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結合流”育清明節,“柳”逐漸被“神奇化”

現在我們都知道“植樹節”是在3月12日,但在古代是否有植樹節呢?官方與民眾間也沒有統一意識,但“清明節”前後、期間,人們也更習慣於植樹而已。

柳樹在清明前後是“最惹人注目”的樹種。這既與柳樹的生長習慣有關,更與“插柳”的習俗高度相關。再結合清明萬物生長的特點,特別是我國古代早有的“種樹育林”思想。清明節種樹的習俗遍佈中國,各個民族也都類似。

從柳樹的“插柳”“戴柳”到左宗棠西北種柳,代表著柳樹從民間習俗到人們思想上的升級,從民俗、個人角度上升到了生態角度。毋庸置疑,“柳”的興起與清明、清明節高度相關。

(1)清明節乃三節合流形成,折柳與寒食節相關

目前的清明節,正式形成乃是從開元二十年(732年)開始。唐朝是“現代意義的清明節”形成時期,宋明乃是定型時期。

A.三節簡介

“清明”節令之一,起源於前秦時期。其日期就是《淮南子·天文訓》中說: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歲時百問》中也說了名稱來歷: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

清明也有說是冬至後107天。

“三結合流”育清明節,“柳”逐漸被“神奇化”

清明正是春耕春種、萬物成長的好時節。那一時節,種樹易活、種作物易成長。所以,對我國農業文明非常重要。對於農民來說,清明應該是非常重要的日子。所以,它才能“吞併”寒食和上巳兩個節日。

當然,二三月份種樹有很多例如榆樹、柳樹、桑樹等多種。

上巳節,形成於春秋時期,主要是祭祀先人、祈禱去除災病。起初是三月上旬第一個巳日,所以被稱為“上巳”。進入秦漢後,成為朝廷公開隆重紀念的節日。曹魏時期被固定在每年的三月三,西晉時期又衍生出踏青、遊戲等多種習俗。

寒食節在冬至後105天。它首現於東漢桓譚(公元前40年到公元32年)的《新論》。該書說,民間為紀念介子推而行之。但那只是山西一些地區的傳說而已,而且介子推之死史無記載。否則,曹操在禁止“寒食節”時,會在《陰罰令》中說“聞太原、上黨、雁門冬至後百五日皆絕火寒食,云為子推”,可見,“寒食節”流行範圍並不廣,介子推的傳說也沒被其他地區認可。

因此,寒食節更多的是來源於古代中國長期的生活習慣,因為季節不同,要用不同的樹鑽不同的火種,在這期間就要禁止生火。

在東漢以前寒食節節日在冬季,東漢後才改在春季。

B.三節合流,唐朝中後期開始出現“現代意義的清明節”

“現代意義的清明節”的主要內容是:招魂祭祀、祓禊(水邊祈福)、佩蘭草、踏青野遊、冷食等。它形成於唐玄宗(712-756年)開元二十年(732年),那時朝廷規定:寒食上墓,《禮經》無文。近代相傳,浸以成俗,宜許上墓同拜掃禮。

“三結合流”育清明節,“柳”逐漸被“神奇化”

而唐朝時寒食、清明也比較普及,736年,唐玄宗命令放假四天。

由此,我們可以確知,寒食節是不掃墓的,那是上巳節的內容。

這個很重要,代表了“三結合流”已經在國家層面被認可。之前,只是民間百姓因為三節過於相近,為了農時、減輕經濟壓力、自身方便性等多方面原因,民間早已逐漸合流。國家政策定型後,民間習俗轉化速度更快了。

在《唐會要》中就說“清明即寒食”。

《唐會要》是我國第一部斷代典制體史籍,其作者蘇冕,在唐德宗(779-805年)時期編製成,記錄了從唐高祖到唐德宗時期的歷史。後周北宋太祖時期的王溥則進行續補。

崔元翰(729-795年)的《清明節》就說得非常明確“鑽火見樵人,飲泉逢野獸”就點明清明和寒食的關係。

“三結合流”育清明節,“柳”逐漸被“神奇化”

三節中清明、上巳首先合流,之後寒食節介入。由此,經過隋唐推演,唐朝中後期“合流”形式已經非常明顯。但是,習俗是長期性存在的、分地區遞進的,因此,進入北宋後上巳節、寒食節才被大部分“吞併”。

其根本原因就在老百姓更重視“清明”,又因為上巳、寒食與清明節舉行日期很相近,所以,為了更方便、更節省自身成本,多快好省地生活。人們將三結合流。

因此,有人說清明節來源於上巳節是不準確的,因為,清明節只賦予清明節一部分節日含義。主體內容:祭祀則是緣於上巳節。

同樣,清明節種樹內容則也與寒食節關係不大,更多的是“清明”這個節氣有關。

寒食節主要是折柳。寒食節來源於古代中國“鑽木取火”需要“火種更換”,那麼,更換期就需要“禁菸、冷食”。但寒食節與“插柳”也不是沒有聯繫。

“三結合流”育清明節,“柳”逐漸被“神奇化”

