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陽曲縣有個軒轅廟

山西省陽曲縣有個軒轅廟

軒轅廟(第五批省保) 時代:明、清 地址:陽曲縣東黃水鎮西殿(店)村東的高臺之上

始建年代無考。據碑文記載,重建於明嘉靖十六年(1537),坐北向南,二進院,宮殿式建築,有倒座戲臺(下為山門)、過殿、正殿及廂房等25間,佔地1073平方米。

山西省陽曲縣有個軒轅廟


倒座戲臺(下為山門),明代建築。磚砌基座,木構樓身,面闊三間,進深四椽,捲棚歇山頂,前簷中間兩柱明顯外移,斗栱三踩單昂。

山西省陽曲縣有個軒轅廟

軒轅廟座落在陽曲縣東黃水鎮西店村東的一處高臺之上,基址高上,廟貌莊嚴,眼界開闊,氣象不凡。

山西省陽曲縣有個軒轅廟

軒轅廟座北向南,二進院落層層抬高:山門為一座磚砌基座木構樓身的倒座戲臺,就是我一轉彎看到的“捲棚歇山頂”,判斷為明代建築。基座下開山門,拾階而上就是過殿,單簷懸山頂,從殿內樑架看上去,應是清代遺構。

山西省陽曲縣有個軒轅廟

正殿前簷角柱有側角,但生起不太明顯,柱頭無卷殺,闌額平板枋均粗壯厚實;簷下共設枓栱七朵,補間用斜栱,均為雙杪雙下假枊,但是補間後尾有挑斡,而且挑斡形制奇特:挑斡身連(前壁)下平槫下的華栱。雖然與平遙洪濟寺大殿的挑斡毫無相同之處,卻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是這個形制絕非孤例,好像在山西哪座元代廟裡見過,一時想不起來了。不過綜合各種因素來分析,軒轅廟看上去應該是明代建築。

山西省陽曲縣有個軒轅廟


過殿,清代遺構。面闊三間,進深四椽,單簷懸山頂,斗栱三踩單昂,樑架結構為五架樑通搭前後簷。斗栱和拱眼壁施有彩繪,殿內東西山牆上殘存有壁畫10餘平方米。過殿東西兩側為二進院門。

山西省陽曲縣有個軒轅廟

過殿左右兩側有二道山門(左側山門已毀),進入第二進院落中,青磚墁地,比較舒展。左右配殿尚在,右側跺殿已毀;正殿為單簷懸山頂,面闊三間,進深六椽,建於高約50cm的臺基之上,殿前附建寬敞月臺,月臺三邊及踏跺兩側的螭子石完好剪邊,可見月臺三面曾圍繞欄杆。

山西省陽曲縣有個軒轅廟


山西省陽曲縣有個軒轅廟

正殿,明代建築,清代重修。面闊三間,進深六椽,懸山頂,建於高約50cm的臺基之上,前出寬敞月臺,施三面踏跺。前簷插廊,廊深一間。灰筒板瓦布頂,琉璃剪邊。格扇門、直欞窗裝修。前簷角柱有側角,柱頭無卷殺。簷柱、闌額、平板枋用材粗壯。簷下施斗栱七朵,五鋪作雙下昂裡轉雙杪。補間斗栱每間一朵,出斜昂,裡轉後尾出挑斡連下平槫下的華栱。

山西省陽曲縣有個軒轅廟

山西省陽曲縣有個軒轅廟

山西省陽曲縣有個軒轅廟

山西省陽曲縣有個軒轅廟

山西省陽曲縣有個軒轅廟

樑架結構為四椽栿壓前後劄牽用四柱,四椽栿向後延長過金柱至後劄牽上,之間用方形替木承託。四椽栿上支撐平梁的方形替木上在清代加裝了令栱。脊槫下設置了捧節令栱。

山西省陽曲縣有個軒轅廟

山西省陽曲縣有個軒轅廟


山西省陽曲縣有個軒轅廟

山西省陽曲縣有個軒轅廟

殿內後槽設二金柱,向後移柱,設於上平槫與下平槫之間,柱頭設內額和平板枋,上置五鋪作單杪斗栱七朵,後尾裡轉四鋪作單杪,不承重僅為裝飾,後劄牽前端搭於金柱斗栱之上,出頭雕為龍首形耍頭。

山西省陽曲縣有個軒轅廟

山西省陽曲縣有個軒轅廟

山西省陽曲縣有個軒轅廟

山西省陽曲縣有個軒轅廟

東西山牆繪12藥王坐像,高1.5米。分別是商代伊尹、周代扁鵲、漢代華佗和張仲景、北魏皇甫謐、晉代王叔和、唐代孫思邈、宋代劉守真、金代張潔古、元代李東垣、明代李時珍和張景嶽。人物面容表情和衣衫、動作多有雷同,衣服的著色也是一樣的紅綠相間。

山西省陽曲縣有個軒轅廟

山西省陽曲縣有個軒轅廟

山西省陽曲縣有個軒轅廟

山西省陽曲縣有個軒轅廟

山西省陽曲縣有個軒轅廟

山西省陽曲縣有個軒轅廟

山西省陽曲縣有個軒轅廟

山西省陽曲縣有個軒轅廟

山西省陽曲縣有個軒轅廟

山西省陽曲縣有個軒轅廟

山西省陽曲縣有個軒轅廟

山西省陽曲縣有個軒轅廟

山西省陽曲縣有個軒轅廟

山西省陽曲縣有個軒轅廟

廟內存明碑1通及殘碑、石幢等。

山西省陽曲縣有個軒轅廟

山西省陽曲縣有個軒轅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