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括、馬謖紙上談兵一敗塗地,而為何韓信紙上談兵卻能一路開掛?

歷史上的名將有兩種,一種是經過不斷學習,在戰爭中總結經驗,最後成為名將。這條路也是大多數名將走過的路,這裡就不舉例了,因為例子實在太多了。另一種就是戰爭天才,這類人似乎就是為戰爭而生的,他們一出山,就能達到常人無法企及的高度,打的仗也都是常人看不懂的“神仙仗”,這類人比較少見,歷史上也寥寥無幾。霍去病,韓信,就是這種人。

趙括、馬謖紙上談兵一敗塗地,而為何韓信紙上談兵卻能一路開掛?


韓信是軍事天才

韓信在歷史上是一個軍事天才,與旁人不同,他似乎沒有經過歷練,從名不經傳的投靠者,到一躍成為大將軍,差的只是一個蕭何的推薦。但是事實上,蕭何也只是與韓信聊得過來,認為韓信是個大才,這個時候韓信根本沒有證實自己,所以一開始劉邦根本就不在意。在歷史上,韓信的前期和許多人都很像,比如趙括,比如馬謖,但是韓信與他們不同的是,韓信做到了活學活用,而其他兩位只能死讀兵法。

趙括、馬謖紙上談兵一敗塗地,而為何韓信紙上談兵卻能一路開掛?


的確,韓信也熟讀兵書,但是,與趙括,馬謖之流不同的是,韓信從來不把兵書奉為圭臬,在他眼裡,所謂兵書,陣法,都是他手中的工具而已。而且,就算“孫子兵法”這樣偉大的兵書,雖然裡面教授了很多面對不同敵人、地形、環境的應對之法,但是也沒說這些應對之法是可以機械套用的,"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敵而制勝。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兵無常勢,水無常形,這句話才是孫子兵法的精髓,可惜,很多將領並不能達到這麼高深的境界。

我記得亮劍有一段子:如果讀軍事理論能做將軍,軍事學院的教授全是將軍了。馬謖,趙括是典型的學院派。亮劍還有一段諷刺學院派的:地圖全是開闊地,一上戰場全拉稀。

1、韓信並不死讀書,有實戰經驗。

韓信在投奔劉邦之前就在項軍中幹了好幾年了,而且還是執戟郎,雖然現代人看這個名字就好像是看大門的,但實際上執戟郎是項羽的貼身侍衛,這說明韓信一方面肯定會隨著項羽一起衝鋒陷陣參加戰鬥,一方面也能夠接觸到楚軍的高層謀劃。從史書上記載韓信曾向項羽提出幾次建議但未被採納來看,執戟郎實際也相當於現代軍隊中的參謀,也就是說韓信在加入漢軍之前不僅參加了戰鬥,也已經接觸了很多戰略級別的軍事謀劃。韓信年少時雖窮,但他識字懂數學,所以不可能是一般家庭出身,肯定是韓國貴族出身,這種人投奔項羽不可能只當個小兵。項羽手下幾十萬大軍,一般士兵別說給項羽提建議,面都不一定見的到。

趙括、馬謖紙上談兵一敗塗地,而為何韓信紙上談兵卻能一路開掛?


所以,韓信和趙括、馬謖存在本質上的不同,他不僅是參謀,也參加過真正的戰鬥,知道帶兵打仗是怎麼一回事。

2、韓信也有足夠的資歷領軍。

韓信在被劉邦任命為大將軍之前就是漢軍的治粟都尉,雖然是管後勤的,但都尉已經是領軍的中級軍官,再往上就是將軍,陳勝起義時就是陳勝自立為將軍而吳廣為都尉,陳平投漢一開始也是都尉。這個職位已經說明韓信完全有單獨領軍的資歷。後來韓信直接被劉邦任命為大將軍屬於越級提拔,但其實也就越了兩級而已,因為就算不越級,都尉再往上升也是中郎將了。

因為史書對韓信在成為漢軍大將之前的歷史寫的很少而且寫的很慘,所以導致很多人有誤解,以為韓信是從一個小兵一步登天的,實際上韓信在拜將之前就已經憑能力和資歷一步步升到一個比較高的位置了。

趙括、馬謖紙上談兵一敗塗地,而為何韓信紙上談兵卻能一路開掛?


當然,衡量一個將領的能力,得看他的對手是誰?

而韓信之所以能一路開掛,除了本身的能力外,還與韓信的對手強弱有關,而正是由於韓信的對手弱,而讓韓信得以施展計謀,一路收穫經驗,一路開掛,越戰越強。

趙括呢,他面對的卻是秦國戰神白起,而他本人並沒有單獨率軍打仗的經驗,甚至他的父親也在兵法上不如他,但是他卻毫無帶兵經驗,第一次率大軍單獨作戰就遇到了白起,這是何其不幸。可如果但凡他有一點真正的統兵打仗能力,他又何至於讓秦國坑殺40萬趙卒。

同理,馬謖也是一樣,論兵法不輸於蜀國的很多人,不然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也不會讓他鎮守街亭,可惜他只是死讀兵法,說說還行,但是並不會利用兵法。放在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很多帶兵打仗的將軍都是軍校出身,可最後還是敗給瞭解放軍,甚至還有人不服氣說解放軍不按規矩打仗,這就是死讀兵法的壞處。而恰恰,韓信並非是死讀兵法的人。

趙括、馬謖紙上談兵一敗塗地,而為何韓信紙上談兵卻能一路開掛?


而韓信的對手呢?

