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阳曲县有个轩辕庙

山西省阳曲县有个轩辕庙

轩辕庙(第五批省保) 时代:明、清 地址:阳曲县东黄水镇西殿(店)村东的高台之上

始建年代无考。据碑文记载,重建于明嘉靖十六年(1537),坐北向南,二进院,宫殿式建筑,有倒座戏台(下为山门)、过殿、正殿及厢房等25间,占地1073平方米。

山西省阳曲县有个轩辕庙


倒座戏台(下为山门),明代建筑。砖砌基座,木构楼身,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卷棚歇山顶,前檐中间两柱明显外移,斗栱三踩单昂。

山西省阳曲县有个轩辕庙

轩辕庙座落在阳曲县东黄水镇西店村东的一处高台之上,基址高上,庙貌庄严,眼界开阔,气象不凡。

山西省阳曲县有个轩辕庙

轩辕庙座北向南,二进院落层层抬高:山门为一座砖砌基座木构楼身的倒座戏台,就是我一转弯看到的“卷棚歇山顶”,判断为明代建筑。基座下开山门,拾阶而上就是过殿,单檐悬山顶,从殿内梁架看上去,应是清代遗构。

山西省阳曲县有个轩辕庙

正殿前檐角柱有侧角,但生起不太明显,柱头无卷杀,阑额平板枋均粗壮厚实;檐下共设枓栱七朵,补间用斜栱,均为双杪双下假枊,但是补间后尾有挑斡,而且挑斡形制奇特:挑斡身连(前壁)下平槫下的华栱。虽然与平遥洪济寺大殿的挑斡毫无相同之处,却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这个形制绝非孤例,好像在山西哪座元代庙里见过,一时想不起来了。不过综合各种因素来分析,轩辕庙看上去应该是明代建筑。

山西省阳曲县有个轩辕庙


过殿,清代遗构。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斗栱三踩单昂,梁架结构为五架梁通搭前后檐。斗栱和拱眼壁施有彩绘,殿内东西山墙上残存有壁画10余平方米。过殿东西两侧为二进院门。

山西省阳曲县有个轩辕庙

过殿左右两侧有二道山门(左侧山门已毁),进入第二进院落中,青砖墁地,比较舒展。左右配殿尚在,右侧跺殿已毁;正殿为单檐悬山顶,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建于高约50cm的台基之上,殿前附建宽敞月台,月台三边及踏跺两侧的螭子石完好剪边,可见月台三面曾围绕栏杆。

山西省阳曲县有个轩辕庙


山西省阳曲县有个轩辕庙

正殿,明代建筑,清代重修。面阔三间,进深六椽,悬山顶,建于高约50cm的台基之上,前出宽敞月台,施三面踏跺。前檐插廊,廊深一间。灰筒板瓦布顶,琉璃剪边。格扇门、直棂窗装修。前檐角柱有侧角,柱头无卷杀。檐柱、阑额、平板枋用材粗壮。檐下施斗栱七朵,五铺作双下昂里转双杪。补间斗栱每间一朵,出斜昂,里转后尾出挑斡连下平槫下的华栱。

山西省阳曲县有个轩辕庙

山西省阳曲县有个轩辕庙

山西省阳曲县有个轩辕庙

山西省阳曲县有个轩辕庙

山西省阳曲县有个轩辕庙

梁架结构为四椽栿压前后劄牵用四柱,四椽栿向后延长过金柱至后劄牵上,之间用方形替木承托。四椽栿上支撑平梁的方形替木上在清代加装了令栱。脊槫下设置了捧节令栱。

山西省阳曲县有个轩辕庙

山西省阳曲县有个轩辕庙


山西省阳曲县有个轩辕庙

山西省阳曲县有个轩辕庙

殿内后槽设二金柱,向后移柱,设于上平槫与下平槫之间,柱头设内额和平板枋,上置五铺作单杪斗栱七朵,后尾里转四铺作单杪,不承重仅为装饰,后劄牵前端搭于金柱斗栱之上,出头雕为龙首形耍头。

山西省阳曲县有个轩辕庙

山西省阳曲县有个轩辕庙

山西省阳曲县有个轩辕庙

山西省阳曲县有个轩辕庙

东西山墙绘12药王坐像,高1.5米。分别是商代伊尹、周代扁鹊、汉代华佗和张仲景、北魏皇甫谧、晋代王叔和、唐代孙思邈、宋代刘守真、金代张洁古、元代李东垣、明代李时珍和张景岳。人物面容表情和衣衫、动作多有雷同,衣服的着色也是一样的红绿相间。

山西省阳曲县有个轩辕庙

山西省阳曲县有个轩辕庙

山西省阳曲县有个轩辕庙

山西省阳曲县有个轩辕庙

山西省阳曲县有个轩辕庙

山西省阳曲县有个轩辕庙

山西省阳曲县有个轩辕庙

山西省阳曲县有个轩辕庙

山西省阳曲县有个轩辕庙

山西省阳曲县有个轩辕庙

山西省阳曲县有个轩辕庙

山西省阳曲县有个轩辕庙

山西省阳曲县有个轩辕庙

山西省阳曲县有个轩辕庙

庙内存明碑1通及残碑、石幢等。

山西省阳曲县有个轩辕庙

山西省阳曲县有个轩辕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