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萬億俱樂部後寧波產業方向往哪裡去?

加入萬億俱樂部後寧波產業方向往哪裡去?

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產業互聯網研究中心主任王玉榮分享產業互聯網案例。嚴瑾 攝

“中國傳統產業要與互聯網深度融合,打通供給端與需求端,對C端變化做出更靈敏反應。”在本週的中國(深圳)IT領袖峰會上,馬化騰的一席話,讓“產業互聯網”再次走進了大眾的視野。

對於寧波來說,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同樣迫在眉睫:面對“百年未有之變”,外有中美貿易摩擦,內有製造業成本上升……只有深度擁抱互聯網,及時佈局新興產業,方能有“活下去”的底氣。

4月2日上午,以“中國科創新篇章、產業升級新時代”為主題的“2019智見•寧波產投峰會”正式開幕,300多位來自寧波本地以及“北上廣深”等地的政府主管部門負責人、國內知名投資人、企業家,紛紛為寧波未來的轉型之路“支了招”。

“文創”“大健康”值得關注

在升級傳統產業的同時,新興產業佈局也大有可為。

人民創投總經理趙亞輝聚焦於文創產業。他認為,文創產業是文化、技術、消費相融合的產物,增速高,發展前景廣闊,而科技也在改變傳統文創的形態。“未來,跨界融合會有很多好的投資機會出現。比如,故宮文創收入去年超15億元,已是其門票收入2倍。故宮的一款口紅可以賣上千萬支,這就是新的跨界融合模式。”

文創之路怎麼走?趙亞輝認為,不應盲目追求“網紅爆款”,而是應當迴歸用戶需求和內容本質,在垂直領域裡做專做精。“不論時代如何變化,能夠滿足用戶真實需求的產品總有機會。我們最近投資了一個小小的公眾號,叫星球研究所,由一群地理愛好者組建,要徵集五六百張照片選出三四十張才做一篇文章。這就是做深做專的典型代表。”

健康之路(中國)技術有限公司副總裁陳晶則瞄準了“大健康”產業。今年2月,國家剛剛頒佈了文件,意味著今後推動居民全生命週期的健康管理將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原來我們去醫院看病,離開醫院以後就基本上與醫院脫離了聯繫。未來,離開醫院只是治療的第一步,醫院將會更多地對治療方案進行跟蹤和介入,圍繞康復的健康管理提供全生命週期的服務。

“我們接下來會把病種的治療整合成標準的解決方案,通過跟全國各家醫療機構協同,在某一個治療方案上按照這種標準進行推動和執行。所以,我們也很希望能和更多寧波企業和機構進行合作。”陳晶稱。

互聯網與產業必然深度融合

“我們未來的企業和經濟社會,可能會分佈在一堵牆的兩邊:左邊是傳統工業社會,右邊是互聯網或者數字社會。我們的大部分企業家,都想從牆的左邊穿到右邊來,但是,很遺憾,不是所有企業都會成功,反而會有很多新興的企業,直接從牆的右邊生長出來。”在峰會現場,新商業內容社群平臺“智見”CEO郭煒說。

不僅是郭煒,另外幾位演講的投資人、企業家、學者都不約而同地提到了一個趨勢:未來10年,“互聯網”和“企業”必然深度融合。現在我們眼中新興的“ABCD”(即人工智能、區塊鏈、大數據、雲計算),以後或將是任何一個企業的“標配”。

旨在用互聯網為製造業轉型升級賦能的“產業互聯網”,儼然成了下一個十年的“風口”。2019年2月,商務部聯合12部門發佈《推進商品交易市場發展平臺經濟的指導意見》,其中就提到要“培養一批和數字經濟結合的千億級商品市場”。在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產業互聯網研究中心主任王玉榮看來,這些政策意味著寧波大有可為。“因為寧波的集裝箱吞吐量位居世界第3,且製造業基礎雄厚,有超過100個全國行業內的‘單打冠軍’。從智能製造到國際貿易,整個產業鏈的縱深完全可以誕生千億級的線上線下平臺。”

事實上,寧波企業已經有了這方面的打算。全國最大的海鮮B2B交易平臺“海上鮮”,已在實現通過貨物質押,為下游漁船墊付資金;面向國際物流行業的“大掌櫃”,也在通過大數據整合上下游信息,為貨代企業提供信用憑據,從而獲得貸款融資。

我們可以期待,越來越多“B2B準獨角獸”將在寧波出現。


東南商報記者 嚴瑾 通訊員 戚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