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趙之間的長平之戰,趙國敗得慘絕人寰,責任並不在趙括身上

在中國兩千餘年專制主義歷史中,郡縣制是一種重要的地方行政管理體制,“郡縣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郡縣制成為中國的一種普遍制度。然而,這種制度卻起源於三晉,三晉之郡縣制則源於上黨。《左傳·哀公二年》記載:

秋八月,齊人輸範氏粟,鄭子姚、子般送之。士吉射逆之,趙鞅御之,遇於戚。······簡子誓曰:“克敵者,上大夫受縣,下大夫受郡。”

春秋後期,隨著爭霸兼併戰爭的頻仍,晉國卿大夫在他們的領地推行縣制。到春秋末年,晉國又出現了郡的組織。上述記載,是文字史料中“郡縣”出現最早的記載。

郡縣制發源於上黨地區,這並不奇怪。上黨即今天的山西省長治市,位於山西省東南部。東漢劉熙《釋名·釋州國》中說:“上黨,黨所也。在山上,其所最高,故曰上黨也。”唐代李泰等《括地誌》說:“郡地極高,與天為黨,故曰上黨。”

秦趙之間的長平之戰,趙國敗得慘絕人寰,責任並不在趙括身上

《括地誌》

從地理位置上看,上黨地區的東部、東南部是太行山脈,西南部是王屋山、中條山,西面是太嶽山脈。因此,清代《嘉慶重修一統志》雲:“上黨四塞之固,東帶三關,據天下肩脊,當河朔咽喉,肘京洛而履蒲津,倚太原而跨河朔,太行瞰其面,並門負其背。”地形如此險要,郡縣制最早在這樣的地方形成也不足為奇了,畢竟郡縣之制最初就是一種軍事管理的建置。

上黨地區之設郡縣,與晉國解體有著密切關係。公元前514年,晉六卿對晉國進行了第一次瓜分。公元前498年,晉國智、魏、韓、趙滅範氏、中行氏之後,對晉國進行了第二次瓜分,晉國名存實亡。公元前453年,趙、魏、韓三大家族於晉陽城下滅智氏,對晉國進行了最後一次瓜分,史稱“三家分晉”。

戰國初期,趙、魏、韓三國瓜分晉國之後,雖然短暫維持和平,但是終究因為領土糾紛,發生了多次爭戰。在戰略要地上黨地區,三國皆設了郡治。按照今天的地理概念來說,戰國時代,趙國的上黨郡基本領有山西和順、榆社以南,壺關以北,沁縣、長子以東,太行山以西地區;韓所設的上黨郡有山西沁源、安澤及沁水等地區;魏國的上黨郡有高平、陵川及晉城等地區。

秦趙之間的長平之戰,趙國敗得慘絕人寰,責任並不在趙括身上

三家分晉

戰國之世,韓國佔有上黨地區西部,趙國佔有上黨地區西北部,魏國佔有上黨地區東南部。上黨地區是趙都邯鄲西面,韓國北面,魏國西北方向堅實的防禦壁壘。戰國後期,隨著秦國對關東諸國的攻勢的進展,上黨地區也自然成為秦國與三晉激烈爭奪的地界兒。

公元前262年,秦國武安君白起攻取了韓國的野王邑(今天的河南沁陽),如此上黨地區的東面和南面就完全暴露在秦軍面前。上黨對於三晉可以說是決定生死存亡,“秦得安邑,善齊以安之,亦必無患矣。秦有安邑,則韓、魏必無上黨哉。”

攻取野王后,秦國斷絕了韓、魏與上黨地區的聯繫,“秦盡韓、魏之上黨,則地與國都邦屬而挈者七百里”,情況似乎正按照秦國的戰略設想發展,第一步佔據安邑,第二步佔領韓魏上黨,第三步據韓魏上黨西北取太原,東下攻邯鄲。三晉若定,秦國一統天下就無人可擋了。

秦趙之間的長平之戰,趙國敗得慘絕人寰,責任並不在趙括身上

白起

但是,韓國失去野王邑之後,鑑於韓國的上黨郡已經成為孤懸於外的飛地,其與韓國本土的道路被斷絕。為了彌合與秦國的關係,韓國派陽城君到秦國謝罪,割上黨之地請和。韓王企圖以上黨一地換取秦國暫時放棄進攻韓國,但是韓國的上黨郡守馮亭卻把韓上黨送給了趙國。

