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蜂熱與換王:任換魚

強群和保持工蜂積極旺盛的採集熱情, 二者缺一不可。在正常的養蜂生產活動中, 每一位養蜂者都十分重視強群飼養, 而對分蜂熱認識不足。蜂群採集情緒是由蜂群內部的分蜂情緒決定的, 而蜂群內部的分蜂情緒又與蜂王的優劣、工蜂日齡、組成成分、雄蜂蛹及成蜂數量密切相關。養蜂者只有對蜂群組成狀態及外界生產週期的每一環節瞭如指掌, 才能採取相應的措施, 以獲得蜂產品的豐收。

一、良種繁育

蜂群分蜂性的強弱與蜜蜂的遺傳性有很大關係。選用分蜂性較弱的蜂種是預防分蜂熱的重要措施。

二、分蜂熱前期提前預防

春末夏初, 蜂群進入迅速發展時期, 特別是發展到 8 框以上加繼箱時, 外界蜜粉源能滿足蜂群消耗或略有盈餘, 離大蜜源到來還有幾天或十幾天, 此時最易產生分蜂情緒。大量的工蜂無事可做, 蜂群表面看很平靜, 但內部分蜂情緒在不斷積蓄。

很多養蜂者不能從根本上認識這一時期蜂群內部的變化, 等到出現分蜂熱後, 才做解除工作為時已晚。此時工蜂的分蜂意念很難消除, 若恰好主要蜜源到來, 就會大大降低蜂蜜產量。因此, 我們應在蜂群迅速發展時期就要注意蜂群的通風散熱, 早加巢礎造脾, 早加繼箱, 把分蜂熱消除在萌芽狀態。

三、飼養多王群不利控制分蜂熱

蜂王物質具有抑制工蜂卵巢發育和控制工蜂修造的作用。蜂群強大後, 蜂王物質相對減少, 對分蜂熱控制不力。有些朋友認為, 增加蜂王數量就能增加蜂王物質, 增加蜂王物質就能預防分蜂熱。因此, 他們把巢箱隔成幾個區, 繼箱上也放蜂王, 一群中有 3 只蜂王。這樣做似乎有一定道理, 可以短期控制或推遲分蜂熱的發生。但是, 一群蜂中有 3 只蜂王同時產卵, 不幾天蜂群就大部分或全部是子脾, 造成蜂群嚴重傷熱, 甚至“空心”。子脾大量出房後, 巢內擁擠悶熱, 更加助長了分蜂情緒。

實踐證明, 這種方法不僅會給生產管理帶來麻煩, 只能推遲幾天分蜂熱發生。發生後比正常管理的蜂群還要嚴重, 結果是事倍功半, 蜂友切不可採用。

四、調換子脾後要注意管理

用強群帶蜂或不帶蜂的封蓋子脾與弱群的卵蟲脾調換, 能充分發揮小群蜂王的產卵力和強群工蜂的哺育力。是快速繁殖蜂群和抑制強群分蜂熱的好措施。但不注意調脾後的管理也會出現問題, 這一點往往容易被忽視。為了解除分蜂熱給強群中調卵蟲脾, 需要同時調入 2個或更多, 若分蜂熱處於初期, 外界有大蜜源或大蜜源很快到來, 輔以取漿等措施, 分蜂熱被解除的可能性較大, 蜂群便投入採集活動, 對生產十分有利; 如果距大蜜源到來還有 7~10 天或更長, 蜂群中的子脾大部分封蓋, 只有少量巢房可供蜂王產卵, 工蜂可做的工作就更少了, 其它解除分蜂熱的措施再跟不上去, 原本勉強解除的分蜂熱可能會再度復發, 程度勝於前次, 解除更加不易。因此, 調脾後應緊接採集大蜜源或同時生產蜂王漿, 爭取把分蜂熱一次性徹底解除; 分蜂熱不能一次性解除, 再次或多次調脾,蜂群育蟲節律被打亂, 適齡採集蜂數量不能平穩上升, 對生產十分不利。

五、換王控制分蜂熱

蜂王的質量和年齡與分蜂熱的發生發展有很大關係, 優質的新蜂王對分蜂熱的控制十分有利。

1、分蜂熱嚴重的蜂群換王:實踐證明, 正常出現分蜂熱的蜂群用人工培育的成熟王更替老劣蜂王, 蜂群勉強接受後, 稍不留神就會發生分蜂。

因此這種蜂群換王, 我採用原群介入王臺, 囚禁或去掉老王, 新王 10 天左右就能產卵, 分蜂熱自然解除, 工蜂採集積極性高。

2、正常蜂群的換王:蜂群分蜂熱發生前更換蜂王能從根本上解除分蜂熱。

無蟲化採集前換王, 花期較短的蜜源(刺槐花),採用無蟲化方法採集, 可在花期前 1 周囚王, 誘入成熟王臺, 蜂群採集積極性高。

休整期換王蜂群採集完一個主要蜜源距下一蜜源還有一段時間(10 天以上), 下一蜜源的適齡採集蜂基本培養就緒, 可利用這一休整階段換王。

最後一個主要蜜源的適齡採集蜂培育結束後換王, 例如北方在葵花盛花前 10~15 天換王。

分蜂熱與換王:任換魚


分蜂熱與換王:任換魚


分蜂熱與換王:任換魚

文獻僅供參考學習!如有不正確請糾正與補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