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收穫政策“大禮包” 2019製造行業驚喜不斷

製造業是一國經濟之根基,也是一國發展之潛力。

為推動國民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我國提出並實施了“製造強國”發展戰略。當前,該戰略的落實在2019年有望進一步加快,因為隨著最新減稅降費政策的出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以及一般製造業的全面放開,我國智能製造領域的發展正迎來新一輪的政策“大禮包”。

企業收穫政策“大禮包” 2019製造行業驚喜不斷

根據3月5日政府工作報告釋放的明確信號,2019年的首個政策“福音”來自於稅收領域。國家財政部部長劉昆表示:“今年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和更加明顯的降費,將減輕企業稅收和社保負擔近2萬億元,力度將明顯超過去年。”這給我國製造業、實體經濟企業帶來了重大利好。

其中,增值稅稅率下調被認為是今年減稅降費“大餐”中的“主菜”,製造業等行業現行的16%增值稅稅率進一步降至13%,稅率直降從2018年的1個百分點增加到3個百分點。政府希望通過製造業等主要行業稅負的降低,以及對生產、生活性服務行業增加稅收抵扣,來確保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對於製造行業來說,這相當於將本來的稅收負擔轉接給了其他行業,讓制約自身發展的枷鎖獲得瞭解除。

此外,減負“紅包”還具體包括了另外四個方面:對小微企業實施普惠性稅收減免;放寬小型微利企業標準並加大優惠力度;對小規模納稅人交納的部分地方稅種實行減半徵收;以及擴展初創科技型企業優惠政策適用範圍。相比於2018年的減稅降費工作,

新一期的減稅規模和降費效果更大更顯著,對小微企業和科創型企業的推動作用也更為巨大

目前,各省市對於減稅降費的具體“時間表”和落實計劃已經相繼出臺。上海通過稅企座談會的舉辦,從宣傳上加速落實了稅收優惠政策;廣東正在利用多渠道開展線上線下宣傳輔導;黑龍江憑藉著網格化的服務確保了“大禮包”的及時發放;青島則出臺了30條具體措施落實減稅降費......

減負紅利一浪高過一浪,同時施策效率一波快過一波,這對於製造企業來說,簡直令人歡欣鼓舞。而緊接著減稅降費行動,2019年的第二個政策“福音”又從供給側改革方向款款而來

在2019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之上,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提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四方面工作計劃。寧吉喆表示,面對當前我國工業製造業產值和產品數量日漸趕超國際,但傳統產業仍佔較大比重的情況,今年將著力增強微觀主體活力,充分發揮企業和企業家主動性、積極性,以及著力提升產業鏈水平,大力推動產業邁向中高端

具體來講,今年政府將實施一批製造業技術改造和轉型升級重大工程,以此促進傳統產業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綠色化和服務化加速升級。與此同時,也將繼續推進結構性去產能,穩步推進企業優勝劣汰,推動依法處置殭屍企業,制定推出實施辦法。

這對於我國製造業企業來說,意味著未來的發展不進則退,不再有“混日子”一說。國家通過技術改造和工程升級給出了發展機會,如果企業無法順應時代潮流做出改變,可能就會面臨淘汰。這既是殘酷的,同時也是合理的,這種改革將助推行業的整體升級進步。

2019年的第三個政策“福音”來自於開放式創新。這雖然並不是一個十分新鮮的詞彙,但從近些年開始,開放式創新才逐漸進入智能製造領域。

眾所周知,推動製造業的高質量發展,一個要靠深化改革,處理好市場與政府的正確關係;另一個要靠開放合作,順應國際化走開放合作共贏道路。而中國製造業因開放而興,因此未來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也必須堅持走開放、合作、共贏的道路。

日前,國家發改委、商務部會同有關方面開展的外商投資意見徵求活動,確認將鼓勵外商投資的範圍進一步擴大,重點支持先進製造業和智能製造等領域。同時,工信部部長苗圩也表示,要在落實好已有開放政策的基礎上,全面放開一般製造業,通過打造高水平開放型經濟來促進製造業高質量發展。這無疑打開了我國智造行業的開放創新大門。

在此政策紅利之下,有專家認為未來智能製造的發展或走上競合之路。相比於零和博弈的關係,開放式的創新合作會使得本土企業與國外企業在競爭中合作,在合作中競爭,兩者相互促進、發展相得益彰。同時,協同創新的企業發展關係也將使得行業發展更快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