士。崇慶初年,以父憂居鄉里。曾率童僕掘地,深丈餘,得肉塊,如盆大,家人大駭,急急埋之。不久何信叔病亡,妻子及家屬十餘人相繼病故,識者謂‘肉塊’,太歲也。”

古時候人們也將太歲視為君王。東漢王充《論衡》中說:“太歲之意,猶長吏之心也。”南宋祝泌的《六壬大佔》說:“帝王繫命於太歲、后妃繫命於歲之陰。”清代《協紀辯方書》一書對其進行了扼要的總結:“太歲,君象,其方固上吉之方,而非下民之所敢用。”太歲為貴神,其所在之向當然也是尊貴吉利的,但是黎民百姓卻因為太歲所在的方向太過於尊貴,反而必須避開,以符合上下尊卑的身份。

因此,在漢族俗語中有“不得在太歲頭上動土”一說。不過,太歲並不是凶神,只要人們“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 它就會庇佑百姓, 回報正面的價值, 帶來人們一歲又一歲的平安。

“誰敢在太歲頭上動土?!”那麼,“太歲”到底是個啥?

目前來說,關於“太歲”的存在、作用和藥效,在生物界始終有爭議。現代科學發現,肉靈芝是介於原生物與真菌之間的大型粘菌複合體,其結構不是由單一的細胞構成,而是由細菌、粘菌和真菌三類構成的一個聚合體。許多典籍中都記載“肉靈芝”有增強人體免疫力、延緩衰老等功效,但實際上現在科學界對菌類的研究還非常有限,對‘太歲’的研究也還處於初級階段。

網友們認為無心法師是由太歲而變,正是將無心不老不死、血可驅邪的特徵與神話傳說中太歲的形態特徵與民間信仰相結合的一種猜測。

“誰敢在太歲頭上動土?!”那麼,“太歲”到底是個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