馮亭的這一招其實非常厲害,他的目的是把秦國的矛頭引向趙國,同時促使韓趙共同抗秦。趙國介入是對三晉都是最好的選擇,因為三晉中只有趙國有實力和秦抗衡;上黨地區也只有控制在三晉手中,三晉才能免除被秦滅亡的命運;趙國接受韓上黨,秦趙之間就必有一戰,不論勝負,趙國國力一定會受到削弱,趙國就不會對韓魏,尤其是韓國構成威脅。

趙國接手韓國上黨郡,引得秦國大怒,秦昭襄王下令,馬上發兵攻趙。戰國時代,秦趙兩國最慘烈的長平之戰就此拉開帷幕。其實,對於韓國的上黨之地,趙國內部是有人反對接手的, 平陽君趙豹就是一個堅決反對受地的人,他對趙孝成王說:“夫秦蠶食韓氏地,中絕不令相通,固自以為坐而受上黨之地也。韓氏所以不入於秦者,欲嫁其禍於趙也。”趙豹看出韓國企圖拉趙國下水,將禍水引向趙國的陰謀,秦強趙弱,趙國搶走已成秦國囊中物的上黨,肯定不可能全身而退。

秦趙之間的長平之戰,趙國敗得慘絕人寰,責任並不在趙括身上

秦昭襄王

但是,貪圖領土之利的趙王沒有聽趙豹的意見。促使趙王最終接受韓上黨之地的人是著名的平原君趙勝,在司馬遷《史記》中,平原君在這個問題上犯了愚蠢的錯誤,“平原君,翩翩濁世之佳公子也,然未睹大體。鄙語曰‘利令智昏’,平原君貪馮亭邪說,使趙陷長平兵四十餘萬眾,邯鄲幾亡。”

歷史上長平之戰的結果,世人皆知,趙國慘敗,四十餘萬降卒被秦將白起坑殺,實乃慘烈至極!事實上,以當時趙國實力,與秦國尚有一較高下的可能性。在趙武靈王胡服騎射軍事改革之後,實力大增,公元前270年的閼與之戰中還曾大敗秦軍,“天下之士,合從相聚於趙,而欲攻秦”。

雖然趙國整體國力雖略遜於秦國,若軍事部署得當,鹿死誰手仍難逆料。當時人也認為秦國若未控制上黨而貿然攻趙,風險極高。但是,趙王在這個戰略問題上卻優柔寡斷,行動遲緩。在接受韓國上黨之地後,卻無與秦決戰的決心與準備,竟然沒有在上黨部署重兵,控制上黨高地的有利地形,做全面決戰的準備。結果,秦將王齕率軍進攻韓國,很快就奪取韓國上黨。對於趙國而言,上黨是得而復失,形勢陷入不利,受地成為一場荒唐鬧劇。

秦趙之間的長平之戰,趙國敗得慘絕人寰,責任並不在趙括身上

平原君

上黨丟了之後,趙國這才在長平(今山 高平西北)駐軍佈防,鎮撫逃離上黨的民眾。王齕拿下上黨之後,並未停止軍事行動,繼續進攻趙國。如此被動,趙王這才倉猝任命廉頗接手統帥之職。

廉頗是名將,但不是戰神,接手之後,也是連遭兩場敗仗。為穩住戰局,廉頗只得採取堅壁不出的戰略,卻又引發趙王的責讓,最終導致陣前易帥,趙括更是倉促接掌帥印,最終落得全軍覆沒的慘劇。

趙軍長平覆滅,最後關頭的陣前易帥誠為失策,主帥趙括貪功無知的“紙上談兵”形象,也就從此深植人心,成為歷史笑柄。但是,事實上,當時對趙括而言,除了主動決戰,似乎已經沒有第二條路可以選擇了。“趙無以食,請粟於齊,而齊不聽”,正是因為糧食難以為繼,才使得趙王換下主張堅守的廉頗,用了急於開戰的趙括。