韓信比趙括和馬謖幸運,因為他有很多機會改變或者實行自己的戰略。比如他在拜將之後的首戰,是魏豹。魏豹是原魏國的貴族,在秦末農民大起義中,依靠借來的數千士兵,佔了原來魏國的一些地區,魏豹基本就是牆頭草一樣的存在,劉邦強就投靠劉邦,項羽強就投靠項羽,你要說魏豹多麼有才能,恐怕誰也不會相信。

韓信破魏豹用的就是聲東擊西之計,把重兵陳與一處假意要渡河,然後以奇兵從另一處渡河,魏豹就上當了,然後大敗被擒。

趙括、馬謖紙上談兵一敗塗地,而為何韓信紙上談兵卻能一路開掛?


接下來就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並以此打敗了原秦國老將後來被項羽封在關中之地看牢劉邦的章邯。

有很多人說章邯也是名將,不能因為他被漢軍消滅了,就否認他的軍事才能。這裡我強調一點:我不否認章邯很厲害,但是高手和高手,是有差距的。就拿諸葛亮和司馬懿來說,都是高手吧?司馬懿只要不跟諸葛亮打,不管是伐吳,還是伐遼東,他簡直就是戰神。沒吃過虧。但他只要跟諸葛亮打野戰,那就是被暴打。同理,章邯是高手,王離也是高手,但他們碰見“我是高手高高手”的項羽,那就是被項羽一通暴打。

所以不要因為章邯是名將,就把他捧到跟白起一個水平。事實上就以他的戰績來說,他跟白起的差距還真不小。韓信也沒有跟章邯硬碰硬,他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先是把章邯調走後,才策劃了漢軍入秦。並且入秦之後,韓信玩的是運動戰,沒直接跟章邯決戰。待把章邯累了個半死,才突然開戰。相當於是遛狗一樣,用套路把章邯打蒙了。蒙了之後的章邯退守孤城,心態加上實力的總崩盤,最後被徹底擊垮。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既證實了韓信的能力,也證實了蕭何的眼光。我們也不得不說,韓信就是一個天才,而且天才得很沒道理。

趙括、馬謖紙上談兵一敗塗地,而為何韓信紙上談兵卻能一路開掛?


韓信的第3戰是陳餘。

陳餘是什麼人?陳餘是原六國中魏國的名士,性格高傲,最初與張耳為刎頸之交,參與秦末農民大起義,成為趙國的上將軍,後來因為鉅鹿之戰未主動救援鉅鹿城與張耳鬧翻,兩人互相攻擊。

陳餘身上有很多戰國時期的貴族行為,例如陳餘認為正義之師不用奇謀詭計,死記硬搬照抄兵書的計謀,不是說陳餘是個庸才完全沒有能力,只能說陳餘有一定的侷限性,至少陳餘不如李左車。

韓信破陳餘是用背水列陣、奇兵易幟擊敗陳餘的,陳餘完全沒有察覺韓信的計謀,因此大敗丟了性命,如果換做李左車,估計韓信就不一定能贏了。

計謀的使用是要看對手的,從不否認韓信確實是天下奇才,善於使用計謀,但韓信運氣也確實好,遇到的對手都是一些超級弱的對手,如果韓信遇到白起和張郃這樣的名將,聲東擊西和背水一戰,能成功嗎?我看不能,在名將面前,那些計謀可能根本就施展不了。

趙括、馬謖紙上談兵一敗塗地,而為何韓信紙上談兵卻能一路開掛?


不是人人都能使用背水一戰取勝的,計謀的使用還要看對手和當時的環境,不能照搬硬抄,韓信是謀戰派的傑出代表,和別的武將不同,不會出現在戰場上和你硬拼的,韓信總是使用各種各樣的計謀來取勝,想想看,如果韓信遇到一個精通計謀的名將,這些計謀如果被看穿,那麼韓信如何取勝呢?

韓信就是這樣靠計謀一步一步打出經驗,一步一步一路開掛,再加上韓信遇到的對手等級沒那麼強,才讓韓信成就了千古名將,如果把韓信放在三國時代那個人才輩出、名將如雲的時代,韓信能不能取勝就難說了。

成就英雄是需要時勢的,當然了英雄本身也要有強大的能力,韓信能夠成就軍事大的巨大聲望,一是本身能力出眾,二是對手不強,時勢對韓信有益,原來的六國各自為戰,也是讓韓信一一擊破的原因。

後來韓信軍事生涯的大開掛,與先期跟隨過項羽是分不開的。項羽打仗無敗績,算是頂級人物,而韓信所攻打的都是二三流人物。一開始沒有跟項羽作戰,最後決戰的時候,韓信雖然說跟項羽正面作戰贏了,但是看不出來韓信比項羽厲害。因為韓信加彭越英布,再加劉邦,人多勢眾,以多欺少,勝之不武。

趙括、馬謖紙上談兵一敗塗地,而為何韓信紙上談兵卻能一路開掛?


要我說,項羽作戰,韓信敵不過。雖然韓信站在項羽這個巨人的肩膀上,但是沒有項羽作戰的原始動力,項羽的原始戰鬥力是模仿不了的。因此說,韓信開掛是因為沒有一開始就跟項羽正面作戰,像魏王豹,趙王歇,代王,燕王齊王,他們肯定幹不過韓信,所以給韓信開掛當了墊腳石。

謝謝這麼可愛的你,能夠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來看小編的文章,如果你有什麼樣的看法,可以在下方的評論區留言給小編!喜歡的可以關注小編(通史知興替),查看更多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