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山西:宁武头百户街有一座显赫的九进院

宁武古城的头百户街有一座显赫的九进院。

九进院,实际是九个院子。每个院落都是规模相等的四合头小院。九个院子依次相通。从头百户街的正大门进入,通过一个又一个院,直通到小教场街。

院子的主人,就是名门望族赵廷元一家。

十年前的“宁武赵氐家族成员谱”记载,赵家的先祖是明代,从河东道移至宁武县石碣上村的。之后,经历代艰辛创业,刻苦治学,到大清雍正年间,家道已渐殷实,生活丰衣足食,于功名屡有及第,世代沿袭,时称望族。

赵氏家族,至2000年有详实记载可考者,12代,292人。清6代,有11人取得了功名。其中明经进士3人,文林郎2人,修职郎1人,乡饮耆宾1人。

山西:宁武头百户街有一座显赫的九进院


清末民国初期,是赵家人最鼎盛的时期。

他们走出宁武,走进了山西大学堂。

他们走出国门,走进了日本明治大学,走进了英国皇家理工大学,走进了南威尔斯大学。

他们立志从军报围,走进了保定陆军军官学校,走进了黄埔军校。

这一时期,赵家的三代人中,培养出22个大学生,其中有留英2人,留日2人。

新中国成立后出生的赵家三代人,又培养出13个大学生,其中不乏有清华、北大、北师大等名校,还有留苏、留美的。

如今大院走出的赵家人遍及全国11个省、市、自治区。有的还定居于美国,香港。

山西:宁武头百户街有一座显赫的九进院


提起赵氏望族,宁武人影响最深的当属大务成。这个听起来很土的名字,在宁武城可是如雷贯耳。他的父亲赵鑫(1852~~1925)以经商为主。母亲是山西辛亥革命元老,曾担任过天津特别市市长南桂馨的姑母。赵南两家是亲家,门当互对。

他的二叔父赵鋆,字品三,(1857~~193?)为清朝乡试拨贡,历任宁武府贡院总长、宁武县参议会长、县财政局长、教育会会长。曾培养出许多优秀的学子,有的走进山西大学堂,有的加入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

四叔父赵铁卿,山西著名的民主爱国人士,三晋第一炼铁人。

山西:宁武头百户街有一座显赫的九进院

赵铁卿,名铮,辈份虽大,年龄与侄子相仿。1880年出生。1906年2月山西大学堂西斋预科第二期乙班毕业。1911年1月山西大学堂西斋工科采矿冶金科毕业,清末举人。1912年山西官费选送第二批留英学生,全省共12名,赵铁卿考试合格,被送往南威尔大学专攻冶金专业,获硕士学位。

民国初年,山西两次共选送34名官费留英学生,宁武九进院赵家就有2人。怎不让人惊叹,让人敬仰。

山西:宁武头百户街有一座显赫的九进院

赵铁卿学成回国后,初任北京北洋军阀政府工商部技正。1916年受阎锡山之邀,回山西任省立甲种工业学校校长。1917年受晋商祁县渠本翘之邀出任阳泉保晋公司制铁部部长。同年11月保晋公司创办铁厂,出任厂长兼总技师。保晋铁厂为山西省最早采用近代先进技术和设备的炼铁厂。到1937年,已成为一个集冶铁、铸造、机械维修的中型钢铁企业。成为与汉阳、本溪铁厂 齐名的中国三大钢铁基地。1937年,日军侵占阳泉,保晋铁厂沦为“军管理山西第三工厂”。赵铁卿决不为日军当走狗,借口眼病,离开铁厂,寓居北平。

(本文来源宁武身边事,旨在传播本土历史文化。版权归原作所有,向原作者致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