秦國得知趙國換帥,也立即以武安君白起換下了王齕,出任攻趙統帥。趙括到長平軍前,立刻發動總攻擊,卻陷入白起分割包圍的圈套。趙國軍士斷炊四十餘日,趙括企圖突圍,率領精銳出擊搏戰,但卻被秦軍射殺,趙軍四十餘萬人投降秦軍,最終卻被白起坑殺。戰國時期規模最大的戰爭,以慘絕人寰的方式畫上了句號。

秦趙之間的長平之戰,趙國敗得慘絕人寰,責任並不在趙括身上

長平之戰

其實,將趙國逼入絕境的不是白起,也不是趙括,而是趙王自己。起初,廉頗前哨戰失利,與王齕軍相持數月後,趙國不堪負荷。趙王竟然轉而幻想與秦國議和,派出貴人鄭朱入秦,企圖與秦國停戰媾和。

對於趙國而言,當時已經與秦國開戰,媾和是絕不可能的事情。如果與魏、楚結盟,建立趙、魏、楚合縱以抗秦的策略,尚有迫使秦軍撤退的可能。但是,趙國派人入秦,這就讓魏國、楚國放棄了援助趙國的想法,“楚、魏以趙為媾,必不救王。秦知天下不救王,則媾不可得成也。”趙國陷入孤立,就是情理之中了。

長平之戰,雖然是趙國慘敗,但是對秦國而言,也的確是過度消耗國力,軍隊傷亡也不小。長平之戰後,上黨地區民眾仇秦,很難治理。於是,秦國暫時撤出上黨地區,三晉又各自擁有上黨地區。直到公元前259年,“秦復定上黨郡”。

公元前258年,秦將王齕率軍攻打邯鄲。公元前257年,魏信陵君魏無忌、楚春申君黃歇救趙。在趙國與魏楚聯軍的包圍之下,秦將鄭安平降趙。接著,魏、楚、韓三國又在河東大敗秦軍,魏收回河東,韓收回上黨,秦軍退回河西。公元前254年,秦向魏河東反攻,魏在河東之地盡被秦軍攻取。

秦趙之間的長平之戰,趙國敗得慘絕人寰,責任並不在趙括身上

長平之戰屍骨坑

公元前247年,秦軍攻下魏國的高都;公元前246年,秦又全部攻佔韓的上黨郡,平定晉陽,重建太原郡;公元前239年,秦派長安君成蟜進攻趙國的上黨,但是成蟜在屯留叛降趙國。公元前236年,秦攻取趙國的閼與(今和順)、橑陽(今左權)。至此三晉的上黨地區基本為秦國佔據。

公元前230年,秦國滅韓;公元前229年,秦派大將王翦率上黨兵,直下井陘;公元前228年,秦攻破趙都邯鄲,公元前225年,秦亡魏。略定三晉,距離兼併天下就已經不遠了。

秦國最終一統天下之後,仍設上黨郡,位列36郡之中。漢承秦制,西漢王朝在上黨仍設一郡,下轄14個縣,隸屬幷州刺史部。其地域範圍大致以今長子、壺關為中心,和順、榆社兩縣以南,太行山以西,沁水流域之東,晉城以北。

秦趙之間的長平之戰,趙國敗得慘絕人寰,責任並不在趙括身上

長平之戰

上黨郡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東有太行山阻隔,導致與冀州刺史部的聯絡相當困難;南、西南有太行山、王屋山,形成了與司隸部相鄰郡縣交往的障礙;西有中條山阻隔,與晉南往來亦不暢通;北部因有太行、太嶽諸峰,所以與晉中地區的交往也是困難重重。此地地勢高峻,險峰陡立,猶如堡壘一般,俯臨河北、河南。境內山地磋峨,絕壑深阻,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地域系統。

上黨郡的內外交通主要靠山間峽谷的隘口和官修驛道,這些交通孔道狹長曲折,居高臨下,有險可依,利於外出而不利於入攻,自上黨向四周任何方向出關攻掠都有長驅直下、高屋建瓴之勢,而由外部入攻則屬仰攻,易遭阻遏。

既然是戰略要地,那麼上黨地區在日後的歷史上,必然仍是兵家必爭之地,無數梟雄爭霸之壯烈大戲仍然會在此地上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