因為,什麼季節換什麼火種呢?春季主要是柳樹。《論語·陽貨》: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棗杏之火,季夏取桑拓之火,秋取柞楢之火,冬取槐檀之火。

“換火種”是大事兒,總有“改換”儀式,因此,人們就需要把不易燃燒的溼柳折下曬乾。這就是折柳。受“三節融合”在民間逐漸成型地影響,寒食插柳習俗也在最遲南北朝時期出現。

(2)隨著“三結合流”,清明節種柳、戴柳習俗越來越興盛

柳的象徵含義很多,例如表示惜別之情,柳即“留”,所以《詩經》中就有:楊柳依依。

柳又象徵著生機勃勃,因此就衍生出生育觀念。所以,男女戴柳就非常流行。

這些都促進柳樹種植。同時,清明節在逐漸行程中的唐朝柳樹種植、推廣也日漸增多。

“三節”中,上巳節與祭奠、招魂直接相關。而那一時節,最方便取用的樹木是柳樹。所以,柳樹逐漸衍生出各種象徵性含義。例如“柳樹辟邪、招魂”等。再加上佛教、道教地影響,墳上插柳,即放在墓碑上、插在墳頭上的現象形成。

“柳樹”的象徵性很多:最主要的就是象徵生機勃勃。南北朝時期從南到北佛教信眾和道教信眾都發達。觀音菩薩的柳枝,逐漸成為“生命”的象徵。所以,柳又具備“招魂”“再生”的特徵。

北魏(386-534年,鮮卑族建立北方統一政權)賈思勰的《齊民要術》中有:取柳枝著戶上,百鬼不入家。

由此,這就與道家的“辟邪”相關了。“桃木弓,柳木箭”更是古代婚俗中的一種標準。桃為“五行之精”,是“壓服邪氣、制百鬼”的“仙木”;柳更多也被視作“長生”的仙木。總之,“植物崇拜”的心理、給桃柳許多相類似的內涵。

久而久之,就形成唐宋的插柳、戴柳習俗。插柳就是插在大門的門把手或在房前屋後栽樹、在墳頭上插柳枝;戴柳就是頭上戴、身上佩。全國各地都有類習俗、各民族大部分也有此習俗。

“三結合流”育清明節,“柳”逐漸被“神奇化”

雖然,祭祀插柳民俗早已有之,但歷史文字記載最早卻是清明戴柳時間為唐高宗三月三;上巳戴柳為中宗四年,兩位皇帝都賞賜群臣柳圈用以免除蠆毒瘟疫。後世“戴柳”更加普遍,民間有“清明不戴柳,後世變黃狗”的俗諺。可見,“戴柳”的範圍更廣泛了。

清明插柳、戴柳的情況,在北宋非常普及,但大多改在寒食節(清明一二天)。可以說,“現代意義”的清明節合流於中唐,形成於北宋,完成於明朝。

(3)中國古代種樹思想與清明節合流,促進了清明節種樹現象增多

栽樹的行為,有時是朝廷和地方的推廣。因為“植樹問題”在經濟、安全角度考慮也是早已有之了。

對於種樹,戰國時的管仲就曾建議齊桓公“民之能樹藝者, 置之黃金一斤, 直食八石……”。關於相關著作,只談流傳下來的著作,幾乎每個時代都有,例如漢代《汜勝之書》、後魏《齊民要術》、晉《竹譜》、唐《四時篡要》、宋《桐譜》和《洛陽花木記》、明代《種樹書》等等非常多。柳宗元寫的《種樹郭橐駝傳》更成為名篇佳作。

因為,這種思想也就促使“比較易活”的柳樹在全國各地開始廣種。當然,樹的種植是有先後推廣順序的,比如經濟樹種如桑樹先被政府推廣,之後才是出於“環保思想”的樹種。

桑樹葉養蠶,木材可做器具,枝條可做籮筐,桑皮可造紙張,桑耳非常好吃還可以釀酒,桑根皮可入藥。總之,沒有一個地方是沒用的,沒有一個地方不可以賺取收入。

“三結合流”育清明節,“柳”逐漸被“神奇化”

左公柳

所以,在古代中國桑樹被許多有經濟頭腦的大臣推廣,最著名的就是左宗棠在西北的“左公柳”了。左宗棠號令西征軍“種柳”使清明的習俗延伸到愛國、護國、衛民的高級情懷,左宗棠和中華民族千千萬萬的“脊樑”為國之領土所做的貢獻,“左公柳”上的歲月蒼蒼更顯得彌足珍貴。有些真正的脊樑和情懷在什麼時候都不能忘記!

其實,清明節種樹的思想來源很複雜,上面的三節及新的清明節影響也只是主要影響,其他影響還很多。例如佛教、道教鬼節習俗、儒家、薩滿思想、風水學(這個推波助瀾作用很明顯)、中醫、天人合一思想等都與之有關。

綜上所述,其實最根本、最重要的還是,清明時節也是種樹的好時節。所以,將清明作為古代植樹節談論,也不是有一定道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