募資“盤活”故宮文化 單霽翔不認過度“商業化”

中新社北京4月9日電 (記者 應妮)在中國文博圈裡論募集資金的能力,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可謂首屈一指。

募资“盘活”故宫文化  单霁翔不认过度“商业化”

資料圖:單霽翔。中新社記者 杜洋 攝

故宮的建福榜上目前有七塊銘牌,其中唯一的個人是崔如琢。

2016年,畫家崔如琢在故宮的午門展廳舉辦了個人畫展,並捐了1億元(人民幣,下同)現金。這不僅是故宮罕見以如此規格為尚在世畫家舉辦個展,也是單霽翔任內故宮首次接到個人的如此大額捐款。

這1億元,其中4000萬元專門用於養心殿可移動文物的保護修復,其餘用於開展故宮的文化傳播、學術研究和社會教育等活動。養心殿研究性保護項目所需資金共計2.2億元,其中香港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1億元,世茂集團捐資8000萬元。

單霽翔樂於到各處宣講故宮文化。在任七年間,他在全國各地演講超過2000場,演講甚至成為他最好的募捐詞——正是在香港的一次演講中,他提到故宮養心殿“研究性保護項目”仍有8000萬元人民幣的缺口,並笑稱“欲捐從速”。結果在演講晚宴結束後,港商許榮茂主動認捐。

2018年底開始,故宮和商業機構的戰略合作步伐加快:和中國工商銀行簽約,後者作為“紫禁城裡過大年”展覽的獨家聯合文化推廣單位,實際上承擔了該展的絕大部分成本;接受龍湖集團捐資1億元,在北京故宮文物保護基金會設立“龍湖-故宮文化基金”;接受黃廷方慈善基金捐資1億元,用於修復延禧宮靈沼軒等預計為五千萬元,其餘用作外國文物館籌備及交流培訓項目;與汽車品牌紅旗合作,2020年紫禁城建成600週年之際,紅旗將特別推出一款紫禁城600週年紀念款專屬車型,並在未來三年內作為故宮大型活動指定用車;與中國銀行合作,發揮後者海外機構網絡和合作夥伴的優勢資源,進一步在海外加強故宮文化的推廣……

這種密集的商業戰略合作,很大程度源於2020年紫禁城建城600週年的即將到來——故宮目前僅公佈了2019年下半年到2020年展覽項目的一半,就已經達到了近40項,其中包括《韓熙載夜宴圖》特展和《清明上河圖》特展。

因故宮口紅之爭、火鍋排隊、網紅咖啡等招致過度“商業化”批評後,單霽翔坦言,這些是事業發展的需要,但不是重點。其實故宮一直在“去商業化”,比如去年就從紅牆內清理了14個商業經營點。“媒體關注我們,但是口紅、火鍋、咖啡報道得太多了,這些不是主流。”

單霽翔直言曾反思過是不是活動辦得太多了,“但是不辦文化活動,影響力不夠大,願意跟故宮合作的單位就少。現在要為觀眾提供更好的文化享受、辦這麼多精品展,想在比較短的時間裡把故宮的環境提升一個檔次,比如地面翻修、綠地維護、古建油飾保養都需要資金,國家不可能短時間給一個單位撥那麼多款,所以需要我們自籌資金”。

他舉例說:“故宮的座椅3500元一把,四年了沒壞一把。我們做了1850把,看著觀眾有尊嚴地坐著我們心裡高興。搞青少年教育活動,沒人說要你搞6萬場那麼多,在各書院學院都是免費的,但我們認為值得。”

今年的“上元之夜”活動故宮首開夜場,單霽翔曾設想今後夜場能“看文華殿海棠”。如今,許願之人已轉身離開,觀眾們希望,在文華殿夜觀海棠、重陽節登故宮城牆望遠、中秋節賞故宮的明月清風的願望在未來實現。(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