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先生爆紅,呼喚理性迴歸

這兩年,網紅出了好多。大部分是那種我並不覺得有什麼好去深思的,無法娛樂、搞笑、外貌,都是些輕鬆的元素,人們壓力大想放鬆消遣,人之常情。

這一次,的確吸引了我。上海的沈先生,流浪、拾荒、讀書,四方朝聖,很多人短視頻充斥了重複性的沈大師的視頻。

沈先生爆紅,呼喚理性迴歸

沈先生為什麼會爆紅?

有人說,你看讀書有用吧,流浪的人因為讀書也可以如此成功。

有人說,你看信念重要吧,堅持踐行垃圾分類也可以如此成功。

有人說,你看內修心靈重要吧,不外求淡薄名利也可以如此成功。

文化真的很重要,有一句話講一葉障目,不見泰山。我們只會看見我們想看見的部分。

沈先生爆紅,呼喚理性迴歸

理性的看,事情是另一副模樣:

1、自媒體的快速發展,平臺的力量越來越強大。流量就像上帝,在前不久就會發現沈先生的視頻總是會出現,持續的推送給你。

這個過程,用戶是被動選擇的,潛移默化的被影響被暗示。

2、謠傳沈先生因妻兒事故身亡,一念成灰選擇流浪,編造故事推動。

2、不斷有人加入去拍攝的人群,看到的不是文化,不是信念,不是修行。而是流量,隨便轉一條這樣的視頻,閱讀量幾十萬,點贊幾萬。

3、網絡喜歡傳播強烈的反差,沈先生說過,他看了二十幾年書,轉述一些內容,大家都很驚訝,這是因為大家自己不讀書。

沈先生爆紅,呼喚理性迴歸

理性的思考對成長有益

1、我們身邊的垃圾分類,的確很多是由拾荒的朋友完成的,我們需要尊重他們。

2、垃圾分類沒錯。把撿來的垃圾堆在與其他人一起的公共空間,就成了問題。 偏執也是一種浪費,沈先生之所以被家人和周圍的人排斥的原因,在於他的行為超出了自己能夠負責的範疇,畢竟把“垃圾”堆放在小區綠化帶,樓道里、房間裡,是妨礙了其他人。

3、人們不是反對沈先生垃圾分類,而是反對因垃圾分類而忽視其他人的感受和權力。

4、 沈先生的從容,與兩件事有關係,一是自我對物質的無慾無求,二是常年每月有2000多元的工資保障。

5、沈先生愛讀書,比那些去膜拜的人強太多。這不考慮父母和他人感受的一點執念,依然難免看不清。

呼喚理性,莫讓愚昧的造神運動繼續。莫讓自己的生活,看不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